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对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保护是事关国家安全、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代际公平的重大课题.确保侣亿亩耕地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从战略高度认识18亿亩耕地的内涵和保护期,构建确保18亿亩耕地的工作体系,制定构建耕地保护工作体系的近期保障措施以及长期保障措施,从而建立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要站在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高度,构建耕地保护工作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手段,确保侣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的部署,既要注重耕地数量上的保护,也要注重耕地质量上的保护,只有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平衡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耕地保护,遏止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势失;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告诉我们必须致力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就避免不了要占用耕地,这是我们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多年来,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领导和专家对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的建议、意见,而且尽管大家最后在口头上达成了“既要保护耕地又要发展经济”的共识,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没有得到体现,太多的事实说明我们还远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补充耕地的合理利用与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只有保证足够数量和相当质量的耕地.才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却又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因此,国土资源部一直把耕地占补平衡作为耕地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内地31个省(自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国土资源部时明确提出"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好耕地"。习总书记将耕地比作文物,生动表达出我国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也表明了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广西各地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坚持耕地保护优先、数量质量并重,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的要求,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抓好耕地保护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本农田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  相似文献   

7.
<正>兰溪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耕地数量居金华市第一。近年来,兰溪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防违法”一体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近两年净流入耕地5600余亩,坚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底线根基。  相似文献   

8.
浅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旭 《国土资源》2013,(3):48-49
当前,我国各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不以牺牲耕地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在保障发展的同时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也成为土地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国土资源部开阔思路,提出耕地保护不止要"保住红线",更需"建好红线",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高  相似文献   

9.
对保护耕地红线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安全始终是国人必须时刻面对的重大挑战,粮食安全重如泰山.耕地资源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其他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物质载体.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作物挤占粮食作物,工商业和房地产开发蚕食耕地以及依靠进口粮食解决粮食缺口的问题日益突出.18亿亩耕地红线屡次遭到某些学者和既得利益者的挑战.然而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根本,坚守红线,才能守住国人的生命线,才能保障和巩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难以扭转,粮食供求不平衡的态势难以改变。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话题再次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耕保不能有一丝放松”“要保粮食总产量,先要保粮食播种面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盛国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中,若没有耕地保护的支撑,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国土资源局坚持"既要保障发展,更要严格保护资源"的原则,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有效保障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全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7个乡镇政府签订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乡镇责任人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把耕地作为乡镇主要负责人年终政绩工作日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徐德明,对2014年国土资源重点工作作出部署。10项重点任务列入全年工作一盘棋。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不含糊要把保护耕地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有"提头来见"的勇于担当精神,把耕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守住耕地红线。一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要坚持耕地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优质耕地农用为先,先从控制发展规模的500万人口以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经济社会要加快发展,项目要落地,需要土地来保证;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第一,更需要耕地做保障.土地资源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既要保耕地,又要保发展用地,土地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重要,国土资源部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共涉及五大方面,前三部分明确了"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的目标任务,后两部分则阐述了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其中,不仅再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细化要求,而且以较大篇幅明确了农  相似文献   

15.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进行了第31次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几项工作,明确指出要“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于莎燕副省长在2013年12月30日召开的以田间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土地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统筹谋划,通力协作,合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努力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今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在我国持续蔓延开来,严重威胁着粮食主产省份的收成.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耕地持续减少、淡水资源短缺、金融和科技支持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冲击,这使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的确定,不仅符合当前农业的实际,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8.
统一规划、加大投入、集中投入,有计划地推进"良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建议把"良田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争取用4~6个"五年计划",把我国18亿亩耕地建设成为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良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必须抓好管住总量、严格转权、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等关键环节,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必须强调要把补充耕地放在优先的地位,补充耕地不仅要注意增加面积,更要注重造地质量和用养结合,提升耕地的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江苏国土资源》2002,(1):12-16
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之一。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机制是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耕地占补平衡的潜力及其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建立补充耕地保障机制,才能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始终把保护耕地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合理需求基础上,已连续九年实现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连续三年被嘉兴市政府评为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胜单位.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