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何太洪  水兆俊  魏剑斐 《吐哈油气》2008,13(4):338-344,348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火山岩岩性复杂,油质类型丰富,造成油气水评价困难。为提高录井岩性剖面符合率与油气解释符合率,发挥录井技术油气定量检测之优势,通过对该地区近年录井实践总结,提出了合理的录井技术配套对策,并形成了现场录井与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相结合鉴别火山岩岩性的方法,确定了录测井综合评价油气层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毕店-张厂地区是河南油田重点勘探区块,该区高凝油、普通稠油等多种油质及薄油层的存在导致录井显示的复杂多样,原有的录井油气层解释方法不能适应本区油气层解释的需要,岩电关系复杂则导致不同性质流体在测井资料的分异性较差,给本区油气水层的解释评价带来带来一定困难.在分析该区录井及电性显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录井异常显示层的划分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带来的油气显示识别不准确和缓解复杂油气层导致的解释符合率降低的难题,引进一系列评价录井新技术并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工作.通过定量荧光和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应用解决了复杂工况条件下油气显示的准确识别难题;通过轻烃组分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复杂油水关系层和复杂油气显示层的综合解释符合率;通过轻烃组分、核磁共振、定量荧光、荧光显微图像录井评价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在古潜山勘探中储层物性评价、油气显示评价及油水界面判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评价录井新技术近3年来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效果显著,确保了录井油气显示识别率100%和录井油气层综合解释符合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河南油田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多手段计算机处理是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实现量化的关键。该文通过作者近些年油气层解释评价经验,阐述了河南油田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了油气层评价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围绕油气层评价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场录井要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确保录取准确资料;健全全局勘探开发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完善修订油气层综合评价标准及系统,加强新的评价系统的研究。讨论了录井阶段的油气层评价逐步过渡到录井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可能性,进而解决好“有没有-有什么-产不产-产多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多手段计算机处理是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实现量的关键。该通过作近些年油气层解释评价经验,阐述了河南油田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了油气层评价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围绕油气层评价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场录井要解决好自身的问题,确保录取准确资料;健全全局勘探开发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完整修订油气层综合评价标准及系统,加强新的评价系统的研究。讨论了录井阶段的油气层评价逐步过渡到录井阶段的“油藏描述”的可能性,进而解决好“有没有- 有什么-产不产-产多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红岗地区多种录井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红岗地区岩屑显示级别低、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值低和油层电阻率偏低,这种“三低”特征给利用传统录井手段识别与评价油气层造成了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特征,在概述造成该地区“三低”特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PDC钻头钻井条件下的岩屑取样与分析手段、气测录井异常显示值低的全烃冲淡系数校正、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以及录井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不同手段及方法的配套应用,提高了红岗地区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效果,松辽盆地红岗地区的录井作业实践表明,多种录井技术综合应用是解决录井资料质量问题、提高油气水层解释符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油田油气勘探复杂程度逐年增加,寻找油气藏的难度越来越大的现状,为提高油气层录井综合评价符合率,该文对华北油田储集层热解气相色谱录井技术、快速色谱录井技术、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地化录井评价技术、气测图版评价技术等多项油气层录井单项评价技术进行了概要介绍;详细阐述了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与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说明;提出了:①影响油气层评价的主要因素有油气丰度、油气性质、储集层物性及其相互关系;⑦单一录井项目不能完成储集层各项参数定性定量描述,必须充分发挥各项录井的优势,进行综合评价的观点。为如何合理利用各项录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现场岩性迅速识别、地层可钻性判断、及时卡准取心层位、油气水层判别、钻井风险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发布等是录井技术在随钻过程中的突出优势,也是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显著特点,录井采集的现场第一性资料,经过分析处理后能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分析油气勘探开发需求与录井中面临的如岩性识别、物性判断和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方面的困难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数据采集、资料处理、解释评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录井行业在资料采集智能化、数据处理模型化、解释评价随钻化和信息发布多样化等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鲍云杰 《录井工程》2006,17(2):34-36
录井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勘探对象和新的钻井工程条件,如何发展与钻井工程条件、勘探对象相适应的配套技术是录井专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油气水层识别和评价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了录井识别评价技术的现状;指出地层是否产水识别不准、特殊钻井条件下油气层识别困难是当前录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地层是否含水缺乏检测手段、地层含气的检测手段单一是制约录井技术发展的瓶颈;介绍了开展岩心含水分析、微量气体分析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进展情况,认为这两项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水平的提高,符合录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录井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气水层的识别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勘探的逐步深入,勘探对象更加多样,勘探区块的油气水关系越来越复杂,对油气层识别评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依靠以往常规单项录井技术对油气层的定性解释,已经不能满足精细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录井资料整理及解释评价的计算机化自动处理,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二公司开发研制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录井资料解释快速评价系统,将录井资料解释工作和计算机化处理技术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与现有的录井资料整理软件数据共享、功能整合,形成了集录井资料收集、处理、分析、评价于一体的解释评价系统。这一系统很好地完成了录井油气水层解释由人工方式向计算机自动化的过渡,具有省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特点、工作流程,从应用效果上看.自2006年开始应用于吉林油田中央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268口井油气水层解释评价,解释符合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12.
