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秀  周茜 《城市建筑》2014,(23):40-40
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是一对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依托的统一体。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的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了优秀的建筑师在创作建筑作品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筑设施的需求量及标准要求不断提高,这为我国建筑设计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而言,存在理性思维及感性思维在具体建筑设计工作中运用不当的情况。这直接决定着建筑设计的质量,更间接决定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及建筑本身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本文就在建筑设计中理性思维方面进行分析,以明确理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根本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赞赏通过与境外设计机构合作参加“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工作,对合作方建筑师务实、理性、严谨的建筑设计作风和重视功能要素、倡导先进建筑技术的设计思想,并针对目前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出现的注重建筑形式、轻视建筑功能、脱离技术与经济条件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强调理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向蕾 《山西建筑》2006,32(23):33-34
以瑞士建筑师组合Herzog&de Meuron的作品Laban舞蹈训练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成分进行探讨分析,阐明建筑师在理性设计过程中也会与感性交织,从而促成建筑设计创作最终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5.
杨毕 《四川建筑》2010,30(4):77-77,80
建筑设计中的理性与感性如何协调以及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准确的意象表现赋予我们一种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6.
汤朔宁 《时代建筑》2012,(4):154-159
建筑设计之路总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行走,建筑师塑造空间,除了赋予它们社会效用,还给予它们以社会意义和审美意义。文章从福建莆田体育中心的感性认知入手,探讨感性认知与理性操作之间的推进关系,寻求感性与理性的共融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设计是建筑师将自己的建筑思想与设计理念实现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感性的;而结构设计则是工程师利用结构技术支持建筑实现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理性。因此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合作,体现出感性和理性的融合。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在造型上不断创新,空间构成的变化使结构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中庭空间的出现和底部空间的变化对结构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8.
包辰 《建筑师》2020,6(6):98-105
感性模型,译自法文 Maquette Sensible,意指可感知的建筑模型。该概念原型来自于法国建筑学院的设 计教学。针对当前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场地思维、模型思维以及感性思维方面的弱化, 本文将通过感性概念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对设计教学实践的归纳,诠释“感性模型”的概念、设计方法以及对设 计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丁成富  龚军勇 《山西建筑》2008,34(2):214-215
通过对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阐述和对产品设计的理性思维的界定,以及其在产品设计中作用的辨析,阐述了理性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及设计师怎样能够更好地在设计产品时把握和梳理感性思维,遵循理性思维,以更好地保证所设计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设计教学,包括景园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等设计类课程,不同于普通理工及文科类课程,往往具有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属性,课堂教学既要将设计的规律与方法传授给学生,更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思维的规律,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激活创造性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批量培养合格的、具有实践工作能力的设计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优秀的高等院校更应当成为产生卓然超群的设计大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Thinking Alike     
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 plann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of selected attitudes of a sample of Dutch, Spanish, and American planners from the mid 1990s. It looks specifically at the extent to which planners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think similarly or differently about a range of process, substantive, and work-setting issues relevant to the planning field. While differences show up on some attitudes in the process arena, we found that the three groups of planners thought much more alike than differently than the national, cultural, and planning system contexts in which they operate would have suggested. We discuss the dimensions of a common planning ideology that cut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and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inding for the planning field in a glob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2.
Thinking Flows     
  相似文献   

13.
所谓“简单、雅致就是美”,即在简单思维下会释放干净因子,会令人隽永难忘。对空间设计而言,简单即显精致,可见其深度的精神内涵寓意。在空间操作方面,透过材料、制造立面,纯粹及开放性设计,来修饰狭窄的空间感,客厅背景墙嵌装玻璃面造成视觉的平行延伸,以此希望能减少狭长的平面给予人的压迫感;厨房由于空间小,  相似文献   

14.
15.
Design Think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Mikhail Bakhtin and Homi K. Bhabha's notions of hybridity as an interpretive tool in a traditional market area situated to the north of the center of Calcutta called Barabazaar or the Great Bazaar. More specifically, I study the changing effects of colon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on a small group of Marwari paper traders in an area at the southern end of Barabazaar called China Bazaar. Acknowledging the overlapping geographies, both indigenous and foreign, that were and are constantly negotiated in places such as Barabazaar, I define a concept of hybrid space.  相似文献   

16.
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思维的工具--计算机对建筑设计新领域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设计包括创造性工作、机械性工作和信息性工作.随着建筑由二维观转向三维观,计算机对建筑设计创造性工作领域的渗透,也由模仿传统的工作方式,转变为设计师们思维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宋树全 《安徽建筑》2007,14(5):190-191
文章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广使用最低价中标法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完全市场化的工程造价体系;建立工程担保和保险强制制度,完善风险转移体系;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建立严格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9.
Mark West considers the qualities of the analogue against the digital in the context of his work at the Centre for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and Technology (CAST) at Manitoba. Unable to fault the computer's ability to provide complex calculation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forms, he insists that the fidelity and investigative potential that he has found in the reality of the physical model and hand-drafted drawing have yet to be surpassed.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