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肝纤维大鼠肝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GbE抗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的CCl4皮下注射(3mL.kg-1.d-1,2次/周,首剂加倍),连续6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以高、中、低剂量(200、100、50mg.kg-1.d-1)GbE灌胃干预6周,常规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IF-1α和VEGF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计分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肝组织HIF-1α和VEGF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5,P0.01),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VEGF 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应用高、中、低剂量GbE干预后,大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P0.01),肝组织HIF-1α和VEGF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GbE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HIF-1α及其下游分子VEGF的转录和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法制剂对四氯化碳(CCL_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 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40%CCL4玉米油溶液联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秋水仙碱组、益气组、化瘀组、化痰组及益气化瘀化痰合剂组(各9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制剂灌胃治疗,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12周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天狼猩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RT-q PCR法检测肝组织KLF15、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Ⅰ型胶原(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N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F-κB、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化明显;NF-κB、IL-1β、TNF-α、Col-Ⅰ、FN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KLF15 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NF-κB、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NF-κB、IL-1β、TNF-α、Col-Ⅰ、FN m RNA表达下调(P0.05),KLF15 m RNA表达上调(P0.05),NF-κB、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其中益气化瘀化痰合剂组各项指标改善最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法和秋水仙碱均可以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改善部分纤维化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肝组织KLF15表达,抑制NF-κB等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其中益气化瘀化痰法合剂优于单法治疗和秋水仙碱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动物模型验证探讨化瘀软肝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化瘀软肝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途径。采用复合因素诱导8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及化瘀软肝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031 5、0.063 0、0.094 5 g/mL),另设空白组,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HE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胶原纤维沉积状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及LC3-B、Beclin-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 共筛选出化瘀软肝胶囊活性成分128种;预测药物与疾病共有靶点367个;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23个核心节点;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化瘀软肝胶囊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纤维桥接形成,且伴有明显的纤维化现象,LC3-B、Beclin-1、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甲散加减方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用CCl4油液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透邪通络组4组。造模的同时予药物灌胃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 ml/100 g.d灌胃,阳性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溶液1 ml/100 g.d灌胃,透邪通络组予三甲散加减方浸膏1 ml/100g.d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肝组织,光镜下观察纤维化程度和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TNF-α的表达。结果: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三甲散加减方能逆转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显著降低TGF-β1和TNF-α的表达,并且其表达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三甲散加减方能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损害,有效降低肝组织TGF-β1、TNF-α的表达,阻止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从而减轻或逆转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纤维化肝组织细胞因子TGF-β1、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亢害承制”理论探讨化瘀软肝胶囊干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多因素方法(40% CCl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高脂饲料+5%乙醇溶液饮水)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8周,模型评价成功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Model)、秋水仙碱组(Col)、化瘀软肝胶囊低、中、高剂量组(HYRG-L、HYRG-M、HYRG-H),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取血浆和肝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计算Liver Index水平,ELISA法检测IL-6含量的表达,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状况,Western Blot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α-SMA、LC3-B、Beclin-1的蛋白表达情况,RT-qPCR观察LC3-B、Beclin-1、α-SMA的基因水平变化。结果 与NC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肝脏组织中央静脉周围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结缔组织增生、胶原纤维沉积,不同静脉间互相连接,形成纤维桥接,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Model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及Liver Index水平增高(P<0.05),IL-6水平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LC3-B、Beclin-1、α-SMA的蛋白与mRNA水平上升(P<0.05),与Model组相比较,Col组与化瘀软肝胶囊不同剂量组可不同程度调节ALT、AST及Liver Index水平(P<0.05,P<0.01),降低IL-6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纤维化程度,下调LC3-B、Beclin-1、α-SMA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中医学“亢害承制”理论指导下化瘀软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炎症反应、阻碍HSC的过度增殖与活化、下调细胞自噬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清化瘀毒方对酒精性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清化瘀毒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SPF级6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55只;按照复合因素制作酒精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采用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复方鳖甲软肝片组10只,清化瘀毒方组10只和模型空白组10只;于第20周末次给药后禁食,全部处死取出肝脏进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表达。结果:实验性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经清化瘀毒方治疗后,计分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酒精性大鼠肝脏TGF-β1的表达: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清化瘀毒方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化瘀毒方能够显著减轻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并能够降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表达。  相似文献   

7.
