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总结专科医院危重症孕产妇实施院外安全转运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86例危重症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转运前的病情评估,转运途中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或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等.结果:86例危重孕产妇安全转运86例,转运成功率100%,转运途中有2例出现意外事件,经相应的积极处理后,病情稳定.结论:专科医院妇产科危重孕产妇在院外转运的过程中常遇到较大的困难,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需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危重孕产妇转运途中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医疗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9月30日该院急诊科接诊并进行了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转运,观察组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中并发症、护理投诉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并发症发生率1.30%、护理纠纷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的4.70%、3.30%;观察组病人家属的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的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护理程序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芳  张蕻  陈英 《医疗保健器具》2010,17(9):105-106
目的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程序管理,以减少意外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回顾分析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检查的危重患,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护理程序管理措施转运患者286例,观察预后和并发症。结果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38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77例,24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2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5例在入院后1h内死亡。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程序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危重症孕产妇转运平台在降低危重症孕产妇死亡率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宁市6个产科急救中心和六县一区共13个县级产科急救中心2010至2014年的孕产妇活产数、高危数、死亡数等数据,就危重症孕产妇转运平台建立运行后,对高危孕产妇救治及死亡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各年份的死亡孕产妇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25,P=0.256).2014年的高危孕产妇高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χ2值分别为122.056、433.176、43.802、33.479,均P<0.05);2014年危重孕产妇例数高于2010年、2011年、2012年(χ2值分别为11.727、16.524、24.672,均P<0.05);2014年危重孕产妇和高危之间比例高于2010年、2011年、2012年(χ2值分别为8.329、9.211、21.709,均P<0.05);但2014年死亡孕产妇与危重之间的比例要低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χ2值分别为10.887、11.581、4.053、4.034,均P<0.05).2010-2014年各级医院危重症孕产妇构成比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级医院2014年危重孕产妇转诊率较2010年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2,P=0.037);二级医院2014年危重孕产妇转诊率较2010年和2011年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358、20.530,均P<0.05).一级医院转诊所花费的时间从2010年的84min下降至2014年约48min,各年份间危重孕产妇转运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78,P<0.05),且2014年转诊时间均明显短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t值分别为7.945、6.946、4.443、2.873,均P<0.05).二级医院转诊所花费的时间从2010年的76min下降至2014年的约42min,各年份间危重孕产妇转运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734,P=0.000),且2014年转诊时间均明显短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t值分别为19.626、16.460、9.357、6.595,均P<0.05).2010-2014年南宁市孕产妇共死亡人数111例,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为53例,占总死亡人数的47.75%;间接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为5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52.25%.统计学分析显示,2013年直接产科原因致死的孕产妇所占死亡人数比例显著低于2010年(χ2=3.978,P<0.05).结论 危重症孕产妇三级转诊平台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是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院内转运单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2020年10月收治的64例危重症患儿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儿在转运前应用院内转运单进行核查,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工作流程。对两组患儿比较院内转运时长(CT室、ICU、普通病房),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院内转运时长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转运单在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转运过程中的整体效率,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的不良影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总结医院危重症患者标准化院内安全转运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经验。立足于医院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特点及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制定符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实际情况的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作业清单,规范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综合能力,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1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所有患者均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途中严密监护,做好应急抢救措施和转运后交接。结果 512例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没有出现死亡、心跳呼吸骤停,意外脱管、坠床等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准备、转运途中严密监测及做好应急抢救措施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配合,以供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以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急诊科危重病人800例为研究对象,院内安全转运时加强护理配合,观察在院内转运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院内安全转运,途中发生心跳骤停16例,占2.00%;呼吸骤停10例,占1.25%,经急救处理后好转,未发生一例转运途中管道脱出、输液中断、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结论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时应强化护理配合,做好应急准备措施,以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9.
戴冬梅 《工企医刊》2011,24(6):64-65
急诊是危重患者的入口,入院时,由于病因、伤情有许多未知因素且病情变化快,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使伤病员得到进一步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常需要实行院内快速安全有效的转运,其转运过程中也伴随着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为了保证患者转运中安全,减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危重患者,对患者在院内的治疗情况、安全转运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安全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分析并总结出这些措施的价值。结果 42例危重患者在整个转运过程中均得到合理且安全的护理,转运中没有任何伤亡事故出现,所有患者均行安全转运护理。结论在急症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实行安全转运,并在转运期间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减少转运期间伤亡事故发生,保障更多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云 《工企医刊》2004,17(5):95-95
2003年6月~2003年12月间结合急诊室3122例病人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对如何进行安全转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院内转运属于急诊危重患者在抢救中不可分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救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假如操作不当,不但会影响到危重患者的诊断于治疗,还很有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甚至导致的死亡。本文重点介绍了急诊危重患者在院内安全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和转运中人员的配合协调以及转运各阶段的护理重点,并且通过综合的分析,指出了转运过程安全护理工作的提高要点。  相似文献   

13.
