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于高速A/D的采集,采用I/O读取方式, ARM9最大能够采集500KSPS的A/D,因此ARM不能实现对更高速度数据读取;为达到更高速,提出了FPGA+ARM的双核架构的高速数据采集的方法,FPGA能够采集2MSPS的A/D,并采用ARM的DMA完成与FPGA的FIFO通信,以及使用Linux的内存映射技术来提高应用层与内核层数据传输效率,完成数据采集。该系统设计了FPGA+ARM接口电路,开发了Linux下的DMA驱动程序。经试验测试,系统具有高速采集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ARM9和FPGA的嵌入式高速同步采集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ARM9和FPGA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台嵌入式同步采集仪。采集仪采用FPGA完成高速数据采集,通过ARM对FPGA进行管理,有效解决了测量仪器中高速采集与速度处理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采用WINCE5.0作为操作系统,既方便顶层开发,又解决了高速采集仪实时性问题。阐述的设计思路对其它高速同步采集仪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FPGA和ARM9的激光测距系统的硬件原理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SICK公司的户外型激光传感器LMS221,和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EP1C12Q24017 FPGA芯片.控制系统采用ARM+FPGA的结构,系统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从而保证系统可以灵活的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与ARM9的SSD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关键器件的性能特点与重要模块的功能;深入研究了ARM9嵌入式系统的引导方法,Linux下FPGA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FPGA实时管理固态存储阵列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充分利用了构建基于ARM9的Linux嵌入式系统的高效便捷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了FPGA丰富的I/O引脚、可靠的实时处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ZYNQ是双核异构架构,拥有ARM端与FPGA端.基于ZynqMPSoC的硬件系统在视频监视、物联网、工厂自动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既能利用FPGA的逻辑资源实现数据的高速并行处理,又能利用ARM移植操作系统带来的控制便利性与拓展性。面向现实场景项目的实际开发需求,在ZYNQ平台上移植Linux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开发的效率,并且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为了在ZYNQ更方便地控制FPGA,将FPGA作为可编程外设,通过编写硬件IP核和软件驱动。本文提出一种通过PetaLinux移植,生成系统启动镜像,修改pl.dtsi设备树文件,编写字符设备驱动程序,将FPGA作为可编程外设使用,构建面向Zynq MPSoC平台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有利于Linux系统下有效地控制FPGA资源,针对不同任务的差异化需求进而快速开发,能够有效降低Zynq MPSoC平台PS与PL端交互的开发难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某化工厂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了结合Linux的嵌入式微处理器ARM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并着重阐述了在ARM和Linux操作系统上,选用ARM920T架构的S3C2410处理器,结合128MBSDRAM和256MBFLASH进行的系统设计,详细讨论了目标系统实现的关键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W.Zeuch原理,阐述一套测控喷油器喷油规律的嵌入式系统.基于ARM Xscale架构的PXA270为MCU.以扩展FPGA为数据采集与控制的电路,运用ARM-Linux操作系统,设计一款数据测量与控制的嵌入式系统.软件方面:系统采用具有可抢占型的Linux 2.6.11内核,作为应用程序运行的平台.以GTK方式的GUI图形系统为基础,编写具有图形化操作界面的数据采集与系统控制系统.硬件方面,通过PXA270核心板的总线扩展,以总线接口方式.设计以FPGA为核心的扩展电路,与PXA270建立通讯,实现多路模拟量数据采集、模拟量输出控制、开关量信号的输出.PXA270(MCU)负责进行采集后数据分析、处理、以及LCD的图形显示任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CAN总线和MiniGUI的虚拟仪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ARM+Linux的架构,通过CAN总线获得数据,再利用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构建思想,实现了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基于ARM和MiniGUI环境的车载信息的图形化显示。介绍了虚拟仪表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采集节点的构成及Linux环境下CAN总线驱动程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Altera SoC FPGA进行硬件加速的方案,该方案为运行在ARM端Linux系统的视觉算法利用FPGA进行加速提供传输通道.首先把ARM端的图像数据传输到FPGA部分的SDRAM中,接着控制FPGA相关IP核读取SDRAM中的数据,然后视觉算法IP核接收图像数据并对其进行加速处理,最后把处理后的图像数据通过特定的IP核传回Linux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加速性能.  相似文献   

10.
ARM与DSP的SPI通信设计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测量仪器的多处理机分布式控制方案,并对DSP与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的ARM之间SPI通信设计进行了着重阐述.对于这样的特定系统,首先要完成Unux下的SPI驱动程序开发,然后才能进行ARM和DSP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给出了一种ARM与DSP通信的通信协议,并基于此协议实现了ARM与DSP的SPI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