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AHF入住我院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定义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或心衰再住院治疗,根据患者检验结果计算PNI,分析其对AHF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年内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P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PNI最佳截断值为46.35(95%CI:0.661~0.833),灵敏度为76.0%,特异度为66.2%。PNI≤46.35的营养不良组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风险是营养良好患者的3.44倍(95%CI:1.276~9.273,P=0.015)。此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是影响AHF患者1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低PNI评分与AHF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NI用于评估AHF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初诊鼻咽癌患者153例,收集放化疗前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及临床资料并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放化疗前血液学指标、PNI对鼻咽癌总生存时间的影响,进一步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4%、83%、75.1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放化疗前PNI、白细胞计数(WBC)是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NI低水平组(≤49.45)鼻咽癌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低于高水平组(PNI49.45)。结论 PNI和WBC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指标,与鼻咽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行根治性手术的437例OSC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前1周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PN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约登(Youden)指数,将Youden指数最大值所对应的PNI作为预测OSCC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前PN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PNI对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前PNI的平均值为(49.93±5.60),最佳临界值为46.23。术前PNI与年龄(P 0.001)、T分期(P 0.001)、TNM分期(P=0.013)有相关性。高PNI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84.7%,高于低PNI组的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HR=2.211,95%CI为1.390~3.518,P=0.001)、TNM分期为Ⅲ期和Ⅳ期(HR=3.911,95%CI为2.561~6.221,P 0.001)、PNI≤46.23(HR=2.554,95%CI为1.707~3.821,P 0.001)是OSCC患者术后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PNI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OSCC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放化疗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行放化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治疗前SII和PNI最佳临界值,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3、5年生存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食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以患者生存结局为判定,治疗前SII、PN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16.185、46.925。SII低水平组和SII高水平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28.33%,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0%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I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22.67%和47.83%,5年生存率分别为18.67%和3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SII、PNI是非手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其中SII升高,PNI降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在卵巢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7年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卵巢癌患者的基线资料,计算PNI和CONUT评分,随访截至2022年12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法探讨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71个月,随访期内死亡28例(占21.2%),患者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59.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PNI和CONUT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7和0.98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0.9和3.5分。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NI、CONUT评分、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0.604、3.339、6.771,P<0.05)。结论 治疗前营养、炎症和免疫状况与卵巢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治疗前PNI、CONUT评分和FIGO分期可作为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伴CBFβ/MYH11阳性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初治伴inv(16)/CBFβ-MYH11阳性AML患儿28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所有患儿5年总生存(OS)率76.8%,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6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BC<60.0×109/L的患儿OS率为86.5%,显著性高于WBC≥60.0×109/L的患儿的50.0%(χ2=3.891,P<0.05)。WBC<60.0×109/L的患儿EFS率为76.0%,显著性高于WBC≥60.0×109/L的患儿的37.5%(χ2=4.588,P<0.05)。XRCC-Thr241Met野生型患儿EFS率为77.9%,显著性高于XRCC-Thr241Met变异型患儿的43.6%(χ2=3.960,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初诊WBC水平为影响该类患儿OS率的危险因素,初诊WBC水平及XRCC-Thr241Met是否野生型为影响该类患儿EFS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初诊WBC水平及XRCC-Thr241Met基因型为影响伴CBFβ/MYH11阳性初诊AML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及其他临床指标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51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探讨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5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平均生存周期21.89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01例(占66.89%)。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LYM)、PNI、体质量指数(BMI)和C反应蛋白(CRP)预测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45 g/L、206.0 mg/L、1.85×109/L、46.9、21.45 kg/m2和8.55 m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683、0.867、0.955、0.635和0.646。单因素分析显示,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级(简称WHO分级)、术式、术前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ALB、PA、LYM、BMI、CRP和P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骨肉瘤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0—2018年宜宾市2所综合医院92例骨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患者临床结局。