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感染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发生率较高,会加重患者病情,与预后密切相关,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SAP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识别SAP,及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炎性反应消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SAP中西医康复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87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立对照组对比.结果 87例SAP患者中64例(73.6%)发生在卒中后1周内.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意识状态评分、鼻饲治疗史、胃黏膜保护剂及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史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36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基础状态、卒中的部位、严重程度、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不恰当的治疗等因素相关。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卒中相关性肺炎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36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基础状态、卒中的部位、严重程度、免疫功能下降以及不恰当的治疗等因素相关。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比阿培南治疗中重度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中、重度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比阿培南组、常规剂量比阿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大剂量比阿培南组、常规剂量比阿培南组使用比阿培南,亚胺培南组给予亚胺培南,疗程7~14 d。结果大剂量比阿培南组、常规量比阿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有效率分别为54.76%、64.28%和66.67%,治疗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95%、91.67%和95.4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5.6%和6.1%。经统计学分析,大剂量比阿培南组与亚胺培南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剂量比阿培南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低于大剂量比阿培南组和亚胺培南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阿培南治疗中重度卒中相关性肺炎感染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良好,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药亚胺培南相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早发型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36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确诊病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调查老年患者SAP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SAP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SAP发生率为60.2%;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SAP组和非SAP组糖尿病、房颤、意识障碍、吞咽困难、NIHSS评分15分SAP组和非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房颤、意识障碍、吞咽困难、NIHSS评分15分均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AP 82例为病例组,未发生SAP 11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性别、心肺疾病史、GCS评分、吞咽困难、心率、血压、白细胞计数、脑出血量、鼻饲、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手术等共计23项予以比较分析。所得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SAP的患病率为41.837%。收缩压升高(优势比1.072,95%可信区间1.007~1.141,P=0.029)、白细胞计数增加(优势比1.331,95%可信区间1.009~1.756,P=0.043)、脑出血量增多(优势比1.079,95%可信区间1.019~1.142,P=0.010)、有心肺疾病(优势比12.275,95%可信区间1.210~124.545,P=0.034)、吞咽困难(优势比12.937,95%可信区间1.918~87.250,P=0.009)和鼻饲(优势比19.217,95%可信区间1.307~282.651,P=0.031)均促进发病。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优势比0.157,95%可信区间0.031~0.790,P=0.025)和实施手术(优势比0.012,95%可信区间0.000~0.294,P=0.007)阻止发病。结论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增加、脑出血量增高、有心肺疾病、吞咽困难和鼻饲是急性脑出血发生SAP的危险因素;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实施手术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人院时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于卒中发病后发生感染性肺部炎症.SAP是卒中患者极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7%~2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延长了住院时间,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综合相关临床研究和文献表明,引起SAP的危险因素[1]有很多,从而导致其病理学改变[2]也较其他原因导致的肺炎复杂多样.病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为患者发病时的自身状况,如年龄偏大、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脑血管病的类型及位置、呕吐或误吸、长期卧床、房颤、心功能下降、低白蛋白血症、其他基础疾病等;二为医源性因素,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应用、不适宜的留置鼻饲管或留置时间较久、不合理使用抑酸剂和脱水药物、不良卧姿、口腔清洁护理不到位、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等.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龄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高龄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咳痰等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占67%。所有患者行痰培养检查,痰培养致病菌检出率91.6%;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6株,革兰阳性球菌49株,真菌21株。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炎病变部位依次为双肺病变56例(58.3%)(47例双下肺病变),右中下肺19例(19.8%),左下肺8例(8.3%),右上肺8例(8.3%),左上肺5例(5.2%)。经积极治疗好转、出院者8例(70.9%),死亡28例(29.1%)。结论 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需早期预防、阻断误吸,及时诊断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人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SAP,根据A2D2S2L评分分为低危(0~2分,14例)、中危(3~9分,15例)、高危(≥10分,19例)三组。入院后次日清晨取空腹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4)。结果 随着危险程度的增高,血清IL-1β、IL-6、IL-4、TNF-α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低危组CD4+/CD8+显著高于高危组和中危组(P<0.05),而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CD3+/CD8+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4以及T细胞淋巴亚群变化情况反映SAP病人的A2D2S2L评分,血清IL-1β、IL-4、IL-6、TNF-α与A2D2S2L评分呈正相关,T细胞亚群CD3+、CD4+百分比与A2D2S2L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监护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58例严重误吸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监护同时,采取气道内抽吸、冲洗,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控制感染等措施。结果 本组痊愈39例,因呼吸衰竭死亡19例,病死率32.8%。结论 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护、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治疗是纠正低氧血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验证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评分(Acute Ischemic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core,AISAPS)
