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11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手术难度的因素,再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时间130~210 min,中位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60~150 ml,中位出血量85 ml。8例(7.1%)中转开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男性(P=0.001,OR=13.616)、BMI≥28 kg/m2(P=0.02,OR=16.566)、肿瘤长径≥4 cm(P=0.000,OR=25.440)、肿瘤距肛缘距离<6 cm(P=0.000,OR=70.133)、骨盆坐骨棘间径<9.5 cm(P=0.001,OR=21.503)、骨盆骶尾间距≥12.2 cm(P=0.045,OR=4.320)。结论:男性、肥胖、肿瘤体积大、位置低及深窄骨盆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难度较大。术前明确影响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可评估手术风险,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472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47例,占10.0%(47/472)。单因素分析显示,BMI、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大体分型、术中出血、术野暴露情况及手术团队成员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OR=2.453,95%CI:1.251~4.773,P=0.009)、术中出血(OR=1.116,95%CI:1.052~1.232,P=0.002)及术野暴露情况(OR=0.491,95%CI:0.250~0.964,P=0.039)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浸润较重、局部病期较晚的患者不推荐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过多难以控制须立即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组应固定人员组成,尤其是持镜医师不能随意更换,良好的暴露是成功完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胖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5例体重指数≥25 kg/m~2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37例行开腹肝切除术(开腹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多因素分析,了解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更短[(191.9±68.4)min vs.(224.6±70.7)min,P=0.045],术中出血量更少[(260.1±154.5)ml vs.(338.1±160.8)ml,P=0.036],住院时间更短[(10.2±3.3)d vs.(14.0±4.5)d,P=0.000]。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vs.24.3%,P=0.735)。开腹组体重指数与手术时间(P=0.000)、术中出血量(P=0.027)呈正相关。腹腔镜组体重指数与手术时间(P=0.835)、术中出血量(P=0.791)无关。腹腔镜组经多因素分析提示,ICGR 15(OR=13.965,95%CI:1.098~177.533,P=0.042)、肝硬度值(OR=15.564,95%CI:1.076~225.203,P=0.044)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开腹组中肝硬度值(OR=30.843,95%CI:2.118~449.210,P=0.012)、BMI(OR=18.308,95%CI:1.222~274.216,P=0.035)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对开腹肝癌切除术具有较大影响,此类患者选择腹腔镜肝切除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11月间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行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15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51例患者均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共26例(17.2%)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包括围手术期吻合口漏20例(13.2%)和迟发型吻合口漏6例(4%),其中B级吻合口漏(需积极干预治疗)24例(15.9%),C级(需再次腹腔手术)吻合口漏2例(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肿瘤周径多3/4以及手术时间>240min与吻合口漏有关(P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Meta分析比较3D与2D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各大数据库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文献分析员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共7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2D腹腔镜比较,3D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MD=-34.74,95%CI:-49.01~-20.46,P0.000 01)、减少术中出血(MD=-48.53,95%CI:-63.31~-33.75,P0.000 01)、缩短住院时间(MD=-0.96,95%CI:-1.87~-0.05,P=0.04)、减少手术并发症(OR=0.46,95%CI:0.22~0.97,P=0.04)、提高术后控尿能力(OR=2.39,95%CI:1.48~3.85,P=0.000 3)。结论:与2D腹腔镜比较,3D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术后控尿,但由于纳入文献较少且质量不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证实该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4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8例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4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3.934,95%可信区间(95%CI):1.431~9.478]、吸烟(OR=3.256,95%CI:1.204~8.863),术前合并糖尿病(OR=4.835,95%CI:1.454~11.562),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6.714,95%CI:1.528~13.762),肿瘤位于胸上段(OR=4.346,95%CI:1.447~10.382),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OR=3.977,95%CI:1.344~9.896)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中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OR=0.273,95%CI:0.194~0.875)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通过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568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现吻合口漏22例(3.9%),其中A级10例,B级8例,C级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肿瘤距肛缘距离、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与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5 cm是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54,95%CI 0.005~0.556,P=0.014),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OR=31.950,95%CI 2.804~364.056,P=0.005)。结论低位肿瘤是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是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19年6月间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病人478例,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78例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84例(17.6%),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Ⅰ级6例,Ⅱ级59例,Ⅲa级11例,Ⅲb级4例,Ⅳa级3例,Ⅴ级1例。