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和NLR预测患者预后的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50(23, 61)个月;随访期内发生死亡47例(51.09%),患者5年生存率为51.09%。PNI和NLR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7和0.788,最佳截断值为46.35和2.10。Cox回归模型显示,诊断时有转移和PNI<46.3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HR(95%CI)]分别为4.361(2.021~9.410)和15.361(5.797~46.118); NLR<2.10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其HR(95%CI)为0.781(0.631~0.967)。诊断时有转移和无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26%和81.1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化疗的63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LT、FIB、D-D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PLT、FIB和D-D水平的变化;分析NSCLC患者临床特征、凝血功能与患者生存期和领后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LT、FIB、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观察组治疗后PL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化疗后CD3+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3)Log-Rank生存比较显示肿瘤大小、淋巴转移、TNM分期、PLT、FIB和D-D均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期和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D、FIB是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往往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激活,PLT、FIB和D-D含量与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于评价NSCLC患者预后和生存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84例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R的截断值,按截断值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两组NSCLC的总生存时间(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CAR=0.465为NSCLC患者的最佳截断点;CAR高值组和低值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理分型、肿瘤分级、肿瘤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预后差;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因素有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CAR、GPS评分、NLR。高水平CAR比低水平CAR增加了1.67倍的死亡风险(95%CI:1.19~2.36)。结论术前高水平CAR为NSCLC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糖皮质激素(GC)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ICI治疗的131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ICI治疗前后3个月内是否使用GC类药物(≥10 mg/d泼尼松或等效GC)分为GC组(n=79)与Non-GC组(n=52)。GC组根据GC用途不同分为非肿瘤症状相关组、肿瘤症状相关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组及化疗前预处理组。分析GC使用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GC使用对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GC使用是否为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卡方检验分析显示,GC使用与患者年龄(χ2=0.180,P=0.672)、性别(χ2=3.179,P=0.075)、吸烟(χ2=0.579,P=0.447)、病理类型(χ2=0.628,P=0.428)、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评价聚焦超声消融(FUA)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接受单独FUA治疗与FUA联合PD-1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记录治疗的局部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析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联合组24例,FUA治疗组27例;联合组、FUA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8.9、6.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为11、9.4个月,联合组的PFS、OS显著优于FUA治疗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提示全麻和消融疗效是联合组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联合组患者治疗前CD4+T、Treg、CD4+初始T、CD4+记忆T细胞比例与患者OS呈正相关,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与患者OS呈负相关(P<0.05)。结论 FUA联合PD-1与单FUA治疗相比,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初治前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评分(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score,HALP)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预后价值并建立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确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432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及初治前血液学指标。进行随访,获得患者的OS数据。HALP、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的最佳截断值由X-tile软件计算得出。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用于预测NSCLC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HALP、PLR、LM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2、129.6、3.9。Kaplan-Meie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检索各中英文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PLR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筛选后的文献数据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风险比(HR)与95%可信区间(95%CI)进行合并,并进行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检验,根据异质性的大小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P>0.10,I2<50%)或随机效应模型(P<0.10,I2≥50%)进行分析。采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共计3 720例NSCLC患者。PLR与术后总生存率(OS)的关系采用随机模型进行分析(I2=60%,P<0.01),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PLR组的OS明显低于低PLR组,风险比(HR=1.81),95%可信区间(95%CI:1.47~2.24,P<0.001)。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族、治疗方法、样本量和PLR截断值等方面,高PLR组的OS明显低于低PLR组(P值均<0.05)。PLR与无病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DFS/PFS)的关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I2=21%,P=0.27),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PLR组的DFS/PFS明显低于低PLR组(HR=1.42,95%CI:1.22~1.65,P<0.001)。结论PLR升高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PLR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M)中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录产物1(PCAT-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6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RT-PCR法测定血清中lncRNA PCAT-1表达; 分析lncRNAPCA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治疗效果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对5年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法检测生存差异。