对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的预测效果,为临床早期发现卒中相关性肺炎提供适合的筛查工具。
方法 从任丘康济新图医院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干预、二级预防相关登记研究数据库中选取2014年
1月20日-2016年8月31日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AIS-AP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应用ROC
曲线下面积确定AIS-APS对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验证该量表的有效性,同时
验证ISAN[prestroke Independence(mRS),sex,age,NIHSS]、A2DS2(age,atrial fibrillation,dysphagia,sex,
stroke severity)、Kwon等评分量表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作用。
结果 共纳入310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有100例(3.2%)发生肺炎;AIS-APS的ROC曲线下面
积为0.737(95%CI 0.721~0.753),敏感度0.800,特异度0.611,Youden指数0.411,最佳界值为5分。与
其他评分量表相比,AI S-APS量表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最高,但ISAN量表特异度最高(0.759)。
结论 AIS-APS量表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筛查卒中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评分(Acute Ischemic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core,AISAPS) 对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的预测效果,为临床早期发现卒中相关性肺炎提供适合的筛查工具。 方法 从任丘康济新图医院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干预、二级预防相关登记研究数据库中选取2014年 1月20日-2016年8月31日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AIS-AP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应用ROC 曲线下面积确定AIS-APS对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预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验证该量表的有效性,同时 验证ISAN[prestroke Independence(mRS),sex,age,NIHSS]、A2DS2(age,atrial fibrillation,dysphagia,sex, stroke severity)、Kwon等评分量表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作用。 结果 共纳入310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有100例(3.2%)发生肺炎;AIS-APS的ROC曲线下面 积为0.737(95%CI 0.721~0.753),敏感度0.800,特异度0.611,Youden指数0.411,最佳界值为5分。与 其他评分量表相比,AI S-APS量表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最高,但ISAN量表特异度最高(0.759)。 结论 AIS-APS量表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筛查卒中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14.
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7例颅内结核瘤的临床特点、CT和MRI的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中5例全切,2例部分切除,术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对于不能确诊的病例行手术切除或活检可明确诊断,对其治疗应制定正确的方案,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本组颅内生殖细胞瘤31例中,29例手术治疗(含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3例行脑室外引流),2例未手术。此外,29例进行了放疗,8例进行了化疗。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27例,无变化4例。随访27例,13例恢复正常工作;8例生活能自理;2例生活需要帮助;2例术后2年复发,经再次手术,症状缓解;死亡2例。结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手术难以根治,术后正规放疗效果好,对多发性,复发性肿瘤可放疗加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神经胶质瘤病(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7年3月本科收治的10例GC患者行MRI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累及至少2个脑叶,5例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的患者中,发现4例N-乙酰天门冬氨酸降低和胆碱升高。6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4例行MRI导航下立体定向活检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5例,恶化1例,2例肢体无力同术前,治疗前有癫痫发作的3例中2例用药后癫痫未发作。本组死亡6例,平均生存期12。2月。结论MRI及MRS对GC的诊断有较大意义。手术切除肿瘤并术后辅以放、化疗,可能对提高GC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其生存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4例位于左侧脑室,2例位于右侧脑室,1例位于胼胝体;5例全切,1例次全切,1例部分切除,术后辅以放疗。随访无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手术后辅以放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诊治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CA)诊治的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97例患者(近期组)的资料,并与过去报告的79例(早期组)进行比较。结果 近期组单发CA 86例,多发11例,脑实质内71例,脑外26例。术前CT和MRI拟诊率近期组为28.6%(10/35)和79.5%(58/73),早期组为4.6%(3/65)和72.5%(29/40)。脑内CA全切率和手术死亡率近期组为98.6%(70/71)和0,早期组为93.6%(44/47)和6.4%(3/47)。近期组鞍旁CM经硬膜外或硬膜下入路全切率分别为83%(5/6)和11%(1/9),早期组无1例全切。长期随访优良率近期组为97.5%(78/80),早期组为91.5%(43/47)。结论 提高对CA在MRI表现的识别能力、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技术以及合理地应用手术入路是提高本病诊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后窝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99年以来的颅后窝脑膜瘤25例,分析其在诊断与治疗上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 25例脑膜瘤中女性17例,男性8例,发病年龄多见于24~58岁(22/25),多以头痛起病,病程平均2~3年,增强CT或MRI显示肿瘤位于后颅窝,大小为3cm×3cm×2cm~5cm×5cm×6cm;所有25例经枕下或幕上入路,在显微镜下全切肿瘤。结论 后颅窝脑膜瘤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病程较长且多以头痛起病,没有明显的听觉障碍,增强CT或MRI可明确诊断,按肿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岩骨脊型和横窦型;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枕下入路为主,采取幕上入路时注意Labbe静脉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临床处理。方法 对25例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根据GOS预后评分,死亡4例,持续植物状态1例,重残2例,中残4例,良好恢复14例。结论 运用敏感抗生素流颅内积脓、降低颅内压、提高免疫力能有效的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