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夏季游泳高峰期间,按照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技术规范》[1]的相关要求,对辖区内游泳场所游泳池池水进行采样检测。采用x2检验对游泳场所深水区、浅水区及儿童池水样项次合格率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池水p H、浑浊度和大肠菌群3项指标合格率为100%,水质合格率最低的指标依次为浸脚消毒池游离性余氯0.00%、尿素88.90%、游离性余氯85.20%;深水区、浅水区及儿童池水水样项次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季高峰期游泳池池水卫生状况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泳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其自觉性和自律性;加强对游泳场所的监督频次和力度,以确保其安全卫生得以持续,防止因游泳场所水质不卫生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开平市游泳场所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行政部门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开平市内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2009-2011年游泳池水质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430份,合格245份,合格率为56.98%;2009-2011年水质检测合格率依次为54.29、57.93、60.69%,不同年份间检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P>0.05);儿童池与成人池水质检测合格率分别为50.76%、60.74%,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3,P>0.05);2009-2011年6、7、8、9月份水质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0.48%、56.36%、49.09%、55.2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2,P<0.05).各检测项目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游离性余氯等指标检测结果合格率偏低.结论 开平市游泳场所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及泳池水净化、消毒工作,进一步提高经营人员卫生责任意识,落实卫生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连市游泳场所卫生抽检结果,为加强当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4年1月35家游泳场所83份游泳池水卫生质量抽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连市2014年1月抽检35家游泳场所总合格率为31.43%,83份游泳池水总合格率为30.12%,各项指标合格率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水温(54.22%),余氯(56.63%),p H(68.67%),大肠菌群(84.34%),细菌总数(85.54%),尿素(96.39%),硫酸铜96.39%,浑浊度(100.00%)。浸脚池余氯合格率为(67.57%)。两类场所游泳池水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结论游泳池水质抽检结果不容乐观,卫生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常熟市的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按《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及《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对常熟市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22份,合格39份,合格率为31.97%.其中游泳池水余氯和浸脚池水余氯的合格率较低,为60.66%和56.64%.全年四季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熟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加强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监督管理,保障居民游泳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正常营业的106家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开展调查,按照相关检验标准对样品中尿素、细菌总数等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2021年共检测游泳池水318份,总体合格率为89.6%。不合格指标为尿素(92.5%)和游离余氯(95.3%)。各类游泳场所池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健身房会所泳池<学校附属泳池<宾馆饭店附属泳池<机关企事业单位泳池,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73,P<0.05)。全年开放的游泳场所水质合格率低于以夏季开放为主的游泳场所,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0,P>0.05)。混合消毒方式的泳池水合格率高于氯制剂消毒的泳池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P<0.05);自动加药和混合加药的泳池水合格率均高于人工加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泰安市泰山区人工游泳场所卫生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健康危害事故发生。方法2014—2016年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对泰安市泰山区人工游泳场所进行水质监测,对游泳池水样进行浑浊度、大肠菌群、pH值、尿素、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6类指标监测,对浸脚消毒池水样进行余氯指标监测。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4—2016年游泳池水样合格率为51.52%(272/528),其中2014、2015、2016年合格率分别为41.45%(63/152)、58.75%(94/160)、53.24%(115/216),不同年份合格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浸脚消毒池水样合格率为31.50%(126/400),其中2015年合格率最高,2016年合格率最低,不同年份合格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类监测指标中尿素、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合格率较低,不同监测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游泳场所水样监测中,星级酒店、学校合格率较高,健身场所、普通经营性游泳场所合格率较低,不同性质游泳场所合格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室内游泳池水样合格率高于露天游泳池,两者合格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安市泰山区人工游泳场所卫生现状较差,存在卫生隐患较多,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监管频次和力度,规范游泳场所单位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游泳场所的卫生现状进行卫生学调查及其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卫生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障游泳者的健康。方法对宝安区2018年取得卫生许可证并正常开放的游泳场所,开展现场卫生学状况调查和水质卫生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家游泳场所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消毒剂合格证的持证率为100%,且均具有余氯、pH值等水质监测设备,强制性浸脚池和强制性通过式淋浴装置等;全部水样均合格的场所为119家,场所合格率为92.97%;2018年共采集游泳池水杨样品354份,其中共334份合格,总合格率为94.35%;监测指标游离性余氯合格率最低(95.48%);经χ~2检验,C级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低于其它2类游泳场所,且有统计学意义(χ~2=7.129,P0.05);人工投药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低于其它2类游泳场所,且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1,P0.01)。结论宝安区游泳池基本设施齐全,管理制度执行良好,水质消毒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加强游离性余氯的动态监督监测工作;C级泳池将是今后监督检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游泳场所的总体卫生状况,为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9年采集该区游泳池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并于2019年随机抽取该区正常对外开放的24家游泳场所进行卫生现况调查。结果 2012~2019年共采集508份泳池水样,水质总合格率为90.55%。2012年泳池水质合格率最低,为77.14%,2017年泳池水质合格率最高,为97.33%,不同年度泳池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大肠菌群、尿素、细菌总数及游离性余氯4项指标的总合格率分别为98.23%、95.47%、93.11%和91.14%。体育中心配套的游泳场所合格率低于其他2类游泳场所(P 0.05)。儿童池大肠菌群、尿素及游离性余氯的合格率均低于成人池(P 0.05)。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存在的问题仍不容乐观,需重视大肠菌群、尿素、细菌总数及游离性余氯指标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市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等项目进行检验,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13年夏季共检测游泳池水样203份,全部检测项目都合格的为151份,总体合格率为74.38%。浑浊度的检测合格率最高为100.00%;尿素合格率为98.03%;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合格率均为99.01%;pH值合格率为89.16%;游离性余氯的合格率最低,为84.73%。酒店附属、学校附属、健身休闲场馆3种不同类型场所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3,P0.05)。结论大连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管和池水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常熟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现状,改善游泳池水质质量,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方法收集2012~2013年常熟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3年检测的304份游泳池水质总合格率较低(74.3%),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76.8%,72.6%;在检验项目中,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浑浊度(100%)、大肠菌群(98.6%)、p H值(96.7%)、细菌总数(94.4%)、尿素(77.3%)和余氯(77.3%),各指标不同年度间的差异除余氯(ρ<0.05)外,其它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不同类别游泳场所比较,室外合格率高于室内(ρ<0.01),社会性(公司或会所)合格率高于宾馆(酒店)(ρ<0.01)。