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对性功能训练强化体验督导护理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收治于东莞市厚街医院行腹部带蒂皮瓣术治疗的手外伤病例90例为研究样本,收治于奇数病室者45例设为试验组,收治于偶数病室者45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腹部带蒂皮瓣术常规护理,肩关节功能障碍预防方面主要为肩关节活动锻炼示范与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功能训练强化体验督导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手外伤手术护理对象干预后肩关节功能锻炼正确性与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功能训练强化体验督导护理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问题加以预防干预,可显著提升该类患者针对性功能锻炼正确度与依从度,降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腕部或前臂皮肤缺损进行腹部皮瓣(带蒂)修复术时诱发冻结肩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选择手、腕部或前臂腹部皮瓣断蒂术患者6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硬腰联合麻醉,腹部皮瓣断蒂术时兼顾对肩关节进行被动手法松解治疗和术后主动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麻或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硬腰联合麻醉进行腹部皮瓣断蒂术.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断蒂术后2周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术后2周,研究组患者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术中臂丛阻滞(肌间沟入路)复合硬腰联合麻醉提供的无痛及肌松条件,行肩关节的手法松解并且于术后配合主动的肩关节功能锻炼,能够预防和治疗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继发冻结肩,促进手及肩关节功能全面恢复,减轻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腹部皮瓣断蒂术后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80例单侧手外伤行腹部皮瓣术的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术后第1天由理疗师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健康教育。测量比较2组患者断蒂术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上肢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减轻腹部皮瓣断蒂术后上肢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病患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诊治的56例手外伤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基础护理组(27例)和围手术期护理组(29例),观察护理的最终效果。结果围手术期护理组病患的肩关节轻度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肩周炎发生率为6.9%,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的18.5%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病患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肩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肩周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促进病患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创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手创伤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皮瓣色泽红,3周后予断蒂术治愈出院.结论 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创伤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固定带在腹部带蒂皮瓣手术患者皮瓣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部带蒂皮瓣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传统绷带绑扎法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腹部带蒂皮瓣固定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蒂部扭转、受压、牵拉和撕脱的发生率及固定用时。术后第5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疼痛发生率。术后第5天采用舒适度(GCQ)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瓣蒂部扭转、受压、牵拉和撕脱的发生率及肩关节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固定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部带蒂皮瓣固定带妥善地固定了腹部带蒂皮瓣,术后固定用时短,对减少腹部皮瓣修复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珠 《吉林医学》2010,(27):4826-4826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加强对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32例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皮瓣断蒂时间为21~22d,平均住院天数为26d,因皮瓣血运障碍2例,感染1例,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32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及观察病情,使患者患指的功能得到最好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修复上肢关节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方法本组12例病人,烧伤和外伤后,手部及肘关节严重的瘢痕挛缩,切除瘢痕,彻底松解后,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肌腱、骨外露,应用腹部带蒂薄皮瓣移植修复后固定,二次断蒂。结果术后21天后断蒂,12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后,配合功能锻炼,关节活动明显改善,随访3~24个月,肘关节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上肢关节处烧伤和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所致功能障碍,应用腹部带蒂薄皮瓣修复,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外形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293例接受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等.结果 293例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无合并肩、肘关节功能障碍病例发生.结论 加强对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加强对49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腹部带蒂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加强对 49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腹部带蒂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康复期的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进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自1997年1月~2010年10月,临床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108例,采用分段结扎皮瓣行早期断蒂及提前分指、辅助皮瓣封闭供瓣区、薄皮瓣及全厚皮片应用等新方法。结果单纯结扎蒂部68例,平均断蒂时间10 d,断蒂及并指分离同时进行者40例,平均时间提前至术后16 d,断蒂及分指后皮瓣无一例坏死;供瓣区一期愈合率达96.8%。结论采用本方法可以使皮瓣断蒂及分指提前同时进行,供受区外观功能恢复良好,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颈丛麻醉术后排尿障碍人次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颈丛麻醉术后排尿障碍的人次"为活动课题,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对134例行颈丛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各67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排尿障碍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颈丛麻醉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由19.4%(13/67)下降至3%(2/67)。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颈丛麻醉术后排尿障碍的人次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加强对26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患指的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肠造口患者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降低肠造口患者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品管圈活动的主题,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和实施、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肠造口患者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由40%降至12%,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皮肤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超薄带蒂皮瓣修复各种原因造成手部皮肤缺损效果。方法:根据腹部超薄带蒂皮瓣修复临床54例手部皮肤缺损的愈后情况比较功能及外形。结果:术后所修复的创面丰满,质软,外形美观,功能灵活,术后不遗留新的功能障碍。结论:该方法具有手术简便,皮瓣成活佳,断蒂时间早,无需吻合神经血管,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没有肌皮瓣的外观臃肿和易引起供区功能障碍等弊端,手术时间短,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皮瓣成活率高,术后易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5例腹部带蒂皮瓣结合皮片回植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有肌腱、骨关节、神经外露的手部创面,断蒂后采用皮片回植应用于皮瓣舒平,修复创面范围为2.2cm×1.6cm~8cm×6cm。结果25例行皮片回植术后,2例手指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植皮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腹部带蒂皮瓣结合皮片回植手术较简单,成活率高,风险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费用;患者可较早开始手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孙建新  张可帅   《中国医学工程》2012,(4):83+85-83,85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在修复手外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实验选取了60例在2010年12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手外伤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观察患者手术后的改善和恢复情况。结果断蒂时间为术后3-4周左右,断蒂之后皮瓣全部成活的患者有59例,比率为98.33%,有1例患者出现了皮瓣周边坏死现象,在经过后期换药后自行愈合了。结论应用腹部带蒂皮瓣在修复手外伤中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较高,感染率较低,绝大部分患者对手术结果比较满意,因此建议在手外伤皮瓣修复的患者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的临床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手外伤行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通过采取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有效的干预方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进行严密观察,40例皮瓣全部成活,并顺利断蒂。结论加强对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是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大腿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3周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断蒂时将皮瓣内的腹壁浅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分别于受区皮神经吻合。断蒂术后1~2个月分期皮瓣修整。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受区、供区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温痛感觉良好,外形无臃肿,无坏死及破溃;总优良率为84.6%。结论: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相对其他带蒂联合皮瓣移植患者手部体位较舒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