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以手术方法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壶腹周围癌伴重度黄疸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重度黄疸患者术前行减黄手术,与26例直接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临床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行经典式PD手术,减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较未减黄组的有增多趋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黄组较未减黄组明显减少。但在总住院时间上减黄组较未减黄组明显延长。结论对伴有重度梗阻性黄疸的壶腹周围癌患者,若能术前减黄,再行PD手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胆肠吻合加胃肠吻合术(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老年壶腹周围癌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64例老年壶腹周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给予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根治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黄效果、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36.42±89.43)ml vs.(279.62±124.65)ml],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19.93±67.82)min vs.(347.61±83.60) min]、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6.86±7.16)d vs.(27.47±11.3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减黄效果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vs.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及腹腔感染、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63% vs.4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老年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降低术后复发率、出血率及感染发生率,并发症较少,患者耐受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前减黄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响。方法按术前是否经减黄处理将65例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减黄组与未减黄组,减黄组共35例,未减黄组共30例。减黄组患者经减黄处理后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未减黄组患者在检查完毕后直接进行手术。结果减黄组TB水平组内比较、两组术前TB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T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浆输注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的RBC输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后,减黄组与未减黄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减黄能有效降低低位胆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但是术前减黄并不能减少患者行PD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沈江波  王建平 《河北医药》2013,35(6):841-84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肠吻合治疗恶性黄疸的疗效及其对前白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5例,和同期开腹行胆肠吻合的患者32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前白蛋白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疼痛较观察组明显减少或减轻(P<0.01),而手术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前白蛋白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升高和降低(P<0.01),而观察组升高和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肠吻合治疗恶性黄疸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效果。方法 9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根据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A组采用一期缝合治疗, B组采用T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肝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10.47±2.38)d、术后排气时间(34.48±6.87)d均短于B组的(16.33±3.12)、(38.16±7.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7%低于B组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3 d,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RP、WBC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RP、WBC水平均低于术前、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3 d,两组总胆红素(TBI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大型垂体腺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巨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1.40±20.47)min、术中出血量为(45.60±11.73)mL、住院时间(11.40±3.69)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5例;对照组全切除24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9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7.142,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大型垂体腺瘤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研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肾结石对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和开腹组(开腹肾盂切开取石)各40例,检测患者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TBA含量明显高于术前1 d, TBIL含量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TG、LDL-C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1 d,且腹腔镜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肾结石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可缩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还可平衡患者的胆汁成分,降低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法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试验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手术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24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偏少(P<0.05);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γ-GT、TBIL、DBIL、IBIL水平较同组术前偏小,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偏小(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微创法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助于减轻术中损伤及对肝功能影响,缩短操作时间并加快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复发率,并检测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0d FSH、E2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0%(1/3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62%(8/3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0d FSH和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2.70%(1/37),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21.62%(8/37),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红安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剔除肌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1%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8,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术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普外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乳腺癌根治术组(39例)和保乳术组(49例)分别行常规乳腺癌根治术和保乳术,对比两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指标、乳房修复效果优良率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对多节段腰椎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量控制及安全性。方法 将109例拟行多节段腰椎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手术过程中采用人凝血酶原复合物静脉滴注,对照组(52例)采用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失血量、输血率、血红蛋白(Hb)、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隐性红细胞丢失量、术后12h、48h内切口引流量、总失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输血率、总输血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围术期D-二聚体、FIB水平逐渐降低(P<0.05),PT、APTT水平逐渐增高(P<0.05),而研究组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围术期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无差异(10.00% VS 20.00%,P<0.05)。结论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有效控制多节段腰椎内固定术围术期出血,降低输血率,并不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研究组患者分别于切皮前及关闭切口时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注射液15 mg/kg,对照组患者同时点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P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的10.71%相当(P>0.05)。结论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时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1.23±8.12)ml少于对照组的(187.45±9.55)ml,手术时间(160.31±8.52)min、肛门排气时间(2.12±0.51)d、留置导尿管时间(2.56±0.23)d及住院时间(8.11±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168.25±8.32)min、(2.54±0.46)d、(3.14±0.33)d、(12.88±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67%、86.67%、7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63.33%、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56、6.787,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手术操作更加简单、安全,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孟涛  尚希福 《安徽医药》2015,36(11):1325-1329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铁剂和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失血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因单侧膝骨关节炎就诊并行初次TKA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于术前2周至术后2周口服补充铁剂,术中于松止血带前20 min静脉给予15 mg/kg氨甲环酸,并于切口缝合完毕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0 g氨甲环酸+20 mL生理盐水),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输血人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前检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FIB、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2周时Hb及Hct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联合应用铁剂和氨甲环酸可安全、有效地减少单侧TKA围手术期的失血,促进患者术后Hb、Hct水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刘宏斌  吴涛  周厚杰  郭强 《安徽医药》2019,23(3):536-539
目的 探讨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并研究其安全性。 方法 2015 年3月至2016年1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岛叶胶质瘤病人38例,按入院单双日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侧裂入路的岛叶胶质瘤显微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岛叶肿瘤切除术,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记录病人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0±0.5)h明显少于对照组(5.2±0.6)h(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72±62)mL显著低于对照组(528±89)mL(P<0.05);两组病人肿瘤均已切除,且病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恢复,但观察组病人肿瘤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通过住院观察和随访,两组病人均有术后残腔出血、偏瘫、语言障碍的并发症发生,但对照组病人三种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 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能较大程度上切除肿瘤,同时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时间、改善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优点,可作为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李宇飞  丁恒一 《安徽医药》2018,39(5):572-57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0% 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18.
王德昌  水清  陈方 《安徽医药》2018,39(11):1351-1355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予以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均低于术前,动脉血氧分压(PaCO2)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术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FVC%、FEV1%、DLCO%、PaCO2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PaO2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取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狭窄程度与最小血管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1.43±6.21)min长于对照组的(30.28±5.5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74,P=0.000<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狭窄程度、最小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狭窄程度、最小血管直径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0.05)。结论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提升支架置入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FURL)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将82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1),对照组行PCNL术治疗,观察组行FURL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FN-γ、IL-10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后观察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较低(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95%)高于观察组(7.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RL术治疗肾结石临床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