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存活曲线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肺腺癌细胞株SPC-A-1细胞存活曲线参数。方法:将细胞分为单纯放射组和放射合并加热组,单纯放射组分别给予高能X线2、4、6、8Gy单剂量照射,放射合并加热组除给予相同剂量照射外,还于照射结束后立即加热,41.5℃,1h。集落形成率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在不同情况下的细胞存活分数,分别根据多靶单击模型和线形二次模型拟合绘制细胞存活曲线,求出D0、Dq及α/β比等细胞存活曲线参数,并获得照射2Gy时的存活分数SF2。结果:多靶单击模型中,单纯放射组细胞的D0、Dq值分别为1.693、2.453Gy,放射 加热组D0、Dq值分别为1.390、1.426Gy,SF2值由0.793降为0.532;线形二次模型中,细胞的α/β值由0.992Gy增至7.725Gy,SF2值则由0.743降为0.459。结论:尽管加热可以提高肺腺癌细胞株SPC鄄A鄄1的放射敏感性,但D0及SF2的值表明其对放射仍较抗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照射模式对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克隆形成实验(courtenay assay),检测不同照射模式下CNE-2细胞的存活分数(SF),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运用四氮唑蓝法(MTT)进一步验证克隆形成实验的结果。结果:分别给予CNE-2细胞0、1、2、4、6、8 Gy的照射后,CNE-2细胞的SF值随照射剂量增加逐渐下降,并且在相同的剂量点,模拟调强照射(IMRT)组的SF均高于常规照射组;根据线性二次方程拟合CNE-2细胞存活曲线,α常规>αIMRT,β常规>βIMRT,N常规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CNE1、HONE1、C666-1和CNE2的亚致死性损伤修复速度参数.半修复时间(repair half-time,T1/2).方法 设0s、15S、30s、1h、2h、4h及6h共7个间隔时间,将8Gy照射剂量分为平分为两个4Gy间断照射4株细胞.采用集落形成法得到4株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两个4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拟合细胞存活分数随间隔时间延长的变化曲线,并测算出T1/2.结果 CNE1、HONE1、C666-1和CNE2的T1/2分别为18、22、29和27s.结论 鼻咽癌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修复速度较快.提示调强放疗中被延长的分次照射时间(15~45s)可能导致鼻咽癌细胞的辐射死灭效应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分析miR-181a与鼻咽癌细胞系C666-1放射敏感的相关性。方法:首先使用大剂量8 Gy的X射线照射C666-1,挑选三个大的存活亚克隆并命名为 C666-1-R1,C666-1-R2和 C666-1-R3,然后应用MTT等技术分析亚克隆及对照母本C666-1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分析三个存活亚克隆及对照C666-1的miR-181 a表达水平。结果: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6 Gy照射后,三个亚克隆C666-1-R1,C666-1-R2和C666-1-R3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细胞C666-1,尤其C666-1-R2在48、72和96 h的存活率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666-1-R2具有放射抗拒性。另一方面,各亚克隆及对照细胞的 miR-181a 的2-△△Ct值如下:C666-1-R1=0.693,C666-1-R2=0.486,C666-1-R3=0.762,C666-1=1。提示放射后存活的三个亚克隆均高表达 miR-181a,尤其放射抗拒亚克隆C666-1-R2的 miR-181a表达更高。结论:miR-181a与鼻咽癌存活亚克隆的放射抗拒性密切相关。miR-181a可能是评估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一个新分子,miR-181a 与鼻咽癌放射抗拒的相关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薏苡仁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薏苡仁酯 (CXL)对人鼻咽癌细胞CNE 2Z辐射效应的影响。【方法】以60 Co为放射源 ,采用微量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CNE 2Z对γ射线的敏感性。【结果】CXL使CNE 2Z的放射—存活曲线左移 ,Do 和Dq 值下降。不同浓度的CXL(10 -7~ 10 -6mol/L)使辐射剂量减少 7 45 %~ 17 31% (在D37水平 ) ,其增敏比 (SER) :Do 比值 1 11~ 1 46 ,Dq 比值1 0 2~ 1 11。【结论】CXL能提高CNE 2Z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是否对胃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为研究对象,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取其均值为最终结果。①四甲基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As2O3的单药毒性,确立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行单纯照射组及As2O3+照射组MTT检测,计算q值大小。②放射增敏实验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给药组、单纯照射组及As2O3+照射组,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分析法计算各组细胞存活分数(SF),运用"多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得出平均致死剂量(Do)、准阈剂量(Dq)、放射增敏比(SER),并观察单纯照射组及As2O3+照射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IC50值为12.65μmol/L,与单纯照射组及单纯给药组相比,As2O3与放射治疗联合作用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显示出As2O3与放射治疗的协同作用(q〉1.15)。单纯照射组Do、Dq分别为2.75、2.52Gy,2μmol/LAs2O3+照射组Do、Dq、SER(Do值比)、SER(Dq值比)分别为2.18Gy、1.89Gy、1.26、1.33,5μmol/LAs2O3+照射组Do、Dq、SER(Do值比)、SER(Dq值比)分别为1.78Gy、1.72Gy、1.54、1.51。结论As2O3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为临床放疗及与As2O3联合运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奈达铂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EBV-)和C666(EBV+)的抑制作用及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奈达铂(0~100μg/ml)作用于人鼻咽癌CNE2(EBV-)和C666(EBV+)细胞,MTS法检测奈达铂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值;以IC5和IC10奈达铂浓度作为增敏剂量,MTS法和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MTS实验奈达铂对CNE2和C666细胞IC50值分别为34.32μg/ml和63.69μg/ml(24h);增敏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DP1组(CNE2 0.34μg/ml,C666 0.69μg/ml)和NDP2组(CNE2 0.64μg/ml,C666 