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结核瘤与肺癌X线鉴别特点 ,提高肺结核瘤与肺癌X线鉴别水平 ,减少误诊。方法 分析典型结核瘤与肺癌在影像上的表现特点。结果 本组病例 96例 ,无分叶者肺结核瘤明显多于肺癌。卫星状病灶及钙化灶、引流支气管肺结核瘤多见 ,胸膜凹陷征肺癌占多数。结论 有无卫星状病灶是鉴别肺结核瘤与肺癌X线的关键 ,评价肿块内有无局限融解或空洞、钙化灶也是鉴别两者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肺结核普通X线与CT影像表现,探讨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并经临床证实52例肺结核的普通X线与CT检查结果。结果 52例肺结核患者中47例胸片发现肺部有结核灶,5例胸片表现正常;52例CT全部检出肺部结核灶,并在发现空洞、胸水、钙化、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合并症等方面明显多于X线胸片。结论 CT扫描对显示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形状、数量、性质及胸片隐蔽部位的结核灶、纵隔淋巴结结核、各种合并症等有明显优势,在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其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1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单纯肺结核及肺癌组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1例病例中,有肿块者35例,占68.63%,大部分病例有卫星灶和纵隔的淋巴结肿大。影像学上,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病灶的形态如肿块、结节影、分叶毛刺征比单纯肺结核组要明显(P〈0.01),而斑片影、条索影、空洞则不及肺结核明显(P〈0.01);单纯肺癌组的这些影像学表现均比肺结核合并肺癌组要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临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且较为多见,对于陈旧性或进展期肺结核,抗结核疗效不满意,应怀疑合并肺癌的可能,及时结合辅助检查,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庄珩 《吉林医学》2012,33(13):2791-2792
目的:总结肺结核普通X线与CT影像表现,探讨CT在肺结核诊断及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有较完整临床资料并经临床证实100例肺结核的胸片与CT检查结果。结果:100例肺结核患者中82例胸片发现肺部有结核灶,18例胸片表现正常;100例CT全部检出肺部结核灶,并发现胸片未能发现的小空洞、小的局灶性病灶、少量胸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在合并症等方面也明显多于胸片。结论:CT扫描对显示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形状、数量、性质及胸片隐蔽部位的结核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各种合并症等有明显优势,在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于世安  孙新 《当代医学》2014,(23):58-58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肺结核的原因与鉴别要点。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4月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医院收治肺结核住院患者10322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癌106例。就肺癌误诊肺结核的原因及鉴别要点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病理确诊为肺癌106例,误诊率为10.3%。误诊结核类型:单发综合征13例,占12.3%;血型播散性肺结核15例,占14.1%;浸润性肺结核48例,占45.3%;结核球14例,占13.2%;结核性胸膜炎16例,占15.1%。结论以病灶形态为基础,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和CT影像学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多数病例可确诊,对疑难病例应多次检查痰脱落细胞,做纤支镜和胸膜活检等,以达及早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非典型结节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非典型结节病患者20例,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胸内淋巴结肿大15例,占75%,其中无肺部病灶仅胸内淋巴结肿大者7例,为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肺门淋巴结无肿大者3例,以淋巴瘤误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纵隔淋巴结2例,以纵隔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转移误诊.出现蛋壳样钙化,主要在肺门及前中纵隔分布,肿大淋巴结均<2.5cm2例,肿大淋巴结在增强后重度强化.有肺部病变14例,占70%,误诊12例,为60%误诊率,分别误诊断转移性肺癌和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伴胸腔积液.另外肺部病变和胸内淋巴结肿大者8例,纵隔淋巴结及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3例,其中误诊为纵隔及肺转移1例.本组20例患者中,诊断为结节病5例,占25%.肺活检诊断8例,经纵隔淋巴结活检诊断5例,经实验室及临床诊断2例,在给予激素治疗后病情均缓解.结论 结节病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需在对胸部结节病的典型影像学进行掌握的同时,也应了解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病史行综合分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增加,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相对数和绝对数也有所增加,因而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成为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北京市结核病院分析82例不典型结核中误诊为肺癌的52例,40岁以上的病人误诊尤多。据统计误诊率为15~20%。大多数医疗单位对于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痰检查。当然开展支气管镜活检、穿刺活检等检查误诊率可大为减少,但开展这方面的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误诊病例的分析,提高阅读X线平片的水平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阅读经病理及CT诊断为肺癌的误诊病例14例,分析其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肺癌发生于肺内、纵隔以及胸膜转移的病例,分别误诊为继发性肺结核(以下简称肺结核)合并胸膜炎、继发性肺结核复发或合并感染、肺炎、支气管肺炎等。结论肺癌的原发病灶不典型以及发生多部位转移时,其X线表现与肺结核合并肺感染、胸膜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相似,且鉴别较难,需密切结合临床是否有反复咳嗽、咳嗽气促、咳嗽胸痛等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或进一步检查,慎重诊断。  相似文献   

9.