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年龄、体质指数(BMI)、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直径、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5岁(OR=2.251,P=0.002)、BMI≥28 kg/m2(OR=2.970,P=0.019)、手术时间>180分钟(OR=1.771,P=0.035)、术中出血量≥200 ml(OR=1.825,P=0.045)和围手术期输血(OR=1.990,P=0.045)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0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99例(A组),三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100例(B组),五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101例(c组),另外10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D组),比较各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并发症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疼痛指数、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P0.05),但不同腹腔镜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OR=3.169,95%CI:1.136~8.839)和肺部疾病(OR=4.931,95%CI:2.618~9.288)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Ⅱ级及以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临床疗效显著,为人员配备不充裕的医院开展腹腔镜直肠手术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施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66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全组663例病人出现并发症76例(11.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的性别、肥胖、术前合并症、肿瘤位置、淋巴结清扫数目、TNM分期、手术时间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120,95%CI:1.150~3.909)、术前合并症(OR=2.618,95%CI:1.483~4.621)、肿瘤位置(OR=10.338,95%CI:5.672~18.842)、TNM分期(OR=3.111,95%CI:1.774~5.457)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性别、术前合并症、肿瘤位置、TNM分期是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常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细胞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与验证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为148例患者行腹腔镜肝细胞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及术前、术后检查结果分析患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通过危险因素与早期复发的关系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125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OR=2.780,95%CI:1.081-7.145,P=0.034)、甲胎蛋白≥44.85 ng/mL(OR=3.341,95%CI:1.307-8.544,P=0.012)、肿瘤数量≥2枚(OR=4.727,95%CI:1.248-17.898,P=0.022)、伴发微血管浸润(OR=2.846,95%CI:1.046-7.741,P=0.040)、卫星结节(OR=5.174,95%CI:1.172-22.837,P=0.030)是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为:P=-2.409+1.046×微血管浸润(是1,否0)+1.0224×肿瘤直径≥5 cm(是1,否0)+1.206×甲胎蛋白≥44.85 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外肿瘤种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249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10例,中位年龄55岁(26~81岁);结肠癌102例,直肠癌147例;隆起型86例,溃疡型93例,浸润型70例。高分化80例,中分化102例,低分化和未分化67例。按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7版TNM分期:I期55例、Ⅱ期65例、Ⅲ期129例。分析其对结直肠癌淋巴结外肿瘤种植的影响。应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P=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入组的结直肠癌淋巴结外肿瘤种植率为17.8%(44/24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P=0.0()1)、浸润深度(P=0.000)、阳性淋巴结数(P=0.000)、脉管浸润(P=0.014)、神经周围浸润(P=0.000)与淋巴结外肿瘤种植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结直肠癌淋巴结外肿瘤种植相关因素的相关程度依次为:神经周围浸润(P=0.001,OR=5.401,95%CI:1.930-15.117)、脉管浸润(P=0.002,OR=3.581,95%CI:1.609-7.968)。结论结直肠癌的神经周围浸润和脉管浸润是淋巴结外肿瘤种植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28例。根据患者在手术日处于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卵泡期(n=98)、排卵期(n=79)和黄体期(n=51)。收集围术期资料,记录术后0~2h、0~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PONV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术后0~2h有53例(23.2%)患者发生PONV,0~24h有125例(54.8%)PONV。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周期不同阶段PONV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h(OR=3.176,95%CI 1.567~6.436,P=0.001)、PONV史(OR=5.711,95%CI 1.710~19.080,P=0.005)是术后0~2h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1h(OR=2.577,95%CI 1.460~4.549,P=0.001)、术后使用PCA泵(OR=2.671,95%CI 1.224~5.831,P=0.014)、术后应用甲硝唑(OR=2.728,95%CI 1.413~5.267,P=0.003)是术后0~24h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为306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R语言绘制金字塔图比较计数资料。结果:306例患者中28例(9.2%)术后3~7 d发生吻合口漏,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4.202,95%CI=1.157~17.391,P=0.038)、线形缝合器钉仓≥3(OR=14.190,95%CI=1.244~16.833,P=0.033)、肿瘤长径≥5 cm(OR=9.101,95%CI=1.087~7.171,P=0.042)及冠心病(OR=23.646,95%CI=2.333~23.635,P=0.007)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漏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P0.001)。