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堂  倪柯州 《中外医疗》2012,31(25):70-71
目的分析研究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回植内固定术治疗髁突严重骨折的适应证,固定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8例,60侧髁突重度骨折进行了移位角度和移位程度的测量,48例均施行了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回植内固定术。观察随防12个月。评估指标:①临床主观症状(咬合痛或不适);②临床检查(面部对称性、开口度、咬合关系及开口型、面神经损伤);③影像学检查(髁突形态与升支高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48例髁突高位重度骨折47例获得成功,仅有1例粉碎性骨折术后6个月出现咬合痛及髁突轻度吸收,12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回植内固定术治疗重度髁突骨折成功率高,疗效好,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颌髁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早期髁突骨折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38例.术后随访6周~1年,拍摄髁突正侧位X线片测量髁突角度和检查开口度、开口型及咬合关系.结果 术后1年X线片显示,手术治疗组髁突移位角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髁突移位角度,手术组的开口度大于非手术组,开口型亦好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伴随有移位的髁突骨折手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告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5例高位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行髁状突游离复位,用克氏针,钢丝,微型夹板和骨皮质螺钉固定,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观察。结果:术后1年临床评价优良率72%,全部患者无开口受限和关节症状,7例有开口偏斜,轻微错He畸形等并发症,1例面神经颞支损伤,影像学评价优良率56%,11例有髁状突移位,骨质吸收和畸形改变,结论:髁状突游离复位可好地重建颞下颌关节结构,有效地恢复颌He功能,损伤较轻,改进骨折固定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髁状突游离复位治疗高位髁状突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 2 5例高位髁状突骨折经耳前进路行髁状突游离复位 ,用克氏针、钢丝、微型夹板和骨皮质螺钉固定 ,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后 1年临床评价优良率 72 % ,全部患者无开口受限和关节症状 ,7例有开口偏斜、轻微错牙合畸形等并发症 ,1例面神经颞支损伤 ;影像学评价优良率 5 6 % ,11例有髁状突移位、骨质吸收和畸形改变。结论 髁状突游离复位可较好地重建颞下颌关节结构 ,有效地恢复颌牙合功能 ,损伤较轻 ,改进骨折固定方法可提高疗效 ,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90例下颌髁状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新  王月娥 《当代医学》2011,17(18):98-99
目的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对2009年0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进行保守治疗,30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疗效满意度为21/30(70.0%),并且4例出现颞颌关节紊乱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度为27/30(90.0%),面形与关节功能无异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结论轻度移位采用保守治疗,中度或重度移位或损伤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郭学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66-2167
目的: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45例下颌髁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92%,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75%,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手术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根据患者适应证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手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综合效果比保守治疗更优,且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要报告了一例18岁女性患者,在双侧口外髁状突下截骨正颌手术后一周,因趺倒碰击右面部导致右侧髁状突前脱位。由于其咬(牙合)关系稳定,只作颌间结扎固定,未予其它处理。术后五周拆除固定装置。术后12个月X光照片显示髁状突异位愈合,但患者咬(牙合)关系良好,无疼痛和功能障碍,无下颌偏斜。  相似文献   

9.
蒋骞 《华夏医学》2010,23(2):216-218
下颌骨髁状突(mandibular condyles)是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髁状突颈部生理形态相对薄弱,使之成为颌骨骨折的高发部位。髁状突颈部高位骨折时,多向前内侧移位或脱位至颞下区。随着医疗设备更新和治疗理论的发展,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处理髁状突骨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病例报告金××,女,45岁,农民,住33128入院日1978年4月6日患者曾有下颌脱臼史,以往可自行复位。十一天前自行拔牙时下颌骨前脱位,呈半张口位不能闭口,只能进半流质。曾由当地医务人员复位失败。并出现双侧颞下颌关节区肿胀疼痛,打针服药无效,即来汉在某医院门诊手法复位失败,当日下午五时转来我院。在门诊行口内手法复位未能成功,收治入院。体查:发育营养一般,神清合作,咽微充血。心尖区可闻Ⅱ—Ⅲ级吹风样杂音,心界不扩大,心率齐,76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浙,肝脾(一)。B.P.104/70毫米水银柱。  相似文献   

11.
