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联合直线加速器髋关节局部X线放射性治疗(放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纯药物治疗AS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对照。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评价放疗对AS髋关节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以期为AS髋关节病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从住院的AS髋关节病变患者中选择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相匹配各52例分别纳入药物治疗联合放疗组(放疗组)、单纯药物组(对照组)。两组均选择一种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放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放疗治疗。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原药物治疗,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BathAS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X线分期及炎性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放疗组髋关节疼痛减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内髋关节功能评分放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组胃肠道反应、外周血白细胞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都为可逆性;随访3年,两组之间BASDAI、BASFI评分及髋关节X线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造血系统障碍及恶性肿瘤的发生。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放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减轻髋关节疼痛疗效显著,在治疗后2年内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的CT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异常在CT上的表现特点。方法:对21例有髋部症状的As病人进行了髋关节CT轴位3mm层厚连续扫描。结果:全部病例都出现髋关节间隙变窄,按放射学指数(BASR)-hip分级,69%(29/42)的关节有3、4级的较严重改变;其他改变有关节软骨下囊性变(90.5%),股骨颈特征性的“衣领样”骨质增生改变、骨质疏松、关节囊肿胀等。结论:AS的髋关节异常在CT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同时有骶髂关节改变,可取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生髋关节病变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66例有髋关节破坏的AS患者(A组)和48例有髋痛但X线正常患者(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4例无髋关节病变的AS患者(C组)做对照,结果:A组及B组的发病年龄均早于C组(P〈0.05)。以外周关节起病者,在三组分别为69.7%,59.3%和20.6%(P〈0.01);发病至出现髋痛的间隔对间在A组短于B组(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并发髋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S并发髋关节病变的潜在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京医院就诊的300例A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基线期髋关节放射学评分≥2被定义为髋关节病变。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AS并发髋关节病变相关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0例诊断为AS的患者。髋关节放射学评分(BASRI-hip≥2)患者占59%(177/300),男性比例为51.4%(91/177),平均年龄为(20.43±2.15)岁,平均病程为10年,HLA-B27阳性率为91%(161/177)。多变量分析表明,长病程(OR=4.9,95%CI:2.4~9.6,P<0.001)、高度疾病活动状态(OR=2.2,95%CI:1.3~5.2,P=0.001),发病年龄小(OR=2.1,95%CI:1.1~6.2,P=0.006)、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低(OR=1.8,95%CI:1.2~1.7,P=0.008)、步行距离短(OR=0.4,95%CI:0.20~0.8,P=0.007)与AS髋关节病变患者放射学进展程度独立相关。结论AS髋关节病变患者的放射学进展可能与病程长、发病年龄较小、高疾病活动度、步行距离短、髋关节功能差相关,随访过程中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5.
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并以柳氮磺吡啶(SSZ)作为对照,以评价MTX对AS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住院的AS髋关节病变患者中随机选择MTX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并以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相匹配,采用SSZ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作为基础疗法。出院后继续原药物治疗,并随访3年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Bath AS活动指数(BASDA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病变CT分期、炎性指标等实验室检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第1、2、3年随访44、38、32例。对照组分别为45、38、31例。随访3年内,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CTI期病变,两组患者随访第2、3年与入院时比较明显减少(P〈0.05);随访第2、3年,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髋关节CTⅡ期病变,两组间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腰痛、腰背晨僵、BASDAI和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所有病例无造血系统障碍发生。结论MTX对AS髋关节病变的疗效优于SSZ,在治疗3年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MTX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治疗AS髋关节病变的首选药物,其更长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的髋关节病变是致残主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AS伴髋关节受累者致残率达三分之一[1 ]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有重要临床意义。AS患者髋关节受累主要表现为髋关节活动时疼痛或步态异常 ,病理特征是滑膜炎[2 ] ,在没有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时X线和CT检查不易发现 ,部分甚至没有症状而漏诊。磁共振成像 (MRI)能较早发现关节腔积液[3] ,用增强剂亚乙基三胺五乙酸钆 (Gd DTPA)增强后增生的滑膜组织表现高信号[4 ] ,对AS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优于X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同期住院的102例有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AS患者(A组)和54例无髋关节破坏性病变的患者(B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非对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患者比B组发病年龄早[(17±8)岁与(24±7)岁]、病程短[(5±4)年与(11±5)年]、幼年发病多见(37.3%与20.4%)、首发髋关节起病较多(38.2%与25.9%),以及外周关节炎重(39.2%与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以及骶髂关节病变率显著高于B组(P均<0.05).A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显著多于B组,使用柳氮磺吡啶和沙利度胺剂量显著少于B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有5个髋关节病变相关因素,包括发病年龄、病程、幼年发病、首发髋关节起病以及服用柳氮磺吡啶(P<0.05或P<0.01).结论 发病年龄早、幼年发病、病程短以及髋关节起病的AS患者可能易于发生首发髋关节病变,而足量的柳氮磺吡啶可能是AS起病发生髋关节病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除关节表现之外,还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主要表现为肺、肾脏、眼、大动脉以及心脏等器官的受累.文献报道,AS肺部受累的发生率从40%~80%不等[1-4].临床表现为肺上叶纤维化、空洞形成、间质性肺疾病等,以肺上叶纤维化伴空洞形成为主要表现时易被误诊为结核,空洞并发霉菌感染可使病情加剧.  相似文献   

9.
