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热敏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62例PTN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32例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 min,2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治疗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生活质量问卷(MSQ)量表计分等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VAS计分、MSQ(即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3部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SQ(即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三部分)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与对照组(53.33%)相比,P<0.05.结论 热敏腧穴悬灸治疗PTN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的消敏饱和灸量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传统灸量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试验组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每次15 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 d),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试验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传统灸量对照组,消敏定量为热敏灸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和灸不同腧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艾灸选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85例,随机分为翳风组和下关组,分别对2组患者的翳风和下关穴施以温和灸,每次45min,每日1次,共10d;每次艾灸治疗后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共20d,针灸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并观察2组患者的热敏灸感出现情况。结果 2个疗程后,翳风组临床显效率为69.77%,下关组临床显效率为4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翳风组热敏灸感出现率为81.40%,下关组热敏灸感出现率为5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是温和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较佳选穴,重视热敏灸感出现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腧穴热敏化悬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腧穴热敏化悬灸与口服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腧穴热敏化悬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IBS-D主要症状体征(腹痛、腹胀、排便次数、稀烂便)积分变化,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各项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各项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总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在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安全性方面,2组在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治疗IBS-D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和灸组各30例,两组均针刺大肠俞、肾俞、委中、阿是穴,并根据患者证型不同进行腧穴配伍。热敏灸组选取1~2个热敏点行热敏灸,温和灸组选取压痛点使用艾灸盒进行温和灸。统计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进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译RMDQ量表和总体疗效,以及出现热敏灸感的次数和效应种类。结果治疗前两组VAS、ODI、RM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组治愈率高于温和灸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降低(P0.05),热敏灸组VAS低于温和灸组(P0.05);治疗第2周、第4周后ODI、RMDQ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热敏灸组ODI、RMDQ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温和灸组(P0.05)。6种热敏灸感中扩热最常见,且热敏灸感出现的次数随治疗而变化。结论热敏灸和温和灸结合针刺均能有效改善腰痛和腰部功能障碍,热敏灸结合针刺疗效更优。热敏灸感因人因时不同,临床中需辨证施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热敏灸与温针灸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差异。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针推康复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积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热敏灸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27/31),温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25/3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显著改善(均P<0.01),2组经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WOMAC积分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显著改善(P<0.01),2组经治疗后WOMAC积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改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积分,疗效与温针灸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98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100例,采用针刺加热敏灸疗法;对照组98例,为针刺加普通艾条灸。结果:试验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5.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症状积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灸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优于针刺加普通艾条灸组,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热敏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电针组,分别用热敏灸和电针治疗,每日1次,周六、日除外,总共治疗10次,对比观察二组腰痛改善情况。结果:热敏灸组45例共治愈23例,治愈率51.1%,好转22例,无效0例,且有15例不到10次即提前结束治疗;电针组42例,治愈11例,治愈率26.2%,好转31例。两组的治愈率比较,χ2=4.7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热敏灸治疗对慢性腰肌劳损有较好疗效,且疗程短,无痛苦,病人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的灸量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的影响,从而探查影响灸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95例合格受试者,将其分为普通悬灸1组(温和灸30min)63例、普通悬灸2组(温和灸60min)63例及热敏灸组(热敏灸疗法)69例。结果:普通悬灸1组、普通悬灸2组与热敏灸组之间比较,在对COX痛经症状量表( CMSS)、经血中前列腺素F2α( 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加压素(AVP)含量的比较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0min普通悬灸疗效显著优于30min普通悬灸,说明灸时长短是影响灸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灸效;热敏灸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悬灸,说明穴位对艾热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灸量,从而影响灸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讨热敏隔物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佳灸量.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灸量组、消敏灸量组和超敏灸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热敏隔物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30 d.常规灸量组每次施灸时间为20 min,消敏灸量组每次施灸时间以该穴热敏灸感消失为度,超敏灸...  相似文献   

11.
《内经》腧穴概念在热敏灸中的重要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述《内经》腧穴概念在热敏灸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方法:从《内经》对腧穴内涵的原始定义及临床热敏灸感的现象入手,论述热敏灸感的出现部位与《内经》腧穴概念的关系。结果:(1)腧穴的原始内涵是指动态的、敏化态、疾病在体表的反映部位与针灸治疗部位;(2)产生热敏灸感的部位是热敏态穴位,是灸疗的最佳选穴,也是施灸的准确部位。结论:《内经》腧穴概念及探感定位技术能指导临床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纳入观察,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与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对照组为85.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规律阿是穴配合拉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炎症介质(IL-8、TNF-α)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60例,以药物(处方:白芥子、细辛、甘遂、麻黄、干姜、吴茱萸)敷贴穴位。对照组160例,采用安慰剂敷贴穴位。结果通过约3年的天灸治疗后,治疗组能够较对照组能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总分积分)评分分值、降低炎症介质(IL-8、TNF-α)表达、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表达水平。结论天灸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肌体免疫力,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14.
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腹部取穴加艾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针结合艾灸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内服、外治坐浴联合按摩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治坐浴联合按摩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坐浴联合按摩法治疗,疗程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治坐浴联合按摩法治疗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6.
芒针深刺中脘穴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针深刺中脘穴为主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34例和浅刺组30例,深刺组采用芒针深刺中脘穴配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双);浅刺组采用普通毫针刺法针中脘穴,其余同深刺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总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深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5.29%,浅刺组的56.67%(P<0.05);两组治疗后的便秘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便秘症状评分中排便费力程度、排便时间、腹痛、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排气不畅感深刺组改善较浅刺刺组更明显(P<0.05,P<0.01)[结论]芒针深刺中脘穴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与艾灸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与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上肢局部中药外洗与艾灸疗法,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63.3%与23.3%)及总有效率(93.3%与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时,配合中药外洗与艾灸疗法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艾灸百会、足三里和绝骨的卒中二级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和绝骨对卒中大鼠的二级预防作用,探讨艾灸上述穴位的卒中二级预防机制。方法:将40只卒中易感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卒中大鼠病情稳定后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和绝骨。两组均以10周为观察周期。比较两组大鼠卒中再发情况和血压、血脂水平。结果:(1)治疗组大鼠卒中再发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2)治疗组大鼠血压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3)高脂饮食下,治疗组大鼠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P=0.020),高密度脂蛋白没有明显下降(P=0.018)。结论:艾灸百会和左右足三里、绝骨能显著降低卒中大鼠再发比例,降低血压、血脂而达到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刺激治疗在Ⅲ型前列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ⅢA、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120例分为生物反馈组及常规组,比较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的改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生物反馈组NIH—CPSI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生物反馈刺激治疗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可以更加明显地改善Ⅲ型前列腺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