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同期缩野超分割放疗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08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实验组采用同期缩野超分割放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方法。结果表明: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3个月,实验组鼻咽肿瘤全消率均为92.67%.颈淋巴结全消率为71.1%和97.4%。对照组鼻咽肿瘤全消率为74.1%和75.9%,颈淋巴结全消率为42.1%和0.5%;CT疗效Ⅰ级:实验组为51.9%,对照组为25.9%。P<0.05。毒副反应:皮肤反应,Ⅲ度皮炎实验组为24.1%,对照组为12.9%;口咽粘膜反应,Ⅲ度粘膜反应实验组59.3%,对照组40.7%。P<0.05。两组均未出现Ⅳ度皮肤反应及Ⅳ度日咽粘膜反应,均未中断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宫颈癌出院患者坚持居家阴道冲洗对预防宫颈癌治疗后阴道粘连、阴道炎、盆腔炎及宫腔积液积脓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放疗科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出院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电话随访一次,实验组则进行每月2次电话随访,随访6个月直至冲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发生阴道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发生阴道粘连和炎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出院患者阴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陈娟 《当代护士》2006,(6):80-8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后副作用的防治效果.方法10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2例,对鼻咽癌放疗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对照组56例,单纯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和放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52例患者放射治疗引起的皮肤反应、粘膜反应、腮腺反应、全身放疗反应、情绪变化比对照组发生较少,症状轻,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能减轻鼻咽Ca患者放疗后的皮肤反应、粘膜反应、腮腺反应、全身放疗反应、情绪变化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配合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对减轻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呼吸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放疗后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温下的生理盐水作为放疗后鼻腔冲洗液,实验组应用过氧化氢配合生理盐水加温到38℃作放疗后鼻腔冲洗,对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反应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放疗反应、呼吸困难等方面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利用过氧化氢配合生理盐水进行鼻咽癌放疗后的鼻腔冲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鼻腔放疗后的呼吸道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咽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下咽癌术后放疗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性地做好皮肤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结果10例病例均未发生严重的急性放射反应,治疗顺利结束。结论细致的护理能预防和减轻下咽癌术后放疗患者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是保证放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中药液冲洗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副作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液冲洗对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放疗后所产生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将3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液冲洗)150例,对照组(0.9%氧化钠溶液冲洗)15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放疗期间鼻咽粘膜反应轻、分泌物减少、呼吸情况良好、细菌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液冲洗是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学     
033568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情绪和急性放射反应的影响/练小荷…刀中华护理杂志一2002,37(9)一690一691 对50例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后填写21」119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治疗期间每周记录颈部皮肤、口咽粘膜、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急性放射反应的症状,并用急性放射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放疗前SAS为53.23土8,13,放疗后为42.25土6.82,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尸<0.001);放疗前51粥为57.42士8.07,放疗后为4780士6.95,放疗后的分值显著低于放疗前(尸<0.001);颈部皮肤,口咽粘膜,恶心、呕吐等急性放射反应均未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善邦通鼻腔冲洗剂对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放疗后所产生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选择11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放疗期间实验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善邦通鼻腔洗剂是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棒冰综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0例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每日于放疗前后及进食后漱口,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实验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开始每天于放疗前和饭前预防性地吃复方棒冰直至放疗结束后10d。监测两组放疗期间口腔酸碱度和唾液分泌量变化;记录患者进食情况,口腔黏膜变化,吞咽疼痛与放疗剂量的关系等。最后比较两组发生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结果放疗至30Gy时,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至55~60Gy及放疗结束后10d,实验组3~4级黏膜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唾液分泌量及唾液pH值大于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棒冰可用于综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口泰与康复新液联用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防治急性口咽粘膜放射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81例。观察组采取口泰漱口液含漱,2h后再用康复新液含漱后慢咽,半小时避免进食进水;对照组则单用口泰漱口液含漱。结果放射剂量(DT)为30Gy时,两组粘膜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T为50、70Gy时,观察组急性口咽粘膜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急性口咽粘膜反应恢复时间及总疗程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泰与康复新液联用可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急性口咽粘膜放射反应发生率,缩短粘膜反应恢复时间及总疗程完成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癌阴道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12例宫颈癌阴道急性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过程,措施包括:①抢救休克: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查血型及交叉配血,快速扩充血容量;②迅速止血:迅速阴道内填塞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压迫止血,减少精神紧张等因素,给予抗生素;③氧气吸入;④密切观察:密切观察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变化,对症施护;⑤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经抗炎、止血、手术、放射治疗,全部患者康复出院或转肿瘤科继续放疗.结论 宫颈癌引起阴道急性大流血,争取时机尽快止血、护理措施正确及时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应用聚维酮碘进行阴道灌洗与阴道擦洗两种阴道准备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随机分成实验组(聚维酮碘阴道灌洗消毒法)和对照组(聚维酮碘阴道擦洗消毒法)各60例,比较两组宫颈和穹隆细菌培养及术后临床症状及外周血象改变。结果实验组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术后发热和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选择聚维酮碘阴道灌洗法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阴道擦洗法,而且能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是适用于宫颈癌手术前一种安全有效的阴道准备方式。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减轻鼻咽癌放疗病人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病人80例,对照组50例,为门诊病人,实验组30例,为住院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家庭参与等护理措施.在放射剂量达3 000 cGy、5 000 cGy、7 000 cGy,分别对两组病人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放疗结束后10 d、15 d、20 d进行回访.[结果] 放射剂量达3 000 cGy时,两组病人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及程度无统计学差异,当放射剂量达5 000 cGy、7 000 cGy时实验组发生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实验组口腔炎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程度,缩短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临床试用证明,碘伏Ⅰ号消毒剂对会阴皮肤与阴道、宫颈粘膜有良好消毒作用.其杀菌作用较新洁尔灭强,与碘酒相同,但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口腔黏膜及口干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其中观察组行调强放疗,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Ⅰ、Ⅱ级,少数为Ⅲ级反应,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未出现Ⅳ级反应;对照组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Ⅱ、Ⅲ级,口干反应也同样多为Ⅱ、Ⅲ级。观察组的黏膜反应、口干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调强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口腔毒副反应轻,更为安全,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78例,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自我管理效能、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正性态度、自我决策及自我减压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0级-I级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减轻口腔黏膜反应,促使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粘膜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轻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方法将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初治患者72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护理组在放疗前、中、后采用拟定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液含漱(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16万U配制).2组病例均按照常规方法放疗.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第4w、放疗第7w和放疗结束后1w观察口腔粘膜反应.结果2组放疗前口腔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疗第4w、放疗第7w和放疗结束后1w口腔粘膜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或延缓患者的口腔粘膜反应,从而达到减少患者因口腔粘膜反应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丹参混合口服液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混合口服液治疗食管癌放射性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庆大霉素、2%利多卡因混合后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丹参。[结果]在食管癌放疗所致食管黏膜损伤治疗和护理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混合液口服治疗放射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含冰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头颈部放疗(以下简称头颈部放疗)后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68例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开始每天于放疗后预防性予口含冰:即口含生理盐水冻制而成的2 cm×2 cm×2 cm大小的冰块。每天含两次,每次连续含冰约6~8块,持续约30 min,两次间隔30 min,至放疗结束。结果首次放疗至30 Gy时及剂量大于30 Gy至放疗结束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降低,重度发生例数减少;实验组有两例患者由重度转化为轻度,且未发生不良反应;首次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平均时间实验组也较对照组延迟1周左右。结论口含冰可用于防治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延迟其发生时间,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鼻咽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状态以及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焦虑、恐惧、抑郁、敌对和躯体化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促进口腔炎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