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对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符合条件的患者189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确诊PSD患者86例作为PSD组,其余103例作为非PSD组.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Fugl-Meyer评分.结果:1.本组病例PSD的发生率为45.5%;2.康复治疗前PSD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提高,但PSD组仍然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善值比较,PSD组明显低于非PSD组(P<0.01).结论:PSD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程度较非PSD患者差,PSD对康复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PS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教育,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6月后抑郁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4.43、4.30,P<0.05)。结论积极地自我管理教育对PS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缓解PSD病人的抑郁症状,增强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西汀早期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应用脑血管药物及进行原发病治疗,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 qd po)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治疗组HAMD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42例中有4例出现失眠,经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出现食欲不振,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结论]氟西汀早期干预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相关临床因素及路优泰治疗效果。方法:按CCMD-Ⅱ-R的抑郁诊断标准对12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采用路优泰对其干预。结果:PSD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有关,路优泰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临床应重视PSD的发生,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路优泰对PSD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相关因素,观察针刺治疗PSD的效果。方法:43例PSD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其相关性,并作治疗前后的对照。结果:治疗后HAMD与MSSS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1和P<0.05),针刺治疗的痊愈率20.93%,显效率37.12%,总有效率90.70%。结论:PSD多发生在卒中后1个月内,并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大脑前部、皮质及皮质下的病变更易发生PSD,针刺对PS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临床特点与黛安神治疗效果。方法 对162例PSD患者应用黛安神治疗,疗程4周。结果 黛安神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四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明显。结论 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黛安神对PSD疗效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百忧解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百忧解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拳基础是脑卒中灶.百忧解较传统抑郁药对PSD疗效佳,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SD患者常常伴随便秘、呃逆等胃肠道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后期功能恢复。目前西药治疗PSD不良反应较大,且会加重胃肠道症状。针刺作为非药物疗法,具有绿色安全、操作方便等优势,是治疗PSD的常用方法之一。脑肠轴是大脑与胃肠道的双向调节通道,文章通过梳理PSD的发病机制、脑肠轴对PSD的影响,从针刺调节脑肠肽、肠道菌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以及中医学治疗PSD的理论依据出发,多个角度探讨针刺通过脑肠轴治疗PSD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PSD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PSD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采用HAMD进行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4周采用HAMD进行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PSD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其抑郁水平,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不使用抗抑郁药物。两组患者由专科工作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HAMD进行评分,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PSD的发生率。结果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PSD的发生率为37.5%,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1),两组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对降低PSD的临床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TNF-α与IL-6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霞 《中外医疗》2010,29(11):99-99
目的了解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PSD)患者TNF-α与IL-6变化情况,判定西酞普兰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治疗组,健康对照组和PSD对照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及另外2组治疗前后的TNF-α与IL-6数值。结果治疗组和PSD对照组治疗前TNF-α与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和PSD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低于PSD对照组。结论西酞普兰治疗PSD后,TNF-α与IL-6明显下降,西酞普兰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发病后常见且严重的精神并发症,约三分之一的卒中幸存者会受到PSD的困扰,这也成为致使脑卒中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增高的重要因素。PSD对患者功能结局、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PSD的治疗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尚不明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PSD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疗服务更加强调心理因素所发挥的重要性,从而心理干预在临床上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心理干预在PSD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预作用和手段等内容进行综合概述,以期为PSD心理干预的更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和心理干预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效果。[方法]将80例PS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增加穴位贴敷和早期心理干预,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辅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穴位贴敷和早期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PSD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机能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百忧解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百忧解对卒中后抑郁症 (PSD)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住院的 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百忧解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卒中药物治疗 ,总疗程 6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6周末评定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中、后Zung量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且治疗组中左半球卒中患者的疗效较右半球卒中患者更为明显。结论 :百忧解治疗PSD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PSD)是一种卒中导致的心境障碍,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之一,PSD显著增加卒中后的残疾率和病死率,尽早识别和治疗PSD对于改善卒中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PSD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因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为PS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简述了PSD的识别、危险因素、病因机制及治疗现状。认为不同致病因素在PSD的某些症状中可能发挥更显著的作用,而且其影响可能在卒中后的不同时间而有所差异。未来的研究应该尝试探索PSD特定症状的机制进而带来PSD特异性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5例PSD患者选用抗抑郁剂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痊愈21例(32.31%),显效25例(38.46%),缓解14例(21.54%),未愈(自动出院)5例(7.69%)。结论:治疗PSD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应尽早进行心理干预,并适时适量应用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治疗脑中风病人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脑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多模式方法诊断PSD患者25例,护理采用心理评估,康复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方法,12周后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2周后23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2例中度抑郁。结论 及早采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治疗脑血管病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8.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文霞 《疑难病杂志》2009,8(4):234-235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PSD的发生率很高,约40%。50%^[1]。PSD不仅使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1]。我院近4年来采用氟西汀治疗PSD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疾病特点、患者治疗需求,评价中医针药并举、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选择丹东市中医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4例PS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治疗,对照组52例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52例采取中医针药(血府逐瘀汤配...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感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情感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52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HBO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均常规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HBO组同时给予HBO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HBO组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比较,P<0.01;CSS评分比较,P<0.05)。结论:HBO能显著改善PSD患者情感及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PSD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