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据病症结合理论及盆腔炎性疾病常见临床证型,分别从气滞血瘀、湿热瘀结、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等证型,综述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和中医证候、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等评价指标,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论述。参考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2.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发生一系列后遗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往称之为慢性盆腔炎,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1]。现就近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热敷联合穴位按摩在气滞血瘀证盆腔炎性疾病(PID)后遗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证PID后遗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治疗...  相似文献   

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导致输卵管阻塞、增粗、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或盆腔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子宫固定。临床表现为反复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盆腔包块、伴有月经失调、低热、易感疲倦、性交疼痛等,输卵管炎症可导致不孕及异位妊娠等。祖国医学无盆腔炎性疾病这一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徵瘕""不孕症""痛经"及"月经不调"等章节。本病复发率高及迁延难愈的特点,使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独具特色。本文探讨了  相似文献   

5.
建立适宜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动物模型,有利于研究SPID的临床的病理机制、药物的评价检验以及疫苗的开发研究。目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动物建模方法较多,但在应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病原体作为盆腔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相关动物模型的感染源,是建模成功的关键。本文从动物模型菌种选择、菌液配比、浓度、剂量及制备方法等方面,就目前国内外盆腔炎相关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红外热像与中医证候关系。方法:对229名PID患者进行盆腔红外热像检测,并根据盆腔炎诊疗方案进行中医辨证。结果:PID患者盆腔红外热像可呈高温像(86%)、低温像(4.8%)和高低温共存像(9.2%);红外热像表现与年龄密切相关;研究中未发现寒湿凝结证患者,低温像组中未发现湿热瘀结证病例,湿热瘀结证病例有10.1%表现为高低温共存像,脾虚湿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病例在三个像组中均占一定比例。结论:盆腔红外热像检测客观反映了PID病理变化的复杂多样性,热是PID的主要致病因素及病理改变;PID红外热像表现与年龄密切相关,说明PID的病理状态与年龄密切相关;红外热像检测为PID的中医辨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研究进行述评。目前中医湿热证候模型主要有基于中医病邪病机的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及湿热并重模型及基于脏腑病机的脾胃湿热、大肠湿热、肝胆湿热模型;湿热证模型的实验动物多采用大鼠、小鼠,其构建多采用高糖、高脂或高蛋白饮食,人工气候箱模拟湿热环境,灌胃致病菌等综合方式;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成模标准多以动物的临床表现如体质量、背毛、活动、饮食及饮水量、粪便等为主。认为目前以多因素复合方式构建的湿热证候模型,因涉及施加因素太多,造成后期成模标准及因素分析复杂化、不确定性。提出今后有关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改良可尝试以饮食、湿热环境、生物因素等单一因素分别造模,以部分克服复合因素造模方法的可重复性差、不确定性大的不足;实验动物可选择与人类基因组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应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医学辨证理论,又可以稳定地在动物模型上体现的指标体系,使成模标准兼具针对性及客观性;中医湿热证候模型的研究需基于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运用脏象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把人类疾病原型的某些特征在动物身上加以模拟复制而成,且具有与人体疾病症状和病理改变相同或相似证候的动物。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已有近50年的历史,自从1960年邝安望教授研制了首例中医阳虚证动物模型以后,国内学者开始致力于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各类“证”的动物模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动物模型对深入系统研究盆腔炎性疾病(PID)的发病机制,筛选、开发新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当前PID动物造模方法进行总结,从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中医"病证结合"方面出发,对异物置入法、机械损伤法、苯酚胶浆或盐酸注射法、微生物接种法以及中医证型相关模型制备方法进行总结,阐述各类方法的利与弊,以及造模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动物模型制备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生殖道病原体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因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住院的123例维吾尔族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支原体(36例),占29.27%,其次为衣原体(5例),占4.07%,最常见的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30例),占24.39%,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9例),占23.58%,粪肠球菌(26例),占21.14%。根据药敏结果联合应用抗生素并给予中药灌肠理疗,治愈43例(54.4%),显效24例(30.8%)。结论:维吾尔族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见的病原体为支原体、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配合中药灌肠理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何若苹运用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 [方法] 通过侍诊学习、查阅文献,记录和整理何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证经验,对其调治特色和用药规律予以总结,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何师的诊治特色。[结果] 何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以正虚为本,肝郁瘀阻为标,可分为湿热瘀阻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肾虚证、寒凝血瘀证、血瘀水停证等,临证时以血水同治、顾护脾胃、疏调情志为要,扶正与祛邪并重。文中所附医案,何师辨为湿热瘀阻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疗效颇好。[结论] 何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水湿、瘀血、正虚为切入点,根据临床症候不同,灵活遣方,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的病变,部分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虚弱,病程迁延所致,常可无急性发病史.起病缓慢,病情反复顽固不愈.临床根据病变特点及部位不同,分别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炎、输卵管脓肿、盆腔腹膜炎等.本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女性,而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1-2].中医古籍中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可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病症中[2].兹将其发病及治疗理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由"湿、热、瘀、寒、虚"引起的气机逆乱,感染邪毒所致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及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中医运用"同病异治"的思想,采取中药内服、针灸、艾灸、灌肠、综合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为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不孕、宫外孕等。李伟莉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湿热内阻,复感外邪内侵,合而为病,病久多虚、多瘀、多郁。其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或自拟验方或化裁古方,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灵活加减运用,并结合中药外治法,同时按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期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的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多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防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还应建立统一的标准,开拓新的临床思维,研究出更为有效的中成药和制剂。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33-136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指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中医古籍中没有关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见于“癥瘕”“妇人腹痛”“带下病”等范畴。林洁教授认为本病主要与肝脾相关,肝郁脾虚为本,湿瘀互结为标。其病因主要是肝气郁滞,致气机不利,血瘀阻滞胞宫,或脾气亏虚,不能运化水湿,致湿滞胞宫胞脉,郁而化热所导致。治法上多以健脾疏肝,化湿祛瘀为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盆炎汤,以健脾益气药为君,臣以疏肝行气止痛之品,或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或佐以利水燥湿之品,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浅议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制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证候模型是模拟各种中医证候而复制出的实验动物模型 ,它是运用现代科学手段从基础方面研究中医理论 ,对于探索中医“证”的本质 ,阐明中药方剂对“证”的治疗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1 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从生物学观点看 ,人和动物都是由单核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人与动物之间既有差别也有共性 ,正因为人与动物之间存在共性 ,所以复制动物实验模型对研究人类的各种疾病证候是有参考价值的。我们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复制各种证候模型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并可重复实验 ,进行多种指标的观察 ,这是动物实验的优点。  …  相似文献   

20.
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药实验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之一,针对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开展已有50多年,并取得了很多成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证候动物模型相关研究,包括实验动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内容,发现存在模型种类较少、动物选择不理想、造模方法差异大、评价指标不标准等问题,而制约了其应用和推广。但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候动物模型必将获得更多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