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系统利用STC15F2K61S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利用电机高速旋转进行扫描,从而由人视觉暂留效应达到显示效果。本系统包括主控板模块、驱动显示模块、实时时钟模块、红外模块、电机供电和主控板供电模块六大组成部分。主控板模块与驱动显示模块跟随电机高速旋转,并由电机进行供电。  相似文献   

2.
散热设计在电机逆变器功率模块研制过程中至关重要,温升是影响逆变器功率模块散热的关键因素。为了探究其温升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流固物理场的电机逆变器功率模块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功率模块的3D温度场和流体场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功率模块内部温度场及湍流流线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导热胶脂参数、环境温度、风扇面积及格栅面积对功率模块温升的影响,得到一种优化后的功率模块流固物理场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考虑空气流场的流固物理场模型能分析电机逆变器功率模块内部的温度,也可确定影响其温升的关键性因素。经优化后,在环境温度为20℃和125℃下,该模型能分别有效降低电机逆变器功率模块23.1%和10.01%的温度。该研究为电机逆变器功率模块的封装热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功率模块结温的在线估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5 nm以下的三维纳通道的玻璃毛细管,以直线超声电机为玻璃管拉伸运动平台,激光器为玻璃管加热装置,DSP为主控制芯片搭建纳尺度玻璃管的拉伸运动拉伸系统。利用了DSP芯片中PWM模块调节激光器加热功率,eQEP模块监测光栅尺反馈的超声电机位置,串口模块传输上位机对下位机控制字和下位机对上位机传输的超声电机位置信息。控制测试系统记录超声电机位置信息,研究超声电机速度与拉制的玻璃毛细管三维通道的宽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采用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自由摆平面控制系统,该系统由角度传感模块、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三部分组成。当自由摆摆动时,由角度传感器SCA60C获取其摆动偏转角度,再经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后送入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数据经处理后,向电机控制模块发出控制指令,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与电机控制模块采用串口通信进行数据传输,电机控制模块按控制指令实现对平板进行控制。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并对系统方案的选择、系统模型的理论分析、计算和相关电路及控制程序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最后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系统控制精度为3.6度。  相似文献   

5.
郭畅  冯雨歌 《信息通信》2014,(10):77-77
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GSM模块TC35为通信核心部件,加以温湿度传感器DHT11、步进电机、显示屏12864、RS232转TTL电路、步进电机电机驱动电路、LED灯等辅助电路构成。智能窗系统可完成根据温度、湿度自动开关窗并发送短信通知手机当前状态和手机回复短信手动控制开关窗功能。由单片机的串口控制GSM模块收发短信,由单片机的IO口控制步进电机及显示模块。  相似文献   

6.
文章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采用STM32f407最小系统开发板、机械臂和JDY-31蓝牙进行组装。其分为8大模块,分别是:PCA9685控制多路舵机模块、矩阵按键模块、LCD1702显示模块、DS18B20温度检测模块、独立按键模块、步进电机、ULN2003步进电机控制模和DS1302时钟模块。各模块协调工作,可显示当前年月日时分秒和步进电机开关状态,可通过矩阵按键模块调整时间,控制步进电机的开关。此机械臂由红外遥控器控制,LCD1702显示舵机状态。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7,(8):129-133
传统的数控机床步进电机控制模块无法有效协调步进电机速度参数间的关系,导致其控制精度不高。为此,设计数控机床步进电机高精度控制模块。模块中的STM32F103微控制器根据综合线性速度控制函数,给出步进电机运行流程的控制指令。FPGA根据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传输给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根据控制信号中控制位置的排序,依次将控制电流导入步进电机,实现模块对被控对象的准确控制。光栅传感器对步进电机的运行流程进行采集,FPGA通过分析采集信息,给出步进电机的具体运行成果并传输给STM32F103微控制器,实现STM32F103微控制器对步进电机运行流程的实时监控和修正。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块具有优良的响应效果、控制误差和控制成果,可实现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变频器世界》2009,(7):35-37
众所周知,功率模块在中国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三菱电机作为专业的功率模块、光模块和高频模块生产商,为中国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去年以来,经济危机影响着全球各行业的发展,三菱电机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如何?现在全球都在关注环保节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非常引人注目,三菱电机在这些行业有什么计划?带着这些问题,《变频器世界》与多家媒体一起采访了负责三菱半导体中国市场销售的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森敏先生,聆听他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功率模块在中国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三菱电机作为专业的功率模块、光模块和高频模块生产商,为中国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去年以来,经济危机影响着全球各行业的发展,三菱电机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如何?现在全球都在关注环保节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非常引人注目,三菱电机在这些行业有什么计划?带着这些问题,《变频器世界》与多家媒体一起采访了负责三菱半导体中国市场销售的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森敏先生,聆听他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问:请问iNTEROTM系列模块,可否驱动船用电机? 答:iNTEROTM系列模块也可用于驱动船用电机。实际上INTERO系列模块适用于所有需要驱动三相电机的应用。当然,根据不同应用的要求,软件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It is shown that the well known Bode variable equaliser is one member of a family of four networks having broadly similar properties. Two of these members, one of which appears to be new, have particular advantages for meeting requirements that are specified in the time domain.  相似文献   

