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鬼针草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鬼针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鬼针草中得到5个化合物:异槲皮苷(Ⅰ),异奥卡宁-7-O-β-D-葡糖苷(Ⅱ),海生菊苷(Ⅲ),槲皮素-7-O-β-D-葡糖苷(Ⅳ),D-甘露醇(Ⅴ)。结论5个化合物中的Ⅳ、Ⅴ是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金盏银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溶剂提取,硅胶柱、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银盘中得到单体9个,用化学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6个,分别为:(Z)-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即海生菊苷(maritimeti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6-O-(6″-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Z-6-O-(6″-propion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Ⅲ,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4-O-(2″-O-acetyl-6″-O-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yl)-p-coumaricacid)Ⅳ,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Ⅰ,Ⅱ,Ⅳ,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盏银盘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溶剂提取,硅胶柱、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金盏银盘中得到单体9个,用化学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6个,分别为: (Z)-6-D-B-D-吡喃葡萄糖基-6,7,3 ’,4’-四羟基橙酮,即海生菊苷(maritimeti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6-O-(6”-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 ’,4’-四羟基橙酮(Z-6-O-(6”-propionyl-ββ-D-glucopyranosyl)-6,7,3 ’,4’-tetrahydroxy-auron)Ⅲ,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4-O-(2”-O-acetyl-6”-O-p-coumaroyl-β- D-glucopyranosyl )-p-coumaric acid)Ⅳ,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Ⅵ.结论 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Ⅰ,Ⅱ,Ⅳ,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利用回流提取法对不同采收期的云南甜柿叶进行预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半乳糖苷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具体方法为: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45%乙醇,液固比20∶1,提取4次,提取时间90 min;液相色谱条件为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0.4%磷酸溶液为洗脱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nm;三种黄酮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平均回收率均在99%以上。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适用于用来分析不同采收期的云南甜柿叶中上述三种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三种黄酮在叶中积累具有规律性,随柿果实成长不断积累,并且果实成熟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番石榴叶7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山楂酸(2)、科罗索酸(3)、槲皮素(4)、金丝桃苷(5)、槲皮素-3-O-α-D-呋喃阿拉伯糖苷(6)、globulol(...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优化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在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固定提取温度50℃、料液比0.1∶15 g/m L,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40 W、提取时间60 min、乙醇浓度为60%。经工艺验证,金丝桃苷得率为4.97 mg/g,异槲皮苷得率为4.84 mg/g、槲皮素得率为2.02 mg/g,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5%、4.5%、6.9%。采用响应面设计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为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新疆药桑叶中芦丁(rutin)、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含量的方法。以50 mmol/L Na2B4O7溶液(pH 9.62)作为缓冲液、在温度25℃、电压20 kV下进行电泳、于254 nm处检测。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20 min内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良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桑叶药材中3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从药桑叶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NMR)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表征为芦丁(1)、槲皮素-3-O-葡萄糖苷(2)、金丝桃苷(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4)。其中化合物(3)、(4)首次从新疆药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HPLC法分别定量测定大苞荆芥中木犀草素、芹菜素及其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方法。方法:采用 C18 柱(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0.1:99.9,v/v)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7 nm,流速1 mL/min,柱温30 ℃;优化了提取溶剂、溶剂加入量、提取时间等药材前处理方法;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定量限考察,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试验,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木犀草素、芹菜素和LGCRP、AGCRP分别在3.080~12.321、4.753~19.010、5.67~22.68、9.97~39.86 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值均大于0.9993;检出限分别为0.11、0.08、0.03、0.03 μg/mL,定量限分别为0.35、0.23、0.09、0.10 μg/mL,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8.8%~102.8%、92.9%~98.1%、93.9%~97.9%、93.7%~97.3%。结论:两套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大苞荆芥中2个黄酮及其糖苷类成分的定量测定,从而为大苞荆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酰胺柱层析法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研究黄蜀葵花(Abelmoschus manihot(L.) Medicus)中金丝桃苷及其异构体分离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黄蜀葵花粗提物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后,50%乙醇洗脱液中可得到金丝桃苷及其异构体的混合物,将混合物冻干后经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高效制备液相柱为Calesil A-120(250 mm×21.2 mm,10 μm),流动相为乙腈-0.2%乙酸(15∶85,V/V),上样量20.0 mg,流速25.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得到纯度分布在99%和97%以上的两种纯物质。经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鉴定其分别为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二者互为立体异构体。  相似文献   

11.
油菜花粉中黄酮苷类的制备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油菜蜂花粉80%乙醇超声提取液中的正丁醇萃取物为黄酮苷分离样品,乙酸乙酯:正丁醇:水=2:1:3(体积比)为溶剂体系,主机转速900 r/min,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1.5 mL/min流速,30℃条件下,400 mg样品经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所得产物经HPLC检测,5 h内得到2个黄酮苷单体和1个黄酮苷混合物,经UV、MS、1H-NMR和13C-NMR结构鉴定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β-D-吡喃葡萄糖苷(89.1 mg,纯度98.2%)和山奈酚-3-O-新橙皮糖苷(41.9 mg,纯度96.3%),其中山奈酚-3-O-新橙皮糖苷属首次从油菜花粉中制备分离得到,另外对混合物中所含2个黄酮苷进行了HPLCMS分析和结构推断.  相似文献   

12.