结果 MM组血清中 PCAT-1mRNA表达量2.65±0.64高于对照组1.0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76,P=0.000)。PCAT-1 mRNA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在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血红蛋白、浆细胞、血小板、清蛋白、β2-MG和CRP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3.345,均P>0.05)。Ca2+≥10 mg/dl高表达组患者比例(57.14%)明显高于低表达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7,P=0.041; χ2=5.229,P=0.022)。PCAT-1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对比(88.64% vs 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1,P=0.130)。PCAT-1高表达、低表达组无生存进展(PFS)、总体生存(OS)曲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9,P=0.007; χ2=9.190,P=0.002)。COX风险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CAT-1mRNA表达量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3.275,P=0.025,95%CI:2.691~3.761; OR=2.136,P=0.046,95%CI:2.034~2.685)。结论 lncRNA PCAT-1在MM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和营养相关指标预后营养因子(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白蛋白、血红蛋白对直肠癌患者预后意义.方法: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不同水平PNI、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水平PNI、NLR对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结果:NLR、PNI、肿瘤分期及术后化疗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NLR、PNI及肿瘤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NLR与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有关,PNI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肿瘤肿瘤分期、肿瘤分级有关,高PNI、低NLR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显著长于低PNI、高NLR患者.结论:PNI、NLR是直肠癌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直肠癌术前高PNI、低NLR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治疗前血尿酸(sUA)水平在其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本中心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NDMM患者资料,将初始治疗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4周期)且资料完整的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前sUA水平及随访截止时的生存状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sUA对患者总体生存的预测价值,进一步分析sUA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以及总体生存(OS)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OS的因素。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sUA水平预测NDMM患者OS的曲线下面积为0.702(P 0.001),其最佳截断值为455.4μmol/L;相对于低sUA患者(455.4μmol/L),高sUA(≥455.4μmol/L)患者国际分期系统分期Ⅲ期、高β2-微球蛋白(≥5.5 mg/L)、肾脏损害(血肌酐≥177μmol/L)、高钙血症(≥2.75 mmol/L)、高尿素氮(≥1×正常参考值上限)、伴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比例更高(P 0.001)。中位随访22.5个月,低sUA患者的OS明显长于高sUA患者(中位OS:未达到vs 32个月,P=0.00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国际分期系统分期Ⅲ期、sUA≥455.4μmol/L、β2-微球蛋白≥5.5 mg/L、高钙血症≥2.75 mmol/L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60岁(HR=2.317,95%CI:1.015-5.288,P=0.045)、sUA≥455.4μmol/L(HR=2.785,95%CI:1.054-7.361,P=0.039)是影响ND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sUA水平在NDMM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基于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的肿瘤标志物指数(TMI)对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51例术前为临床I期、病理类型均为腺癌或鳞癌的N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间≥5年。比较血清CEA和Cyfra 21-1水平以及TMI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风险比(95%可信区间)[OR(95%CI)]。结果血清CEA水平正常组[(5.14±1.65)ng/mL,n=266]和升高组[(45.88±27.78)ng/mL,n=85]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5%和8.24%(χ2=299.30,P<0.01);血清Cyfra21-1水平升高组[(4.85±1.41)ng/mL,n=95]和正常组[(2.23±0.68)ng/mL,n=256]5年生存率分别为15.96%和90.27%(χ2=255.70,P<0.01)。TMI≤1.0组的5年生存率为96.81%,TMI>1.0组的5年生存率仅为3.02%(χ2=461.13,P<0.01)。单因素分析OR(95%CI)为104.15(48.600,223.218),P<0.01,多因素分析为107.435(49.722,232.138),P<0.01,均显示TMI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影响因素意义显著。结论 TMI可用于NSCLC的预后评估和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血清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中的预后潜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诊断并接受系统治疗的123例成年GB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实验室检查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与CAR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两种炎症-免疫标志物的对患者总生存率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NLR、CAR及NLR-CAR评分与GBM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确定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临床变量并构建预测GBM患者总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06,AUC为0.710 (95%CI:0.619~0.802),而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23,AUC值为0.696 (95%CI:0.596~0.796)。生存分析表明治疗前高CAR(χ2=7.964,P=0.005)与高NLR(χ2=15.625,P<0.001)均与GBM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癌(ECC)患者肿瘤组织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160例ECC患者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胆管正常组织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LDH表达情况,统计分析ECC患者肿瘤组织GLDH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GLDH低表达、中表达和高表达分别占28.1%(45/160),35.6%(57/160)和36.2%(58/160); 对照组为73.3%(22/30),23.3%(7/30)和3.3%(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90,P=0.000)。ECC患者肿瘤组织GLDH表达与患者年龄、CD34表达情况、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神经浸润均密切相关(χ2=12.145~158.075,均P<0.05)。GLDH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EC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4.3个月、26.0个月和11.6个月,3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67,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GLDH高表达是E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3.873,95%CI 1.515~9.903,P=0.005)。结论 GLDH可能成为ECC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