陈兰羽  马继征  刘咏梅  张云 《中草药》2019,50(2):449-456
目的通过研究肝纤维化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 RNA表达及膈下逐瘀汤对其的影响,探讨膈下逐瘀汤改善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 10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及膈下逐瘀汤高(GD)、中(GZ)、低(GX)剂量组,每组18只。大鼠ip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1 mL/kg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9周。各组于造模同时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ig无菌水10 mL/kg,NAC组ig给予NAC 0.1 g/kg;GD、GZ、GX组分别ig给予膈下逐瘀汤生药饮片浓煎液26.0、7.8、3.9 g/kg,每日给药1次。在第3、6、9周时间点,各组分别随机选取大鼠处死,Masson染色制作病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IV型胶原(collage type IV,Col-IV)及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HIF-1a、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VEGF、VEGF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NAC、GD在给药第9周时均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细胞外基质LN表达(P0.05);在给药第6、9周,NAC、GD均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细胞外基质Col-IV表达(P0.05),NAC、GD及GZ均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组织HIF-1α表达(P0.05);在给药第6、9周,NAC和GD能有效抑制大鼠肝组织VEGF mRNA表达(P0.05);膈下逐瘀汤各剂量和NAC均能抑制大鼠肝组织VEGF、VEGFR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对HIF-1α介导的VEGF mRNA表达有调控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佃贵  顾洁  李刚  李晓荟  孟宪鑫 《陕西中医》2007,28(8):1093-1095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猪血清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解毒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解毒软肝汤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的表达。结论:解毒软肝汤可有效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通过抑制整合素α6,从而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大鼠肝组织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的CCl4皮下注射6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1g/kg·d-1的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干预6周,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COX-2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α-SMA、COX-2蛋白表达,放免法检测肝组织匀浆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COX-2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强,肝组织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也较正常组显著增高,COX-2与α-SMA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干预后,大鼠α-SMA蛋白、COX-2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肝组织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下降。结论:COX-2参与CCl4诱导肝纤维化的发病,复方鳖甲软肝片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X-2表达可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黄芪、白术、川芎、姜黄、半夏、海藻、白芍、鳖甲)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与Delta样蛋白1(D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110只雄性大鼠,正常组10只,余10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CCl4+高脂低蛋白饲料+酒精饮料"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成模后再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低、中及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电镜观察肝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与DL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中、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减轻,肝组织PPARγ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DLK1大分子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中、高剂量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可抑制大鼠肝组织纤维化,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肝组织内PPARγ的表达,抑制DLK1大分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与黄芪汤合用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补虚中药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特点。方法: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4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大鼠分别给予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灌胃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重、脾重;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病理;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ALT,Alb,T.Bil)、肝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Hyp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α-SM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血清ALT,T.Bil明显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SOD活性下降,MDA和Hyp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炎症病变和胶原沉积明显,α-SMA表达显著增加。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及两方合用均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肝组织炎症和胶原沉积,抑制α-SMA表达。在改善肝脏胶原沉积与抑制α-SMA表达方面,两方合用优于单用。结论:扶正化瘀方、黄芪汤、扶正化瘀方合黄芪汤均可改善DMN模型大鼠肝纤维化,两方合用较之各单方组抑制胶原沉积明显,其部分机制在于两方合用可更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次/周,共注射10周;第5周各组灌胃给药,1次/d。10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HA、CIV、IPCⅢ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状况,免疫组化检测α-SMA蛋白表达,qRT-PCR检测肝组织中CTGF、α-SMA、TIMP-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苦参碱组降低了大鼠血清中ALT、AST、HA、CIV、PCⅢ水平(P<0.05,P<0.01),促进CTGF、α-SMA和TIMP-1 mRNA表达(P<0.01),抑制α-SMA蛋白表达,改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论苦参碱可抑制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改善其肝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抑制CTGF、α-SMA和TIM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Or.(hypoxia-inducible factor α,HIF-α)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α,VEGF-α)表达的作用机制及微血管损伤发生的机制及“益肾活血通络法”干预效果,为中医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实验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hral obstruction,UUO)造成肾纤维化动物模型,并以益肾活血方、氯沙坦灌胃对其进行治疗性干预,分别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采集肾脏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α、VEGF在肾脏中的分布、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在各时间点HIF-α、VEGF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在各时间点,益肾活血方组和氯沙坦组较模型组大鼠HIF-α、VEGF表达均下调(P〈0.01)。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模型组、治疗组HIF-α、VEGF表达都逐渐增强,但增强幅度明显下调;益肾活血方组较氯沙坦组大鼠HIF-α、VEGF下调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能有效地降低HIF-α及VEGF表达,改善UUO大鼠内源性低氧状态,减轻微血管损伤,发挥抗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虚解毒化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健侧肾脏肾小球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单侧输尿管诱导肾脏损伤。