结论:男性、线形缝合器钉仓≥3、冠心病及肿瘤长径≥5 cm是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风险较高的病例,需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180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部位不同分为左半结肠癌组(LCC,98例)和右半结肠癌组(RCC,82例),比较两组病例基本资料和临床病理特点,随访5年观察两组术后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首发症状、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C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89.80%(88/98),RCC组为78.05%(64/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6.228,P=0.0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2.184、1.881、2.255、1.984,95%CI=1.231~28.579、2.756~30.195、1.367~10.084、1.692~9.131,P=0.000、0.000、0.002、0.000),肿瘤位置不是独立危险因素(OR=1.655,95%CI=0.452~7.138,P=0.137)。结论左、右半结肠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疾病特征和病理特点,RCC较LCC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适用于预测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最适营养筛查工具。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医院收治的197例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比较3种营养筛查(NRS2002、MUST、NRI)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结果 197例结直肠癌病人中,其中60例(30.5%)病人发生并发症。使用NRS2002、MUST、NRI评估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32.0%、42.6%、24.4%。发生并发症组病人的住院时间(P<0.001)及住院费用(P<0.001)明显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455,P=0.005)和NRI评分<97.5分(OR=2.194,P=0.021)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382,95%CI 1.228~4.620,P=0.010)、NRI评分<97.5分(OR=2.067,95%CI 1.012~4.221,P=0.048)、手术时间≥180 min(OR=2.383,95%CI 1.149~4.939,P=0.020)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并发症模型中,风险分数(0~3)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6.5%、34.9%、48.4%、75.0%。结论 相较NRS2002和MUST,建议结直肠癌病人入院时使用NRI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手术(SIL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CLS)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SILS与CLS治疗结直肠癌的对比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后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 4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CLS比较,SILS缩短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MD=–0.23,95%CI(–0.33,–0.13),P0.000 01]和术后住院时间[MD=–0.63,95%CI(–1.10,–0.16),P=0.009],且淋巴结清扫相对彻底[MD=0.77,95%CI(0.05,1.48),P=0.04],而在手术总并发症[OR=0.73,95%CI(0.51,1.03),P=0.08]、手术时间[MD=–0.33,95%CI(–11.36,10.69),P=0.95]、术中失血量[MD=5.61,95%CI(–4.20,15.43),P=0.26]、中转开腹或增加穿刺孔率[OR=1.06,95%CI(0.18,6.13),P=0.95]、肿瘤距近切缘距离[MD=0.11,95%CI(–0.48,0.69),P=0.71]及肿瘤距远切缘距离[MD=0.32,95%CI(–0.23,0.87), P=0.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ILS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且有效,但研究结论仍有待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100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5例, 女性45例, 年龄(56.4±11.1)岁。依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胰瘘分为两组:胰瘘组(n=12)和非胰瘘组(n=88)。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肿瘤糖类抗原199、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手术时间长(OR=1.059, 95%CI:1.015~1.106, P=0.009)、胰腺质地软(OR=0.074, 95%CI:0.006~0.951, P=0.046)、胰管直径≤3 mm(OR=0.010, 95%CI:0.001~0.631, P=0.030)和非胰腺肿瘤(OR=0.013, 95%CI:0.001~0.726, P=0.034)是壶腹周围肿瘤患者LPD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6月结直肠癌根治术372例临床资料,包括腹腔镜手术163例和开腹手术209例,2组性别、年龄、手术切除范围、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等差异均无显著性。观察指标包括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感染指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包括肝下、膈下、脾窝、盆腔和肠襻间等),院内获得性肺炎,下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感染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38.8±8.7)ml vs.(70.1±18.1)ml,t=-19.672,P=0.000],引流管留置时间短[(7.5±2.3)d vs.(10.7±3.1)d,t=-11.022,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短[(0.9±0.2)d vs.(1.4±0.5)d,t=-12.035,P=0.000],住ICU时间短[(18.4±2.8)h vs.(27.9±6.1)h,t=-18.423,P=0.000],总住院时间短[(12.7±3.1)d vs.(15.1±4.2)d,t=-6.111,P=0.000],但手术时间显著延长[(195.8±35.2)min vs.(162.1±48.3)min,t=7.490,P=0.000]。腹腔镜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4.9%(8/163)vs.16.7%(35/209),χ2=12.555,P=0.000]。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且不增加其他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科接受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术的10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与造口还纳手术难度及切口感染并发症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相关风险因素。结果本组有11例(10.7%)患者造口还纳手术困难(手术时间100 min)。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腹部手术史是增加手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5.272,95%CI(1.325,20.977),P=0.018],微创手术是降低手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66,95%CI(0.037,0.758),P=0.020]。本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6例(15.5%),肠梗阻5例(4.9%),肺部感染3例(2.9%)。对切口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手术时间100 min及造口周围皮炎为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OR=4.855,95%CI(1.133,20.804),P=0.033;OR=11.914,95%CI(2.247,63.171),P=0.004;OR=18.814,95%CI (3.978,88.988),P0.001]。结论既往腹部手术史是造成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困难的主要原因,微创手术可降低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手术难度。糖尿病、手术时间过长及造口周围皮炎则是导致预防性回肠造口还纳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