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墩连续梁桥减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的高墩连续梁桥,无论是滑动支座还是固定支座下的桥墩,在地震作用下的墩底内力和墩顶位移均较大。针对高墩连续梁桥这一特点,本文以某大型跨江桥梁的引桥工程作为分析实例,将目前在建筑结构中研究比较成熟的多种减、隔震技术应用于高墩连续梁桥,对其减震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各减、隔震设计方案均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需根据桥梁结构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当的抗震、减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某黄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主梁边界设置,探讨了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和长联连续梁桥2种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以及减隔震措施对2种结构体系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2种结构体系采用减隔震措施是可行的,刚构-连续组合梁桥采用减隔震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活动墩横向地震响应,固结墩地震力降低有限,需考虑延性设计;长联连续梁桥采用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可有效降低地震力,对于矮墩来讲是较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以一座连续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其减隔震体系以及常规体系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墩高下减隔震支座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并与常规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墩高较小时,减隔震支座可以显著的降低结构内力响应,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而在墩高较高时,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位于高烈度区的长联多跨连续梁桥的抗震分析是桥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不当会导致桥梁构件的破坏甚至整体结构的倒塌,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减隔震措施减少这类灾害。本文结合北京市京台高速一座六跨一联总长219.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工程实例,首先介绍长联多跨桥梁抗震设计的特殊性,阐述了按照常规抗震设计的弊端,然后提出在此类桥梁中搭配使用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和抗震型盆式纵向滑动支座(GPZ(Ⅲ)DX型支座)的设计方法,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出减隔震设计后该桥的地震响应,归纳出长联多跨桥梁中使用减隔震技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减隔震体系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毅 《四川建筑》2015,(2):121-123
以某大跨长联铁路连续梁桥为例,对该桥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动力性能抗震分析,并提出了采用速度锁定装置等减隔震措施来有效降低固定墩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设计的特点,建立了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公式,实现了应用结构最优化设计理论设计桥梁减、隔震支座动力控制参数,使得桥梁墩、台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最小的同时满足小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保持弹性;强震作用下减、隔震支座发生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的减、隔震设计思想.通过编制的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程序,对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以某下承式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分别对系杆拱桥纵、横向采用不同支承体系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合理抗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三跨系杆拱桥,采用两个固定墩未必能够起到有效分担纵向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与常规纵向约束布置体系相比,主墩采用弹性拉索支座具有有效的减隔震效果,拉索支座自由行程及弹性索刚度为设计关键。各桥墩横桥向采用滑动支座的情况下,主墩、主梁之间采用X形板弹塑性挡块,可以在控制结构横向地震位移的同时,显著减小桥墩地震力,从而提高结构整体的横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某下承式系杆拱桥为工程实例,分别对系杆拱桥纵、横向采用不同支承体系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荐了合理抗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三跨系杆拱桥,采用两个固定墩未必能够起到有效分担纵向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与常规纵向约束布置体系相比,主墩采用弹性拉索支座具有有效的减隔震效果,拉索支座自由行程及弹性索刚度为设计关键。各桥墩横桥向采用滑动支座的情况下,主墩、主梁之间采用X形板弹塑性挡块,可以在控制结构横向地震位移的同时,显著减小桥墩地震力,从而提高结构整体的横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高墩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特别是在高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目前尚无规范可遵循.以国外某大桥为例,建立了全桥的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针对大桥在强震作用下主梁位移反应过大以及对支座抗剪要求过高的特点,讨论了采用粘滞阻尼器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减隔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可为同类大跨高墩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拱桥的抗震性能,文章以(85+168+85)m连续梁拱桥为例,结合反应谱和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结构在多遇地震、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以及采用双曲面支座后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桥墩为弹性工作状态,在罕遇地震下桥墩进入塑性,固定墩非线性位移延性比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采用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后,可以有效减小纵向固定墩墩底剪力和弯矩值。相关分析方法以及减震措施可以为相似体系铁路梁桥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广泛应用,建立合理的桥梁模型进行隔震分析十分重要。以某连续钢箱梁桥为对象,建立了墩底固结不考虑桩土、M法桩和非线性有限元桩的三种桥梁模型,通过对这三种桥梁模型进行隔震前后的地震响应分析,以研究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不隔震和隔震桥梁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该桥梁隔震前、后的地震响应都具有较大的放大效应,非线性有限元桩桥梁模型的放大效应大于M法桩的桥梁模型;三种模型的隔震率相差不大,不考虑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不会对隔震率产生过大估计。  相似文献   

12.
