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2005-09经神经外科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4例的MRI表现,包括病灶数目、大小、分布、形态及增强前后MRI信号的表现.4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2~76岁,平均53岁.结果 病变部位包括脑部41例,脊髓3例.病灶可单发或多发,MRI平扫T1WI大多呈略低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大都均匀实质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少数呈环形强化.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单发或多发病灶明显实质结节状强化,尤其靠近脑脊液腔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2.
肝脏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脏炎性假瘤(IP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其影像学表现多样化。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不均质结节,形态不规则,后方无声能衰减现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l)多无明确彩色血流信号。CT检查: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多数病例动脉期不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可呈现多种强化方式,表现为周边环形强化、整个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结节状强化及肿块周边和内部高密度分隔等。炎症过程的动态变化及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凝固坏死是产生多种强化类型的病理基础。MRI检查:由于病灶病理阶段的不同,平扫中T1WI及T2WI信号强度不一,可表现为长T1、长T2或长T1、等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动脉期可见快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强化方式与CT增强扫描大致相同。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所有的病例均经穿刺病理证实.5例行CT扫描,1例行MRI平扫. 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肝内低密度灶,1例出现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均呈不均匀环形强化,4例中央部位出现结节样强化;门静脉期全部病例由周边向中心强化,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病灶密度稍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1例MR表现为肝内多发结节,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部分结节呈环形强化,部分结节呈全瘤均匀强化,延迟期全部结节呈全瘤强化. 结论 本病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肝再生性结节(RN)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的表现,以与其它结节进行鉴别.方法:搜集行Gd-DTPA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的RN病例共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MRI均行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结节的信号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结果:肝再生性结节包括弥漫分布的小结节18例(铁质沉着性结节6例和非铁质沉着性结节12例)和大结节12例17个病灶.铁质沉着性结节在增强各期均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较平直;大部分非铁质沉着性结节在T1WI上和T2WI上均为中等信号,周围纤维间隔为偏低信号,动态及延迟增强扫描结节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本组所选大结节为直径大于0.5 cm、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病灶,其中10个病灶(占58.8%)在T1W/WATS上信号高于T1W/IP.动态增强各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病灶的曲线为缓慢上升型.结论:肝再生性结节有不同类型及表现形式,其中孤立的大结节型RN需与肝内其它结节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18例经病理证实的 PCM 患者双侧乳腺 MRI 图像,包括 T1加权像(T1 WI)、T2加权像(T2 WI)压脂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病灶的形态、边缘、范围和增强表现。结果PCM 依照 MRI 表现可分为炎症型、脓肿型、混合型;其中炎症型4例,病变范围广泛3例,病变局限在乳头及乳晕1例,T1 WI 均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单纯斑片状强化2例,斑片及树枝状强化2例;脓肿型9例,病变范围广泛6例,病变局限于1个象限3例,单发3例,多发6例,T1 WI 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蜂窝状强化4例,环形及片状强化5例;混合型5例,炎症伴脓肿及窦道形成,T1 WI 均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蜂窝状强化3例,1例散在多发环形强化,1例不均匀斑片状及环形强化。对每一个增强的病例选取感兴趣区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所有曲线均为流入式,其中平台型17例,上升型1例。本组中有5例于扩张的导管内见高蛋白物质沉积,T1 WI 呈明显高信号,压脂T2 WI 呈低信号。结论PCM 脓肿型最为常见,其次为混合型,且其 MRI 表现均可见明显环形及蜂窝状强化的脓腔,具有特征性。掌握其信号特点及特征性强化方式对明确诊断及分型有显著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方法:5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全部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压脂平扫和动态增强3D T1WI压脂扫描;2位资深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其MRI表现并进行分型.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可分为炎症型、脓肿型和混合型;炎症型13例(25.5%),病灶局限在乳晕周围(11/13),斑片样或结节样,T1WI呈等低信号(8/13)或等高信号(5/13),压脂T2WI呈高信号(9/13)、高等信号(3/13)或等信号(1/13),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1/13)或结节样均匀强化(2/13);脓肿型34例(66.7%),多数多发(32/34),似卷发样或蜂窝状,境界模糊不清,少数单发(2/34),结节或囊状,T1WI呈等、低信号(30/34)或等高信号(4/34),压脂T2WI呈高等信号(29/34)、高低信号(4/34)或等信号(1/34),增强后脓肿壁呈环状强化;混合型4例(7.8%),脓肿伴细管状低信号的窦道瘘管.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增生性结节(DN)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中的特征.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Gd-DTPA动态增强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共11例16个病灶,观察病灶的大小、信号强度、强化方式和时间,测量各序列病灶及周围肝组织的信号强度和背景噪声标准差,计算信噪比及其差值.绘制病灶和周围肝组织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结果 16个病灶中有4个表现为"结中结",中央结节为T1WI低、T2WI等或高信号,动态增强为速升速降或速升缓降型,周围为T1WI高、T2WI等或高信号,动态增强为缓慢上升型;余12个病灶在T1WI上高、等和低信号均有,在T2WI上为等信号和稍高信号,动态增强过程中动脉期强化较明显,门静脉期以等信号为主,延迟期为等及稍高信号, 未见呈低信号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病灶为速升缓降型. 结论 "结中结"征象和动态增强早期强化、后期与周围肝组织类似信号的表现是DN的MRI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IPL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14例行CT检查,3例MRI检查,2例同时CT和MRI检查。结果 19例患者中多发病灶5例,收集29个病灶。位于肝右叶15例;CT平扫均为低或等密度;5例MRI检查,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或稍高信号;动态增强强化方式多样:周边小结节状或厚薄壁环形强化8例;病灶内分隔状或结节状强化3例;全瘤强化8例;16例动态增强表现为动脉期不同程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以延迟强化为主。所有病灶镜下均见纤维组织增生伴不同程度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CT和MRI可以提供IPL的诊断线索,其影像学表现多样与病灶的病理基础有关。如果临床怀疑,病理诊断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9例,MRI平扫和增强,CT平扫和增强,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中单发6例,多发3例,共检出14个病灶,11个病灶位于中线两旁的深部脑组织内,3个病灶位于脑实质表面,7个病灶呈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周围水肿中到重度,占位效应较明显。CT平扫病灶全均表现为稍高密度,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MRI平扫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多见,增强时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颅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脾脏占位病变(SSOL)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42例SSOL的CT和MRI表现,包括病灶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等。其中33例行CT检查,8例行CT及MRI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 42例SSOL中,非肿瘤性病变15例(囊肿6例、结核6例、戈谢病2例、隐球菌病1例),良性肿瘤18例(脉管瘤1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转换2例);恶性肿瘤(淋巴瘤)9例。囊肿CT表现多呈单发无强化囊性病灶。结核CT和MRI表现多样。戈谢病CT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结节,中度强化。隐球菌病CT表现为脾脏增大并增强扫描多发结节、肿块。脉管瘤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性病灶,强化方式多样;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节,强化与CT相似。窦岸细胞瘤CT表现为低密度结节,轻度渐进性强化或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1WI、T2WI等信号结节,扩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转换CT表现为单发低密度结节,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T1WI等、稍低信号,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