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中心肥胖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MD)患者β胰岛细胞功能和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中心肥胖型T2DM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代谢[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BMI、腰围、HOMA-IR,以及血清FPG、2hPG、HbA1c、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HOMA-β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中心肥胖型T2DM疗效好,可明显减轻体质量、缩小腰围,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并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西格列汀与达格列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为患者寻找高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达格列净组各41例。西格列汀组给予西格列汀治疗,达格列净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达格列净组体重、腰围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西格列汀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及T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1.71%)显著高于西格列汀组(7.31%)(P<0.05)。结论 西格列汀与达格列净治疗肥胖T2DM的降糖、降脂效果相当,其中达格列净可更显著地降低患者体重、腰围及血压水平,但其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安全性不及西格列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FINS、HbA1c、A-SAA、Hcy、IL-6、TNF-α、瘦素、Lp-PL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微炎症水平及脂肪细胞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倪敏  袁群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9):835-837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既往使用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改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体质指数(BMI)、C-肽(空腹及餐后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体重、BMI、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C-肽(空腹及餐后2h)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3.23%。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减轻体重,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行、开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接受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接受2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BMI、FPG、2h PG、体重、Hb A1c、低血糖发生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BMI、FPG、2h PG、体重和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FPG、2h PG、体重和Hb A1c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应指标下降的幅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血糖,和体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张颖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13):1930-1932
目的观察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及m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DN,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效果显著,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组; 22例单用磺脲类药物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症状改善程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FPG、2hPG、HbA1c、TG、TC、HDL-C、LDL-C、BMI的变化有较明显的改善,但症状改善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较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P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臀围、腰围、BM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密度T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抗阻力运动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患者骨密度,减轻患者体重,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86例肥胖2型兼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FPG 、HbA1c、BM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73、6.57、13.17、59.53,P均<0.05),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26、7.75、4.73、4.03,P均<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并控制患者体重,是针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利拉鲁肽和西格列汀治疗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6例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西格列汀治疗,研究组予以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等指标干预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后HbA1c、2h PG、腰围、体重、SBP变化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后FPG、DBP、TC、TG、LDL-C、HDL-C、Hcy变化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9.09%)(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胰岛素控制欠佳肥胖伴2型糖尿病相较于西格列汀而言,在控制血糖、体重、血压方面疗效更好,但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功能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相关生存质量(MCS)评分、生理相关生存质量(PCS)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血脂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BG、2 hPG、HbAlc、FINS、TC、TG、LDL-C水平和HOMA-IR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HOMA-β、ISI和MCS评分、PC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lc、FINS、TC、TG、LDL-C水平和HOMA-IR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HOMA-β、ISI和MCS评分、P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或达格列净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胰岛功能。与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的治疗效果更优,安全系数高,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还能避免低血糖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代谢指标以及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伴OSAHS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足量二甲双胍基础上分别给予患者达格列净10 mg qd及格列美脲2 mg qd治疗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胰岛素、血脂、血压,测量体重指数(BMI)、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 FPG、PPG、Hb A1c、HOMA-IR、血压、BMI、AHI各指标治疗后达格列净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达格列净组HDL-C、LSp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合并OSAHS的2型糖尿病患者,达格列净不仅改善血糖、血压、血脂,减轻体重,而且对通气功能的改善优于格列美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对高海拔地区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来自高海拔地区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BMI>28 kg/m2),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500m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给予艾塞那肽5μg,早、晚餐前1 h皮下注射,治疗1个月后改为10μg,早晚餐前1 h皮下注射,共治疗3个月。检测指标为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血糖(PBG)、餐后2 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血脂等,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MI、Hb A1c、FPG、PBG、TG、TC、L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胰岛素、C肽、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低血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患者BMI、改善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达格列净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SGLT2i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糖水平、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A1c、FPG、2 hPG水平及BUN、Scr、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SGLT2i达格列净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不但能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而且能对肾功能进行显著改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观察组30例,给予氨氯地平、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1)30例,单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2)3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各组分别测定血压(SBP/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等的变化.结果:3组间降压效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1)>对照组(2),P<0.05;TG、TC、LDL-C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2)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1)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FPG、FINS、HbA1C、ISI下降程度比较,观察组>对照组(2)>对照组(1),P<0.05;BMI、WHR下降程度比较,观察组>对照组(2)>对照组(1),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降压、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BMI,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具有协同作用,且能降低血脂.对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联合以上两种药物治疗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西格列汀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门诊初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沙格列汀组各25例,分别用西格列汀或沙格列汀治疗12周,观察患者BMI、FPG、2 hPG、HbA1c等指标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较治疗前均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MI、HbA1c、FPG、2 hPG、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及沙格列汀均能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轻度减轻体重,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但两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恩格列净、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D-二聚体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格列汀组及二甲双胍组,各42例。利拉鲁肽组:皮下注射0.6 mg,1次/d(第1周),第2周开始及以后皮下注射1.2 mg,1次/d;恩格列净组:早上口服10 mg片剂,1次/d;二甲双胍组:口服0.5 g,进食或餐后服用,1次/d,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12周后3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D-二聚体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3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体重、BMI、ALT、AST、GGT、FINS、HOMA-IR、FPG、2 hBG、TG、HbAlc、血清D-二聚体、CRP、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利拉鲁肽组的LDL-C和T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恩格列奈组治疗前后的LDL-C和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3组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恩格列净组、利拉鲁肽组的BMI、ALT、AST、GGT、FINS、HOMA-IR、FPG、2 hBG、TG、HbAlc、血清D-二聚体、CRP、IL-6及TNF-α均较二甲双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利拉鲁肽组的TC和LDL水平低于恩格列奈组与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和恩格列净在控制新发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糖、降低体重和胰岛素抵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预防血栓效果相当,均优于二甲双胍,但是恩格列净在改善血脂方面不如利拉鲁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2例,根据BMI分为超重组14例和肥胖组18例,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体重及血脂等指标,并对2组间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与基线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和BMI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甘油三酯(TG)有所下降(P<0.05),总胆固醇(TC)的降幅无统计学意义(P>0.05)。(2)超重组与肥胖组相比,FBG、2 h PG、BMI、TC、TG等指标的降幅,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肥胖组体重的降幅[(-1.92±1.17)kg]高于超重组[(-1.00±1.06)kg](P<0.05)。(3)32例患者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低血糖。结论利拉鲁肽治疗新疆石河子地区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减轻体重及BMI、改善血脂谱,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清氧化相关物质活性的影响,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均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1 000mg bid,po)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500mg bid,po)联合阿格列汀(25mg qd,po)治疗。2组患者规范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ROS、MDA、FBG、2hPBG、HbA1c、BMI、腰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GSH-Px活性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纠正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氧化与抗氧化物质的失衡,同时能降低患者BMI、腰围等指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患者71例,给予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及三餐后或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12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FBG、PBG、HbA1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MI无显著差异,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临床中应用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控制血糖,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