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密封膜压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机械密封中经常出现的混合摩擦状态的膜压系数进行了讨论,根据液体摩擦状态(λ=0.5)和边界摩擦状态(λ=0)以及摩擦学原理推导出混合摩擦状态的λ=(f_g-f_m)/2(f_go-f_m),其值介于0~0.5之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具有相变的液体端面机械密封及其简化的平均膜压和膜压计算公式,临界膜压系数和临界载荷系数公式,最后还举例论述了汽液相机械密封的密封比压问题。  相似文献   

3.
弹簧比压对平衡型机械密封基本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弹簧比压是形成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比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弹簧比压对平衡型机械密封摩擦特性和密封性能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动态下弹簧比压可控机械密封试验装置对平衡型机械密封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弹簧比压不仅使机械密封端面贴合,而且会使得粗糙端面的接触点产生变形,形成较小的密封间隙。对于平衡系数与膜压系数相近的机械密封,弹簧比压对泄漏量的影响明显增大。尽管弹簧比压的变化有时不足以改变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状态,但随着弹簧比压的增大,摩擦副之间的润滑介质相对减少。兼顾摩擦特性和密封性能两方面的要求并正确选择弹簧比压,是使机械密封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离心泵机械密封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端面空化,从而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了研究螺旋槽端面空化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以泄漏量Q、开启力F作为优化目标,以槽深h、槽径比β、螺旋角θ、槽数n及槽位系数λ为变量,建立正交试验表,采用CFD方法进行密封膜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λ对开启力及泄漏量的影响显著,n次之;当λ...  相似文献   

5.
将气分装置丙烯塔回流泵机械密封拆卸后检查各密封泄漏通道,发现动环磨损严重,初步断定是由于端面比压过大造成密封失效的.端面比压是决定端面存在液膜的重要条件,不宜过大,以避免液膜蒸发和磨损加剧.造成端面比压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安装动环时,弹簧压缩量过大,导致摩擦副急剧磨损,瞬间烧损;过度的压缩使弹簧失去调节动环端面的能力,使密封失效;冲洗液压力不稳定,压力过高引起端面比压增加,结构设计不合理.基于以上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是调整平衡直径,减小载荷系数,使其端面比压在合理范围内;将平衡直径调整为106.9 mm时,计算端面比压为0.35 MPa,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温、高压、高转速、紧凑快装式高背压汽轮机的自主研发,应用了双层汽缸、预冷却可倾瓦轴承、紧凑快装、可快捷拆卸端汽封以及挠性支承等诸多关键技术,并已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其输出功率可达12 000 kW,进汽压力可达14 MPa,进汽温度可达540℃,转速可达15 000 r/min,排汽压力可达7 MPa。截至目前,研发的紧凑快装式高背压汽轮机总销售功率为6 670 kW,年节电约5 336万kW·h,年经济效益约4 268.8万元[按年运行8 000 h,工业平均用电0.8元/(kW·h)]。项目总节能折算为标准煤约17 075.2 tce[电力折标系数按320 gce/(kW·h)计算],碳减排量折算约45 078.528 tCO_2(煤炭排放系数按2.64 tCO_2/tce计算)。  相似文献   

7.
针对稠油热采中缺少适用的高差压调节阀而难以实现科学注汽的现状 ,研制了迷宫式高差压调节阀。调节阀由阀体、阀芯、阀杆、密封填料仓和传动机构组成。阀门设计中突破了高差压必然导致高流速的传统设计观念 ,选择高阻力系数的阀芯作基本节流件构成流道曲折、多级降压和迷宫密封的结构 ,减小了高差压阀门的振动、冲蚀和噪声 ,并获得宽广的调节幅度。迷宫式高差压调节阀样机的流量 -开度特性测试曲线与理论设计曲线基本一致 ,在稠油热采现场运行1~ 2年无任何故障 ,是适用于稠油热采配汽流量调节的理想调节阀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汽、液两相密封理论对液态烃泵机械密封膜压分布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液态烃泵机械密封易泄漏的原因,提出了该机械密封在运行、检修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机械密封常用的密封面载荷、比载荷和载荷系数。在实际中有人常将载荷与承载能力,比载荷和比压,载荷系数和平衡比混淆不清,因此有必要澄清这些概念,明确它们的意义和用处。此外,还对润滑流体膜的形成和抑制进行了讨论,并列举算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稠油热采不压井作业工艺管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稠油井注汽后进行压井作业时压井液容易进入地层,吸收地层热量,降低开采效果的问题,进行了稠油热采不压井作业工艺管柱研究.研制的高温高压井下开关可在注汽时打开注汽通道;油井作业时关闭注汽通道.高温高压井下开关采用捅杆来控制,内部采用弹簧伸缩及轨道销钉在轨道管上滑动来实现机械式反复启闭,密封总成采用耐高温高压的组合式密封,外管通道外设计有防护罩,使注入蒸汽经过防护罩的缓冲再进入油、套环空,有效保护套管.在稠油热采井中采用该工艺管柱,可以在注汽后转抽时避免压井作业,减少作业过程中洗井、压井等工序对地层造成的冷伤害,最大限度地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并保护油层和套管,提高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流量公式gy=三一d 2.a·。、/2△P/p,m“/s(1)=Jd“.a一、/ZAP·户,kg/s a一流量系数 a=C·E……(5) E一渐近速度系数 E=(1一刀4)一。‘5”一(6) 刀一孔板孔径d(m)与流通管径D(m)之比。 C一流出系数。由Stolz公式给出: C=0 .5959+0.0317月“’‘一0.1 823刀8 尸J 70.、胜夕 …’.…‘二’二‘·’……’二‘··…‘··…,……(2) 式中::一气(汽)体膨胀系数,对于液体:=1一卜。·。“29“2’5〔一渭晶“=l一(0 .41+0.35刀4么PK Pl+0 .o900L;刀4(1一刀4)一’一0 .0337L:刀“〔z〕……(3)△P一一孔板差压P:P:一操作状态下的绝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变工况条件下机械密封端面运动的实验,运用流体膜相变理论,讨论了机械密封在变工况条件下相变半径的变化,提出了解决因相变半径的突变带来的机械密封不稳定的方法,依据变工况汽液两相密封理论,设计了抗变机械密封并成功地应用于100YⅡ-120泵上。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小型汽轮机的轴封采用三瓣式碳环汽封。在使用过程中,碳环汽封磨损后漏汽量增大。某厂的仪表风空气压缩机的2台小汽轮机AC401AT/BT泄漏问题较为严重,决定在小型汽轮机上试用蜂窝汽封以解决泄漏问题。1蜂窝汽封与碳环汽封的比较1.1碳环汽封的缺点碳环密封是针对梳齿迷宫密封轴向尺寸较大的弊端做的改进,封严性也比梳齿密封提高很多,但在应用中存在4方面的缺陷[1]。(1)碳环较脆,运输安装过程中非常容易损坏,而且使用寿命较短。(2)碳环依靠拉伸弹簧将各半连接成整圈,当被封介质的压力很高时,容易张开,在各半的接口处形成较大的缝隙,泄漏量增加。(3)碳环由于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应用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受到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采输技术     
<正>新疆油田近年来采用SAGD工艺大规模进行稠油和超稠油开发,为掌握油层吸汽程度及均匀性,需在单井水平段下入连续管(内置测试仪器)进行井底测温、测压。"满足连续管带压提下要求的悬挂密封器弹性密封体优化设计"一文,针对在对井底进行温度、压力监测过程中,井口密封装置无法满足连续管带压提下要求的问题,开展了连续管带压提下作业  相似文献   

