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及二元应对水平, 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为提升配偶照顾者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量表、二元应对量表对2023年1—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与二元应对的相关性, 筛选影响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的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92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 男70名, 女122名, 年龄18~59岁。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总分为(75.43 ± 6.80)分, 二元应对总分为(117.12 ± 9.59)分, 两者呈正相关(r=0.691, 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控制一般资料的影响后, 二元应对能解释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28.4%的变异(P<0.05)。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二元应对水平可正向预测其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护理贡献的质量。医护人员应评估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及配偶二元应对水平, 针对性地开展二元干预措施, 以提高配偶...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糖尿病夫妻双方二元应对及患者病耻感现状, 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潍坊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30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及其配偶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病耻感量表、二元应对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糖尿病患者及其配偶二元应对得分与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得分为(55.67±10.41)分, 二元应对得分为(120.62±17.39)分, 配偶的二元应对得分为(121.49±16.5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夫妻双方的二元应对得分均与患者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值为-0.514~-0.208, 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糖尿病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状态(离退休)、需要照顾者、合并慢性病是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 可解释回归方程39.0%的变异。结论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处于低等水平, 夫妻双方的二元应对水平是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颈椎管狭窄伴不全瘫患者及其配偶的二元应对和负性情绪水平, 并分析患者及配偶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颈椎管狭窄伴不全瘫痪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应对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别评估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120例颈椎管狭窄伴不全瘫患者二元应对量表总分及压力沟通、支持二元应对、代办二元应对、共同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各维度条目平均分分别为(107.28±17.35)、(1.21±0.38)、(1.39±0.67)、(1.46±0.33)、(1.21±0.48)、(3.88±0.75)分, 120名配偶得分分别为(108.22±16.54)、(1.34±0.69)、(1.85±0.49)、(1.57±0.61)、(1.93±0.43)、(2.85±0.61)分;患者及其配偶在支持二元应对、共同二元应对、消极二元应对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分和其余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二元应对水平调查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焦虑与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研究人群为便利抽样所得的405名临床护士.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焦虑与抑郁得分分别为(25.84±5.49)、(41.10±9.12)、(46.46±9.91)分.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与焦虑、抑郁量表的得分呈负相关;非焦虑组和非抑郁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明显高于焦虑组和抑郁组.结论 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影响临床护士的焦虑、抑郁状态,自我效能感越高,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低,将有助于促进她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IBDQ)、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问卷(IBD-SE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01例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得分(162.53±21.60)分,自我效能得分(209.31±28.37)分,焦虑得分(7.49±4.05)分,抑郁得分(7.27±3.67)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水平具有相关性,护理人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及应对能力,提高自我效能,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二元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夫妻共同应对MHD治疗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所医院血液净化病区的309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血液透析患者压力源量表对其调查。结果 MHD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26.53±19.90)分,不同文化程度的MHD患者,其二元应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0.01±5.44)分,压力平均得分为(42.72±17.73)分。MHD患者压力水平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二元应对呈负相关(r=-0.280,r=-0.275,均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二元应对水平呈正相关(r=0.456,P<0.01)。文化程度、压力水平、自我效能是MHD患者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MHD患者二元应对处于中等水平;受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可以患者压力、自我效能为切入点,制订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医护人员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SF-12生活质量量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问卷,汉化版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等对192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躯体健康得分39.47±9.94分,心理健康得分47.47±9.22分,均显著低于无慢性疼痛组(P<0.01).自我效能感、抑郁、屈服的应对方式、受教育程度是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1),可解释55.8%的变异量.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受自我效能感、屈服的应对方式、抑郁、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医护人员应针对自我效能感得分较低、抑郁、常采用屈服型应对方式、低教育水平的人群进行重点干预,更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病人配偶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女性乳腺癌病人配偶120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乳腺癌病人配偶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1.83±3.06)分,处于中等水平,应对方式得分为(21.50±3.62)分,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r=0.912,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配偶的自我效能,促进照顾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照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而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病人的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Piper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321例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呈中度水平,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疲乏程度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能影响宫颈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论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高,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心理干预,降低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众  高卫利   《护理与康复》2021,20(12):6-10
