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队列维持率的影响因素,为MSM队列HIV新发感染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2009年7-9月采用滚雪球方法在江苏省常州进行MSM人群HIV感染率基线调查,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12月及2010年6月对MSM人群进行2次随访调查,统计分析调查对象人口学资料及行为学特征对队列随访观察保持率的影响.结果 本调查共进入MSM队列408人,期间至少参加1次随访的对象共177人,队列保持率4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寻找性伴常去场所、性行为对象对队列维持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MSM队列维持率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93,95% CI=1.24~2.99)、本地户籍(OR =2.15,95% CI=1.26~ 3.65)、性行为对象女性为主(OR=2.07,95% CI=1.17 ~3.68)、发生商业性行为(OR=0.36,95% CI =0.17 ~0.76)以及寻找性伴常去场所(浴室)(OR=0.47,95% CI =0.25 ~0.89).结论 文化程度高、本地户籍、性行为对象以女性为主、未发生商业性行为等MSM个体更易保留在随访队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随访中HIV新发感染率、队列保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08年4月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61名MSM招募者进行间隔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检测HIV抗体,估算HIV抗体阳转率,并分析MSM的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与12个月时队列保持率的关系.结果 南京MSM队列12个月的HIV抗体阳转率为5.09/100人年,随访12个月时队列保持率为6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队列保持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户籍所在地为南京(OR=2.430,95% CI=1.409~4.190)、6个月能随访到(OR=11.664,95% CI=6.509~20.901)、寻找性伴场所为互联网(OR=2.222,95% CI=1.228~4.022)、近1年参加同伴教育活动(OR=2.080,95% CI=1.095~3.950)和年龄大于30岁(OR=3.296,95% CI=1.737~6.253).结论 该地区MSM人群中有较高的HIV新发感染率和高危性行为暴露率,户籍为当地、年龄较大、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以及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的MSM较容易保持在随访队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队列失访率和随访保持率以及分析失访原因。方法于2010年6月—2015年3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伊宁市、阿克苏市3个地区招募HIV抗体阴性MSM,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每3个月进行定位随访,每6个月进行行为学调查和HIV抗体检测。单因素分析采用多组比较的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队列共纳入1 041名调查对象,6个月随访人数900人(86.46%),12个月随访884人(84.92%);6个月失访141人(13.54%),12个月失访157人(15.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月收入、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地区、参加队列原因、寻找性伴场所、安全套使用频次、近6个月性伴数量以及感染丙肝状况是MSM失访与随访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0.089,95%CI=0.060~0.133,P 0.001)、调查地区(OR=1.800,95%CI=1.231~2.632,P=0.002)、参加队列原因(OR=0.663,95%CI=0.465~0.946,P=0.023)、近6个月性伴数量(OR=4.070,95%CI=2.002~8.278,P 0.01)是队列失访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疆MSM队列失访率较高,文化程度、调查地区、参加队列研究的原因以及近6个月性伴数量均与队列失访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临床试验的新发感染和队列保持情况,探讨影响MSM人群队列保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7月开始通过"滚雪球"法等方式在成都地区招募HIV阴性的MSM。受试对象随机分为3组:时间组(每日口服TDF 300 mg)、事件组(同性性行为前48~24 h口服1次TDF 300 mg,在同性性行为后加服1次TDF 300 mg,24 h内服药量不超过300 mg)和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3组人数的比例为1∶1∶1。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并进行相应的血液、体格等检查。对队列保持情况进行评价,并用Cox模型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时间组、事件组和空白组HIV阳转率分别是7.6/100人年、12.9/100人年和11.0/100人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组和事件组药物保护率分别为31.0%和-17.1%。37.5%(123/328)的受试者入组后即失访,队列保持率为29.9%(98/328)。多因素分析显示,30~39岁(RR=0.66,95%CI:0.48~0.91)、做过HIV病毒检测(RR=0.61,95%CI:0.44~0.84)的MSM的队列保持情况更好。结论本研究HIV阳转率较高,未显示出PrEP降低HIV新发感染的效果。队列保持率低,脱落主要发生在第一次随访。建议应关注队列中的高、低年龄段和未做过HIV检测服务的MSM,制定多种队列保持策略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HIV感染和梅毒的流行现状极为严峻[1-4],但极少见队列研究对新发感染和队列保持情况进行报道.