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冠心病 (CHD)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冠状动脉并导致其狭窄所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表现 (包括肾动脉、肢体动脉等 )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外研究发现CHD人群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约为 2 0 % ,但我国CHD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2 0 0 1年 1 0月~ 2 0 0 3年 6月间 ,我院收治的1 0 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同时行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患者 ,其中男 65例 ,女 38例 ,平均年龄 ( 63.7± 1 5 .4)岁。有高血压史者 63例 ,糖尿病者 2 8例 ,吸烟者 46例 ,高…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Yang J  Hu D  Liu K  Li T  Peng J  Shang 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4-27
目的 在进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的人群中观察肾动脉狭窄 (RAS)的发生率 ,并识别RAS的危险因素。方法 冠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结束后 ,进行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临床因素和RAS的关系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个月内共入选 370例患者 ,平均年龄 6 0 6岁(2 9~ 81岁 ) ,其中 10 6例患者 (2 8 6 %)存在RAS ,6 3例患者 (17 0 %)存在显著的RAS(腔径狭窄≥5 0 %) ,43例患者 (11 6 %)存在轻度的RAS(直径狭窄 <5 0 %)。 41例患者 (11 1%)存在显著单侧RAS ,2 2例患者 (5 9%)存在显著双侧RAS。经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OR =1 0 6 ,95 %CI:1 0 3~ 1 10 ,P <0 0 0 0 1)、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OR =1 6 5 ,95 %CI:1 34~ 2 0 3,P <0 0 0 0 1)和外周血管疾病 (OR =2 6 4,95 %CI:1 2 7~ 5 4 7,P =0 0 0 95 )。结论 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 ,RAS发病率高 ,多见于存在全身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评估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意义。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8月 ,共纳入 84 7例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患者 ,分析肾动脉造影情况、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并随机抽取 15 5例患者测定术前术后血清肌酐变化 ,以评估选择性双肾动脉造影的安全性。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成功率高 (99.6 % ) ;造影前后血清肌酐无明显变化 (术前 77± 11μmol L ,术后 78± 5 μmol L ,P >0 .0 5 ) ;肾动脉狭窄总体发生率为 19% (16 1 84 7) ,明显狭窄 (>5 0 % )占 7.1% (6 0 84 7) ,双侧肾动脉明显狭窄发生率为 3.9% (33 84 7) ;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动脉明显狭窄与年龄 (>70岁 )、高血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显著相关。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 ,对准确发现肾动脉狭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血清肌酐异常患者肾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 91例经双侧肾动脉造影证实有显著肾动脉狭窄 (内径减少 >5 0 % )的病人接受肾动脉支架术治疗 ,包括肌酐异常 (>110 μmol L) 31例 (甲组 )及肌酐正常 6 0例 (乙组 )。记录 2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 ,并测定各例患者术后 12h及术后 3个月血清肌酐值。比较 2组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甲、乙 2组病人肾动脉支架术成功率分别为 97 0 %和 10 0 0 % (P >0 0 5 )。平均随访 (15± 7)个月 ,随访期内甲组术后再入院及肾功能衰竭发生率较乙组明显升高 (2 6 9%比 7 3% ,2 3 1%比 1 8% ,P <0 0 1)。而两组间心绞痛复发及血压改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前肌酐异常的肾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术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对 1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  114例患者中 ,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18 4%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77例冠心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2 6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37例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 2 7% ,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 <0 0 1)。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 ,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后 ,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ARAS)与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 179例高血压患者在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 ;测定肾功能、血脂、肾素 -血管紧张素 ;超声心动图评价室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179例患者中 ,5 6 4 % (10 1 179)肾动脉正常 ,2 4 %(4 3 179)有肾动脉病变 ,19 6 % (35 179)为肾动脉狭窄。合并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 ,收缩压水平较高 [(14 8± 2 3)mmHgvs (136± 18)mmHg,P <0 0 5 ,1mmHg =0 133kPa],左室肥厚、短暂性脑出血 (TIA) 脑卒中 (stroke)发生率及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 ,收缩压(OR =1 0 2 ;95 %CI=1 0 1~ 1 0 4 ;P =0 0 1)、左室肥厚 (OR =2 71;95 %CI,1 2 7~ 5 79;P =0 0 1)及冠脉病变 (OR =1 86 ;95 %CI,1 37~ 2 5 1;P =0 0 0 )是肾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疑诊或确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ARAS的发生率较高 ,但仅少数患者血压升高与肾动脉狭窄有关 (即肾血管性高血压 )。降压药物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肾动脉狭窄病变的存在可能增加靶器官受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连续 15 7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5 7例患者中 ,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 14 0 %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 81例冠心病患者中 ,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 2 5 9% ;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的 62例患者中 ,无 1例有肾动脉狭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冠心病、糖尿病及血肌酐 >10 0 μmol/L是存在肾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特别是血肌酐 >10 0 μmol/L的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时应常规进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 ,以尽早发现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8.
