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张佐良  丁强  杨鲲  李强  张鹏  李映川 《淮海医药》2007,25(5):389-392
目的 通过建立内分泌型隐睾动物模型,改进传统隐睾动物模型的不足,创建一种与临床表现相近可以研究隐睾与不育的关系的动物模型.方法 本实验中使用Sprague-Dawky大鼠,大鼠分为4组:A组(n=28只)内分泌型隐睾组:孕大鼠于孕龄15~17 d注射氟他胺(剂量100 mg/kg)产下的隐睾仔鼠,未出现隐睾的做为药物对照组B组(n=30只)机械法隐睾组:新生期仔鼠切断睾丸引带,将睾丸放入腹腔内结扎鞘膜腔,使睾丸保留在腹腔内.C组(n=15只)药物对照组:经氟他胺处理未出现隐睾的雄鼠.D组(n=30只)正常对照组.上述各组又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30 d、60 d和90 d处死,检查外生殖器和睾丸、附睾的发育情况,称睾丸重量.组织学检查曲细精管直径、Johnson评分和生精上皮计数(CMSE).结果 内分泌型隐睾组32只,其中双侧隐睾4只,单侧隐睾28只.交配实验结果显示:A组受孕实验为阴性,受孕率为60%.B组和D组均为阳性,受孕率为100%.C组有9只受孕实验为阳性,受孕率为90%(P<0.05).组织学上,隐睾侧睾丸在性成熟后表现为曲细精管直径减小、Johnsen评分下降和生精上皮细胞计数减少、缺少精子.结论 通过对氟他胺诱导的(内分泌型)和传统的手术导致(机械法)2种隐睾动物模型的比较,可以看出内分泌型隐睾动物模型比机械法隐睾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临床上所出现的隐睾,该模型是一种与临床表现相近可以研究隐睾与不育的关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李岩  张浩  吴德生 《贵州医药》2007,31(3):195-198
目的 用氟他胺诱导建立尿道下裂大鼠模型并在分子水平研究其导致尿道下裂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孕鼠在第12~17天用氟他胺(6 054.6μg/kg)连续每天皮下注射染毒建立子代雄鼠尿道下裂模型,另在第20天行破宫产取子代雄鼠的睾丸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睾酮合成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和细胞色素P450 17α-羟化酶(P450c17)等关键酶基因的活性表达水平.结果 氟他胺诱导的尿道下裂胚胎鼠睾丸组织中P450scc、3β-HSD和P450c17等的基因活性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氟他胺通过在性发育期干扰子代雄鼠睾丸组织中睾酮的生物合成途径,降低了睾酮水平,导致子代雄性大鼠尿道下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TERE1基因在正常小鼠腭发育和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的小鼠腭裂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ERE1基因在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受孕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只小鼠。于孕10 d(gestational day 10,GD10),经口灌胃一次给予实验组孕鼠80 mg/kg的全反式视黄酸、对照组孕鼠给予等体积的大豆油,并分别于GD11~GD18取两组胎鼠的腭板。于GD12取下小鼠胚胎腭移植体,以10-9~10-5 mol/L全反式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培养72 h后收获腭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TERE1基因在正常腭组织和全反式视黄酸诱导的腭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ERE1在正常、异常腭及培养腭板中均有表达。在GD11,异常腭中该基因的表达丰度高于正常腭,而在GD12~GD17,其表达丰度则低于正常腭(P0.05)。10-9 mol/L atRA组和对照组的TERE1基因表达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atRA组该基因的表达丰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atRA会抑制TERE1在腭中的表达,提示TERE1在腭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岩  张浩  吴德生 《贵州医药》2007,31(8):675-677
目的探讨宫内暴露氟他胺对雄性仔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孕鼠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及一个对照组,从孕12~17d连续6d实验组每天腹部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氟他胺4492.2、4882.8、5273.4、5664.0、6054.6μg/kg,对照组注射同量生理盐水;于怀孕20d行剖宫术,提取雄性仔鼠睾丸,做电镜检测;并于出生后第2、13、28d观察雄性仔鼠性分化与性发育的指标。结果染毒组雄性子代肛殖距除4492.2μg/kg剂量外,其余各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依次为0、29.00%、63.68%、93.02%、100%;单侧隐睾发生率分别为0、4.55%、8.70%、13.95%、15.56%;乳晕延迟退化率均为100%;各组前列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电镜检测的结果表明睾酮生成的细胞器受损。结论宫内暴露于氟他胺可使雄性仔鼠性分化与性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17-β雌二醇诱导小鼠隐睾症模型,检测Lgr8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雌二醇所致隐睾症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47只新生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即正常对照组(15例)、溶剂对照组(16例)及实验组(16例)。