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雾培法根际CO2对马铃薯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 35d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 (CO2 380~ 92 0 μL·L-1 O2 2 1% )和室外大气处理 (CO2 380 μL·L-1 O2 2 1%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 (CO2 36 0 0 μL·L-1 O2 2 1%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 ,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 (CO2 380~ 92 0 μL·L-1 O22 1%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盛花期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廷松  李桂芬 《园艺学报》2003,30(5):568-570
 对设施栽培条件下‘红双味’葡萄花期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规律, 设施内各生态因子,尤其是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晴天栽培设施内葡萄叶片的Pn 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 阴天时葡萄叶片Pn 的日变化趋势主要决定于光照强度的日变化。晴天的Pn 明显高于阴天。研究葡萄叶片Pn 对光照强度和CO2 浓度的响应曲线得出, 葡萄叶片的光饱和点为1000μmol·m-2·s -1 , 光补偿点为21.3μmol·m-2·s -1 , CO2 饱和点为700μL·L -1 , CO2 补偿点为54.6μL·L -1 。  相似文献   

3.
枣离体叶片高效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瑞金  刘孟军 《园艺学报》2006,33(3):625-628
 以‘黄骅冬枣’组培苗叶片为试材, 研究了叶片幼嫩程度、叶片来源、组培苗状态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离体叶片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 以未生根组培苗中上部叶片再生效果较好; TDZ诱导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效果显著优于BA; 离体叶片在MS + TDZ 1.0 mg·L - 1 + IBA 0.1 mg·L - 1培养基中诱导培养28 d后, 转入MS + IBA 0.1 mg·L - 1 + GA3 0.05 mg·L - 1培养基中二次培养, 叶片再生效果最好, 再生率可达92.45%。将叶片再生植株转入MS +BA 1.0 mg·L - 1 + KT0.5 mg·L - 1 + IBA 0.1 mg·L - 1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培养, 增殖系数达3.64。以1 /2MS + IAA 1.0 mg·L - 1培养基诱导生根, 生根率87.1%。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达到57%。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CO2 对紫星凤梨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惠俊爱  李永华  李卓  叶庆生 《园艺学报》2006,33(5):1027-1032
 研究了塑料温室内CO2 加富对紫星凤梨叶片净光合速率( Pn) 、植株生长、光合酶活性和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 CO2 加富提高了紫星凤梨净光合速率, CO2 (600 ±40) μmol·mol- 1处理90 d时, 紫星凤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对照增加了26.18% , CO2 (900 ±40) μmol·mol- 1处理则增加了43.49% , 但CO2 加富使叶片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下降。CO2 加富提高了其生长速率, CO2 (600 ±40) μmol·mol- 1处理90 d时, 紫星凤梨叶面积、株高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5.01%和11.12% , CO2 (900 ±40) μmol·mol- 1处理分别增加了8.99% , 16.98%。此外, CO2 加富促进了紫星凤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 降低了乙醇酸氧化酶活性, 提前了紫星凤梨花期。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多胺含量、抗氧化酶活性、O2ˉ 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添加0.05 mm ol·L-1 Spd,可促进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缓解低氧胁迫的伤害;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多胺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0.05 mmol·L-1外源Spd可明显提高植株体内Spd和Spm含量,降低Put含量,提高(Spd + Spm)/ Put比值,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O2ˉ 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从而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植株对低氧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6.
墨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种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墨兰与大花蕙兰进行种间杂交, 成功获得了5 个组合的杂种原球茎和植株。墨兰×大花蕙兰及大花蕙兰×墨兰, 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以墨兰×大花蕙兰的杂种原球茎为材料, 通过L9 (34 ) 正交设计研究了NH4NO3 、KH2 PO4 、6-BA 和NAA 等因素对杂种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发现NAA 对原球茎的增殖影响不大, NH4NO3 1650 mg·L-1 (MS 正常浓度水平) , 提高KH2PO4 浓度(170~850 mg·L-1 ) 和6-BA 浓度(1~10 mg·L -1) 有利于原球茎的增殖。9 个培养基中以MS + NH4NO3 1650 mg·L -1 + KH2PO4340 mg·L -1 + 6BA 10 mg·L -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金属离子对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单因素浓度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Mg2+ 、Ca2+ 、Fe2+ 、Mn2+和Zn2+离子对液体培养霍山石斛类原球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5种金属离子对类原球茎增殖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 >Mn2+ >Mg2+ >Ca2+ > Zn2 + , 促进类原球茎增殖的优化组合为Mg2+ 1.5 mmol·L -1、Ca2+ 4.5 mmol·L -1、Fe2+ 0.1 mmol·L -1、Mn2+ 0.5 mmol·L -1、Zn2+ 0.06 mmol·L -1。经优化的液体培养基增殖的类原球茎能保持植株再生能力, 平均每克类原球茎增殖后可再生植株1 985.2株, 是相同时间内对照类原球茎再生植株数的4.2倍。  相似文献   

