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出了本征态聚苯胺(EB)和掺杂态聚苯胺(ES),研究了p-甲苯磺酸掺杂剂用量和模压温度对ES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S的电导率随p-甲苯磺酸掺杂剂用量的增加和模压温度的提高而增大。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主要发生在醌式氮原子上。  相似文献   

2.
导电聚苯胺的大分子功能质子磺酸掺杂及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美荣  李新贵 《石油化工》2003,32(9):820-825
系统总结了大分子功能质子磺酸对聚苯胺的各种掺杂方法 ,特别是苯胺聚合过程中的原位掺杂法 ,列举了可溶性高电导率聚苯胺尤其是纳米级导电聚苯胺的典型制备实例。论述了掺杂剂对聚苯胺的溶解性、电导性及其与普通聚合物的相容性等方面的改进作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导电聚苯胺共混物和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获得低逾渗导电聚苯胺共混物和复合物所采用的合成方法,以及聚苯胺共混物和复合物的各种特征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导电纳米材料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电阻率,一般被作为绝缘材料使用,但为了改善其抗静电性和电磁波屏蔽功能,需降低其电阻率。文章研究了在聚丙烯中添加不同配比的导电微细粉末对其电阻率、熔点、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的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导电聚合物聚苯胺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聚苯胺膜、聚苯胺/有机高分子复合涂层的进展情况,并对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在油田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掺杂态聚苯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氧化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PANI),研究了氧化剂过硫酸铵(APS)与苯胺(ANI)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对PANI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用3种掺杂剂盐酸(HCl),对甲苯磺酸(TSA)和三氯化铁(FC)掺杂本征态聚苯胺(EB),并且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掺杂态PANI的掺杂程度、导电性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PANI时,当n(APS)/n(ANI)在0.8-1.0之间,聚合物的产率高、电导率适宜。PANI的氧化程度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导致产物的分子质量下降。掺杂PANI的导电性按照PANI-HCl,PANI-TSA和PANI-FC的顺序依次降低,其中PANI-TSA的热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水溶性导电聚苯胺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用对羟基苯磺酸(HBSA)为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通过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水溶性导电聚苯胺,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HBSA用量1.74g、苯胺(AN)用量0.91mL、APS用量0.01mol,即HBSA/APS/AN摩尔比为1:1:1,反应温度为5℃。此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有最高的电导率、溶解率和收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导电聚苯胺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美荣  李新贵  王健 《石油化工》2004,33(3):284-291
系统论述了导电聚苯胺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指出微乳液聚合、分散聚合、磺化苯胺氧化共聚合和脉冲恒电位聚合均可成功地制备纳米级导电聚苯胺粒子,其中微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是获得粒径较小的聚苯胺纳米粒子的常用方法。能够在聚合介质中形成稳定的胶乳粒子或胶体分散体系的最小聚苯胺粒子为10nm左右。纳米聚苯胺在透明导电涂料和膜、金属防腐涂料、低渗滤阀值导电复合材料、有机物发光二极管、场效应管和电流变材料等领域已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多聚磷酸为掺杂剂,苯胺为单体,通过过硫酸盐氧化聚合方法制备了掺杂态聚苯胺。采用L25(56)正交设计方案,考察了各因素对掺杂态聚苯胺产量和电导率的影响。使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重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态聚苯胺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5℃,n(过硫酸铵)∶n(苯胺)=1∶1,n(多聚磷酸)∶n(苯胺)=2∶1,反应时间2h,过硫酸铵滴加时间60min,多聚磷酸初始反应浓度1.5mol/L。该掺杂态聚苯胺的结构呈纳米纤维状,并以一种松散方式构成类似棉花状的团絮形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苹果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2/PAn为催化剂,通过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了苹果酯,探过了I2/PAn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考察了酯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2/PAn是合成苹果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酰乙酸乙酯)∶n(乙二醇)=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环己烷...  相似文献   

11.
用乙炔黑吸附化学聚合新工艺制备导电聚苯胺,可保持电导率不变,但转化率和堆密度提高,并明显改善了聚苯胺的颗粒形态和制膜加工性,使由其制备的聚苯胺复合正极膜和固体聚苯胺锂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的单质碘掺杂聚苯胺(I2/PAn)为催化剂,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碘掺杂聚苯胺是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酮醇摩尔比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2%,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 h的优化条件下,环已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90.1%。  相似文献   

13.
导电聚苯胺高分子聚合物在抗静电腈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电高分子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它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成为不可替代的新兴基础有机功能材料之一,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众多导电高分子材料中,聚苯胺具有原料价格低、电化学性能良好、电导率较高、性能稳定、合成方法简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抗静电腈纶的开发过程中,采用结构型导电聚苯胺高分子与聚丙烯腈通过共混、扩散或原位聚合方法制成聚丙烯腈—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经湿法纺丝已成功生产出抗静电腈纶。  相似文献   

14.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n (丁醛):n(乙二醇)=1:1.5,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0%,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1.0 h条件下,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1.6%。  相似文献   

15.
以盐酸为掺杂剂,采用无模板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高聚合回收产率(90%)的微/纳米结构导电聚苯胺。通过场发射扣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四探针技术对聚苯胺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苯胺在1.0 mol/L盐酸水溶液中0℃反应24 h(无搅拌),可制得直径为30~43 nm、长度为186~600nm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当聚合反应时间为72h时,可得到直径为43~57nm、长度为0.86~1.43μm的聚苯胺纳米纤维和外直径为1.2~2.2μm的纳米纤维自组装聚苯胺微球。盐酸掺杂微/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导电性良好,室温电导率可达5.0 S/cm,且在不同溶剂中表现出明显的溶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6.
郭英  侯元春  刘波  卢浩 《油田化学》2014,31(4):600-604
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CMC)掺杂态聚苯胺(PANI);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方法研究了PANI在油田回注水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PANI在油田回注水中对Q235钢的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PANI质量浓度为0.4 g/L时的缓蚀效率为90.8%;PANI是一种阴极型缓蚀剂,在回注水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CMC的掺杂是提高缓蚀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纳米材料对聚丙烯抗老化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经表面处理的纳米TiO2,SiO2来改善聚丙烯的抗老化性能,经热老化试验,加速人工老化试验,测定其冲击强度,熔点、熔融流动速率,表明其热老化性能变化不大,抗紫外线性能有明显提高,并借助红外光谱对经纳米材料改性后的聚丙烯老化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田现场抽油机井在用盘根磨损情况严重、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和员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应用纳米材料掺杂和化学改性技术对丁腈橡胶的材质和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提高盘根的耐磨性。室内试验证明:在不同载荷条件下,丁腈橡胶改性材料的摩擦因数较之前降低44%~67%,磨损量下降了59%,耐磨性提高显著。在现场5口井试验,盘根的平均使用寿命延长1.5倍。  相似文献   

19.
20.
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聚苯胺类导电塑料的研究开发”通过了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