在3 d龄至35 d龄期间,实验组皮下注射4μg/d 17-β雌二醇,溶剂对照组注射4μg/d的丙二醇,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第35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隐睾发生率,测量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及脏器系数,对仔鼠睾丸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量精曲小管直径及面积。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分别检测仔鼠睾丸中的Lgr8蛋白和Lgr8mRNA。结果正常对照组和丙二醇组仔鼠隐睾发生率均为0;雌二醇组仔鼠发生隐睾率100%。与正常对照组及丙二醇组相比,雌二醇组的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和脏器系数降低(P<0.05),雌二醇组每日精子生成量、精子活动率及附睾悬液精子计数和降低(P<0.05),而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1)。Lgr8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和丙二醇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雌二醇组(P<0.05),但雌二醇组Lgr8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丙二醇组(P<0.05)。结论雌二醇可诱导BALB/c雄性小鼠发生隐睾症,有可能通过影响Lgr8转录后水平介导隐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7-β雌二醇诱导小鼠隐睾症模型,检测Lgr8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雌二醇所致隐睾症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47只新生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即正常对照组(15例)、溶剂对照组(16例)及实验组(16例)。在3 d龄至35 d龄期间,实验组皮下注射4μg/d 17-β雌二醇,溶剂对照组注射4μg/d的丙二醇,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第35天处死各组小鼠。观察隐睾发生率,测量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及脏器系数,对仔鼠睾丸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量精曲小管直径及面积。免疫组织化学、RT-q PCR分别检测仔鼠睾丸中的Lgr8蛋白和Lgr8mRNA。结果正常对照组和丙二醇组仔鼠隐睾发生率均为0;雌二醇组仔鼠发生隐睾率100%。与正常对照组及丙二醇组相比,雌二醇组的睾丸重量、附睾重量和脏器系数降低(P0.05),雌二醇组每日精子生成量、精子活动率及附睾悬液精子计数和降低(P0.05),而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01)。Lgr8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和丙二醇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雌二醇组(P0.05),但雌二醇组Lgr8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丙二醇组(P0.05)。结论雌二醇可诱导BALB/c雄性小鼠发生隐睾症,有可能通过影响Lgr8转录后水平介导隐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成年大鼠睾丸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设3个染毒剂量组(10、100、500 mg.kg-1.d-1DEHP溶媒为玉米油)和1个对照组(玉米油),饲养4周后处死。用ELISA测定睾丸组织PGE2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只雄性SD成年大鼠睾丸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定位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睾丸组织COX-2 mRNA表达及其定位情况。结果:实验组睾丸组织中PGE2含量和睾丸组织的COX-2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COX-2则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结论:DEHP能使成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功能损伤,使睾丸组织PGE2合成降低,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生小鼠暴露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结构的损伤作用以及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怀孕ICR母鼠分娩后,将新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BP组,每组12只。新生仔鼠从第1天开始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给药(DBP 100 mg/kg·bw)或溶剂(玉米油),直至出生第35天终止给药,取6只小鼠分离其睾丸组织,剩余6只继续饲养至70 d后分离其睾丸组织及附睾。检测附睾尾精子数量及活率并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睾丸中Boule蛋白和Boule mRNA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出生第70天的DBP组精子数量下降,精子活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第35天和第70天的DBP组睾丸生精小管直径和生精上皮厚度降低且生精小管管腔直径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5天和第70天的DBP组睾丸中Boule基因的表达产物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期暴露于DBP会损伤小鼠睾丸组织结构,抑制睾丸组织内Boule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精子发生。  相似文献   

9.
