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注药物过敏反应与非药物过敏反应的观察及预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中为病人进行肌肉注射时,经常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青霉素、链霉素或其它药物引起的药物过敏反应;也有非药物本身引起,它与药物过敏反应有某些相似的症状,临床上容易混淆。现将我们临床观察体会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990年处理注射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28例。其中药物过敏反应8例,年龄12—28岁。非药物过敏反应20例,年龄为14—42岁。  相似文献   

2.
非皮试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争业警惕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植蓉  吴昌志 《护理学报》2009,16(21):62-63
在防范非皮试药物过敏反应中引入护理专业警惕概念,持久注意非皮试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制定、执行可致过敏非皮试药物使用与处置流程,包括列出可致过敏的非皮试药物名录;使用前认真、细心询问家族史、用药史、过敏史;静脉用药前30 min严格控制滴速<30滴/min;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自行设计药物阳性告知卡,详细写明过敏药物名称及发生时的反应,在院期间悬挂在床头,出院时护士将其粘贴在患者门诊病历上,指导患者以后就诊时携带,保障以后用药安全。本组7例患者都在发生过敏反应的最初时间得到了及时处理。认为在可致过敏的非皮试药物使用过程中,强化护理专业警惕意识,采用非皮试药物过敏反应预见性流程处置,使护士逐步认识了护理专业警惕的作用,提高了对非皮试药物过敏反应的重视度。说明正确的认知是提升护理专业警惕性的基础;丰富的护理知识是具备护理专业警惕性的前提;细化的护理流程体现护理专业警惕性的作用;切实的执行力展现了保证用药安全的效果;规范的延伸服务展现了保障长远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药物过敏试验记录单的人性化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效,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使用某些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外,还须作药物过敏试验,以防发生意外。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药物过敏试验成了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的护理操作之一,由药物过敏试验引发的护理纠纷也日趋上升。为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因药物过敏试验诱发的护理纠纷,2008年我们设计了《药物过敏试验记录单》,临床试用一年,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药物过敏反应临床各科较为常见,有人查阅了1931~1978年出版的228种国内医药期刊,共报道药物过敏反应者9,553例;还有人收集整理了近十余年内出版的有关药物过敏反应的文献资料1,400多篇,发现致敏药物有350种。本文对来自基层医疗单位的4篇有关药物过敏反应的来稿(有的报道重点是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使用奈达铂或顺铂化疗过敏反应的特点及护理要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护理经验。方法 2013年3月至2017年11月了解本科室560例采用奈达铂或顺铂诱导化疗或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情况及特点,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3例患者出现Ⅰ~Ⅳ度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32%,其中Ⅰ度过敏反应4例(占30.77%),Ⅱ度过敏反应4例(占30.77%),Ⅲ度过敏反应2例(占15.38%),Ⅳ度过敏反应3例(占23.08%);在注射药物后5~10min内出现过敏反应6例,10~30min内出现过敏反应6例,30min后出现过敏反应1例;4例是第2次使用药物发生过敏反应,7例是第3次使用药物发生过敏反应,2例是第4次使用药物发生过敏反应;2例为顺铂+5-FU诱导化疗时发生过敏反应,4例为顺铂同时期化疗时发生过敏反应,2例为奈达铂+5-FU诱导化疗时发生过敏反应,5例为奈达铂同时期化疗时发生过敏反应。在使用抗过敏药物后,2例患者继续使用奈达铂或顺铂化疗,4例患者更换其他铂类药物继续化疗,7例停止化疗。结论奈达铂或顺铂过敏可出现在非首次用药患者,输注过程中的任何时间段均可发生,同期放化疗患者过敏风险比诱导化疗的患者高,由于药物过敏反应缺乏预见性和未知性,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护理管理上要建立完善的预见性防范措施及护理流程,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奥沙利铂第4疗程化疗致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护理。认为临床用药过程应树立“每次用药都具有潜在过敏性反应的危险”的意识;除对常见过敏药物重视外,对不常见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也要多加注意,特别是对既往用药无过敏反应的患者也不能疏忽大意;充分做好用药前抗过敏准备,用药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加强巡视,随时备好急救用品和药物,是确保用药安全的关键;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准确用药,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非处方用药正广泛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应用。绝大多数非处方用药的应用是安全的。但是,任何药物的应用都有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甚至是比较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与重视。随着非处方用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出现非处方用药药物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提高非处方用药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不仅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必要的,就是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也是必要的。只有提高非处方用药药物过敏反应的认识,才能在一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尤其是比较严重的药物过  相似文献   