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的肾动脉狭窄多数是无症状的,即患者并非因为肾动脉狭窄导致的临床表现而就诊。介入医师对肾动脉狭窄≥70%的病变往往予以肾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而较少关注置入术对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的长期影响。本研究回顾分析21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无症状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中远期疗效。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2年8月~200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21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加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发现至少一侧肾动脉狭窄程度≥70%者符合入选标准,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59~84(72.8±6.7)岁。合并高血压19例,病程4~38年,术前平均…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杂志》2005,13(12):814
该文研究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对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的长期影响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经肾动脉血管造影确诊并行PTRAS治疗的老年肾动脉粥样硬化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7~88岁,随访时间12月以上。21例共36支肾动脉狭窄,双侧肾动脉狭窄者15例,单侧肾动脉狭窄5例,1例孤立肾肾动脉狭窄。4例患者行双侧PTRAS,余16例行单侧PTRAS(含1例孤立肾)。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每3~6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判定是否存在支架内再狭窄。分析长期血压水平及与疗效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PTRAS使所有患者的血压改善,治疗当天患者的血压从治疗前的158.5/86.6下降至127.8/70.3mmHg(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行肾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肾动脉狭窄〉70%的150例患者行肾动脉介入治疗。长期随诊观察血压及肾功能变化。结果150例患者中96%合并冠心病,54%为3支病变患者,共植入170枚支架,成功率99.3%。住院期间死亡3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临床随访7个月至5年,随访率为98.6%(145例)。166支血管再狭窄10支,占6.0%。肾动脉造影复查30例,肾血管再狭窄5例,其中3例行再次介入治疗。结论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可以得到改善,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移植肾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由此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常导致移植失败。1 997年以来 ,我们对 41 0例肾移植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现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技术在移植肾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介入治疗前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文 41 0例肾移植患者 ,CDFI诊断为肾动脉狭窄 48例 ,其中 1 1例 (年龄 2 5~ 42岁 )经肾动脉数字减影 ( DSA)检查证实诊断 ,并于肾移植术后 4~ 36个月 (平均 1 5个月 )接受介入治疗。采用肾动脉扩张成形术 ( PTRA) 4例、支架植入术( PTRAS)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支架置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4例患者 ,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3 9.5± 19.1岁 ,患有严重的肾动脉狭窄 ( 5条病变 ) ,因单用高压球囊扩张效果不满意 ,置入球囊扩张支架。  结果 :5条狭窄肾动脉预扩张支架置入后 ,1条病变残余狭窄 10 % ,其余 4条病变无残余狭窄。 4例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 ,收缩压从 15 7± 12 mm Hg( 1mm Hg=0 .13 3 k Pa)降至 12 8± 9mm Hg;舒张压从 95± 8mm Hg降至 81± 5mm Hg。 2例停用降压药物血压仍正常。另 2例降压药从 4种减至 2种 ,血压仍能满意控制。  结论 :肾动脉支架置入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方法 ,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调查。  相似文献   

13.
