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心阴虚患者心率变异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阴虚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2时域法对36例冠心病心阴虚患者作心率变异性检测,观察SDNN等多项参数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患者SDNN、MSSD、PNN50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阴虚阳亢的病理改变可以有是此类患者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变异性异常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2.
张令生  王晓冬 《河北医药》2000,22(3):187-188
目的 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探讨冠心病对自主神经损害情况。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对48例正常人和53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其心率变异指数(HRV1)和HRV各项时域指标:包括总体标准差(SDNN0,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 ID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 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 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HRVI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时域分析指标有SDNN、SDANN、HRVI;频域分析指标有LF、HF、LF/HF比值。对60例心衰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HRV降低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心功能愈差,HRV降低的程度愈明显,预后愈远,近期死亡者HRV进一步降低。结论:HRV降低的程度能预测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时域分析指标有SDNN、SDANN、HRVI;频域分析指标有LF、HF、LF/HF比值。对60例心衰组患者和30例对照组健康人进行HRV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HRV降低的程度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心功能愈差,HRV降低的程度愈明显,预后愈差,近期死亡者HRV进一步降低。结论:HRV降低的程度能预测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6例冠心病合并LownⅡ-Ⅳ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A组)及30例合并LownO-I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B组)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显示:1.A组SDNN和SDANN明显低于B组(P〈0.001)。2.A组HF明显低于而LF/HF明显高于B组(P〈0.01),表明A组迷走神经张力明显低于而交感神经张力明显高于B组。A组中,室速13例(A1组),成对室早10例(A2组),A1和A2两组间HRV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方法所有患者分为3组:组1,单纯糖尿病组48例;组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0例;组3,正常对照组,50例。对各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变异性及测量Tp-Te值,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结果组1、2心率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组1心室复极离散度较正常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2心室复极离散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单纯糖尿病患者多无心肌缺血表现,其心率变异性降低但是心室复极离散度并未增大。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机制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怀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法测定1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经随访18个月。结果:DC24hRR间期标准差(SDNN)和相邻正常RR间差值的均方根(rMSSD)及心率变异指数(HRVI)均明显低于正常(P〈0.05),心功能Ⅲ-Ⅳ级者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P〈0.05),事件组(随访中死亡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5)。结论:HRV分析可作为判断DCM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作者分析74例冠心病患者服用倍他乐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采用动态心电图含有的HRV时域SDRR分析软件,观察冠病患者服药后HRV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时域法研究AMI溶栓治疗再通组、未通组、及AMI未作溶栓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心梗后24小时内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 溶栓再通组24小时全部窦性RR间期(NJN)均值的标准差(SDNN)、24小时所有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的准确差(SDANN),24小时相邻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方根(rMSSD)、逐次的窦性RR间期改  相似文献   

10.
缪燕  钦晨 《上海医药》2001,22(9):418-419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正常老年对照组3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34例,无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组34例。应用时域分析法测定心率变异性,测定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除了pNN50外,其它显著低于无糖尿病冠心病组(P<0.001),无糖尿病冠心病组HRV指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心率变异性改变与糖尿病、冠心病病变程度有关,是定定测定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判断预后,预测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降低患者猝死发生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患者心率变异的影响。方法 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β- 体阻滞剂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即刻给予氨酰心安(12.5~25mg/d)或美多心安(25~50mg/d),余治疗相同。10~14d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 SDANN rMSSD PNN50、散点图指标VLI VAI的变化。用配对t检验  相似文献   

12.
报道84例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65例有缺血性ST段改变,发作206阵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占74%,心肌梗塞与心绞痛组SMI的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症状与有着癍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和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MI发作有其昼间规律,SMI与心律,心率,心率变异性观察,提出了心肌梗塞后SMI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金侣泓  许祥林 《贵州医药》1998,22(4):248-249
对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HRV时域分析各项指标(SDNN、SDSD、SDANN、RMSSD及PNN50)进行了测定,并与6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HRV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HRV各项时域指标的测定,有利于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4.
杨文 《天津医药》2002,30(4):230-231
心率变异性降低是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1],而适当的运动是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关于运动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对26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运动的心率变异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对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进行心率变异时域分析。方法 对9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部分患者行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测定。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率变异性降低(P<0.05),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率变异。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早搏的关系,本文测定了LownⅠ-Ⅱ级与Ⅲ-Ⅳ级室性早搏患者各20例、房性早搏25例及正常人30例的各项时域指标。各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结果发现Ⅲ-Ⅳ级室早患者的COVr、SDANN及HRVIndex较正常人显著减小(P<0.05),而室早Ⅰ-Ⅱ级和房早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室早Ⅲ-Ⅳ级患者的Lorenz散点图异常也较正常人为多。高级别室早患者HRV异常的机理和临床意义不明,可能提示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低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室颤阈值而增高发生室颤的可能性。HRV减少的高级别室早患者有可能易发室颤,此点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才能证实。  相似文献   

17.
王彬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11):823-824
目的 :为了探讨冠心病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变化情况及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 ,将119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缺血性 ST段改变情况及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 ,发现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 ,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显著高于有症状者 ,且发作时是否伴有疼痛与缺血发作状态、持续时间、发作时平均心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许祥林  金侣泓 《贵州医药》1997,21(6):343-345
分析正常人和糖尿病人各58例Poincare散点及其定量性指标(VLI,VAI),正常人的Poincare散点图均呈慧星形,糖尿病多呈鱼雷形,VLI、VAI分别与SDNN、SDSD呈正相关。糖尿病的24小时,清酷暑时及睡眠时的VLI、VAI均降低,提示糖尿病有植物神经损害,其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而增加,与传统心自主神经检测方法比较,两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β-受体阻滞药(以下称β-阻滞药)对老年男性冠心病病人P波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将8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病人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及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应用β.阻滞药分为用药组及未用药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年测定P波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同时以30名体检的非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冠心病病人P波离散度高于对照组,房颤组P波离散度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性低于对照组。冠心病病人应用β.阻滞药后1年P波离散度下降,P波离散度低于未用药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而心率变异性则在应用β-阻滞药后显著升高。结论:应用β-阻滞药可降低冠心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改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病、高血压、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各病种与正常人短程心率变异性的不同,探讨短程心率变异性的可靠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35例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的住院患者和90例正常人的短程心率变异性指标作对比分析,寻找不同病种组间差异。结果艾滋病短程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显著降低[RR间期标准差:(14.3±14.4)vs(27.5±8.2),P0.05;变异系数:(2.11±1.3)vs(3.55±1.4),P0.05];高血压、冠心病组RR间期标准差,变异系数较正常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与其他疾病相比,艾滋病引起心率变异性下降程度更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心率变异性最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