12.
沈家庆  周超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23):132-134
设计了一种新型风扇变频调速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软件编程产生PWM波,与L298的硬件电路一起改变交流电机的频率。利用集成霍尔传感器作为电机转速的检测元件,采用交直一交方式,把工频交流电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供给电动机,驱动风扇转动,实现对交流电机转速的控制。经调试,在变频范围50~225Hz内,风扇转速调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变速率QAM调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睿  李建东 《通信学报》1998,19(4):8-12
本文采用DSP芯片利用软件实现了对变速率QAM基带信号的处理,变速率QAM就是根据衰落的信道的传输特性来自发地调节信号的调制电平数,使信号的误码率在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信息传道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情况下,保持同样的误码率,变速率QAM的频谱利用率可以比4DPSK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集成线性电调衰减器和集成数字衰减器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及其实现的技术途径,并简要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宏伟 《微波学报》1997,13(2):139-145,152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微波可变耦合器,它由二端口3dB耦合反射器和内锁式铁氧体开关组成,该器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大大简化微波网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可调衰减器的超宽带可变增益放大器,以有源可调衰减器作为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核心,并与高增益放大器级联,在3.1~10.6 GHz超宽频带内实现了宽动态增益调节范围.基于Jazz 0.35 μm SiGe HBT工艺,完成了超宽带可变增益放大器的设计,利用安捷伦公司的ADS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3.1~10.6 GHz的超宽频带内,当电压在0.7~2.0V的范围内变化时,该放大器的动态增益变化范围大于60 dB,3dB带宽大于7 GHz,在整个电压变化范围内,S11和S22均低于-10 dB,在最大增益处,噪声系数小于5dB.  相似文献   

17.
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大多基于CMOS工艺和砷化镓工艺,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偏置电压或建立衰减器增益控制结构实现增益可调.本文采用高性能的射频锗硅异质结双极晶体管,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射频可变增益放大器.放大器的增益可控性通过改变负反馈支路中PIN二极管的正向偏压来实现.基于带有PIN二极管反馈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本文详细分析了增益可控机制,设计并制作完成了1.8GHz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为1.8GHz时,控制电压从0.6V到3.0V的变化范围内,增益可调范围达到15dB;噪声系数低于5.5dB,最小噪声系数达到2.6dB.整个控制电压变化范围内输入输出匹配均保持良好,线性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可变速率调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AM是振幅和相位联合的调制技术,近年来人们对多电平QAM应用于移动环境进行了研究,例如:根据移动信道特性的好坏可自适应地改变QAM的电平数,即改变信道的传输速率,从而形成变速率QAM(VR—QAM)。本文将对近年来提出的在个人通信等领域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可变速率调制技术的原理、性能及应用做简要介绍,最后预测调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A technique to develop a simple,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from measurements of flux linkage) which captures all of the relevant dynamics of the motor over its entire operating regime is described. A least squares data reduction algorithm that handles the analyses in a natural way to generate bivariate polynomials to approximate the flux linkage is given. Comparisons with a theoretical method and other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Tan  E.C. 《Electronics letters》1982,18(8):324-326
The letter describes how the configurations and the coefficient values of a class of lowpass wave-digital filters realised in special-purpose hardware may be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