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究加味二陈汤联合耳穴疗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含超重儿)脾虚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含超重儿)脾虚痰阻证诊断标准的门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为健康干预组,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控制、鼓励体育锻炼等。治疗组在健康干预的基础上合用加味二陈汤联合耳穴疗法。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时评估肥胖程度、体重指数(BMI)、中医症状积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方法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含超重儿)均有效,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善食、肢体困重和便秘症状较对照组也有所改善。[结论]加味二陈汤联合耳穴疗法与健康干预合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含超重儿)脾虚痰阻证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健康干预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中医证候的规律及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方法对微波消融术后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对主症(征)进行频数分析,根据主症归纳证候证型。结果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术后中医证候中,气滞血瘀证占29.2%,湿热蕴结证占21.9%,脾虚湿困证占18.2%,肝瘀脾虚证占15.8%,肝肾阴虚证占14.7%。结论肝癌患者微波热消融治疗术后中医证型最常见为气滞血瘀证。其次为湿热蕴结证、脾虚湿困证、肝瘀脾虚证、肝肾阴虚证。  相似文献   

3.
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将195例单纯性肥胖病人分为耳针组,体针组,耳体针结合组分别施治,并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结果:体针组与耳体针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耳针组,体针组证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而耳针组胃肠实热型疗效高于脾虚湿阻型,肾气不足型和肝郁气滞型。结论: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793例脂肪肝患者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采用以病统证,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建立基于EPidata3.1软件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查的脂肪肝证候表观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对证候数据进行二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脾虚、脾虚湿阻、轻证湿热内蕴、血瘀、重证湿热内蕴、痰湿内阻是脂肪肝的基本证型。脂肪肝以单个证型和2~4个基本证型组合形式多见,病机较为简单时,脾虚湿阻型最为常见,病机较复杂时,肝肾不足型最为常见。108例(13.6%)患者表现为无症状型,46例(5.8%)患者表现为证候不可分类型,其余患者被聚为脾虚痰瘀互结(91例,11.5%)、肝肾阴虚(147例,18.5%)、脾虚痰湿中阻(254例,32.0%)、脾虚湿热内蕴(81例,10.2%)和肝郁脾虚湿阻(66例,8.3%)等5种证型。 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脂肪肝的证候分布规律,值得深入研究;本病病位在脾,与肝、肾关系密切;脾虚为本病基本病机,痰、湿、瘀、热、肝郁为本病主要病理要素;肝肾阴虚是本病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和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通法组44例和毫针法组40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2组综合比较,三通法组44例总有效率为81.8%,其中痊愈14例(31.8%),显效7例(15.9%),有效15例(34.1%),无效8例(18.2%)。三通法组(81.8%)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毫针法组(65.0%)。2组临床所见病例胃热湿阻型明显少于脾虚湿阻型。2组临床疗效脾虚湿阻型明显优于胃热湿阻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法减肥疗效明显优于毫针法;脾虚湿阻型减肥效果明显优于胃热湿阻型。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分为耳针组、体针组、耳体针结合组分别施治,并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结果:体针组与耳体针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耳针组,体针组证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而耳针组胃肠实热型疗效高于脾虚湿阻型、肾气不足型和肝郁气滞型.结论: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肝中医证型与性别、职业、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就诊的脂肪肝患者263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流行病问卷调查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症状、体征等信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证型的发病率依次为脾虚湿滞型、湿热困脾型、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41~60岁,不同性别、年龄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肝郁脾虚型患者多见于无业及退休人员,脾虚湿滞型患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湿热困脾型患者分布于各职业类别中。结论脾虚湿滞型是脂肪肝的常见证型,41~60岁是脂肪肝发病的高峰期,脂肪肝的中医证型与职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肥胖文献中证候和证素的分布特征,探索证素辨证用于肥胖证候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筛选文献32篇;根据《国标》规范证名,计算证候频率;根据《证素辨证学》拆分证候,计算证素(及组合)的频次和构成比。结果:得到证候45个,前5位的是脾虚湿困证、胃热湿阻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证、脾肾两虚证,占56.6%;证素23个,前5位是脾、气虚、湿、热、胃,占62.7%;常见病位证素是脾、胃、肝、肾,常见病性证素是气虚、湿、热、痰、气滞;证素组合,在数量上以3证素、4证素、2证素为主,占94.97%,在类别上以1病位+2病性、1病性+1病位、1病位+3病性、2病位+2病性为主,占70.97%。结论:肥胖文献中传统辨证和证素辨证得到的证候特征基本一致,证素辨证适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5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并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以上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的过程中,观察不同化疗阶段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结果①150例胃癌患者性别统计结果显示,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统计结果,60-69岁患者比例最高,占38.67%,其次是50-59岁,占29.33%,30-49岁最少,仅占6%.②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南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28.67%)、脾胃虚寒证(24.67%)、脾虚痰湿证(19.33%)、气m两虚证(12.66%)、肝胃不和汪(8.67%)、胃热阴虚证(6.00%)。③胃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术前相比,P〈0.05;化疗1次后与术后相比,P〉O.05;化疗3次后与化疗1次后相比,P〈O.05;化疗6次后与化疗3次后相比,P〉O.05。结论①胃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②胃癌患者术前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脾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肝胃不和证、胃热阴虚证。③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瘀阻胃络证、脾虚痰湿证,在手术后明显减少,而胃热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明显增多;实施FOLFOX方案化疗后,胃热阴虚、气血两虚证所占的比值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广东地区大肠息肉发病位置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了解不同人群大肠息肉发病特点。【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76例大肠息肉患者,统计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发病部位及中医证候资料,进行横断面回顾性分析。