危重患儿院内转运是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患儿经过紧急干预后,必须通过院内转运以接受及时有效地治疗。虽然院内转运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就在很短的时间内随时会出现病情突然变化而导致心搏、呼吸骤停。  相似文献   

14.
孙璐 《医疗装备》2021,(1):96-97
目的 探讨气动型呼吸机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科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4例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在转运期间给予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试验组在转运期间给予气动型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转运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序贯性措施在危重孕产妇安全转运与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为控制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9月222例危重孕产妇从院外转运过程及处理措施,统计资料包括孕产妇一般信息、转运年前后诊治过程、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并比较2014-2015年在健全的孕产妇管理体系下,运用序贯性措施进行危重孕产妇的转运反应时间。结果危重孕产妇转运医院主要为一、二级医院。危重孕产妇的主要病种为产科出血、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产科出血及失血性休克共165例,占74.32%;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并发症92例,占41.44%。转运的222例急救患者中220例安全出院。运用序贯性集束化措施后转运处置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全产科急危重症抢救常规和孕产妇急救转诊管理体系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采用序贯性集束化措施是进一步控制孕产妇死亡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网络急救应用于救治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的效果,探讨网络急救在妇产科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05-2012年东莞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在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成立前后的变化、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比的变化与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实施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前5年(2005-2009年)的平均死亡率为42.2/100 000,实施后3年(2010-2012年)平均死亡率为17.8/100 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科直接原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结论东莞市自建立急救网络后,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组建与完善产科急救网络,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生产风险,该项方案实施有利于保障母婴平安和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危重孕产妇特征、病因构成及转诊救治情况,为危重症孕产妇早期干预及成功抢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惠州仲恺高新区内危重症孕产妇现患率、病例特症、病因构成及救治情况。结果发共监测孕产妇21 078例,检索出高危产妇5 886例,高危现患率27.9%,危重孕产妇619例,危重症孕产妇现患率2.94%。危重孕产妇病因构成中直接产科原因523例,占84.5%,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为产科出血321例,占直接产科原因的61.4%;妊娠高血压129例,占24.7%;异位妊娠66例,占12.6%。间接产科原因病例96例,占15.5%。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是妊娠合并心脏病30例,占间接产科原因的31.3%;妊娠合并糖尿病21例,占21.9%;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7例,占17.7%。病例抢救机构以辖区产科急救中心为主,抢救417例,占67.4%;转诊至市三级医院抢救111例,占17.9%,辖区内其他医院抢救91例,占14.7%;危重症孕产妇中流动人口416例,占67.2%,常住人口203例,占32.8%为;计划外妊娠441例,占71.2%,计划内妊娠178例,占28.8%。共抢救619例,抢救成功率100%。结论通过监测掌握危重症孕产妇特征,尤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妊娠孕产妇监测,及时对高危产妇实施干预救治,对减少危重症孕产妇发生和防止孕产妇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危重症孕产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危重症孕产妇并发AKI患者的病案资料作为AKI组,同时选取90例非AKI危重症孕产妇作为对照。对比两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症孕产妇并发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孕产妇平均年龄(31. 85±5. 35)岁,患者原发病中子痫或子痫前期患者最多,共49例(54. 4%)。高血压62例(84. 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59例(65. 6%),凝血异常47例(52. 2%),休克51例(56. 7%)。AKI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平均分(16. 16±3. 41)分,与非AKI组平均分(8. 22±4. 54)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AKI组高血压症状、SIRS、凝血异常、休克及APACHEⅡ评分高于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危重症孕产妇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加重患者病情危重症程度,增加病死率,高血压症状、SIRS、凝血异常、休克及APACHEⅡ评分高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秀凤 《中国保健》2008,16(9):372-373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护理.方法:对215例危重患儿进行院内转运.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转运前的正确评估,病人及转运设备的准备,转运人员的配备,与接收部门的协调,转运过程中的监护等.结果:215例危重患儿转运过程中无1例死亡.结论:护理工作在确保危重患儿的院内转运中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