壬基酚对小鼠睾丸NOS-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壬基酚食入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NOS-1表达的影响,探讨壬基酚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影响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1%壬基酚实验组;C组为1‰壬基酚实验组。10d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出睾丸,Zamboni固定液固定,常规冰冻制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B组和C组小鼠睾丸组织NOS-1阳性表达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B组和C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壬基酚喂食后,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损伤作用,可能通过NOS-1的变化而造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 GDM)致子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分子学机制及微 RNA-7047-5p(miRNA-7047-5p)的表达验证。方法 2020年 5月至 2021年 12月,取 30只昆明小鼠(雌性 20只、雄性 10只),以雄雌比例 1∶2合笼过夜构建妊娠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妊娠小鼠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式构建 GDM小鼠模型。血糖仪检测随机血糖;解剖显微镜观察子鼠脑组织整体结构;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基因芯片实验检测子鼠海马组织差异表达微小核糖核酸( miRNA)基因;差异表达 miRNA基因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分析;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q-PCR)检测 miRNA-7047-5p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于给药后次日( E1.5)起造模组小鼠空腹血糖上升, E1.5、 E5.5、E11.5、E18.5血糖值分别为( 5.67±1.06)、(6.84±1.23)、(5.61±1.04)、(12.08±2.16)、(5.49±1.05)、(14.27±2.71)、(5.53±1.03)、(15.14±2.86)mmol/L(P<0.05);自给药后第 1天起造模组小鼠随机血糖上升,给药后第 1天、第 2天、第 3天、 E4.5、E10.5、 E17.5随机血糖分别为( 5.83±1.06)、(22.36±3.74)、(5.79±1.03)、(20.65±3.49)、(5.95±1.11)、(19.94±2.97)、(5.93±1.14)、(18.05±3.14)、(5.87±1.15)、(16.49±2.85)、(5.69±1.03)、(14.89±2.37)mmol/L(P<0.05)。对照组子鼠脑组织整体无肿胀,脑沟和脑回清晰; GDM组子鼠脑组织脑沟和脑回变浅;对照组子鼠海马 CA1区细胞排列紧密、有序,细胞形态饱满,核仁清晰,无核固缩; GDM组子鼠海马 CA1区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细胞空泡样变化,核仁不清晰,呈大量核固缩状态;正常组子鼠和 GDM组子鼠海马组织共有 11个差异下调表达 miRNA基因;差异表达 miRNA基因多数富集在 Wnt信号通路、 2型糖尿病、突触囊泡循环、鞘脂代谢、加压素调节的水再吸收、催乳素信号通路、 Hippo信号通路等通路;选定差异下调表达 miRNA-7047-5p,q-PCR验证显示与正常组比, GDM组子鼠海马组织 miRNA-7047-5p表达下降( P<0.05)。结论 GDM子代神经系统有病理改变,且海马组织 miRNA-7047-5p表达下降,很可能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酚A(bisphenolA,BPA)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及其对生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2只健康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75 mg/kg·bw)、中(150 mg/kg·bw)、高(300 mg/kg·bw)剂量组,每组13只,连续经口染毒8周。处死小鼠后,解剖取材,称量睾丸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取附睾,制成精子混悬液于镜下观察精子活动率、统计精子畸形率;采用酶标仪检测睾丸组织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q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ytC、Caspase-3及Bcl-2 mRNA表达量。结果各染毒剂量组较对照组睾丸脏器系数升高,精子活力随剂量升高明显降低(P0.05);精子畸形数及精子畸形率均随剂量升高明显升高(P0.05);各染毒剂量组睾丸组织SOD、LDH酶活力及MDA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剂量组睾丸组织中CytC及Caspase-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升高,Bcl-2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A引起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及生殖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陈静文  裴菱花  王审 《江苏医药》2021,47(10):981-983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组织中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和MMP-1的表达.方法 选取8周龄的SPF级ApoE基因敲除(ApoE-/-)雄性小鼠1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组),另选取8周龄的SPF级雄性小鼠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两组小鼠均在喂养8周后处死,将心脏-主动脉整条分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CXCL16和M M P-1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CXCL16和MMP-1 mRNA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主动脉组织CXCL16和MMP-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主动脉组织CXCL16和MMP-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组织中高表达炎症因子CXCL16和MMP-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aveolin-1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取正常和apoE基因敲除小鼠(品系均为C57BL/6J)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及主动脉横断面积、斑块面积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caveolin-1进行半定量及定位分析,Western-blotting检测caveolin-1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并随小鼠周龄增加而升高;斑块面积及斑块面积与主动脉面积的比值也随小鼠周龄增加而增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caveolin-1在实验组血管内膜表达呈阳性减弱,其程度随周龄增加有减少趋势。免疫印迹检测显示实验组caveolin-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减弱,并与小鼠周龄呈负相关。