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住院床号的奇数偶数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早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语言、肢体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评分和语言功能恢复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早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多发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进行评价,探讨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入院治疗的100例多发脑梗死后早期吞咽困难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洼田氏吞咽能力检验及结合测定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吞咽困难程度评价;随机分组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性的治疗、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直接训练、间接训练及心理护理,恢复吞咽功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吞咽困难分级与对照组行双侧检验,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4.00%,而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48.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发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进行合理地评价,加强临床护理强度,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726-72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预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通过患者治疗前后自主填写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重大影响,可以有效的恢复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中,痊愈3例(7.5%),总有效27例(67.5%),治疗组中,痊愈6例(15.0%),总有效34例(85.0%),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差异明显,结果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脑梗死偏瘫失语的患者康复,同时使其自身自觉配合治疗坚持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卫生院进行治疗的5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入院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并且于6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等指标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等指标评分均要明显好于护理前,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41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语言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后在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方面对比差异明显(P <0.05),护理干预后患者语言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效果较好,可以有提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针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需要进行常规性的内科基础治疗,针对研究组的患者,还需进行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进行干预治疗。结果研究组40例脑梗死患者的肢体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值<0.05)。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状态较好,日常自理能力以及活动能力较强,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更为显著的提升。结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能够对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生活质量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后对照组实施电话回访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高年资护师定期上门回访,指导康复锻炼,实施评价。结果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加强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对积极促进各种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相关的常规药物等治疗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肢体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运动能力进程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法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法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肢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14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护理及患者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行系统化偏瘫肢体康复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0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者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治疗,康复者则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即实施早期康复是安全的,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种功能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7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黄坤 《药品评价》2020,(1):32-3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仅应用阿司匹林对患者实施治疗,研究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7d后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神经功能、NIHSS分数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以上P值均<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受损的神经可以获得更好的恢复,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对负性情绪、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护理后6个月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6个月HAMA、HAMD评分分别为(35.22±4.03)和(41.31±5.22),均低于对照组的(42.26±4.35)和(49.55±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6个月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77.78%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位一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中可显著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的早期情绪干预方法,并分析其对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脑梗死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情绪干预方法,并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护理、辅助功能锻炼指导等的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功能的变化,并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自评量表评价两组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存在睡眠障碍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情绪干预,注重患者心理健康,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睡眠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立普妥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出血风险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采用立普妥。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血清中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均发生变化,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中,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立普妥治疗的效果更具有临床意义,安全有效,有利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龚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55+57-55,57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3例和加用依达拉奉组(观察组)43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6、1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ADL评分量表的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在改善脑梗死患者早期的神经功能方面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生存能力改善幅度也较大,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李俊  陈怀珍  吴云虎  徐国存 《安徽医药》2015,36(10):1213-1215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 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舍曲林50 mg 每晚)和对照组(淀粉片1#每晚),两组均联合心理治疗,疗程12周,监测治疗前后血浆皮质醇(COR)水平,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PHQ-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急性期脑梗死抑郁患者早期干预疗效、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随访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尤以治疗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HAMD评分及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S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COR水平和PSD发生率。应重视卒中后急性期内抑郁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1例、康复组45例。常规组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两组Barthel指数、NDS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康复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NDS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康复训练时机,加强心理干预,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病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