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无机膜处理乳化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0 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 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 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 L/(m2·h);化学清洗30 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平均料液运行成本为4.49元/m3.用无机陶瓷膜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陶瓷膜混凝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化学混凝方法与陶瓷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体化陶瓷膜混凝反应器(CMCR),并对高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CMCR对废水中的PO34--P和有机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膜面流速5m/s,操作压差0.08MPa,温度18~33℃,膜稳定通量达100L/m2.h,渗透液PO34--P含量小于0.4mg/L,COD值小于50mg/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清洗后膜的通量恢复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粉末活性炭为催化剂,构建粉末活性炭耦合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并探讨其对煤气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能。结果表明,当粉末活性炭投加2 g/L、臭氧投加量为30 mg/L时,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COD为125~143mg/L,去除率可达75%,ΔCOD/Δρ(O_3)可达1.3。在HRT为30 min、膜通量为50 L/(m~2·h)时,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出水COD可保持为50 mg/L左右。反应器中的臭氧可有效将临界通量从35~40 L/(m~2·h)提高至50~60/(m~2·h),跨膜压差降低35%~40%,使反应器膜装置稳定运行。粉末活性炭-陶瓷膜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可为煤气化废水深度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炼油厂净化水回用过程结垢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结垢成因采用陶瓷膜对净化水做深度处理,而经膜处理后净化水pH在6.9左右,净化水呈中性,试图使得炼油净化水达到工艺水回用目的.着重考察了膜孔径、操作压差、膜面流速、料液温度等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为50nm的氧化锆陶瓷膜处理炼油净化水其渗透通量高达800L·m~2·h~(-1),渗透液中COD小于200mg·L~(-1);体系的操作压差可控制在0.25MPa,较大的膜面流速大和料液温度有利于渗透通量的提高;膜污染的清洗采用在线反冲和离线化学清洗的方法,料液渗透通量可恢复到新膜的95%.  相似文献   

5.
陶瓷膜处理废聚酯瓶片洗涤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聚酯瓶片洗涤废水属于碱性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采用陶瓷膜错流过滤的方式进行试验,孔径50、200、500nm的陶瓷膜对SS和浊度截留率均在99%以上,渗透液存放24 h后保持澄清透明,对COD去除率为40.5%~43.3%,同时发现陶瓷膜对可溶物的透过性较好。陶瓷膜分离工艺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在膜孔径为50 nm,操作温度为40~50℃,平均错流速率为2.10 m/s,跨膜压差为0.13~0.15 MPa的条件下,陶瓷膜渗透通量衰减较慢。采用质量分数为0.2%NaClO溶液和0.3%草酸溶液的组合方式进行膜清洗试验,膜通量恢复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中试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0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L.m-2.h-1;化学清洗30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的95%。经初步经济分析,平均单位(m3)料液运行成本为4.49元,实验结果表明,用无机陶瓷膜处理乳化液废水是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无机陶瓷膜处理废乳化液后的污染和清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处理废乳化液后的无机陶瓷膜的污染和清洗情况。实验发现采用碱洗-酸洗交替的方式是有效的。膜管在使用的两个月内,通过采用合理的清洗方式膜通量可稳定地保持在600-700L/(m^2·h)。  相似文献   

8.
采用膜孔径0.05μm、0.2μm和0.5μm陶瓷膜处理储运油泥废水,研究考察了膜孔径、操作温度、跨膜压差、膜面流速对膜通量和油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孔径0.2μm的陶瓷膜适宜于储运油泥废水的处理,在操作温度40℃,跨膜压差0.15 MPa,膜面流速4.66 m/s实验条件下,油截留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振动超滤膜和碟管反渗透膜联合处理高浓度废乳化液,通过连续中试试验,考察了其对废乳化液中COD的去除效果和处理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85%的回收率条件下,振动膜对废乳化液COD的去除率为56%~75%。振动膜出水经碟管膜二级处理后,产水COD30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产水回收率为72%。处理过程中,振动膜和碟管膜的膜通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呈缓慢下降趋势。经化学清洗剂和清水清洗后,膜通量可得到90%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以某大学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为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耦合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陶瓷膜孔径为200 nm,跨膜压差为0.1 MPa,臭氧投加量为5 mg/L的工艺条件下,组合工艺对浊度、氨氮、亚硝态氮、CODMn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7%、97.3%、96.0%、41.2%和34.1%,对应的出水指标分别为0.08 NTU、0.07 mg/L、0.01 mg/L、2.50 mg/L和0.037 cm-1。相同运行周期内,直接使用陶瓷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市政二级出水,膜通量下降26.7%;而臭氧-陶瓷膜组合工艺膜通量只减少了14.3%,说明臭氧-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可有效减轻膜污染,提高陶瓷膜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植物油炼制及餐饮业均排出大量的含油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文中采用陶瓷膜技术处理植物油废水,实验考察不同膜材质和膜孔径对渗透通量和油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孔径为0.2μm的氧化锆陶瓷膜适宜于植物油废水的处理。废水性质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显著,随着油质量浓度、盐浓度的增大,膜稳定通量明显下降。在跨膜压差为0.15 MPa,操作温度30℃,错流速率为4 m/s下,膜稳定通量为150 L/(m2.h);实验条件下油截留率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无机陶瓷膜澄清食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除去老陈醋中的细菌和沉淀物,采用无机陶瓷膜对含有菌体和沉淀物的老陈醋进行过滤实验研究。通过研究无机陶瓷膜平均孔径、跨膜压差、膜面流速、操作温度、料液浓缩比、流动状态等操作条件对老陈醋过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分离条件:膜孔径100 nm、室温(30℃以下)、跨膜压差0.14 MPa、雷诺数5 000、膜面流速2.0 m/s、最大浓缩倍数为9。在适宜的工艺分离条件下,平均通量可达40 L/(m2.h);过滤后食醋的理化和卫生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放置2年后无沉淀现象。因此,采用无机陶瓷膜澄清食醋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本文探究了芬顿(Fenton)-活性炭耦合陶瓷膜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处理效果,运行稳定性,膜污染规律与膜清洗效果。结果表明,当活性炭投加量为40 g/L、换炭量为4%/d、膜通量设置为70 L/(m2·h)时,耦合工艺深度处理效果优异,经30 d运行,出水COD、TOC和浊度分别为14 mg/L、4.5 mg/L和0.04 NTU,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标准。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污染物,增强该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还可以有效减缓膜污染,延长膜的运行周期。被污染后的膜,依次经物理清洗和次氯酸钠清洗后,膜通量可恢复至原来的94%。Fenton-活性炭耦合陶瓷膜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生化出水效果优异,具有长期运行稳定性,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实现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  相似文献   