1.27μg/ml),4Gy照射后三组细胞存活率,CNE2细胞为(90.0±0.3)%、(80.2±0.5)%、(53.3±0.7)%(24h),(76.7±0.1)%、(60.0±0.6)%、(40.0±0.2)%(48h),(66.7±0.7)%、(40.2±0.4)%、(30.0±0.6)%(72h);C666细胞为(92.3±0.2)%、(61.5±0.7)%、(50.3±0.3)%(24h),(77.7±0.2)%、(44.6±0.9)%、(36.2±0.4)%(48h),(53.8±0.2)%、(34.6±0.3)%、(23.1±0.4)%(72h);以克隆形成结果拟合存活曲线,CNE2细胞SF2为0.46、0.26、0.14,C666细胞SF2为0.43、0.31、0.20;CNE2和C666细胞SER(SF2)为1.77和1.39(NDP1),3.29和2.15(NDP2);照射后三组细胞凋亡率,CNE2为(4.55±0.12)%、(9.02±0.75)%和(14.55±0.45)%,C666细胞为(4.02±0.33)%、(7.11±0.32)%和(10.36±0.58)%;三组细胞G2/M期比例,CNE2为(3.49±0.25)%、(17.55±0.55)%和(32.09±0.48)%,C666为(3.65±0.18)%、(13.75±0.51)%和(30.11±0.77)%;两种细胞系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对不同EBV状态的人鼻咽癌CNE2和C666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增敏作用CNE2细胞(EBV-)优于C666细胞(EBV+),其增敏机制与增加细胞凋亡、调节G2/M期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诱导人鼻咽癌CNEl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DADS对CNE1细胞生长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研究DADS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DADS能抑制CNE1细胞的生长.DADS处理CNE1细胞后,细胞呈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分析显示DADS呈浓度依赖性诱导CNE1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DADS处理细胞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随药物浓度的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DADS具有诱导CNE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cl-2/Bax下降,促进Caspase-3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ID50).常规照射剂量2Gy时的放射增敏比(SERSF2)定义为2Gy时对照存活分数(SF)和药物处理组SF.结果: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ID50为3.2×10-8mg/ml.当3.2×10-8mg/ml多西紫杉醇作用3,6,12和24 h,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相应的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7,1.44,1.53和1.58;SERDq分别为1.40,3.20,5.0和7.5;SERSF2分别为1.38,2.2,3.0和3.4.结论: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与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先动力学效应(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和C666-1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CNE2和C666-1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5-ALA(0.01,0.05,0.1,0.25,0.5,1.0,2.0,4.0 mmol/L)孵育4 h,予波长为630 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照射的功率密度为20 mW/cm2,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2,5,10,20 J/cm2,继续孵育24 h,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 5-ALA-PDT能有效地杀伤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和C666-1细胞,其杀伤作用大小与5-ALA的浓度和激光剂量呈正相关(P<0.01).激光能量为20 J/cm2,5-ALA的浓度为2.5 mmol/L或2.0 mmol/L时,其杀伤CNE2,C666-1细胞的作用最明显;5-ALA-PDT对CNE2和C666-1的半数杀伤度(IC50)分别为0.14,0.32 m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同5-ALA浓度、激光剂量条件下,C666-1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CNE2(P<0.05).结论 5-ALA-PDT对CNE2和C666-1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但C666-1细胞对5-ALA-PDT的敏感性低于CNE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化香树果序乙醇提取物(PSZ)诱导鼻咽癌细胞CNE1、CNE2发生methuosis死亡的机制.方法 用1.0 mg/mL PSZ处理CNE1、CNE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PSZ干预后Rac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EHT 1864抑制两组细胞Rac1表达,观察化香树果序醇提物对CNE1、CNE2细胞的作用.结果 CNE1、CNE2细胞经PSZ处理后,细胞质出现大量空泡,空泡相互融合,不断增大,最后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形态学改变符合methuosis细胞死亡方式,Rac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增加.EHT 1864抑制细胞Rac1表达后,PSZ引起的methuosis死亡现象消失.结论 Rac1是PSZ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发生methuosis死亡的关键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kt抑制剂124005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放射增敏效应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24005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选择低于IC50的药物浓度作为增敏浓度,集落形成实验检测放射线加或不加124005以及124005+放射线组联合或不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对CNE1细胞生存曲线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观察DNA损伤修复和GFP-LC3转染CNE1中自噬标志物LC3的聚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PARP、Beclin 1和LC3-Ⅱ的表达,并检测AKT及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探索Akt抑制剂124005放射增敏效应及其潜在机制。【结果】 124005对CNE1 IC50值为30.5 μmol/L。集落形成实验显示,DEF值放疗+8 μmol/L 124005持续用药组为1.92,放疗+12.5 μmol/L 124005用药72 h组为1.12,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124005联合放疗显著增加了CNE1细胞照射后细胞核内γ-H2AX焦点的聚集和转染GFP-LC3质粒的CNE1细胞内LC3的点状聚集、流式检测124005可以明显提高放射线诱导的CNE1细胞凋亡,凋亡率最高达52.9%。Western blot显示124005可以显著抑制放射后p-AKT及下游p-GSK-3?茁和p-PRAS40的表达,增加放射引起的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以及Beclin 1和LC3-Ⅱ的表达,应用3-MA可降低124005处理后LC3-Ⅱ的表达水平?放射+124005再联用3 mmol/L 3-MA组的DEF值为1.69,明显低于单纯放射+124005组(DEF=1.97)。 