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制备聚合物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成键方式及制备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其特点,包括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其混法、原位聚合法、纳米微粒原位生成法和微乳液法等,并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烯丙基-β-CD与丙烯酸 (AA) 的共聚合反应在环糊精聚合物链中引入活性基团羧基,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的环糊精聚合物P(CD-co-AA)/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表明杂化材料中有机无机两相间存在着化学键;SEM证明有机无机两相高度相容;TGA证明热稳定性能有大大的提高. 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证实杂化材料P(CD-co-AA)/TiO2的光催化效率是TiO2的2.6倍. 考查了催化剂用量、甲基橙溶液的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实验证明当溶液的初始浓度为4 mg/L和初始pH=2及催化剂用量为0.8 g/L时,杂化材料表现出更为优良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羟乙基纤维素(HEC)、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HEC/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探讨水硅比、HEC含量、溶剂量、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用量、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凝胶化过程,特别是材料干燥体积收缩的影响,得出在本实验条件下合成HEC/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化工艺条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HEC/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EC作为有机分散相已经均匀地分散到SiO2基相中,制备的HEC/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透明,无分相,并可能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综合了半导性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点,理论效率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研究背景、结构及工作机理,从半导性聚合物给体材料、无机半导体受体材料及相界面修饰材料的角度对杂化太阳电池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 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 A)/T iO2杂化材料,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为杂化材料的主要成分,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 A)以改变PMM A/T iO2杂化材料易碎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无机相与有机相通过S i-O-T i共价键相连,T iO2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材料的抗紫外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结构特点和表征方法及其在金属防腐蚀方面的应用。对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金属表面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的结构、提高金属耐蚀性能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给予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TiO2杂化材料,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杂化材料的主要成分,引入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以改变PMMA/TiO2杂化材料易碎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无机相与有机相通过Si-O-Ti共价键相连,TiO2的加入增强了聚合物材料的抗紫外性.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发光杂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杂化材料无机/有机组分间化学键作用的强弱,可以将杂化材料分为第Ⅰ类杂化材料(组分间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弱键相结合)和第Ⅱ类杂化材料(组分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其中第Ⅱ类杂化材料由于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发光强度以及均一性等许多优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溶胶凝胶法制备Ⅰ、Ⅱ两种类型稀土发光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相比其它制备方法,溶胶凝胶法有很大的优势,所需反应温度低、制得的材料化学均匀性好以及纯度高,因而该方法有望在制备杂化材料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溶胶-凝胶法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荆合成有机聚合物与TiO2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P(MMA-AAM)/SiO2/TiO2杂化材料.用FT-IR、TG/DSC、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T-IR可看出SiO2和TiO2在杂化材料中形成Ti-O-Si网络结构,TiO2在杂化材料中均匀分布且杂化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共聚物提高50℃.  相似文献   

10.
以钛酸丁酯作为无机前驱体,两种β-环糊精衍生物作为有机体,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T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运用IR、TG、SEM、激光粒度对合成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杂化材料不仅具有环糊精特征结构的有机组分和TiO2的无机组分;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呈较均匀球形颗粒等特点.同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β-环糊精衍生物/TiO2中环糊精衍生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智能材料是一种能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自动改变自身特性以适应该变化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由感知器、驱动器和信息处理器构成。其设计基础是材料复合的非线性效应,设计原理是相变过程中不同物理量之间的能量转换机制。目前已开发出了形状记忆、压电、电流变体及光纤等类型的智能材料。本文论述了智能材料的基本构成、设计原理、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探讨了该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新型建材在我国开发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用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对新型建材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建材的性能特点及其发展前景;对未来新型建材的发展作了粗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对TG—3MⅠ型煤气炉料层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材料研究的近期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典型的金属和聚合物材料在工程上已是常规应用的材料,现代科技对材料的要求是要发展满足各种高性能要求的新材料。我国近期在发展新型材料,如:以金属或非金属陶瓷为基的复合材料、各种高物理特性的功能材料、薄膜材料、碳基材料和超导材料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物流管理的理论,结合工作实际,从物资配送节点的构建、物资配送方式的选择、物资配送的集中趋势3个主要方面,对如何做好站段物资供应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极限材料、智能材料、复合材料及梯度功能材料等先进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超微粒子和纳米材料等极限材料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特殊的磁、光、电、热特性,已成为新材料的基本组元;非晶材料则具有很高的强度,良好的电磁特性和耐腐蚀特性.形状记忆材料、压电材料、电(磁)流变体、光纤、储氢金属等智能材料具有特殊的热、力、电、磁、光效应,是智能元件和智能结构的重要组分.定向凝固复合材料属平衡反应型复合材料,晶界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是理想的高温材料.梯度功能材料的成分、组织及化学、力学、热学性能也呈梯度变化,可缓和应力集中,延长使用寿命,成分的梯度变化,也赋予材料一些特殊性质,材料制作与性能评价方法将是梯度功能材料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环境工程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环境工程材料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水污染控制材料中主要介绍了用于分离工艺的几种新型吸附材料、絮凝材料和过滤材料,用于生化处理工艺的微生物固定化多孔陶瓷材料,以及用于化学处理工艺的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大气污染控制材料中主要介绍了用于机动车尾气净化的催化材料、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的光催化材料以及脱硫用吸附及离子交换材料;环境修复材料中主要介绍了固沙植被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穆斯堡尔效应为理论依据,对镍锌铁氧体和钢铁酸铅介电体的混合烧结体──一种多功能的磁性材料的穆斯堡尔谱线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材料中存在着微晶粒之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软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对样品的预处理进行了研究,测得其主要成分的分布情况,得出磁性材料是以铁为主要成分,锰锌为重要改性成分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JS复合防水涂料的性能、特点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