8.
梨矮化中间砧S2 、S5 和PDR54的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娅  汤浩茹  李秀梅  王小蓉 《园艺学报》2006,33(5):1063-1066
 以梨矮化中间砧S2、S5和PDR54试管苗为试材, 探讨了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梨矮化中间砧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效应。其结果表明: MS培养基较QL、AS和WPM培养基更有利于中间砧茎的增殖, 2~3 mg·L - 1 6-BA、0.1~0.2 mg·L - 1 IBA和1~2 mg·L - 1 GA3组合能有效促进S2、S5和PDR54试管苗的增殖, 其增殖倍数达3.71~5.83。综合各品种增殖倍数、茎高度以及茎质量等指标表明, MS + 3.0 mg·L -1 6-BA + 0.2 mg·L-1 IBA + 2.0 mg·L-1 GA3是S2的最佳增殖培养基; MS + 2.0 mg·L-1 6-BA + 0.1 mg·L-1 IBA + 1.0 mg·L-1 GA3是S5和PDR54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同时, S2、S5和PDR54增殖的试管苗在不同的生根条件下分别获得了67%、50%和86%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草莓光合特性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运用美国LI-COR 公司制造的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研究了日光温室草莓盛果期的光合特性及对CO2 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 叶片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呈双峰型, 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第1 个峰值出现在10 时左右, Pn 达到CO2 13. 1μmol·m-2·s-1; 第2个峰值出现在16 时,Pn 为CO2 9. 5μmol·m-2·s-1。造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 中午光照强度最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蒸气压差、气孔限制值达到最大值, 空气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达到最小值, 出现光合午休。在CO2浓度低于600μmol·mol-1, 光照强度为1 000μmol·m-2·s-1时, 草莓CO2饱和点为943. 3μmol·mol-1, CO2补偿点为91. 7μmol·mol-1, Pn 高于光强更高者。  相似文献   

10.
 以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 盆花品种无菌苗叶片、叶柄、根段为外植体, 对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结果表明, 花烛叶片较其他外植体更适宜体细胞胚的诱导; 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结构诱导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 + 2, 4-D 2.0~3.0 mg·L - 1 + KT 0.5 mg·L - 1 +蔗糖2% +葡萄糖1% , pH 5.5, 暗培养40 d, 诱导率可达90.3%; 体胚发育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 + 6-BA 0.5 mg·L - 1 +蔗糖3% , 光强20 μmol·m -2 · s-1 , 培养20 d后体胚萌发率达6219%; 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0 d后均能发育成完整植株。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花烛体胚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硝酸钙处理对菊花扦插生根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切花菊品种‘万盛’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a(NO3)2处理对菊花扦插生根及其过程中插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0 mg·L-1 Ca2+处理的生根数最多,而且插穗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比对照明显增加,而80 mg·L-1Ca2+处理的生根数、插穗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以及生根率比对照减少。60 mg·L-1 Ca2+处理的SOD、POD、CAT和APX活性与其它处理相比显著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以上结果表明,在菊花扦插过程中,采用适当浓度的Ca2+处理可以提高插穗叶片SOD、POD、CAT和APX等保护酶的活性和降低MDA含量,从而促进菊花扦插生根,并提高扦插苗品质。  相似文献   