【结果】(1)大肠息肉患者中,全结肠型发病率最高(占42.24%),其次为左半结肠型(占33.90%),右半结肠型发率最低(占23.86%);发病部位以直肠(占44.86%)、乙状结肠(占39.04%)和横结肠(占37.90%)多见。(2)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大肠息肉发病类型不同(P=0.001),青年人群以左半结肠型多见(占49.53%),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以全结肠型和右半结肠型发病率较高。(3)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虚湿滞证最多见(占78.08%),其次为脾胃虚弱证(占10.38%)和湿热瘀阻证(占8.56%);不同性别人群中医证候分布不同(P 0.001),男性患者的湿热瘀阻证(占13.91%)较女性多见(P 0.05),而女性患者的脾胃虚弱证(12.77%)较男性多见(P 0.05);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P 0.05),青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多见(占86.92%),中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占78.51%)和湿热瘀阻证(占11.34%)多见,老年人群以脾虚湿滞证(占75.58%)和脾胃虚弱证(占12.44%)多见。【结论】大肠息肉的筛查应注意发病位置的差异及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分布,以提高检出率;大肠息肉以脾虚湿滞证为其常见中医证候,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不同,临床应结合分布特点加以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转归规律。方法:观察300例小儿肺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规律。结果:2~3岁急性期小儿肺炎以痰热闭肺证为主(P〈0.01),4~7岁、8~12岁患儿急性期肺炎以风热闭肺证多见(P〈0.01)。2~3岁患儿急性期肺炎风热闭肺证易向脾虚痰蕴证及气阴两虚证转变(P〈0.01),4~7岁患儿急性期肺炎风热闭肺证易向脾虚痰蕴证转变,痰热闭肺证易向痰瘀互阻证及脾虚痰蕴证转变(P〈0.01)。结论: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转归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伤寒论》太阳病篇证候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厦用规律。 方法:用频次法计数太阳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中药出现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中药使用规律。 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太阳病本证以发热、恶寒为主症,常伴有头痛、无汗、项强、脉浮紧和身痛等表现,兼变证可以分为以汗出、气喘为主的肺系病证,以脘痞、腹泻为主的脾虚病证和以便秘、呕吐为主的胃家证候;从方剂和中药使用来看,桂枝汤是太阳病的主方,麻黄配杏仁,大黄配芒硝,白术配茯苓,附子配干姜以及柴胡、黄芩配半夏、人参为太阳病兼变证的常见配伍,分别用于治疗肺系、胃家、脾虚、肾虚和少阳病证。 结论:《伤寒论》太阳病篇以表证为主要见证,桂枝汤为其主治。症状、药物的使用揭示了外感病上、中、下三焦的大致传变规律,方剂的使用则反映了外感病由卫分深入气分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HBV携带者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诊断要素。方法:采取问卷、专家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317名HBV携带者进行调查,对其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HBV携带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各主要证型的诊断要素进行归纳总结。结亲:在所调查的317名HBV携带者中有208名表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发生率为65.66%;主要临床症状有2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疲劳乏力、小便黄、脘胁不适等:涉及中医证候分型有10个,其中以肝郁脾虚证、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心肝郁热证等证型多见。结论:大多数HBV携带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医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肝气郁结型尿道综合征患者,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煎服,共服用4周。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观察中医主症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小腹酸痛、耻骨后压迫感积分和总积分(反向积分)及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上升(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8%。结论以疏肝调气立法,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尿道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102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化学成分检测与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 ,利用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10 2例慢性胃炎患者舌苔脱落细胞中葡萄糖 6 磷酸脱氢 (G 6 PDH)、琥珀酸脱氢酶 (SDH)、糖原 (PAS)的含量变化。结果 :PAS平均灰度值比较 ,脾气虚弱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 (P <0 0 1) ,其他各证型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1) ,其中肝胃郁热兼肝郁气滞组最高 (P <0 0 1) ;SDH平均灰度值比较 ,除肝胃郁热兼肝郁气滞组外 ,其他各证型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P <0 0 1~ 0 0 5 ) ,其中 ,湿浊中阻组较脾气虚弱组升高 (P <0 0 5 )。各证型G 6 PDH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组升高 ,湿浊中阻组、湿浊中阻兼脾气虚弱组、脾气虚弱组明显升高 (P <0 0 1)。提示舌苔脱落细胞化学成分检测可以作为慢性胃炎中医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特点。方法:选择64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胞宫、脾、胃。②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积分显著高于气虚、血虚、阳虚积分(P〈0.05~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气滞、湿、热、血瘀、寒、痰,气滞积分显著高于热、血瘀、寒、痰积分(P〈0.05~P〈0.01)。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源于肾虚,发于肝郁,病性属虚实夹杂,肾阴虚、肝气滞为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单胺氧化酶A/B(MAOA/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未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经前舒治疗组,束缚造模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治疗组采用经前舒颗粒治疗,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AOA/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海马MAOA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经前舒颗粒治疗后,MAOA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而MAOB mRNA和蛋白表达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MAOA表达出现异常,经前舒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MAOA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疲劳状况和体质体能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主观指标疲劳评定量表FSAS及客观指标GMCS-2型体质检测仪等,分别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类型程度及特征、基本体质体能及认知功能(简单反应时)状况进行测评。结果: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受试者的FSAS中躯体疲劳分别与体重、简单反应时呈显著正相关;精神疲劳、疲劳后果和疲劳程度总分分别与肺活量、台阶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疲劳对睡眠休息的反应、疲劳的情境性分别与肺活量呈显著负相关;各因子均与简单反应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疲劳性亚健康肝郁脾虚型人群的疲劳状况和体质体能间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