李亚  孟茹  翟喜成 《山东医药》2006,46(32):86-86
2000年3月~2005年5月.我院对8例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双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检查对中老年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中老年AS疑似髋关节病变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影像学表现特点,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检出敏感性及骨质异常检出率。结果 CT检查AS髋关节病变主要表现包括髋臼囊变、髋臼关节面破坏、股骨近端骨质硬化、髋臼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均匀狭窄及硬结节; MRI检查AS髋关节病变主要表现包括髋臼囊变、髋臼脂肪沉积、股骨头脂肪沉积、髋臼坏死骨髓水肿、股骨近端坏死骨髓水肿及关节囊积液。在各髋关节病变分级患者中,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总体患者诊断方面,MRI检查符合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 05)。两种检查方式在骨质硬化及骨质侵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T及MRI检查诊断中老年AS髋关节病变均具有良好的价值,其中MRI检查能够准确反映髋关节早期炎性病变,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严重髋关节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是一种血清学阴性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等关节 ,至今病因不明。对AS引起的髋关节严重畸形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是目前公认的改善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1] 。 1995年 10月至 2 0 0 0年 4月我院对 12例 (2 4髋 )AS并发髋关节骨性强直Ⅰ期施行双侧全髋置换术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均为肯定的AS (根据 198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2 ] )。男性 8例 ,女性 4例。AS患者的发病年龄为 13~ 36岁 ,平均 2…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72,自引:3,他引:72  
为提高医疗质量 ,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师的诊疗行为 ,以切实保障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领导下 ,各专科分会从 2 0 0 2年 1月起着手编写“临床诊疗指南”。为适用于我国不同等级和不同地区医院医师水平的需要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了风湿病学专家编写了 2 2种常见风湿性疾病的诊治指南。各位专家在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心血 ,以严肃认真、严谨求精的态度完成了“指南”的编写。“指南”既代表了当前国际上的诊治水平 ,又符合我国的国情 ,具有实用性。历时 1年余 ,几经易稿 ,终于完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陆续将“指南”以“草案”刊出 ,以进一步征集广大医师的意见。有任何建议及意见可与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唐福林联系。通信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 1号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邮编 :10 0 730 Email:Tangfl@csc .pumch .ac.cn 传真 :0 10 6 5 2 96 5 6 3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肺部表现的高分辨CT特征及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 losing spondy litis,A S)患者肺部高分辨CT(HRCT)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方法43例确诊A S患者分别进行肺HRCT、肺部X线平片、肺功能检查,并结合临床特征对比分析。结果43例A S患者中28例(65%)发现有肺HRCT异常,最常见的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改变20/43(46.5%),4例(9.3%)为间质性肺病(ILD),3例(7.0%)为上叶纤维化,每例患者可有1种以上病变表现。肺功能有16/43(23.3%)表现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无DLCO下降。肺HRCT异常与不同病程、骶髂关节炎严重度、肺功能均无统计学相关。结论A S病人的肺部表现不少见,通过肺HRCT可以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确诊的168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CT和MRI检查结果。结果 X线检出率为73.2%,CT检出率为86.9%,MRI检出率为100%,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和X线检出率,CT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结论 MRI可以较好的弥补X线和CT的缺陷,不仅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治疗指导价值,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来说,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组66例AS患者,男性57例,女性9例,年龄17~53岁,平均(33±10)岁,其中50例为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A组),16例为无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B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和病程;实验室检查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影像学资料包括:胸腰椎后凸Cobb角(GK)、髋关节病变评分(BASRI-hip);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包括:AS疾病活动性量表(BASDAI)、AS功能量表(BASFI)和Oswestry功能障碍量表(ODI).运用BASRI-hip对髋关节病变进行评分,并定义评分大于2分为有髋关节病变,定义有髋关节病变组为C组,无髋关节病变组为D组.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A组50例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中,27例(54%)发生髋关节影像学病变,B组16例无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3例(19%)发生髋关节影像学病变(OR=5.0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K和病程是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髋关节病变的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BASFI评分与AS患者的髋关节病变显著相关(r=0.345,P=0.014).