结论: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caveolin-1表达下调,可能与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体外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GDF-5,并检测其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孕14 d小鼠胚胎肢芽组织总RNA,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GDF-5基因片断插入至pcDNA 3.1( )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脂质体介导pcDNA 3.1( )/GDF-5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小鼠MSC,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DF-5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双酶切图谱显示有5.4 kbp和1.6 kbp两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相同;转染后RT- PCR显示实验组有一219bp特异性条带,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实验组细胞胞浆内有棕色阳性染色,实验对照组和空白组均为阴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cDNA3.1( )/GDF-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小鼠MSC中有GDF-5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软骨发育机制和软骨骨组织工程领域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钼对小鼠睾丸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其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机制。方法取雄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组(钼酸钠,300 mg/kg)、中剂量组(钼酸钠,600 mg/kg)、高剂量组(钼酸钠,1200 mg/kg)。每日进行灌胃染毒,连续30 d,取出睾丸。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睾丸ERK1、ERK2、JNK1、JNK2、p38基因mRNA表达。结果低、中、高剂量组ERK2、JNK2、p38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ERK1、JNK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增加,ERK2、JNK2、p38 mRNA表达显著降低,ERK1、JNK1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钼在ERK、JNK、p38信号通路mRNA水平上对小鼠睾丸组织产生影响,钼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是通过激活ERK、JNK、p38通路的活性来调控的,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钼酸钠中毒可损伤小鼠睾丸组织的MA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损害的拮抗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S1P低剂量(0.5 μg/10 g小鼠体质量)、中剂量(1.0 μg/10 g小鼠体质量)、高剂量(2.0 μg/10 g小鼠体质量)组;环磷酰胺染毒组.腹腔注射给药5d,于首次给药后30 d处死.分别采集睾丸样本,小鼠睾丸病理切片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睾丸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环磷酰胺染毒组相比:各S1P剂量组病理学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经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后得出平均光密度值,各实验组与染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P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毒性损害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能通过活化Bcl-2和抑制Bax,抑制下游Caspase-3的表达来拮抗环磷酰胺所致的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氟他胺与 2 羟基氟他胺对诱导的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萎缩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去势 ,皮下注射丙酸睾丸素诱导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大鼠随机分成以下 5组 :对照组、氟他胺组 5 0与 1 0 0mg·kg-1,2 羟基氟他胺组2 5与 5 0mg·kg-1,用药时间为 1 0d。比较前列腺各侧叶湿重 ,以HE染色及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发生率。结果 :氟他胺及 2 羟基氟他胺可明显降低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各侧叶湿重 ,差异有显著意义 ,并可观察到明显的凋亡细胞。结论 :氟他胺与 2 羟基氟他胺可诱导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前列腺萎缩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陈伟  刘铭  彭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9-240
目的 总结腹腔镜在阴囊高位隐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62例单侧阴囊高位隐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行传统经腹股沟睾丸固定术;观察组行经阴囊睾丸固定术、辅助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3 min)短于对照组(36m 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阴囊血肿3例,观察组阴囊血肿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2d;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睾丸萎缩、回缩及患侧腹股沟疝发生.结论 对阴囊高位隐睾患者行经阴囊睾丸固定术、辅助腹腔镜行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可行、简单、快捷且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宁  于洋△ 《天津医药》2018,46(4):368-371
摘要:目的 探索小鼠卵巢内质网应激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小鼠4只,实验组小鼠6只,应用经典 内质网应激诱导物衣霉素经腹腔注射诱导小鼠卵巢内质网应激激活,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未折叠蛋白质应答(UPR)标志分子HSPA5、CHOP、ATF4 mRNA表达情况,明确小鼠卵巢内质网应激激活 状态,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检测小鼠卵巢卵泡发育状态,明确内质网应激对小鼠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 衣霉素的处理明显上调了小鼠卵巢内质网应激标志分子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衣霉素处理组小鼠卵巢卵泡发育明 显受限。结论 内质网应激的激活明显抑制了小鼠卵巢卵泡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微矩阵基因芯片筛选抗抑郁剂地昔帕明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抑郁剂相关基因 ,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与结果 以高浓度皮质酮 (Cort) 1 0μmol·L-1或Cort与三环类经典抗抑郁剂地昔帕明(DIM) 5 μmol·L-1共同处理PC1 2细胞 3d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按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 ,将等量的对照组与实验组mRNA以逆转录法分别标记荧光素cy3和cy5 ,合成cDNA探针并等量混合 ,与小鼠 2 0 48点微矩阵基因芯片杂交 ,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并分析比较二组差异表达基因 ,发现DIM与Cort共孵PC1 2细胞 3d可以诱导2 5 9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 1 63个基因表达降低 ,如葡萄糖调节蛋白 78ku、葡萄糖激酶(GA)、细胞骨架蛋白、转化性生长因子 β受体结合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锂盐敏感性内消旋肌醇一磷酸酯酶等 ;有 96个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如神经元生长分化因子 9(GDF 9)、锌指蛋白 2 1 6、细胞色素P45 0、睾丸特异基因 1等。随机选取二个差异表达基因GA和GDF 9,以细胞原位杂交方法验证 ,取得与基因芯片评价一致的结果。结论 抗抑郁剂DIM作用可能与能量代谢、细胞骨架、营养因子、酶等多层次、多水平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抗抑郁剂相关基因进行了初步探索 ,为深入研究抗抑郁剂作用机制和药物筛选芯片的研发提供了线索与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