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19)
<正>从懵懂青年到今天的我,经历了教学上的多次变革,特别是实施课程改革后,我努力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打造成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展示精彩、放飞欢乐的舞台。"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是魏书生先生说过的。让课堂充满欢笑,能使教学妙趣横生,增强教师的魅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把笑声引入课堂,还可以引发注意,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增强记忆等。当然把笑声引入课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8)
精彩的课堂是学生的期待,精彩的课堂是教师的梦想。生动有趣的导入,令人好奇、神往;直观的演示和形象的图解,展示教师课堂艺术风采;紧张而刺激的学习参与,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的苦与乐……一个个精彩的环节构成了一节节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1)
<正>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精心预设,精彩生成没有精心预设哪来精彩生成?新课堂呼唤生成的课堂,事先必须有精细、周全、巧妙的预设。教师的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9)
课堂提问是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设计得好、应用得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及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把握提问时机,提出的问题不够精准;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或者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缺乏对生成性问题的预设,导致课堂"低效提问"的现象时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6)
"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给足学生思考时间,教导学生反向思维,从而打造精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是我们课堂上的常态。然而面对一些"非常规"的情况,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展示,已成为教师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例,从教师的点拨这一角度,探讨了如何让交流展示更精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Z1)
<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而要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广泛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和氛围,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数学课堂。一、营造"开放"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因此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刚出示一道题后,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要到黑板前板演;当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很多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2)
<正>随着"活动引领"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文本的挖掘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探究问题有方了,展示交流积极了,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一个个小老师站上了讲台,笑容一次次展现在教师的脸上,掌声一次次在课堂响起来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宰,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了。但是作为一线的老师,在享受"活动引领"模式带来的精彩课堂的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9)
<正>俗话说:"画龙要点睛,编篓要收口。"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育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结尾不但可以起到概括、深化,增强记忆,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完美、浑然一体,彰显出一种和谐美的效果的作用,还可以使学生产生余兴未消、意犹未尽之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那么,怎样使数学课堂结尾既精彩又高效呢?1.趣味游戏结尾,妙趣横生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每个学生都愿意参加,游戏教学能让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5)
教学改革,源头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意识。教师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想方设法创设平台给学生思考、质疑、展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而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行为。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抓好预习效果,让学生乐问;鼓励生生互动,让学生善问,使师生共同问出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