15.
1 技术讨论2 0 0 2年 1月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一台2MPS2 5 0 0— 4 0MW 4型双螺杆泵 ,机械密封泄漏严重。该泵所配密封为大弹簧式、非平衡型密封 ;动环采用镶嵌硬质合金 ,静环为浸呋喃石墨 ,动环与轴采用O形胶圈密封 ,静环与压盖也采用O形胶圈密封。密封损坏的原因有 :①摩擦副采用硬质合金 石墨 ,密封效果较好 ,但对于油、气、砂混输泵 ,由于介质含有颗粒杂质 ,故摩擦副磨损较快 ;②采用大弹簧结构 ,压力沿圆周方向分布不均匀 ,密封在旋转过程中出现偏磨现象 ;③密封端面比压过大。根据密封转速v =4m/s ,弹簧比压 ps应为 0…  相似文献   

16.
高温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稠油热力开采过程中,压井作业对地层造成的冷伤害和污染往往导致注汽管柱密封隔热失效,尤其是破坏了蒸汽驱井组已经形成的温场。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高温不压井作业工艺技术研究与试验。研制的高温不压井作业系统耐温260℃,耐压21 MPa,配备了自动和手动控制,满足了作业施工要求。该技术可广泛用于蒸汽吞吐井、蒸汽驱注汽井和生产井、注水井、天然气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法和小扰动法求解轴向微小扰动下螺旋槽气体端面密封气膜控制方程——动态雷诺方程,得到了端面稳态及动态膜压分布。计算了表征气膜特性的参数——刚度和阻尼系数,进一步分析了压缩数、频率数及端面锥度对气膜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频率数及负锥度对气膜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影响显著,而低频率数及正锥度对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影响较小。随着轴向激励频率的增大,不同压缩数及锥度下的刚度和阻尼系数逐渐趋于相同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于随机-模糊概率模型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从控制钢制薄壁内压圆筒静强度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模糊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其试验压力系数和安全系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①基于模糊可靠度分析的抗拉安全系数可取nb≥1.80,屈服安全系数可取ns≥1.45。②气压试验时,内压圆筒试验压力系数可取1.08≤λ≤1.15;液压试验时,可取1.08≤λ≤1.30。  相似文献   

19.
变工况时气液两相机械密封端面动压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录  沈齐英  邵予工 《石油机械》2002,30(8):11-13,25
在理论分析变工况时机械密封动环密封圈摩擦力和比压的变化 ,以及端面轴向力平衡变化的基础上 ,采用 1GX70非平衡型机械密封 ,在实验室模拟变工况条件下开展了气液两相机械密封端面动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变工况时处于气液两相的机械密封 ,因端面间液膜闪蒸而导致端面开启 ,动、静环不再平行 ,动环密封圈摩擦力增大 ,动环追随性遭破坏致使密封失效 ;机械密封的动压膜压沿收敛间隙呈正弦分布 ,计算变工况密封开启力时不但要考虑密封端面闪蒸造成沸腾区压力的影响 ,还要考虑动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塔河油田常规光杆密封装置存在的诸多问题,研制了不压井更换光杆密封装置。其技术特点有:在原有盘根上端加装塔形盘根,增强密封性能;调偏套和下接头采用全通径设计,可将光杆节箍提升至防喷器以上,实现不压井更换光杆;在球形接头处加装泄压考克,增加安全系数。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装置密封安全可靠,可实现不压井更换光杆作业,减少井控风险,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