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包头铝厂135kA中间一料预焙阳极电解槽氟化铝-氧化铝掺配中间自动添加的工艺装置及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掺配前相比,在等量氟化吕单耗情况下,系列平均分子比降低0.09,单槽分子比高低减少0.15以上,平均电解温度降低6.7℃,效应系数降低0.3次/槽;日,电流效率提高0.61%,原铝直流电单耗降低105kWh/tAl,氟化盐消耗降低3kg/tAl,改善了作业环境,极大地减轻了电解工人  相似文献   

2.
海水电解用阳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解海水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海滨电站的防污工程上,本文对电解海水常用的几种阳极性能进行了比较,在铂和铂化阳极中,Pt/Ti,Pt/Ta和Pt的损耗率分别大约为500mg/A.a,340mg/A.a和240mg/A.a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加和海水流速的加快,Pt/Ti阳极的极化加剧,由于IrO2/Ti具有比Pt-IrO2/Ti高的析氯电位和低的析氧电位,故IrO2/Ti不是理想的海水电解用阳极,在Pt-Ir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钛在3.2%F,4.8%SO4^20,10.2%NO3(质量分数)电解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及阳极溶解失重,探讨了钛热加工鳞皮的阳极电解去除过程,实验表明钛热加工鳞皮在电解时,氧化层先以溶解为主,当阳极电位升至击穿电位时,氧化层被击穿并以剥落米进行溶液。当向溶液中添加F时,由于F的张俣作用可使击穿电位降低,除磷速度加快。吸气层主要是氧,氨进入钛基体形成低价钛氧化物,氮化物的间隙固溶体,在电解液  相似文献   

4.
应用阳极极化及AES/XPS技术,研究了Fe-30.8Mn-8.2Al奥氏体合金在pH值为-0.8至15.3的水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并与Fe-30Mn合金、低碳钢、9%Ni低温钢及1Cr13不锈钢进行对比。在所测试的水溶液中,该合金的腐蚀抗力优于低碳钢和Fe-30Mn合金,与9%Ni钢相当,但不及1Cr13不锈钢。Fe-30.8Mn-8.2Al合金在1mol/LNa2SO个中形成的钝化膜的最表层可能为氢氧化物,而膜的主体由Fe2O3、Mn2O3及Al2O3组成。  相似文献   

5.
160kA预焙槽启动后期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小林 《轻金属》1998,(8):25-27
根据三种启动后期管理方案,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探索出一条“快速建立炉膛内型”的新路。槽电压从启动后的7.0V-8.0V降到4.00V-4.05V,由原来需要15天降到现在只需3天,并在160kA预焙阳极电解槽启动后期管理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吸附还原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晓良  王曙 《贵金属》1997,18(2):45-48
用悬汞电极在HAc-NaAc介质中(pH4.2),用还原计时电位溶出分析法研究了Pd(Ⅱ)-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络合物。其适宜条件为:NaCl0.16mol/L,PAN6.0×10^-6mol/L,乙醇10%(V/V),电解电位0.00V(vs.SCE)。线性范围为2.4×10^-11 ̄9.4×10^-8mol/L,络合物组成为Pd(Ⅱ):PAN=1:1。试验了20多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7.
Fe—Mn—Al合金的腐蚀性能与钝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阳极极化及AES/XPS技术,研究了Fe-30.8Mn-8.2Al奥氏体合金在pH值为-0.8至15.3的水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并与Fe-30Mn合金,低碳钢,9%Ni低温钢及1Cr13不锈钢进行对比。在所测试的水溶液中,该合金的腐蚀抗力优于低碳钢的Fe-30Mn合金,与9%Ni钢相当,但不及1Cr13不锈钢。  相似文献   

8.
缩短阳极效应持续时间也是节约电能的有效途径。效应持续时间包括四个环节。对采用4点下料,每点每次1.8kg的160kA的顶焙槽,减少效应后的下料量,并将熄灭效应插入木棒的时间提前到效应后的2分半钟,使每个效应平均持续时间减少5ls。此时Al2O3的溶解,扩散不构成熄灭效应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电解质中Al2O3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80kA预焙槽电解质熔体中Al2O3浓度的跟踪测试,分析了名电解生产过程中槽内Al2O3浓度的分布状况及其阳极效应状态等的关系^〔1〕;同时,结合计算采采集的槽电阻曲线,应用电解槽测试曲线分析软件,研究了槽表观电阻与Al2O3浓度相关曲线的动态变化特征。为进一步开发Al2O3浓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在线辨识模型和制定的Al2O3浓度的寻优控制策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ZnFe2O4基材料在NaF-AlF3-Al2O3熔盐中的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锌铁尖晶石材料作为铝电解惰性阳极,考察了这种阳极在NaF-AlF3-Al2O3熔盐中的腐蚀行为,阳极电视密度为0 ̄2.5A/cm^2。实验结果表明,锌铁尖晶石材料在阳极极化条件下的NaF-AlF3-Al2O3熔盐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在低电流密度下,阳极材料的腐蚀速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最高的腐蚀速度出现于0.5 ̄0.75A/cm^2。此事,腐蚀速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实验证明,高阳  相似文献   

11.
浙江华能铝业有限公司 (原浙江铝业公司 )正在按制定的“四五规划”发展企业。该规划的四种产品的产能将达到如下规模 :电解铜 5 0kt/a;电解铝 5 0kt/a;预焙阳极炭块 5 0kt/a ;铝材 5 0kt/a。该公司现有电解铜的生产能力为 30kt/a ,准备增加 2 0kt/a产能。电解铝原有产能 2 5kt/a ,2个系列 6 0kA的自焙槽 15 4台 ,从 2 0 0 1年 3月份起开工建设第二个电解新厂房 ,1个系列 ,采用 75kA预焙槽 ,产能 2 5kt/a ,并把原来的自焙槽改造为75kA的预焙槽。现有 7 2MN的挤压机 1台 ,16MN的挤压机 2台 (1台英国产的 1…  相似文献   

