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孙权 《考试周刊》2011,(83):67-67
作者认为,课堂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阅历;课堂问题设计要融合教材,有助于深入知识点;课堂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这样才能避免由问题教学而产生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磊 《中国教师》2013,(Z1):245-245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数学进行问题设计:一、设计数学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1.富有情感特点教师教授的对象是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时,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开试题等级,适当增加难度;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为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师要精心选择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3.
数学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是要让大多数学生可以解决,并从中积累必要的活动经验.因此,问题设计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具体案例明确设计的问题,要敢于突破教材编排束缚;要突出数学核心概念;更要体现思维层次.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学生解疑搭桥铺路,落实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优质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质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要有思维含量,深入浅出。教师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抓住课文的留白处,略写处设计问题;抓住学生兴趣的热点设计问题;还可以在难点处、困惑处、易错处、相互照应处设计问题;设计优质问题,这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相似文献   

5.
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入手,研究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认为运用好问题教学法要在“问”上下功夫,必须要“刨”,其中包括有:一、巧于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二、妙于引导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三、精于发掘问题。养成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帮助解决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可以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教给学生解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架设学生探究的桥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它对于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双基"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学思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设计出恰当的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求解。针对性、启发性和系统性是教学问题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根据教学问题的育人价值和学生求解问题的可能途径,可以将教学问题分为列举型、博习型、归纳型和问难型。有效的导答策略是在观察中确定合适的答题人选;在倾听中激发学生作答热情;在相互补充中归纳学生答题要点;在比较中评析师生见解。  相似文献   

9.
应用核心问题进行教学可以挖掘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教师以核心问题为抓手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核心问题的设计与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知局限、学生的问题,设计核心问题.在应用核心问题开展教学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现知识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的本质是思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或一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问题调动学生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从本质上讲,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一、设计初始问题,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所谓初始问题,就是那些可以导至数学知识(概念、定理、…  相似文献   

11.
曾海燕 《广西教育》2008,(14):21-21
问题设计是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空间,合理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或情境,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从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巧妙地问题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心灵的门窗,促进交流、活跃气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课堂问题的设计既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又要有创造美的能力,使问题的提出既能让学生达到艺术的享受,又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通过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问题设计质量呢?我思考总结了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问题情境及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物理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策略即: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生动;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考虑学生解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联系师生思维的纽带。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要重视四个方面的“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顾名思义,问题导学就是以学案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拓展知识。一、根据学生能力设计问题在实施问题导学中,教师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充分激发学生智力因素,促使其形成创新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很难参与进来,又会形成教师"自说自话"的情况,难以产生课  相似文献   

16.
问题式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已的教学实践认为,问题设计要把握适当的难易程度;要力求少而精;形式上要多样、灵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问题情境设计首先应该依照教学目标、符合数学学科特色,同时还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合理性,问题的设计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二是问题与情境的统一性,情境中所包含的问题一定要注重其数学思维含量;三是挑战性,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问题引导法可以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提问的角度及问题的顺序,要科学地提问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乡接合部初中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活动单一、学生参与度较低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度理解文章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钵由 《中学生电脑》2013,(12):50-50,52
设计预习问题,启动学生创新思维;设计探索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设计讨论问题,树立学生创新意识;设计探究问题,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设计开放问题,开拓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