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住宅户型设计单一化、模式化的问题,对几个前卫性住宅进行了户型及空间的分析.试图以此为借鉴,为广大设计者对住宅多样化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从而促进多样化住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日本集合住宅的设计理念和精细化设计的特点,对我国中小户型住宅案例与日本集合住宅的设计案例进行了比较,旨在将住宅精细化设计水准较高的成功案例作为我们的借鉴对象,提高我国中小户型住宅精细化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本集合住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劲 《世界建筑》1994,(2):60-65
从80年代后期开始,以年轻一代为主体的建筑师在日本集合住宅设计领域里进行了大量新的尝试,他们的设计活动引起了日本建筑舆论界的很大反响。 后现代主义曾经席卷了世界各地,近代建筑思潮中的禁欲主义彻底瓦解了,随之而来的是建筑设计中的多元化现象。建筑师们比起以往来更加注重了价值观和生活形式的多样化,于是,日本的集合住宅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日本集合住宅经历了从高层低密度到低层高密度的转折,这个转折是由日本社会发展的时代需求、学者对于高层建筑的批判以及地方官员对于地方建筑的倡导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对于日本集合住宅时兴的探讨,可以为我国住房问题的思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苗宏晋 《山西建筑》2001,27(2):6-6,17
概括介绍了住宅设计的发展过程和不同时期人们对它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住宅设计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以适应人们对住宅需求的不断变化。说明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只有以人性化、空间多样化和可持续性来设计居住空间,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日本住宅的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个多地震、土地资源极其稀缺的国家,在居住的需求上、设计和建造上,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希望对日本集合住宅设计进行总结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品房市场的不断成熟和人们对住宅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住宅设计将面临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而且我国的住宅设计向策划型、集成化、信息化、精品化、空间设计多样化方向发展.设计市场走向开放化、辅助设计专业化、住宅生态环保设计系统化.  相似文献   

8.
李锦霞  王洁 《华中建筑》2004,22(4):62-64
针对目前我国住宅户型设计单一化、模式化的问题,通过对日本最近建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岐阜县营住宅和柬云集合住宅户型设计的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了日本建筑师在探求住宅户型多元化方面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对国内建筑师探求多样化的户型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本集合住宅及老人居住设施设计新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日本的集合住宅和老人居住设施的设计新动向分别进行了介绍。前者主要包括:在户型设计上求新求变以适应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在结构形式上追求广义的耐久性以适应人生不同阶段的居住需求;在居住心理环境设计上,从单纯注重私密性转向适度开放以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社区的自然形成;使住宅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后者主要包括:使老人居住设施与地区的特性更好地结合,使其有家的感觉;为老人创造 出有利于保持自立和尊严的个性化空间;促进设施规模的小型化;注意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之间的连接;将设施对外开放以促进与外部的交流;创造多样化的休憩场所,加强空间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相似文献   

10.