12.
60kA侧插自焙铝电解槽采用了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净化后的氧化铝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氧化铝内含氟为0.83-1.43%,游离碳2%左右。焦油0.9%左右,SiO2和P2O3分别增加2倍,Fe2O3和V2O5均增加了4倍,灼减提高2%左右;中间型氧化铝的粒度破损严重,-320目细粉增加45.6%,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αAl2O3含量显著增加。载氟氧化铝在电解质中溶解速度降低,结壳特性变差。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新开发的纳米晶Fe74Cu1Nb1Mo2Si13B9合金的综合磁性能。无磁场最佳退火后,直流磁性能达到下列水平:B80=1.17T,B8=1.09T,Br=0.54T,Hc=0.8A/m,μi=13.18×104,μm=31×104。典型高频铁损达到下列水平:P5/20k=135kW·M-3,P2/100k=330kW·M-3,P1/200k=273kW·M-3,P0.5/700k=598kW·m-3,P0.2/1000k=186kW·M-3。在宽的频率及幅值磁通密度范围内,对铁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几个近似表达式,可用来粗略地估算铁损。简单地叙述了在较大输出功率的开关电源中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张延忠  杨燮龙 《金属学报》1995,31(5):B212-B219
本文报道Fe74.7-xCu1NbxV1.8Si13.5B9(x=1,1.5,2)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磁性,X=2的合金高频铁损水平为:P3/100k=468kW/m^3;P2/200k=706kW/m^3;P2/500k=3620kW/m^3和P0.5/1000k-810kW/m^3,优于Fe-Cu-Nb-SI-B类纳米晶合金的水平,所考察的三种合金铁损水平者大大优于功率优良的Mn-Zn铁氧体H  相似文献   

15.
刘冠昆  童叶翔  洪惠婵  陈胜洋  甘罗 《金属学报》1996,32(12):1252-1257
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电后的电极电位-时间曲线、电位阶跃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Cu电极在NaCl-KCl-DyCl3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获知Dy在Cu电极上的还原过程是首先生成Dy-Cu合金,然后才析出纯金属Dy.测得Dy-Cu合金在1073K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在1023-1143K范围内,Dy原子在Dy-Cu合金相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nD=-67.1×103/RT-15.8,其扩散活化能为67.1kJ·mol-1.用自耗阴极法制取了Dy-Cu中间合金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电解制取了含Dy高达92%(质量分数)的Dy-Cu中间合金,其组成为DyCu和Dy,电流效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6.
60kA侧插自焙铝电解槽采用了烟气干法净化技术,净化后的氧化铝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氧化铝内含氟为0.83~1.43%,游离碳2%左右,焦油0.9%左右,SiO2和P2O5分别增加2倍,Fe2O3和V2O5均增加了4倍,灼减提高2%左右;中间型氧化铝的粒度破损严重,-320目细粉增加45.6%,比表面积大幅度下降,αAl2O3含量显著增加。载氟氧化铝在电解质中溶解速度降低.结壳特性变差。氧化铝的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均对铝电解生产工艺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电后的电极电位-时间曲线、电位阶跃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Cu电极在NaCl-KCl-DyCl3熔体中的电化学行为,获知Dy在Cu电极上的还原过程是首先生成Dy-Cu合金,然后才析出纯金属Dy.测得Dy-Cu合金在1073K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在1023-1143K范围内,Dy原子在Dy-Cu合金相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nD=-67.1×103/RT-15.8,其扩散活化能为67.1kJ·mol-1.用自耗阴极法制取了Dy-Cu中间合金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电解制取了含Dy高达92%(质量分数)的Dy-Cu中间合金,其组成为DyCu和Dy,电流效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8.
王瑜  林栋梁  刘俊亮  C.C.Law 《金属学报》1998,34(3):255-262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10^-5-10^-1s^-1)下温度对含体积分数为0.8%的TiB、具体近全片层组织的Ti-47Al-2Mn-2Nb金属间化合物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得到合金韧脆转变温度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的变化关系,确定这种TiB2的TiAl合金的韧脆转变激活能为256kJ/mol。这一数值低于无TiB2的TiAl合金韧脆转变过程可能受位错攀移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19.
Pd—5—Br—PADAB分光光度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愉  张淑云 《贵金属》1995,16(3):47-51
本文研究了4-(5-溴-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简称5-Br-PADAB)与Pd(Ⅱ)的显色反应条件,确定在HAc条件TPd(Ⅱ)与5-Br-PADAB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0.8mol/L的HCl介质中进行光度测定,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络合物的络合比为1:1,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5.20×10 ̄4,条件稳定系数K_稳=1.6×10 ̄7,钯离子浓度在4.27×10 ̄(-8)~1.54×10 ̄(-5)mol/L时服从比尔定律。应用所拟方法测定冶金生产过程中间产品中微量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Al—Sr中间合金变质效果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不同铸工艺制取的相同成要不同形貌的变质用Al-8.62%Sr中间合金,具有明显的变质效果差异。在砂型条件下,用Al-8.62%Sr中间合金对共晶Al-Sr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加入使Al-Sr合金含0.1%Sr的锭料和加入使Al-Sr合金含0.05%Sr的激冷薄片,二者的变质效果相当,都为5级。在金属型条件下,加入使Al-Sr合金含0.06%Sr锭料和加入使Al-Si合金含0.03%Sr的激冷薄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