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前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为乙脑)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甚至发生暴发.广西钦州市是乙脑流行的老疫区,历年来一直有散发流行.为进一步探讨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钦州市199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阜阳市曾是乙脑高流行区,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为了解阜阳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乙型脑炎对儿童智力影响的病例配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儿童发病为主。为了解乙脑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我们于1997年4~5月份采用病例配对方法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1995年7~8月在开江县医院传染病科住院确诊的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年龄在5~10岁者定为研究对象。与病例就  相似文献   

4.
安徽阜阳市每年均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发生,严重危害了儿童健康。颍州区从1996~1998年三年共发生乙脑19例;现将住院患儿临床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0~2005年四川省乙型脑炎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省近年来乙型脑炎流行状况,为有效控制乙型脑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采集病人、健康儿童、猪血清测定IgM和总抗体,并利用疫情报告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5年以来我省乙脑发病高峰在7~9月,主要集中于达州、巴中、广安、南充、泸州等市.患者主要以学前儿童为主.结论:我省乙脑防治工作重点在偏远地区.乙脑疫苗注射为有效预防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给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市50年(1953~2002年)以来的乙脑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在夏秋季流行,患病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乙脑病死率在3.00%~10.00%,重症者病后可留有神经系统症疾.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昭通市一直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是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为了探讨乙脑的发病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昭通市20年来乙脑发病与流行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社区医学杂志》2011,9(7):66-69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10岁以下儿童。随着气候的变化,即将进入流行季节,为做好乙脑的防治工作,我刊将乙脑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有关知识作一介绍,以加强疾病监测,降低发病率,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常见于夏秋季,以儿童发病为多[1].据统计[2],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45/10万.而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临床上以起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少数重症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等,给家庭、社会带来精神上、经济上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0.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人和猪为主要传染源,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症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解宝山区乙脑流行规律及乙脑疫苗接种、蚊虫密度等相关情况,给制订本区乙脑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现将1994- 2005年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报告病例362例,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份,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岁组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57%。结论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夏秋季,有发病急、病情重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是危害人们健康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2012年7月永康市某开发区连续发生2例乙脑病例,经过及时的治疗与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2例乙脑均治疗好转出院,同时该地区无乙脑继发病例.为更好地开展乙脑防控工作,对今后的疫情处置提供依据,现将本区乙脑疫情调查处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上蔡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统计学方法.结果(1)乙脑发病呈严格的季节性,4-11月为流行期,8月为发病高峰,8月份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以上.(2)乙脑病例以小年龄组人群为主,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81.46%.(3)绝大部分病例未注射过乙脑疫苗,仅有6.8%的病例接种过乙脑疫苗.结论应采取包括疫苗接种、个体防护及消灭蚊子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是严重威胁人类 (特别是儿童 )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近年来 ,全国每年发病数在 1万例上下 ,病死率高达 5 %~35 %左右。四川省每年有近 2 0 0 0例乙脑病例 ,90 %以上是儿童 ,1990 - 1999年期间发病率在全国排名第 8,疫区波及 10 0多个市县 ,2  相似文献   

15.
上蔡县1985-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上蔡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控制乙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统计学方法。结果  (1)乙脑发病呈严格的季节性 ,4- 11月为流行期 ,8月为发病高峰 ,8月份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 6 5 %以上。(2 )乙脑病例以小年龄组人群为主 ,10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 81.46 %。 (3)绝大部分病例未注射过乙脑疫苗 ,仅有 6 .8%的病例接种过乙脑疫苗。结论 应采取包括疫苗接种、个体防护及消灭蚊子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 ,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由蚊媒传播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危险人类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了解和掌握宁波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本文对乙脑流行季节前后分别开展了乙脑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虫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多数省份均有流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我国乙脑流行的高发地区,全区各市均有病例发生。该文查阅了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从流行趋势、流行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疫苗、病原学等几个方面对广西乙脑的流行现状进行了阐述,回顾了广西乙脑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蚊虫叮咬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为乙脑病毒,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在夏秋季流行,可继发严重的后遗症,病死率高,危害性较大[1,2]。近年来,在抓好松阳县本地儿童疫苗高接种率的同时,加大流动儿童乙脑疫苗的接种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种类及其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07年在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区的贵港市开展一年的系统监测,并进行相应病原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径分析在乙脑流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径分析在乙脑流行因素分析中的应用苏州市卫生防疫站潘耀东近几年来,随着微机的应用不断普及,国内外应用数学模型对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流行因素的分析、预测研究报道不少[1-3]。但流行因素分析尚未见报道。为积极主动做好乙脑的防治工作提供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