下颌髁状突骨折70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霞 《中外医疗》2009,28(31):40-40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采用耳屏前及领下切口入路小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结果7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经过治疗,张口度恢复,咬合关系改善,92.86%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术后3个月咀嚼优良率94.29%,7例面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领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及移位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下颌髁状突骨折75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44-145
目的 探讨微型钛夹板坚强内崮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耳屏前或颌下切口行髁状突复位后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75例.结果 ①X线检查:75例患者骨折对位良好,骨折后缘连续性好,钛板固位良好,周围无明显的骨吸收现象.②咬合关系:75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者69例,治愈率92.0%;6例患者牙齿有轻度错位,经牵引后基本恢复正常.③张口度:术前平均张口度17.2mm,术后3个月复查张口度明显改善,平均37.8mm,已达到正常张口度水平.④面神经损伤情况:11例患者面神经的颞支损伤,4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有明显好转.结论 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术式,采用良好的内崮定技术及材料,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合并同侧髁突骨折对陈旧性髁突脱位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陈旧性髁突脱位分为陈旧性髁突脱位并同侧髁突骨折(old dislocation and fracture of condyle process,ODFCP)20例和单纯陈旧性髁突脱位(old dislocation of condyle process,ODCP)12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张口度、张口型、咬He关系、X线片表现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程度。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张口度和张口型比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DFCP组中18例咬He关系恢复正常,2例术后出现患侧后牙早接触,前牙开He;3例关节间隙不均匀;2例出现关节区疼痛和不适。ODCP组全部患者咬He关系均恢复正常;1例关节间隙不均匀;1例关节弹响。结论 陈旧性髁突脱位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同侧髁突骨折,均不影响术后张口度的恢复和张口型的改善;除髁突骨折术后再移位和复位不当因素外,陈旧性髁突脱位合并髁突骨折并不影响咬He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颌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实验选用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分离2髁突软骨细胞,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培养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下颌髁突软骨的生长改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实验选用SD大鼠下颌髁突软骨,分离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研究了培养髁突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果:培养的髁突软骨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细胞内有大量分泌颗粒,并有重叠生长和集落生长的特性,它们能合成特异的蛋白多糖、碱性磷酸酶、Ⅱ型胶原等。本研究所介绍的大鼠下颌髁突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技术及鉴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功能矫形的细胞学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髁状突骨折2例王非,胡敏,丁树湘(口腔科)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多年来常采取保守治疗,即上下颌间结扎、牵引固定。当保守治疗不能恢复咬关系或骨折块移位影响下颌运动时,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经典的手术方法为暴露骨折部位、复位(或切除)下颌髁状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实施下颌支垂直截骨术,行坚固内固定术保留髁状突以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恢复髁状突功能。方法 通过口内、外入路行下颌支垂直截骨术,坚固内固定术固定髁;状突及截骨部位,恢复髁状突解剖位置。结果 50例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术后张口度及咬合均恢复正常。随访平均6个月无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下颌支垂直截骨术,坚固内固定术固定髁状突及截骨部位较其它治疗髁状突颈部骨折手术方法具有技术可行,效果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87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的面形、张口度、张口形、咬[牙合]关系、关节症状,并摄X线片或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对比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摘除髁状突4例疗效不满意,平均张口度23mm,咬[牙合]关系出现紊乱。结论保守治疗仍可作为大多数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摘除髁状突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颌骨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例下颌骨颏部骨折伴髁突外脱位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颌骨模型。分析模型髁突外脱位的情况,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复位颏部骨折及髁突外脱位并预制个性化重建钛板。术中利用预制的重建钛板配合颌关系的引导,将颏部骨折复位。结果:9例患者在三维颌骨模型外科指导下完成手术,创口均Ⅰ期愈合,颌关系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9例患者髁突均完全复位。术后随访6~28个月,患者最大张口度3.1~4.2 cm(中位数3.3 cm),颌关系及颌骨运动功能均正常。结论:三维颌骨模型能全面显示颏部骨折和髁突外脱位情况,利用颌骨的三维模型外科作为平台,可以准确塑形颏部重建钛板,在颏部骨折手术复位的同时将髁突外脱位复位,从而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