12.
杨凤娟  魏珉  苏秀荣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09,36(9):1291-1298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 采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 研究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的分布变化, 以期为探讨不同浓度NO3- 胁迫下细胞Ca2+行为特征与黄瓜对NO3- 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生长条件下(14 mmol·L-1 NO3- ) , 黄瓜根系分生区细胞内Ca2+主要出现在细胞膜和小液泡内, 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及核仁内也有少量的较小颗粒钙沉淀。而其它浓度NO3- 胁迫下, 其根系分生区细胞Ca2+定位分布变化明显。在56和140 mmol·L -1NO3- 浓度下, Ca2+有向细胞基质分布的趋势, 其细胞间隙、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亦出现大量钙沉淀颗粒。且不同处理浓度下, 线粒体和小液泡数量及结构变化较大。而当NO3- 浓度达182 mmol·L -1时, 根系分生区各细胞器内钙沉淀颗粒明显减少, 此时Ca2+的变化是各细胞器及膜系统遭严重破坏的结果。综上可知, 黄瓜幼苗可通过根系分生区液泡内Ca2+向细胞基质分布变化, 来增加对高浓度NO3- 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扁桃与桃光合作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在田间条件下对扁桃和桃的光合生理生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扁桃和桃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 峰值在11 时, 次峰值在15 时, 11~14 时有“午休”现象; 在10~15 时扁桃叶片的Pn 显著高于桃, 14 时差值最大。(2) 扁桃和桃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有显著差异: 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7 ℃、23 ℃, 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20~35 ℃、15~30 ℃; 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54mol·m-2·s-1和1 714μmol··m-2·s-1、23μmol··m-2·s-1和1 479μmol·m-2·s-1; 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68μL·L-1和838μL·L-1、55μL·L-1和717μL·L-1; 光合作用适宜空气湿度分别为≤0. 89 kPa、≤1. 31 kPa (相当于20 ℃下相对湿度38 %和56 %) 。(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显示: 扁桃叶片的Fv’/ Fm’、qP 和ΦPS Ⅱ均大于桃; 而扁桃叶片的qN 小于桃。说明在当地条件下, 扁桃叶片PS Ⅱ光化学效率、PS 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以及通过光化学猝灭转换光能的作用均显著高于桃; 而以非光化学猝灭方式耗散光能的作用小于桃。  相似文献   

14.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黄瓜品种新泰密刺为试材,研究了外源Ca(NO3)2对盐胁迫(NaCl 65 mmol.L-1)下黄瓜幼苗生长、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NO3)2处理可以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降低盐胁迫引起的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升高的幅度。其中以2.0mmol.L-1Ca(NO3)2处理效果最好,黄瓜幼苗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尖数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单独盐胁迫处理,同时显著降低了盐胁迫下MDA和电解质渗漏率的上升辐度。  相似文献   

15.
琯溪蜜柚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Li-6400 光合作用仪对田间条件下7 年生琯溪蜜柚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 琯溪蜜柚外围叶片晴天的净光合速率(Pn) 日变化为双峰曲线, 首峰出现在8~10 时, 次峰值小于首峰值, 出现在14 时以后; 阴天呈单峰曲线; 内膛叶片Pn 日变化有双峰、单峰和锯齿形3 种类型。(2)观测期内Pn季节变化近似双峰曲线。(3) 不同月份和不同枝条叶片Pn 对光和CO2 响应有较大差别, 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16~46 和1 026~1 656μmol·m-2·s-1 , 表观量子效率0.01725~0.05431 ; CO2 补偿点和饱和点分别为51~80 和822~926μmol·mol -1 , 羧化效率0.01769~0.05191 ;Pn对CO2 的响应进程近似双曲线。(4) Pn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照强度正相关, 与胞间CO2 浓度负相关, 与温度、湿度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相关性比较复杂。(5) Pn 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6) 光合适温为24~34 ℃。  相似文献   

16.
3个设施或露地栽培常用杏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凯特’杏是目前山东果树设施栽培的主要品种, 一些地方也用‘金太阳’杏和‘大果’杏等品种进行设施栽培。通过测定露地栽培6年生凯特、金太阳和大果杏的光合特性, 对其进行了评价比较。结果显示: 凯特、金太阳和大果杏的光补偿点分别是42、39 和46 μmol·m -2 · s-1 , 光饱和点分别是1 050、1 452和965μmol·m - 2 ·s- 1 , 3个品种的CO2 补偿点和饱合点分别是60.3、87.5和66.7μmol·m - 2 ·s- 1 , 682、856和973μmol·m - 2 ·s- 1。温室中的光照能够达到凯特、大果杏的光饱和点, 在光饱和点时凯特的光合速率约是大果杏的2倍, 大果杏的光合需要更高的CO2。普通温室的光照几乎不能达到金太阳的光饱和点, 尽管金太阳的光合速率在更高的光照条件下更高。由此可见凯特更适于温室栽培, 而金太阳则需要光照条件更好的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