录井与石油工程地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录井行业现状的概要分析入手,剖析了制约录井发展认识及观念问题,阐述了其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原因,论述了录井与石油工程地质的关系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录井随钻工程地质解释和后续的数据处理服务在钻探中以及在油田开发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录井需要解决的问题机制、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此来推动体制和制度创新,进而推动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石油钻探与开发过程中录井资料处理的逐步自动化创造了条件。围绕此问题,在介绍录井资料处理流程和文档数据来源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录井资料自动化处理程序,借助OFFICE文档(EXCEL WORD)办公软件,实现3种源于不同数据库数据的文格制作,详述了其具体的制作方法和操作步骤。通过将计算机文档自动化处理技术引入录井完井资料的处理中,解决了长期困绕现场录井资料处理自动化程度差和数据输入与输出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对于提高数据准确率以及规范文档格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录井资料处理技术发展方向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迟元林 《录井工程》2009,20(3):13-16
多年来,资料处理技术一直是录井技术的薄弱环节,制约了解释评价向精细化和定量化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录井资料应用潜力,提出了构建录井资料处理技术体系的设想,从“连续、定量、可比、成图”4个方面阐述了研究方向,明确了“标准比、数字化和可视化”是录井资料处理技术的攻关目标,并以大庆录井在气测、地化和荧光显微图像资料处理技术上的新突破为例.论证了实现该技术攻关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气测录井技术在渤海疑难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测录井资料是在油田的各个阶段均要测量的基础资料,对气测录井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合测井资料进行油、气、水层判别,是测井解释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何对气测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提高气测资料在疑难层评价方面的应用,是目前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在分析总结了气测全烃曲线的形态特征及所对应的储层含油气性质基础上,将三角形图解法与气测全烃值相结合综合识别低阻油层等疑难储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在渤海油田资料录取较少的开发井测井解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录井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辽河录井公司将通信技术与传统石油工业相结合的录井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制及推广应用情况。该系统采用了GPRS、CSD及VSAT卫星通信等传输方式,实现了现场各种通信条件下录井数据到基地的传输技术。同时开发完成了现场录井资料处理系统、基地资料处理系统及网上录井信息服务系统等一系列配套软件,建立了集“现场参数采集、远程数据传输、基地资料处理、网上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辽河录井信息服务体系。该系统子2003年开始推广应用,到目前已全面在各类施工井上使用,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也普遍应用于相关单位和部门,由此大幅度提升了生产管理水平和信息传递、共享能力,录井资料的应用范围和附加值获得扩展与提升。录井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也为录井服务企业拓宽创收渠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磁共振录井作为一项新的录井技术,它能够提供地层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含量、含油饱和度等与储集层物性和储集层流体性质相关的地质参数,为钻井过程中及时、有效评价储集层创造了条件.在简述核磁共振录井原理和主要地质参数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储集层的t2谱图特征;结合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胜利油田核磁共振录井初步解释标准,并通过在济阳凹陷3口井的应用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在分析样品具有代表性的前提条件下,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储集层物性评价参数,从而实现现场及时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8.
空气钻井工艺与常规钻井工艺的不同,给录井确定油气水层的带来了难题。从空气钻井技术及其优点入手,阐述了空气钻井条件下随钻录井的基本内容:迟到时间的测算、岩性定名、油气显示级别划分以及录井资料的解释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空气钻井工艺及其给录井带来的困难和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认为虽然气体钻井相对传统的钻井工艺具有较高的优越性,但是对录井资料的采集品质、岩性剖面的准确性和油气层的解释符合率都有较大影响,岩屑的采集与描述通过采用特殊装置和适当的方法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利用气测录井结合地化、定量荧光等录井技术都可以有效识别油气水层。正确及时进行异常预报,对钻井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꾮�ཬ������ȵ��·����о�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用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深度主要是基于电阻率径向分布特征进行的,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图版法、经验公式法。用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油气层深度是十分有效而直接的手段,用其间接地评价钻井泥浆污染油(气)层的程度则是一项经济可行的新技术。文章在分析比较了传统的泥浆侵入校正方法的基础上,经过理论推导和应用介绍了一种直接利用深、中、浅电阻率组合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深度的新方法。通过对研究工区10多口井的实际资料进行处理,泥浆侵入深度的解释结果与测试评价基本相符,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求出钻井泥浆侵入深度,还可求出地层真电阻率,它优于传统的方法,对低侵、高侵和无侵三种情况都实用,不失为一种计算泥浆侵入油气层深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