淮河大桥主桥为50+3×80+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该桥主要设计特点为纵向预应力索,只有顶底板索,无腹板下弯索,制动墩设隔离支座,本文介绍了该桥的设计概况。结论特点,预应力体系及合拢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多滑面摩擦隔震支座具有刚度和阻尼的自适应性,在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某近海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考虑海洋软土条件,应用p-y法模拟桩-土相互作用,通过单摩擦摆(FPS)串联组成多滑动面摩擦摆支座(MFPS)模型,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和快速非线性分析(FNA)两种方法,对设置单滑面摩擦摆支座和多滑面摩擦摆支座的两种不同支座的隔震桥梁体系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两种隔震桥梁结构的支座滞回性能和墩底剪力等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支座均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采用MFPS支座的桥墩的地震响应比FPS支座有所减小,且具有较大位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西部高烈度地区大跨度斜拉桥的地震响应特点,以兰州市南绕城高速公路上一座跨径为177 m+360 m+177 m的结合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其空间计算模型,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运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计算桥梁结构在50年超越概率10%和2%两种地震水平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并以构件的能力需求比评估了该桥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主梁纵向振动与横向振动基本不耦合,其竖向位移受纵向地震作用影响较大;由于结构的非对称性,5#塔(南桥塔)的塔顶位移及塔底弯矩均大于4#塔(北桥塔);在E1和E2两种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桥墩和桥塔关键截面以及斜拉索最小能力需求比均大于1,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各桥墩纵桥向能力需求比小于横桥向,而桥塔纵桥向能力需求比大于横桥向,建议在过渡墩和辅助墩上安装减隔震装置,加强其纵桥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地震作用下横向碰撞对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育林  彭凯  李建中 《结构工程师》2007,23(2):64-68,79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碰撞问题被认为是影响结构地震反应和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碰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其影响因素很多.采用非线性时程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探讨了横向地震作用下梁体与抗震挡块间的碰撞对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梁体与抗震挡块间的碰撞不仅产生很大的撞击力.还会导致桥墩的地震需求增大,对结构抗震不利.通过参数分析表明接触单元刚度、初始间隙以及墩高等参数对碰撞效应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构造形式的基底摇摆隔震桥墩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提出了设置高阻尼橡胶垫块和线性弹簧的两种基底摇摆隔震桥墩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对两种摇摆隔震桥墩的地震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基底摇摆隔震桥墩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后,桥墩均没有出现严重的破坏,其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限位钢板的弯曲变形和提离约束部件的移位,桥墩呈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两种基底摇摆隔震桥墩相对于传统桥墩能够显著降低墩顶加速度和墩底应变响应,但墩顶水平位移响应也会相应增加,在摇摆隔震桥墩的设计上,应将墩顶水平位移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提出了两种基底摇摆隔震桥墩改进的Winkler两弹簧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两种基底摇摆隔震桥墩的摇摆行为及其地震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座高强轻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对该桥的自振频率和主要振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同结构普通混凝土桥的动力特性加以对比,得出结论:1)高强轻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基频比同结构普通混凝土桥低出13.4%;由于轻质混凝土降低了主梁的质量与刚度,导致连续刚构桥自振频率整体下降;2)轻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第一振型为纵漂,与普通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相同,表明桥梁纵向刚度较小,柔性双薄壁墩的影响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8.
斜港大桥减隔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海军 《结构工程师》2012,28(4):102-108
苏州斜港大桥新建工程为主跨180 m三跨双层拱梁组合桥,全钢结构.目前该桥型国内不多见.针对大桥的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隔震设计作了详细论述,给出了该桥的抗震设计思路和减隔震设计措施.分别采用了反应谱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经过对多种工况的计算分析比较,最终采用粘滞阻尼器来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