结论 较大GK和较长病程是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髓关节病变的高危因素,AS患者的髋关节病变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01该科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2例(20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结果 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4个月,平均48.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假体下沉、松动,1例(8.3%)发生脱位并发症,1例(8.3%)发生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5髋(25.0%)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为Brooker分级Ⅰ级2髋,Ⅱ级2髋,Ⅲ级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髋关节屈伸平均(12.9±5.6)°改善为(75.6±19.6)°,髋关节内收外展由术前平均(4.4±2.7)°改善为(24.5±8.6)°,Harris评分由术前(20.6±13.1)分改善为(71.9±9.3)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能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矫正髋关节畸形。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磁共振成像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ndylitis ,AS)为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中轴骨、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病变 ,属于风湿性疾病的范畴。在AS的骨关节病变中 ,骶髂关节是较早且几乎必受累及的部位 ,全面认识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改变 ,对于AS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 91例AS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平片、CT和磁共振成像 (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同时初步探讨了AS骶髂关节病变的MRI早期影像诊断。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AS病例共 91例 ,男性 6 2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17~ 37岁 ,平均 2 1 7岁 ;病程 5个月~ 9年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03~2014-03对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的患者17例(32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25.4(13~35)个月,对比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关节疼痛、关节屈曲畸形矫正度、关节总活动度及Harr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前14例患者(27髋)髋关节呈屈曲挛缩畸形平均(35.42±3.15)°,术后平均(4.63±2.12)°,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关节总活动度(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平均(5.81±3.32)°,术后平均(152.47±3.76)°,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Harris评分平均(27.73±6.41)分,术后平均(82.31±6.58)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患者重度疼痛3例,中度疼痛6例,轻度疼痛8例,术后轻度疼痛7例,无中重度疼痛;无坐骨神经损伤、骨折、感染并发症出现,术后1例患者出现髋关节前脱位,给予手法复位、皮肤牵引后未再脱位。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能迅速解除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髋关节液体松解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及延缓关节间隙变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03—2004年11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髋关节液体松解术。比较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髋关节病变CT分期、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均<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髋关节病变CT分期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髋关节液体松解术联合药物治疗在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单用药物治疗。对延缓髋关节变形的作用还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2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年龄特征对CT表现的影响。方法 收集780例根据临床表现和/或实验室检查疑诊AS,并且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资料完整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参照X线及CT片对其进行了分级和征象统计,并以<40岁(第1组513例)和≥40岁(第2组267例)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分级及CT表现差异的比较。结果 本组X线诊断为0-Ⅳ级骶髂关节病变的各组中,CT结果与之符合的比率分别为44%、35%、49%、71%和77%。根据CT所示可以分别将56%、29%、33%X线平片诊断正常及Ⅰ、Ⅱ级病变的病例提高1-2个诊断级别。第1组0-Ⅰ组所占比率明显高于第2组,而Ⅱ组比率则远低于第2组。第1组骨性关节面硬化、模糊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结论 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与平片的区别在于细微征象的显示率高,对较早期的病变可以提高诊断等级,同时也有利于治疗析观察。本研究的分组分析结果提示在对骶髂关节的CT片进行分析时亦应将年龄因素导致的退行性表现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