岭南山竹子果实的化学成分分离与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岭南山竹子果实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速逆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并以核磁共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基于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分析,初步鉴定了11 个化合物,主要为双黄酮类和多戊异烯基取代的苯甲酮类。提取分离得到5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blongifolin C(1)、oblongifolin A(2)、volkensiflavone(3)、GB-1a(4)和β-谷甾醇(5)。结论: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化合物4,确定岭南山竹子果实的化学成分,可为开发该热带水果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蓼科何首乌属植物木藤蓼(Fallopia aubertii (L. Henry) Holub)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参考相关文献解析和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色原酮(1)、槲皮素(2)、山奈酚(3)、木犀草素(4)、杨梅素(5)、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L-鼠李糖苷(7)、N-反式阿魏酰酪胺(8)、p-香豆酰多巴胺(9)、β -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5、6、9为首次从何首乌属中分离得到,除了β-谷甾醇(10),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藤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莱菔子化学成分,探索生品莱菔子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P-20、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MCI gel)、ODS、硅胶及LiChroprep RP-18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光谱学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莱菔子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顺-13-二十二碳烯酸(1)、豆甾-4-烯-3-酮(2)、(22E,24R)-麦角甾-5,22-二烯-3β-醇(3)、豆甾-5-烯-3β-醇(4)、反-阿魏酸甲酯(5)、反-芥子酸甲酯(6)、β-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7)、α-D-吡喃半乳糖基-(1-6)-α-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呋喃果糖苷(8)、β-D-呋喃果糖基-α-D-(6-芥子酰基)葡萄糖苷(9)、β-D-(3-芥子酰基)呋喃果糖基-α-D-葡萄糖苷(10)、β-D-(3-芥子酰基)呋喃果糖基-α-D-(6-芥子酰基)葡萄糖苷(11)、β-D-(3,4-二芥子酰基)呋喃果糖基-α-D-(6-芥子酰基)葡萄糖苷(1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13)、异鼠李素-3,4’-O-β-D-二葡萄糖苷(1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5)、3’-O-甲基-(-)-表儿茶素-7-O-β-D-葡萄糖苷(16)。结论:化合物2、3、7~10、13~16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分心木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MCI)、反复的反相C18、碱性硅胶、制备液相5种色谱方法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两种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表明,从分心木中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2-乙氧基胡桃醌(1)、胡桃苷A(2)、4,8-二羟基-1-四氢萘醌(3)、4-megastigmen-3,9-dione(4)、3'-O-(E-4-coumaroyl)-quinic acid(5)、二氢红花菜豆酸(6)、5'-O-(E-4-coumaroyl)-quinic acid(7)、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8)和litchiol A(9),其中化合物4,5,7,8和9为首次从核桃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对分心木的化学成分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探究其药理活性奠定基础,有利于分心木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离鉴定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烤烟根系分泌物在烟草连作障碍中的作用,揭示主要烤烟品种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对中烟100、NC89、K326中不同组分根系分泌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调查了中烟100不同组分根系分泌物对烟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根系分泌物主要是有机酸类,其中在中性提取条件下,含量较高的物质有2-羟基丙酸、肉豆蔻酸、新植二烯、东莨菪素、辛酸等;在酸性提取条件下,含量相对较高的物质有3-羟基丁酸、新植二烯、丁二酸、棕榈酸、肉桂酸等;在碱性提取条件下,含量相对较高的物质有新植二烯、棕榈酸、硬脂酸等。2-羟基丙酸、苯甲酸、丁二酸、烟碱、新植二烯、肉豆蔻酸、棕榈酸、延胡索酸等为3个烤烟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共有成分。中烟100不同组分根系分泌物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中性组分>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延胡索酸、丁二酸、烟碱3种物质对烟草种子发芽率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17.
A total of 33 compounds of bell pepper volatile oils were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GC–MS) in the volatile dichloromethane extract obtained from Pakistani bell pepper (Capsicum annum L.), locally known as Shimla Mirch.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s of bell pepper (fresh and dried) were benzaldehyde (20.9–3%), 2-methoxy-3-isobutyl-pyrazine (20.4–9%), Z-β-ocimene (13–3%), 4-hydroxy-2,5-dimethyl-3(2H)-furanone (12.7–2.5%), and β-ionone (12.1–0.9%). Non volatile components of bell pepper ‘Twingo’ and Bell Pepper No. 1 (fresh and dried) were extracted with n-hexane and methanol. All extracts from solvent extraction and the volatile extract described above exhibited clea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at levels of 10–60 μg/mL in the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linoleic acid and β-carotene bleaching assays. The dried bell pepper ‘Twingo’ volatile oil inhibited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activity by 70.95 ± 0.89%, at a concentration of 60 μg/mL.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Pakistani bell pepper could be used to produce novel natural antioxidants as well as a flavoring agent in various foo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8.
分别使用AB-8大孔树脂、C18填料柱,从癞葡萄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癞葡萄皂苷,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后使用质谱、核磁共振的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出一种皂苷,经测定,该皂苷的纯度为95.70%,结构鉴定为葫芦烷-5-烯-3β,22,23,24,25-四羟基-3-O-3-β-D-吡喃葡萄糖(1→6)-D-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19.
参考近年文献,将前胡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为其今后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