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疏经通络操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创疏经通络操进行康复锻练。2组患者入院后第3天及第2个月、第6个月各评价FMA(运动功能)、ADL(生活自能能力)评定一次。 结果 2组均于患者入院后第3天及第2个月、第6个月各评价FMA、FIM评定一次。2个月后研究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比对照组比较P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康复机器人对手足口病恢复期并下肢瘫痪患儿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手足口病恢复期并下肢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比较6周后两组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步态参数、下肢运动能力。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髋关节屈曲肌力评级、膝关节伸展肌力评级、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ore,BBS)、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步长、步速、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分别为3.08±0.62,3.18±0.60,50.36±7.92,23.17°±3.45°,26.39°±4.31°,(51.27±14.83)cm,(64.72±14.38)m/min,(23.14±5.3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0.58,2.85±0.63,45.89±8.12,20.65°±4.63°,22.96°±4.74°,(44.65±12.91)cm,(58.01±12.46)m/min,(20.27±3.62)分(均P<0.05)。结论:采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以增强手足口病并下肢瘫痪患儿下肢肌力,改善平衡能力与关节活动度,建立正确步行模式,促进下肢运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上下肢肌力水平、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6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病人治疗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上下肢肌力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干预后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分别为2.81分±0.52分、3.43分±0.5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32、4.187,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CSS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7.61分±1.45分、78.69分±20.8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5、10.932,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为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提供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上下肢肌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5E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后运动动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7—2015-07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5E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5E护理组采用5E健康教育方法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脑血管病常规护理干预,并于入院后24 h、30 d分别对患者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5E护理组入院24 h及30 d ADL评分分别为(15.15±2.54)分,(43.25±10.31)分,常规护理组入院24 h及30 d ADL评分分别为(16.12±5.65)分,(31.35±10.67)分,两组患者ADL均有提高,5E护理组ADL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运用5E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ADL评分,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早期反馈式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3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反馈式康复护理;采用肢体肌力6级分级法对入院、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肌力等级情况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分别对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等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前,两组的Bartherl指数、Fugl-Meyer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后,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反馈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肌力,对提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分成2组,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的幅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疏经通络操”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疏经通络操"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自创"疏经通络操"进行康复锻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3天及第2个月、第6个月各评价FMA(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一次。结果康复护理后两组FMA、Barthel指数均比康复前好转,且6个月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不吸烟者脑卒中好转的情况是吸烟患者的20.41倍;而文化程度和参加本研究治疗方案是脑卒中好转情况的保护性因素,也就是说文化程度每升高一级,脑卒中好转的情况就增加2.135倍,参加该治疗方案的患者脑卒中好转的情况是未参加患者的3.729倍;其他各因素在本研究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经通络操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及治疗和辅以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并探讨不同的的治疗方式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按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同时,实验组给予Bobath技术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中配合Bobath技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后及出院前72h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干预前、干预后2周后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病人患肢的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前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周和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上肢和下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护理中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病人ADL评分和患肢肌力,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常规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ADL)、Fugl-Meyer、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66.93分±3.54分、17.93分±2.54分、49.37分±2.65分、43.26分±2.58分,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总满意度97.62%,高于常规组的82.93%(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恢复中的作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及物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及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结果患者出院时上肢、下肢肌力评分分别为(2.80±0.65)分、(3.43±0.70)分,优于对照组的(2.38±0.69)分、(2.99±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为(72.66±7.59)分,NFD评分为(9.73±4.02)分,对照组指数评分为(55.67±7.62)分,NFD评分为(11.90±4.3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的延伸护理模式在出院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2例。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的延伸护理模式,连续干预4个周。出院4周后所有患者入院进行复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Lequesne量表、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对膝骨关节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遵医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加以比较。结果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118.46±9.91)分、Lequesne量表(4.03±1.17)分、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42.16±7.8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94.65±8.27)分、Lequesne量表(6.11±2.06)分、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36.58±9.34)分,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膝骨关节炎相关知识中的心理支持、运动疗法、保健知识、用药知识、饮食护理等多个方面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遵医依从性较对照组处于更优水平,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伸护理模式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膝骨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7月,本院40例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另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ugl-Meyer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对两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和改良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χ28.980,t3.902,P0.01),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χ2=7.632,t2.075,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镜像疗法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盲抽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以及镜像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肌力与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下肢肌力等级(4.21±0.69)级高于对照组(3.37±0.51)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平衡功能评分(52.37±3.55)分高于对照组(42.36±4.5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可通过镜像疗法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改善肌力水平以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接受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治疗师的协助及指导下进行每日2次的关节被动运动以及辅助下的主动运动,每次40min,其余时间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ADL评定量表评价2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及ADL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AD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各自护理前(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后简易肢体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利于其早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34例脑卒中所致的下肢肌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仅应用运动疗法.两组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4周后根据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且近期疗效优于单纯的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肢简化Fugl-Meyer(FMA)评分及下肢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独立状况、睡眠质量、神经功能、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研究并按照康复护理的不同时机,将未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Fugl-Meye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观察组ADL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NIHSS评分、PSQI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PSQI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老年患者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和生活独立能力,促进其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肢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为41.80分±14.44分,出院时ADL评分为56.30分±17.23分.[结论]运用传统中医理念,加强中风恢复期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