阳台是住宅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要满足住户对于功能方面的要求,还要满足住户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阳台是居住者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它作为户内空间与户外空间交流的桥梁,引导住户更多的走出房门亲近大自然,同时为建筑的绿色节能与生态化做出贡献。因此,阳台设计的优劣已经成为近年来改善居住环境、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现代集合住宅阳台的大致情况,然后着重从阳台设计的功能性、生态性与美观性,论述集合住宅阳台的多样化设计,最后总结集合住宅阳台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居住问题日趋突出.两代人分居毗邻居住已经成为老年人向往的主要居住模式.针对这些情况,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本文提出住宅小区底层住宅老人化的规划模式.将多层、高层建筑的底层住宅专供老年群体,与楼上的子女毗邻居住.对底层住宅进行分割设计,使之适合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既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居住问题,又减轻了底层住宅的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D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eighbour’s house affect how we view our own home?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comparisons in housing assessments by testing whether the size of one’s home relative to others in their neighbourhood influences their housing satisfaction. I use a unique feature of the 1993 American Housing Survey, in which the US Census Bureau randomly surveyed 988 housing units around the country and a cluster of approximately 10 of their nearest neighbours. I use these data to test whether a unit’s relative size in its neighbourhood influences the occupant’s housing satisfaction while controlling for a series of occupant and unit characteristics. I find evidence that relative position matters. Those living in comparatively small houses are more likely to expres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ir home than people living in units that are large relative to other houses in their neighbourhood cluster.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1960s and 1970s, Japanese housingmanufacturers focused solely on the `massproduction' of their products, resulting in asupply of virtually identical, rathermonotonous houses. Due to the `inferior' imageassociated with the low-quality appearance ofthese houses, the public immediately rejectedthem. Since then, manufacturers have placedgreater emphasis on improving industrializedhousing quality, and thereby customersatisfaction, such that today Japanese housingmanufacturers enjoy a reputation for providingquality housing that, while stillmass-produced, is customized – i.e., `masscustomization'.In order to meet today's diverse demands forhousing, Japanese manufacturers apply a quality-oriented production approach in themanufacturing of industrialized homes based ona cost-performance marketing strategy,which considerably increases housing quality byproviding standard fittings. As a result,even though affordable homes are still ingreat demand, manufacturers have actually beensuccessful in producing and marketing more expensive high-quality homes. This study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quality-orientedproduction approach on the delivery ofprefabricated homes in Japan, and highlights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quality-oriented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method that, in theory, helps reduceproduction costs and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aimed at maintaining relatively highretail housing pric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百年住居的理念,对住宅的适应性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常规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满足在全生命周期条件下多层面的适应性,即居住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核心家庭居住功能的适应性以及住宅工业化及部品需求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在住宅设计阶段应对其结构体系、设备体系和装修体系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根据以上要求,希望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针对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一方面能有效地对中小套型住宅适应性设计进行较为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能直观地反映出未来中小套型住宅设计的基本需求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以及夏季和冬季住宅能耗的不同,以太阳能技术为主,结合造型尝试多项太阳能技术的综合运用,建筑造型富有江南地方民居特色,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为不同住户或同一住户的不同使用时期提供户型演变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为南方低能耗宜居住宅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晶 《城市规划》2008,(5):45-50
将改革开放至今的我国住房政策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通过政策分析指出造成现阶段我国"福利性"、"保障性"、"政策性"租赁住房供应不足,国民购房需求过剩的政策性原因。其次介绍和比较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在政策性住房供应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决策过程和决策手段,指出我国现有政策性住房供应方式选择的不足和问题点。最后立足于我国特有的住房问题,提出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政策的具体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住宅产业敏捷生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住宅技术水平提高 ,住宅产业开始向着工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同时我国渡过了住房极度短缺的时代 ,住宅逐步实现商品化 ,居民对住宅的要求趋向个性化。如何解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与住宅多样性、个性化矛盾的问题 ,成为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生产技术关键。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敏捷生产正是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比较建筑业、制造业与住宅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提出住宅产业适合采用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敏捷生产方式。进而通过对住宅产业敏捷生产体系构成要素的分析 ,建立了分散网络集成生产的住宅产业敏捷生产体系框架 ,阐明了该体系的总体目标、信息处理、组织体系、管理模式等要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传统民居空间模式特点,对山东内陆地区村庄整合过程中小康住宅户型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满足新的居住模式下村民对居住空间物质和精神层面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廉租房租户不固定的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廉租房户型适应性设计的想法,以达到在同一个户型中适应租住人群的变化的目的。或者在不涉及结构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很小的改动,来增强廉租房自身的适应性。以达到“居者有其适合的屋”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晓鹄 《山西建筑》2014,(35):231-232
通过对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新政策以及新的供地方式的分析,预测了实施后正反两面的效果,最后得出解决方案,指出新政策一方面可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商品住房的建设,符合居民实际需求,并能大幅对冲商品住宅售价的上涨,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普通刚需产品减少,普通商品房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导致城市肌理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