冯新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11-111
肺结核与肺癌在临床症状、X线、CT影像表现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菌阴肺结核诊断尤为复杂,难以确诊,在临床上易发生误诊现象,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特别是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加以鉴别。本文结合肺结核误诊为肺癌3例病人,对两病进行鉴别性诊断分析,以减少误诊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瘤与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3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结核瘤病例的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进行分析,寻找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征象.结果 分叶轮廓、毛刺状外缘、空泡征、卫星灶、胸膜改变、钙化为重要征象.其中,分叶轮廓、毛刺状外缘及胸膜改变等尤其需要仔细辨认.结论 应用这些重要征象,结合结核瘤阳性的化验结果.可帮助鉴别诊断肺结核瘤和肺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安宇  何建  唐春兰 《中外医疗》2009,28(32):44-44
目的分析肺癌和肺结核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2008年我院确诊为肺结核以及拟诊为肺癌并肺内及右侧胸膜转移癌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收治的1例病人病理提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患者咳嗽、咳痰、气促逐渐缓解。抗痨治疗2个月后复诊,患者无咳嗽、咳痰、气促等不适,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肿块较前缩小,右侧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结论对于临床上肺结核瘤和肺癌鉴别诊断困难的患者,应认真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肿块型活动性肺结核与肺癌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探索综合分析PET和CT的多种影像改变鉴别两者的可能性。方法 纳入在CT上呈现为肿块型的实性病灶的活动性肺结核74例和肺癌6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灶的18F-FDG PET代谢信息(包括SUVmax、病灶代谢是否高于纵隔血池、病灶中心是否存在放射性缺损)和CT信息(包括病灶大小、空洞、空泡征、分叶征、边缘是否光滑和纵隔/肺窗比值)等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种疾病的参数,建立鉴别两者的回归公式,通过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肿块型活动性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PET定量指标(SUVmax是否高于2.5)及定性指标(病灶代谢是否高于纵隔血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虽然肿块型活动性结核与肺癌在SUVmax、代谢是否明显高于纵隔血池、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空洞以及CT纵隔/肺窗比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患者性别、病灶内有无放射性缺损、空泡征、边缘是否光滑和分叶征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放射性缺损、边缘光滑和分叶征对鉴别两种疾病有价值(P<0.05)。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将上述4个因子纳入分析而得活动性结核风险预测模型:P=1(/ 1+e-x),X=-0.530+1.978×性别+3.343×放射性缺损+2.846×边缘光滑-2.116×分叶征。该模型用于诊断肿块型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为78.4%,特异度为92.2%,准确率为84.8%,阳性预测值为92.1%,阴性预测值为78.7%。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仅根据病灶的代谢高低难以将肿块型活动性肺结核与肺癌进行鉴别,综合分析患者性别、病灶是否存在放射性缺损以及病灶边缘信息有助于将大多数活动性结核病灶与肺癌鉴别。  相似文献   

13.
肺原发综合征占肺结核的10%左右,以儿童多见.随着CT检查的普及,肺部结核病灶与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同时存在的状况经常可见,尤其是出现于成人者,其CT影像与肺癌的影像表现极其相似,误诊为肺癌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4.