测定肾动脉狭窄患者尿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测定肾动脉狭窄患者尿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肾动脉造影结果 ,将 12 1例入选患者分为严重狭窄组 (肾动脉内径减少 >70 % ) 5 2例 ,轻度狭窄组 (内径减少 <70 %但 >5 0 % ) 3 1例及对照组 3 8例。测定各组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 )和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结果 严重狭窄组患者尿 β2 MG较轻度狭窄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经多因素统计分析后 ,尿 β2 MG升高与严重肾动脉狭窄 (P =0 .0 0 0 )、左室射血分数减低 ( <0 .5 )、糖尿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与利尿剂等因素相关。严重狭窄组尿α1 MG较其他 2组升高 (P =0 .0 12 ) ,但未高于正常上限。结论 尿 β2 MG较血清肌酐更能反映早期肾脏缺血。严重肾动脉狭窄 ( >70 % )患者多伴尿微球蛋白升高 ,提示合并肾小管功能障碍。对于这部分患者应及早进行肾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共 4 9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 ,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2 0 % ,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2 .6 % )。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 ,P <0 .0 0 1、P =0 .0 0 3) ,是其早期发现的指标。对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 ,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动脉粥样硬化 (AS)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功能及与肾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10 9例非糖尿病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发现存在AS肾动脉狭窄。根据其狭窄程度将患者分组。测定其肌酐清除率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肾动脉狭窄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 <6 0 %的患者 5 9例 ,肌酐清除率为 (6 7.3± 2 0 .9)ml/min ;单侧肾动脉狭窄≥ 6 0 %的患者 38例 ,肌酐清除率为 (6 5 .4± 18.3)ml/min ;双侧肾动脉狭窄≥ 6 0 %的患者有 12例 ,肌酐清除率为 (6 6 .3± 2 0 .3)ml/min ,各组间肌酐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肾动脉的通畅程度与肾功能之间也无相关性 (r =0 .0 2 )。结论 :肾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肾功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狭窄所致的肾功能不全更有可能是肾实质病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肾动态显像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 (肾动态ECT)对临床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5 0例临床上确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并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 (RVH )的患者进行肾动态ECT、肾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  5 0例病人中经肾动脉造影确诊肾动脉狭窄者 2 4例 ,肾动脉正常者 2 6例。ECT敏感性 75 % ,特异性 73.0 8%。肾动脉狭窄组与肾动脉正常组相比 ,肾动态ECT的各项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肾动态ECT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血脂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讨论老年人冠脉造影结果与血脂的关系 ,并了解血脂是否对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有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选取 1996~ 2 0 0 2年我院行冠脉造影的老年患者中资料完整 15 8例 ,根据造影结果分为 :1冠脉造影阴性组 5 2例 ,男 30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6 7.2± 4 .5岁 ;2单支单处病变组 4 3例 ,男 2 8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6 6 .6± 4 .3岁。 3多支多处病变组 6 3例 ,男 4 2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6 7.6± 4 .7岁 ,对每 1例患者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进行调查。1.2  方法1.2 .1  冠脉造影 采用 Judkins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入选6例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桡动脉穿刺使用6Fr桡动脉鞘系统(Terum o,Japan),止血使用桡动脉止血带(Terumo,Japan),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使用5FrMPA120cm造影管(COOK,USA),肾动脉支架术使用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导丝、6FrMPA1 125cm指引导管(Cordis,USA)及肾动脉支架系统。结果肾动脉造影示:4例患者单肾动脉狭窄,2例患者双肾动脉狭窄。6例患者均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治疗成功,无中转股动脉途径,技术成功率达100%。穿刺口恢复良好,无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发生。介入治疗时间(35±4.6)m in,造影剂(典必乐)用量(82.5±7.7)m l,止血时间(4.1±1.1)m in。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技术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能成为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569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进行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6·5%(94/569)。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χ2=19·170,P<0·001)。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χ2=22·11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高血压和冠心病多支病变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多支病变、高血压、高龄的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开搏通肾显像和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作用。病例和方法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共 4 6例疑诊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 ,先行开搏通肾同位素显像 ,2 4小时后行氯沙坦同位素肾显像。所有可疑肾动脉狭窄患者在肾显像后 7天内行肾动脉造影。结果 肾动脉造影显示共 92个肾脏中 6 7个肾脏的肾动脉无明显狭窄 ,另 2 5个肾脏的肾动脉直径狭窄≥ 5 0 %。开搏通肾显像和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6 0 0 %和 84 0 % ,特异性分别为 95 5 %和 97 0 % ,准确性分别为 85 8%和 93 4 %。后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前者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肾显像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开搏通肾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