【结论】 124005通过对AKT以及下游通路的抑制,抑制DNA损伤修复,同时增加凋亡和自噬来起到对CNE1细胞株放射增敏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诱导凋亡及肿瘤相关基因Bcl-2和COX-2启动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TanⅡA体外干预CNE1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TanⅡA对CNE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NE1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法检测CNE1细胞COX-2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经TanⅡA干预后,CNE1细胞生长出现抑制,抑制率与TanⅡA浓度及作用时间呈依赖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nⅡA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凋亡率随TanⅡA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M期。Bcl-2蛋白表达在短时间(6 h)内被TanⅡA抑制,且随TanⅡA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nⅡA处理24 h后,Bcl-2蛋白表达随着TanⅡA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启动子活性随TanⅡA浓度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nⅡA对CNE1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促进凋亡的作用,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和COX-2基因启动子活性下降可能是TanⅡA诱导CNE1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BHRF1基因表达对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EB病毒基因BHRF1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生存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携有BHRF1的高表达载体,并转染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检测转染后癌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改变和在缺乏营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BHRF1的表达能使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癌细胞在缺血清条件下生存时间延长。结论:BHRF1的表达能促使鼻咽癌细胞周期的重新分布,以增强其在缺乏营养条件下的生存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稳定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eIF1)过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研究其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徙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pEGFP-C1真核表达系统,构建eIF1过表达载体,转染鼻咽癌CNE1细胞,进而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CNE1-eIF1及其对照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该细胞中eIF1的过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增殖与迁徙实验分别检测CNE1-eIF1细胞增殖和迁徙活性.结果 酶切电泳鉴定及测序检测显示pEGFP-C1-eIF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稳定eIF1过表达的鼻咽癌CNE1细胞CNE1-eIF1的eI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空载质粒转染相比分别增加2.85倍和2.58倍(P<0.05),而其增殖和迁徙活性组分别下调55%和36%(P<0.05).结论 成功构建eIF1过表达鼻咽癌细胞株,eIF1过表达可显著下调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迁徙活性,提示其具有潜在的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鼻咽癌细胞株CNE1中EBV-LMP1 cDNA,载入质粒载体pGEM中,并检测CNE1细胞株LMP1胞外肽段表达的稳定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NE1细胞潜伏膜蛋白(LMP1)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技术从CNE1细胞中扩增EBV-LMP1基因全长,并载入质粒载体pGEM,转化JML09菌.提取质粒,利用引物上的BamH1与Hind3酶切位点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扩增CNE1细胞中含有LMP1三段胞外段的序列并测序。结果:免疫组化显示CNE1细胞高表达LMP1,扩增的LMP1 cDNA长度为1158bp,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有部分变异。连续传代的CNE1细胞LMP1胞外段表达稳定。结论:成功克隆了EBV-LMP1 cDNA,并载入质粒载体,证实LMP1胞外段表达稳定,为研究LMP1在鼻咽癌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制LMP1胞外段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其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功能显像的研究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EBV反义LMP-1转染CNE2细胞对裸鼠致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反义LMP1基因转染CNE2细胞对裸鼠的成瘤作用。方法:用反义LMP1转染的CNE2细胞、空载体转染的CNE2细胞以及原始CNE2细胞分别接种裸鼠,观察三种细胞的成瘤能力及细胞的恶性程度。结果:反义LMP1转染的CNE2细胞比空载体转染的CNE2细胞及原始CNE2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包括平均瘤重及总瘤重)和镜下细胞恶性程度都有所降低。结论:反义LMP1能成功抑制LMP1的表达,逆转NPC细胞的恶性表型,为临床应用反义技术进行鼻咽癌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ebv-miR-BART7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其稳定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pLVTHM/BART7。方法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VTHM/BART7。用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成熟慢病毒颗粒感染CNE1细胞。经流式细胞仪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ebv-miR-BART7鼻咽癌细胞株。最后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 PCR和测序验证pLVTHM/BART7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经293FT细胞病毒包装,感染CNE1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和未感染组相比,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LVTHM/BART7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表达ebv-miR-BART7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pLVTHM/BART7,为研究ebv-miR-BART7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调控和相应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