莫洪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68-3269
结核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儿童,成人较少,且难与其他疾病鉴别,往往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为了提高对成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尽早作出诊断,及时治疗,笔者将9a所遇见的肺结核中,选择一组病例为成人单纯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无合并肺部、胸膜和其他脏器结核,共13例进行分析报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淋巴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我院收治的三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误诊原因,并复习了相关诊断技术新进展的文献。结果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普通CT影像学特征,临床医生利用增强CT,FDG-PET,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等技术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能力还不足。结论PPD试验强阳性。或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抗酸染色镜下找到杆菌(哪怕仅有一条,非分支状),纵隔淋巴结在增强CT下有环行强化,其内有网格状增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等是临床确诊纵隔淋巴结结核最重要的依据。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皮肤结节和外周淋巴结(尤其是PEF—CT显示高浓聚的外周淋巴结)病理活检有益于鉴别诊断。准确定位下TBNA有利于提高诊断。动员患者进行纵隔镜检查以取得病理鉴别依据,但必须严格遵循隔淋巴结肿大一般疾病鉴别诊断的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董荣秀  张亚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750-1751
目的:分析我院肺癌误诊原因.材料与方法:①病例来自我院2000年至2003年临床诊断的肺癌病例.②病例诊断采用X线、CT和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确诊病例需经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分析:累计诊断肺癌病例38例,误诊肺结核的占31.3%.结论:通过对肺癌误诊的分析表明:造成误诊肺结核的病例最多.主要原因为:结核病专科医院不熟悉肺癌的临床特点,加上病例中呈现明显的年轻化、无吸烟史比率高、不重视鉴别和病理诊断等所致.  相似文献   

17.
纵隔淋巴结结核或伴有肺内浸润灶(原发综合征)过去认为多见于儿童。但随着我国结核病疫情的改善,儿童时期感染结核病机会减少,在青年及成年人中已屡见不鲜。遗义山区尤为突出。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易误认为继发性肺结核,甚至误诊为纵隔或支气管肿瘤。为了探讨本地区该型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兹将我院所见的30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作一分析。资料及方法以1979—1984年间经住院确诊的27例和纤支镜检查发现的3例作为分析对象。本组病例诊断依据是, 1.胸部X线摄片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2.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或消失; 3.伴有肺、胸膜或脑膜等处肺内外结核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向,老年人肺癌与肺结核并存的几率增多,将肺癌误诊为肺结核时有发生,尤其是发生在结核好发部位,结核病灶较密集,而癌灶影像不典型时,更易误诊为结核球,本文收集12例老年人肺癌合并肺结核误诊为结核球的影像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纵隔镜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经验.方法:对258例初步诊断或疑诊肺癌的患者行纵隔镜淋巴结活检并将标本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报告对疾病作出明确诊断.结果:全部病例中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者245例,确诊率95.0%(245/258).术前检查确诊为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的67例患者中,纵隔淋巴结阳性49例.阴性18例,CT检查准确率73.1%(49/67);术前拟诊为恶性肿瘤72例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41例(其中肺癌24例,纵隔恶性肿瘤17例),良性疾病25例,术后诊断不明6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56.9%(41/72);术前拟诊为良性疾病119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疾病104例(其中结节病74例,纵隔淋巴结结核15例,纵隔淋巴结炎15例),恶性疾病(肺癌)8例,术后诊断不明7例,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7.4%(104/119).结论:在肺癌诊断及肺癌术前分期方面,纵隔镜检查是一种准确、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Castleman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Castleman病误诊为肺门淋巴结结核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并结合误诊文献复习分析其常见误诊疾病,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结果该病易误诊为淋巴结结核、肺癌、结节病、淋巴瘤、骨髓瘤、腹部恶性肿瘤及风湿性疾病等。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时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该病例最终诊断为Castleman病(浆细胞型),予以CHOP方案化疗,病情稳定,短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Castleman病为一种慢性的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少见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征性,易误诊为多种临床常见病,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确诊有赖于淋巴结活检和病理学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和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