目的 调查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自我表露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72例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中文版痛苦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得分为(37.59±9.02)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为(12.03±5.47)分,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得分为(6.41±2.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文化程度、自我感觉经济状况、家庭功能及抑郁程度是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自我表露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受患者文化程度、自我感觉经济状况、家庭功能及抑郁程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健康调查量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等对浙江省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79例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为(79.61±25.24)分。焦虑抑郁程度(t=-4.729,P=0.000)、急诊就诊次数(t=-2.082,P=0.041)、病程(t=-2.312,P=0.024)最终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式,可解释自我效能感水平全部变异的31.7%。结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越严重、病程越长、急诊就诊次数越多患者自我效能感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肝癌术后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汉化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得分为(36.01±10.86)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54±0.65)分,焦虑水平得分为(9.07±3.84)分,抑郁水平得分为(7.39±4.1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肿瘤家族史、自我效能感、心理辅导需求、抑郁是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病人对于疾病进展的恐惧普遍存在,且与病人焦虑、肿瘤家族史、心理辅导需求、抑郁呈正相关,而与病人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建议医护人员根据病人不同特点,鼓励病人采取积极的自我管理方式,减轻焦虑、抑郁,降低病人对于疾病进展的恐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的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40名中青年脑卒患者配偶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配偶的一般资料问卷、Hamilton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表、改良Rankin量表,其中改良Rankin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由调查人员分别对患者和其配偶评估完成,其余内容由患者配偶自行填写完成。结果患者配偶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平均为(19.85±9.37)分,8分29人(12%),8~20分110人(46%),21分101人(4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配偶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社会支持度、一般自我效能及患者的Rankin量表评分是患者配偶抑郁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配偶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恐惧疾病进展及焦虑抑郁的关系,并分析自我效能在恐惧疾病进展与焦虑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75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肝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2.54±0.65)分,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6.01±10.86)分,焦虑抑郁得分为(16.47±7.59)分;自我效能与恐惧疾病进展、焦虑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r1=-0.385,P1<0.01;r2=-0.389,P2<0.01);恐惧疾病进展与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555,P<0.01);自我效能在肝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和焦虑抑郁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6%。结论恐惧疾病进展对肝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有直接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在肝癌术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与焦虑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邓琳  吴彩云 《当代护士》2016,(12):82-84
目的评估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的现状,探讨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衡阳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再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86例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SAS、SDS评分平均水平超过国内常模(P0.05);GSES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偏低,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且患者自我效能呈负相关,即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水平越高,焦虑、抑郁情绪水平就越低。因此,护士需对初次放化疗鼻咽癌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理状况评估,及时给予自我效能水平增强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水平,增加患者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促使患者发挥自身的潜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宫颈癌化疗患者夫妻二元应对水平、婚姻调适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和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80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应对量表、婚姻调适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的二元应对、婚姻调适与生活质量得分均低于其配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患者及配偶的二元应对、婚姻调适与生活质量均呈正相关(均P<0.05)。在主体效应方面,宫颈癌患者夫妻的二元应对及婚姻调适均能够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β=0.678、0.62、0.65、0.64,P<0.001);在客体效应方面,患者二元应对及婚姻调适能够预测配偶的生活质量,配偶的二元应对及婚姻调适也能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呈正相关(β=0.62、0.597、0.600、0.675,P<0.001)。结论 宫颈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受自身影响,也受配偶的影响,要重视患者夫妻的二元应对水平和婚姻调适的交互影响,从而改善宫颈癌患者夫妻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段含含  徐巍 《上海护理》2023,23(6):31-3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总分为(127.36±17.97)分,自我效能得分为(6.87±2.17)分,二者呈正相关(r=0.542,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性别、配偶有无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尿素清除指数(Kt/V)、自我效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的影响因素(调整R2=0.399,F=17.532,P<0.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二元应对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中可从提高自我效能及透析充分性为切入点,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和健康宣教内容,以改善患者的二元应对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老年癌性疼痛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及疼痛自我效能现状.方法 对102例老年癌性疼痛患者化疗期间进行疼痛、焦虑、疼痛自我效能感调查.结果 老年癌性疼痛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得分较高,为(40.07±8.44)分;焦虑发生率为29.23%;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6.25 ±7.82)分,躯体性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9.52 ±7.83)分,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8.00 ±7.60)分,均属较低水平;疼痛得分较高,为(5.62±1.50)分.结论 老年癌性疼痛患者化疗期间焦虑、疼痛评分较高,而疼痛自我效能感较低.且疼痛自我效能感与疼痛、焦虑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1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简明老年抑郁量表进行调查, 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逐步回归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为(42.26±7.86)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面对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亟需关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现状,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促进积极应对方式, 改善抑郁状况, 以降低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幸存者癌症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分析与癌症死亡焦虑、癌症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癌症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癌症死亡焦虑量表及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40例住院肺癌幸存者进行调查。结果240例肺癌幸存者癌症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9.78±7.56)分,其中≥34分幸存者180例(75.00%);癌症死亡焦虑量表得分为(10.20±3.23)分,其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癌症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癌症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89.04±22.77)分,其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癌症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病程、癌症死亡焦虑及癌症自我效能感是癌症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肺癌幸存者癌症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幸存者的心理状况,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降低其癌症死亡焦虑水平,提高癌症自我效能感,积极引导幸存者正确面对疾病,降低其癌症自我效能感对癌症恐惧疾病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