结论常熟市游泳场所游泳池水质总体合格率还较低,存在一定卫生安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游泳池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7-2011年度广州市白云区产科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客观地反映产科业务水平、学科发展状况,为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度广州市白云区产科质量报表相关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白云区产妇总数逐年增加,以流动人口产妇数增加为主;高危产妇检出率与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分娩并发症逐年下降,围产儿死亡率持续降低,产后出血仍是产科的首位并发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仍是活产儿的主要问题。结论 5年来广州市白云区的产科质量在逐年提高,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剖宫产率的有效控制,高危孕产妇的孕期管理、监测,产后出血的防治,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的预防,死胎发生率的控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技术规范研究是当前医院医学工程部门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是医院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医疗器械计量管理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4个方面,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逐步建立以"零缺陷"为管理目标的医疗缺陷主动报告和反馈机制。方法分层定期组织医疗、护理质量缺陷分析讨论会,探讨质量缺陷原因和应对措施。结果通过3年的努力,患者投诉明显下降;病人综合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结论质量缺陷分析讨论会是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提高医疗质量、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毕洁 《职业与健康》2009,25(1):84-86
临床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旨在监测样本测定中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工作中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室间质控是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观察实验室间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为了保证出具准确检验报告,就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好生化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卫生部室间质控,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精密、具有完全可信性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本文就在医院实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设想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开始以项目管理形式推动品管圈在本院开展,通过建立组织结构、宣贯培训、各护理单元自愿申报并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逐步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包括护理质量总分、患者满意度、消毒隔离、危重症管理及不良事件等以及无形成果、目标达成率、标准化成果的情况.结果 实施后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较实施前均有提升(P<0.05),各品管圈改善目标值均达到,形成标准化成果,共建立和完善流程共10项、专科健康宣教单7个、操作标准共2项、护理评估记录单1项,也提升品管圈手法的运用、团队凝聚力等无形成果.结论 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也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培养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is paper has two primary aims. First, it examines the need for improved assessmen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Second, it analyzes current worldwide measures and studie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METHOD: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which included all published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of organization-wid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incorporated into current measure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used worldwide supports a strong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major criteria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mising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namely increased use of criteria other than the Baldrige categories, increased focus upon financial variables, improved measures of implementation stage/phase and the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pondents from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levels. CONCLUSION: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mpirical benefits and cost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is heavily contingent upon the continue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easure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comitants of 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among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Based on the Wilson and Cleary model of quality of life,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recruited 329 women of age 40–65 years following operational convenienc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office of the Korea Population, Health and Welfare Association (KPHWA) in Incheon, South Korea. Data collected on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ocial support, biological/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K), and self-rated health. 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MENQOL) was used in this study. Hierarchical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he study found that social support and self-rated health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ENQOL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hile the income level and self-rated health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MENQOL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Sleep qual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ENQOL in both pre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e need for tailored approaches based on menopausal status. Especially, social support may help improve the MENQOL of premenopausal women, whil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improved sleep quality may enhance their 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加强室内质量控制,保证临床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由卫生部临检中心和北京市临检中心购买的室间质评样本,按照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乙肝五项,共检测了450份。结果:HBsAg、HbsAb符合率为100%,HBeAg、HBcAb符合率为98%,HBeAb符合率为95%结论:参加临床免疫室间质评工作,提高了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精密、具有完全可信性的实验结果,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日益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以磁共振成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教学研讨班授课提纲为基础,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本文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实施方案,指出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