14.
无机陶瓷膜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无机陶瓷膜处理印染废水过程,考察了膜孔径,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清洗剂和清洗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200nm的Al2O3膜管处理染料废水效果较好,合适的操作条件为:膜面流速4.2m/s,操作压力0.2MPa,温度30℃,此时渗透通量为129.64L/m2·h,CODCr的截留率达65%以上,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选择0.5mol/L硝酸溶液为清洗剂,清洗20min后,通量恢复为原来的81%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田采出水成分复杂、油水难以分离的问题,采用Al2O3和SiC陶瓷膜对其进行处理,对比两种陶瓷膜的处理效果可知,SiC陶瓷膜出水的含油量低于Al2O3陶瓷膜,后续选定SiC陶瓷膜耦合O3氧化处理油田采出水,考察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果,利用SEM、EDS对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膜表面由于油滴和颗粒物等杂质堆积对膜通量和出水浊度、含油量及COD去除的影响。耦合实验结果表明,在O3氧化时间为4 min,跨膜压差为0.065 MPa,通量为4 669.63 L/(m2·h)的条件下,COD、油含量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5.51%、99.70%和99.90%,显著高于陶瓷膜或O3单独运行时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可见O3氧化耦合陶瓷膜过滤能够改善膜的性能,提高油水分离效率,促进油田采出水更高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动态膜微滤含污泥水及膜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陶瓷管为载体,对高岭土动态膜微滤含污泥水性能及膜污染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考察了错流速度、跨膜压差及污泥浓度对滤出液通量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错流速度和增大跨膜压差均使滤液通量增加,但错流速度超过2.0 m/s易引起动态膜脱落;污泥浓度增加,则滤液通量明显降低;过滤进行约30 min后,出水浊度基本为0;60 min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 动态膜层及其截留的污染物阻力占总过滤阻力的90%以上. 对膜面特征污染物成分分析表明,P, Ca为膜面主要污染元素,分别占23.77%和20.60%(w);对陶瓷膜孔中不可逆污染物的化学洗脱液分析表明,膜中总有机碳近4370 mg/m2,Ca, Mg是主要无机污染元素,分别约1240和886 mg/m2. 先后用0.2 mol/L的NaOH水溶液和0.1 mol/L的HCl水溶液清洗膜中不可逆污染物,可使基膜通量恢复至新膜的85%.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经过亲水疏油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对汽车脱脂废水进行了油水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跨膜压差0.08~0.10 M Pa,浓水回流量为膜初始通量的2倍,进液温度30~40℃的操作条件下,PVDF膜处理脱脂废水的分离效果最佳。在清洗液温度45℃条件下,采用纯水-HCl-Na OH+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清洗方式可基本去除膜的不可逆污染,通量恢复率达97%。膜的稳定通量达15 L/(m~2·h),油、化学需氧量(COD)、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0%、92.9%、98.5%以上,滤液油含量低于15 mg/L、浊度低于5 NTU、COD质量浓度低于1 350 mg/L,在脱脂废水处理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陶瓷膜洗涤超细TiO2粉体中Cl-的过程,确定了适合的跨膜压差和膜表面流速,并采用阻力系列模型分析膜污染机理,确定有效的膜再生方法。此过程渗透通量随跨膜压差和膜表面流速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减缓。合适的跨膜压差和膜表面流速分别为0.10—0.15 MPa和2.0 m/s;主要的膜污染来自粉体在膜表面的沉积;单一的化学和物理清洗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采用纯水浸泡、超声波清洗和质量分数0.5%的HCl清洗可使纯水通量恢复至新膜的72%以上,且多次的清洗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预处理+无机陶瓷膜工艺对机械加工厂产生的乳化液废水进行处理.主要研究影响膜通量的几个操作条件:操作压力、膜面流速、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情况,并确定了膜的合理操作条件;在此合理的操作条件下研究了膜通量、含油量、COD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操作压力为0.36 MPa,膜面流速为4.66 m/s,温度为60℃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孔径为4 nm的陶瓷膜去除水中的Ca2+,考察了不同Ca2+含量、跨膜压差、溶液pH和温度对陶瓷膜渗透通量和Ca2+截留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溶液中的Ca2+含量越低,膜渗透通量越高,Ca2+截留率也越高;跨膜压差升高,膜渗透通量增大,Ca2+截留率降低;降低溶液pH及升高温度能够提高膜渗透通量及对Ca2+的截留率。对Ca2+的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水溶液,在TMP为0.1 MPa、溶液pH为3、温度为50℃时、孔径为4 nm陶瓷膜渗透通量稳定在80 L/(m2.h),Ca2+截留率为85%左右。研究结果可为金属离子微污染水的净化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