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窗》2016,(10)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在其建设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针对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公共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公共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最后从参与机制和参与框架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公共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具体方法策略,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士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规划师》2021,37(3)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不确定风险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化城市运行与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和新理念,为灾害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供了一种全新技术途径与解决方案。文章在概述智慧城市的缘起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当前我国综合防灾规划存在的现实困境和薄弱环节,结合综合防灾规划的智慧化决策需求,从综合决策支持信息化系统、动态赋能的空间防御系统和全生命周期政策法规系统三方面提出基于智慧城市技术的综合防灾规划体系框架,希冀能够为我国的防灾减灾规划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魏玺  甄峰  孔宇 《规划师》2023,(3):20-26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在社区层面率先开展智慧治理实践,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土空间智慧治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传统社区治理问题以及社区智慧治理内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社区智慧治理的人本主义导向、数字化建设、智慧化规划和网络化协同四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治理目标与内容、治理物质基础、治理手段及治理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了社区智慧治理技术框架,以期为我国社区智慧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田莉  于江浩  杨滔 《城市规划》2023,(12):78-88
人居环境是典型的复杂性系统,动态性、开放性、不确定性是其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居环境领域的智慧工具应用为其系统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针对“信息技术替代专业”的“科学主义”与“信息技术无用论”的“经验主义”倾向,本文从系统科学与系统哲学相结合的视角,在人居环境科学学科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人居环境的“冰山模型”。首先,回顾复杂性的起源、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及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应用,对智慧人居环境复杂性系统进行解构与剖析。在此基础上,就智慧人居环境冰山模型中的智慧化1.0、2.0和3.0版本逻辑进行剖析,探讨了其在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的应用,分析了智慧技术在人居环境规划治理中的应用特征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面向存量规划时代,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将城市信息技术融入城市更新工作实现“智慧更新”,是城市空间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对“城市信息学”“有机更新”等概念梳理的基础上,笔者从智慧评估、智慧改造和智慧运维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智慧更新的概念框架,并结合南京市玄武区的更新实践,探索了具体的更新技术路径,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发现,城市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源大数据,结合指标体系设计精准诊断城市空间问题,挖掘主体需求,评价更新潜力;可提供信息基础设施,结合城市空间改造手段打造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功能性智慧场景;可提供信息平台,统筹更新区各类场景健康运行和科学决策,促进产业不断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ICT视阈下城市空间的变革展开,在借鉴相关学者关于城市空间应对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实践和理论成果发展了"智慧空间"这一核心理论并系统地构造了智慧空间体系,提出智慧空间指数(SSI)的初步公式,并基于智慧空间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与反馈这四个环节构筑智慧空间政策闭环。智慧空间的营造应密切结合时代技术,以更开放的态度包容各类规划理念,逐步推进规划与技术并轨,建立一套智慧空间评估体系,更加智慧化地推行空间政策,注重技术、人、文化三者均衡,以保证城市活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定义及建设目标,以及参与主体及工作场景的不同侧重点,将其建设分为4个维度,包括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业务,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构建应用场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全面升级;突破国土空间“智慧”关键技术,提前谋划研究新技术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创新;创新数据高效安全融合机制,探索国土空间治理制度,保障规划业务应用场景落实;营造国土空间开放治理生态,统筹“政产研学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共建共治共享。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工作内容和过程,提出其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多主体参与的展望,以期为不同参与主体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6,(8):64-65
智慧城市是借助GIS、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智能化的方式,利用云计算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智能规划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核心,基于BIM技术并结合信息技术建立地下空间动态三维信息化平台,使地下空间规化的各功能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改善智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保障体系。将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打造成为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地下空间综合体。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传统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范式面临转型。本文在梳理传统城市空间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方法论和编制方法两个层面对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方法进行探讨,并强调了大数据应用在规划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空间规划应该以满足政府、企业及居民需求和解决城市问题为导向,更加关注城市空间的流动、土地混合利用、微观个体分析及空间相关研究,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设备及传感器等大数据采集和挖掘分析技术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质量评价、规模预测及用地布局等方面的革新作用,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已迈入经济发展转型期,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外延式向精细型、内涵式发展转变。这一时期,各城市均在谋求新的发展方式,产业从传统生产制造业向信息技术业提升,实现经济增长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智慧城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展示的载体,已逐渐出现在各城市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策略当中。随着信息网络化的普遍应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了转变。基于此,研究以广州天河智慧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挖掘智慧城市的内涵,从产业、生态、交通和设施四个方面探讨智慧城市在实操性规划中的诠释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何力 《城市住宅》2022,29(1):121-123