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和中药治疗组。10 d后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Sirius red染色检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肾小球PCN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肾组织中HIF-1α、TGF-β1、PCN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补虚解毒化瘀方及醛固酮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可以下调其表达(P<0.05)。结论补虚解毒化瘀方可通过调节HIF-1α的表达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健侧肾小球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健脾软肝方对肝纤维化大鼠α-SMA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健脾软肝方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肝纤维化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Wistar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胶囊组、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利用CCl4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按0.2 m L/100 g腹腔注射30%CCl4与70%橄榄油混合溶液,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次/周,4周后复制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该实验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肝纤维化大鼠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纤维化大鼠α-SMA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大鼠肝纤维化的病变程度。结果:模型组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中、低剂量组之间α-SMA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升高,可以呈一定的药物依赖关系。模型组α-SMA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健脾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中、低剂量组之间α-SMA 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呈一定的药物依赖关系。结论:健脾软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肝脏内α-SMA及其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扶正化淤方通过影响基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淤方药物干预组.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淤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印迹法分析肝组织α-SMA、Ⅳ型胶原、MMP-2、MMP-9、TIMP-2和MT-MMP1蛋白表达水平;明胶酶图法检测肝组织MMP-2/9活性.结果 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异常、肝组织炎症明显、肝组织IV型胶原表达与沉积增加,α-SMA、Ⅳ型胶原、MMP-2、MMP-9、TIMP-2和MT-MMP1蛋白表达升高,而MMP-2/9活性水平明显上升.扶正化瘀方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胶原沉积;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沉积;降低MMP-2、TIMP-2和MT1-MMP蛋白表达;抑制MMP-2/9活性.结论 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MMP-2的激活与活性水平,并减少Ⅳ型胶原沉积,而起到减轻肝组织的破坏与重构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Sorafenib(索拉非尼)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大小及瘤组织HIF-1α与V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株(QGY7702/Sora),通过皮下种植的方法建立人肝癌Sorafenib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药物干预21d后取瘤组织,测瘤净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CD31/PAS双重染色观察血管拟态(VM)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药物干预耐药细胞裸鼠模型提示,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Sorafenib对瘤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Sorafenib可促进VM的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Sorafenib可显著降低HIF-1α及VM的表达(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Sorafenib不仅可以抑制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亦可抑制其瘤组织HIF-1α与VM的表达,改善瘤组织乏氧微环境状态,拮抗机体Sorafenib耐药。  相似文献   

18.
李艳  曹文富 《中成药》2012,34(8):1437-1442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剂对主要以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单剂与合剂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评价.方法 将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组、益气组、化瘀组、化痰组、养阴组、合剂组各20 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的方法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根据组别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益气的黄芪白术饮、化瘀的川芎姜黄饮、化痰的半夏海藻饮、养阴的鳖甲白芍饮和上述8药合煎的具有益气化瘀化痰养阴作用的合剂.于12周末,进行心脏灌注.通过Masson三色胶原染色和电镜以观察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m Blot方法观察各组TGF-β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益气、化瘀、化痰、养阴单剂均有效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也可以降低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在单剂治疗中,与其它3组相比,益气组疗效最差(P<0.05),养阴组疗效最好(P<0.01),化瘀与化痰两组差异不大(P>0.05).与单剂相比,合剂更能有效降低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降低TGF-N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单剂治疗都可以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但也有程度差异;合剂更能够明显降低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说明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法对肝纤维化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芪明颗粒作用于早期放射性视网膜病变(RR)模型动物内质网应激反应相关蛋白(CHOP)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视网膜早期病变相关机制。方法建立RR大鼠模型,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正常组,每组25只。放射3个月后开始连续灌胃。用药1个月、3个月后,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CHOP蛋白及HIF-1α、VEGF表达情况。结果用药1个月后,CHOP蛋白表达、HIF-1α、VE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均少于模型组,CHOP蛋白表达(t=2.563,P=0.028)、HIF-1α(t=7.873,P=0.000)、VEGF表达(t=4.072,P=0.00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视网膜组织水肿显著减轻,细胞排列及形态改善,CHOP蛋白表达、HIF-1α、VEGF表达:中药组均少于模型组,CHOP蛋白表达(t=9.513,P=0.000)、HIF-1α(t=7.412,P=0.000)、VEGF表达(t=11.986,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HOP蛋白及HIF-1α、VEGF表达下调接近正常组织水平。结论芪明颗粒通过干预内质网应激相关CHOP蛋白表达,降低HIF-1α表达,抑制视网膜VEGF表达,进而改善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及血管新生从而干预早期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肝肠同治”理论探讨软肝散加味方对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予软肝散加味方(20.7、41.4、82.8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鲎试剂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道内毒素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16S rRNA V3-V4区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结果:各给药组肝脏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软肝散加味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软肝散加味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大鼠肠道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对造模大鼠OTUs数量、α与β多样性、菌群生物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差异菌门、菌属的分布结构的改变均产生调整作用。结论:软肝散加味方可能通过减少内毒素生成、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