8.
头孢菌素过敏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探讨进行皮肤敏感性试验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7871份住院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过敏史。结果59.9%的住院患者使用了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4%。结论在使用头孢菌素前用拟用药物进行头孢菌素皮肤敏感性试验,可防治药物过敏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其特点为仅发生于少数人,其基本原因在于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1]。为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高致敏性药物前,应作药物过敏试验。抗生素是临床最为常用的用前需作过敏试验的药物,但目前临床上抗生素过敏试验有些方面形成盲区,需进一步规范,现与同行讨论如下。1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试验青霉素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格兰氏阴性菌及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具有性质较稳定、产量高、作用强、毒性低的特点,是目前治疗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的首选药[2]。青霉素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发生率估计为1%~10%。在抗微生物药物中,是发生过敏反应最多的一类[3]。而近年来青霉素类抗生素品种层出不穷,如:苯唑青霉素、哌拉西林钠、美洛西林钠、阿莫西林钠以及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如哌拉西林那他唑巴坦钠等等。无统一规定的皮试方法:大部分在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叙述如下: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作青霉素皮肤试验;但也有部分无明确规定,如:注射用哌拉西林那他唑巴坦钠(商品名:凯伦),在说明书中仅提及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无过敏史,未提及具体的皮试...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体质的病人使用某些药物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详细询问用药史和过敏史外,还必须做好药物过敏试验,以防发生意外,在临床工作中.青霉素过敏属于医务人员头痛的问题,现就此谈点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为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致敏性高的药物前,应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并作药物过敏试验。皮肤过敏试验(以下简称皮试)可以测定Ⅰ型皮肤过敏反应,对预报过敏性休克反应有参考价值,故结果阴性才可以用药。门诊患者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我们对门诊患者皮试的环节加强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有作者报道在179例药物过敏反应中,61.6%由抗菌药所致。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药疹、药物热、血清病型反应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其中药疹常见,过敏性  相似文献   

13.
头孢哌酮钠的双硫伦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显德  孙晓莉  李洪军 《临床荟萃》2006,21(18):1326-1327
头孢哌酮钠(cefoperazone)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该药抗菌谱广,对肝肾不良反应小。特别当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感染或对其他类药物过敏时,经常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文献统计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占头孢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40.1%,严重的可危及生命。近几年发现饮酒患者中出现一种双硫伦样反应,起病快,容易判断为过敏反应。我们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探讨过敏反应和双硫伦反应的不同表现和机制,以便在临床中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4.
何思森  张丰剑 《临床医学》1993,13(3):119-120
药物过敏反应即药物变态反应(Drug allergy),药物变态反应在各种年龄、种族、性别、职业的人体中均可随时随地发生。变态反应主要是以下几种:①IgE抗体介导的反应。②细胞毒抗体介导反应和免疫复合物反应。③细胞介导的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可以是上述某一过程,也可以是上述全部过程,很难绝对地分开,反应的发生可引起发烧、皮疹、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多种症状,影响到肝、肾、肺、循环多个系统,严重者休克死亡。为避免药物反应发生,一些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一、过敏试验种类和方法目前临床上药物过敏试验有皮试法、点眼法、口  相似文献   

15.
<正>药物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为了有效及地的抢救药物过敏的患者,本院于2013年将自制药物过敏急救盒应用于临床。护士1人1个,随身携带于工作服口袋中,成功有效地救治每例药物过敏患者,节省了抢救时间。现将  相似文献   

16.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剂量选择幅度大、价格低廉、对胎儿毒副作用低,因此,在产科抗感染治疗中常作为首选药物。但是,由于使用青霉素易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据统计,该药过敏反应发生率占各种药物过敏反应中的首位(约为用药人数的0.7—10%),而且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也最高^[1]。因此,在使用青霉素药物之  相似文献   

17.
加强病人药物过敏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病人药物过敏的护理干预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对护士加强药物过敏的安全教育;不断学习和认识药物过敏的深刻意义,每一种药物和给药途径均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药物过敏试验不是判断药物过敏的唯一标准,应走出药物过敏的误区;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把好药物过敏试验质量关;密切观察药物过敏反应,掌握药物高度过敏反应发生的时间,早期发现不典型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熟练掌握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规程,病人对药物过敏的相关内容应有醒目标志。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各医院对药物过敏反应都十分重视,也有很好的临床经验。本刊收到不少介绍这类临床经验的稿件,现摘选几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应用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2008年发生的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较高。所致过敏反应以变态反应居多,其中一般过敏反应11例,过敏性休克4例,药物热3例,血管神经性水肿2例,神经系统反应2例。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的原因较多,临床应加以重视,要注意合理用药,并在用药过程及用药后加强观察。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者可致死。因此,各医院对药物过敏反应都十分重视,也有很好的临床经验。本刊收到不少介绍这类临床经验的稿件,现摘选几例,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