从介绍GIS技术入手,阐述智慧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逻辑思考,分析土地利用规划GIS技术应用需求、重要性及要点,提出了土地规划中GIS技术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智能技术对城市生产生活及治理的影响逐渐加深,促使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加速流动与互动,人、技术与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新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需要从被动顺应智能技术的冲击转向主动求变、迎接智能技术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并探索构建新的规划体系.通过对新时代下智慧城市规划的内涵解读,明确智慧城市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并从技术支撑层、规划方案层、实施运营层和制度保障层四方面对智慧城市规划的编制内容进行梳理,同时探讨了不同空间尺度下智慧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新时代的城市规划智慧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时空间行为的研究与规划是构建人本城市的关键。大量动态的、带有精细空间信息及各种行为关联性的个体时空间行为数据带领城市研究与规划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是人本城市与信息城市有机结合的产物,而时空间行为研究成为最有效的粘合剂,能够全面革新传统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时空间尺度,使其更加科学化与智慧化。以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与手段的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倡导"始于行为"、"终于行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人民智慧。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智慧城市研究框架,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智慧化改造以及智慧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等两方面,系统阐述了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新型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图景。  相似文献   

14.
持续的流动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流动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疾病传播等负面问题使得人们对流动空间治理愈发关注,而信息通信技术影响下的智慧流动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流动转向”背景下,流动性已经成为包括地理学在内许多学科研究的新范式。信息通信技术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流动行为、流动体验以及流动表征的社会意义,建构了跨越多重空间的高维流动空间网络。本文从智慧流动性的内涵与特征、智慧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机理,以及智慧流动服务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以流动空间理论为基础构建城市居民智慧流动性研究框架,试图为智慧流动性研究提供新视角。从实践需求来看,研究智慧流动性为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流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治理智能化的人本管理模式,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智慧城市的发展脉络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最早可以追溯到新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运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的全面深化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社区需要智慧治理,其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社区"智力",更要通过和谐的治理主体关系与恰当的治理方式,实现"慧"的治理。文章基于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的创新实践,从技术支撑、治理主体与治理行为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实现路径:全面一体的智能化建设、建立合作均衡型的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关系和合理高效的创新型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丁向勇  王燕妮  马振宇 《矿产勘查》2022,13(10):1511-1516
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进煤矿行业的自动化进程,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矿山的内涵及主要生产系统;其次对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阐述了智慧矿山的框架设计及关键技术,其中包括空间信息技术、智慧采煤技术及矿用传感器技术等;然后在BIM和GIS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智慧矿山的建设框架;最后利用BIM和GIS智慧矿山模型对蒋家河煤矿的地下通风系统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蒋家河地下通风系统的设计较为合理,各巷道的通风量和风速及风窗风压控制效果比较明显。BIM和GIS技术对于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已从信息化建设转向需求导向出发的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城市空间与智慧技术的相互作用贯穿于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文章基于国内外案例筛选出对城市空间影响较大的智慧技术,从城市问题出发,构建典型智慧应用场景,关注空间与技术发展的协调和匹配,探索技术应用场景驱动下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策略,为推动智慧城市从规划到...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从增量规划逐步向存量规划转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空间载体,各地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更新保护实践。随着大数据、云智能、虚拟技术的普及,智慧化、数字化的建设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新途径。智慧化城市建设在为城市更新、发展建设上提供了多元主体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更好地在城市设计领域构建使用群体与空间的多维度互动。这种数字化建设模式将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与保护,形成城市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智慧交通及相关技术正全方位重塑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形态、模式和格局。首先,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行业数字治理能力、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5个方面深入剖析安徽省智慧交通发展现状,探究安徽省在智慧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其次,在分析发展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末期安徽省智慧交通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最后,从加快布局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赋能行业治理能力、着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融合应用等维度出发,提出安徽省智慧交通发展具体对策与建议,可为其他省市智慧交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