本研究在北京市MSM人群中开展12个月的队列随访,在获得HIV和梅毒新发感染率数据的同时,深入探讨影响队列保持的因素和提高队列保持率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新发感染率,分析队列保持的影响因素,为南宁市MSM艾滋病预防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滚雪球法招募研究对象,分别在基线调查后的6个月和12个月对MSM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HIV、梅毒、HSV-2检测.结果 12个月随访时,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为1.1/100人年(95%CI=0~3.3),梅毒新发感染率为6.8/100人年(95% CI=2.1 ~11.5),HSV-2新发感染率为5.2/100人年(95% CI=1.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个月能随访到(OR=12.597)、在南宁市居住时间≥1年(OR =2.831)、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OR=5.359)是MSM队列保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南宁市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低于全国其他地方报道;队列保持率较低,参加6个月随访、南宁市居住时间长、最近6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是此次研究队列保持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随访队列保持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采用应答推动抽样法(RDS)在绵阳招募调查356例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阴性MSM建立随访研究队列,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分析人口学特征、预防性服务、社会活动网络及性行为等与队列保持率的关系.结果 队列保持率43.5%,与队列保持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收入(OR=2.019~ 5.937,95%CI=1.019~ 14.353)、本地居住时间(OR=3.703,95%CI=1.041~13.174)、介绍参加调查关系(OR =0.100~0.271,95%CI=0.015~ 0.829)、近1年HIV检测(OR=2.683,95%CI=1.490~4.830)、近6月酒吧型认识性伴(OR=2.477,95%CI=1.213~ 5.060)、HIV知识信息来自咨询服务(OR=2.202,95%CI=1.033~4.692)、近1年接受同伴教育(OR =2.199,95% CI=1.195 ~4.048).结论该地队列保持率受人口学特征、社会活动网络、寻找性伴类型及艾滋病预防性服务影响,应针对性制定队列保持策略,提高保持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镇江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转和队列保持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间隔6个月的随访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信息,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MSM456名,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95%CI:5.40%~10.51%)和10.5%(95%CI:7.86%~13.71%)。基线建立HIV血清抗体阴性队列421人,6个月随访时队列保持率为27.1%(114/421),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24(95%CI:7.58~8.90)/100人年和12.64(95%CI:11.76~13.51)/100人年。比较失访组和在访组基线社会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结果发现两组在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最近6个月寻找性伴场所和与商业性伴发生无保护的肛交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镇江市MSM的HIV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阳转率处于较高水平,针对该人群进行有效的干预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男男性接触(MSM)队列研究失访人群对发病率估计的影响。方法在2008年招募南京市MSM人群并建立队列,首次调查结束后每6月进行1次随访,直至2010年,通过比较失访与在访人群相关高危行为情况,评估访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队列2年随访率为44.8%,HIV人年发病率为3.5%(95%CI:1.8%~5.2%);第1次随访时失访对象危险行为比例较高,之后的3次随访失访人群与在访者的相关行为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南京市MSM人群队列研究的HIV人年发病率为3.5%,失访对象更加高危,如果仅依据在访者的资料估计发病率,则该指标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10.
男男性行为人群队列失访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队列研究中失访人群特征及失访率水平,分析造成失访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6-10月在8个城市开展基线调查,收集人口学、性行为特征等信息,并进行HIV、单纯疱疹病毒和梅毒检测.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建立MSM队列后的第6个月和第12个月对队列进行两次随访,记录所有队列成员的失访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各因素对失访的影响.结果 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建立3196人的MSM研究队列.在1年随访期间内,共有894人(28.0%)失访,2302人(72.1%)至少参加-次随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年龄、在本地居住时间≤1年、无业、最近1年未接受HIV检测、个人性取向为双性或异性恋、最近6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是队列失访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在当地居住时间、性取向和HIV检测史等因素与MSM队列失访有关,故在开展MSM队列研究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