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目前国内外各大行业领域研究的热门,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共同引导科技前沿。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娱乐,包括游戏、购物、家居、电影方面,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取得广泛研究及应用。但因医学专业性较强,对于此技术的要求较其他专业更高,所以VR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还有待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鼻内镜颅底外科经过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鼻内镜手术已成为全球主流的颅内肿瘤切除术的首选术式。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将VR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包括颅内、侧颅底、斜坡等区域。因此,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鼻内镜颅底外科来说,VR无疑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
着力发展嗓音医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嗓音医学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其诊断与治疗领域涉及正常嗓音、艺术嗓音、各类发音障碍、吞咽障碍及无喉言语康复等许多领域,并与听力学、语言学、神经病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及音乐艺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联系。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原有诊疗技术逐步完善,嗓音医学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咽喉科学的范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嗓音医学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技术产物,在推动复杂图像数据的快速分析、协助相关疾病初筛、诊断和随访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极大地缩短了疾病诊断时间,延伸了有限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是大众化诊疗时代的今天,将成为面向基层拓展医疗健康服务的实用工具。本文回顾了AI在耳鼻咽喉科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基于目前此领域的初期状况,难以查寻到较大样本的临床实验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伦理学研究也有待于建立,作为未来医学以及医疗健康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技术,值得我们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AI)为计算机科学分支,现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作用得以充分显现。在医学领域,AI正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未来必将成为人类医疗发展的方向。机器学习为实现AI技术的重要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数据深度挖掘、影像组学特征分析、疾病预测模型建立等相关领域,在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起到重要辅助作用。在耳鼻喉科领域,具体有图像分析与分类、语音信号处理、构建各类临床模型等方面以辅助医疗决策,认知与了解基于机器学习的AI技术,并合理应用于临床,才能最大化发挥其作用。鉴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基于机器学习的AI技术在耳鼻喉科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中应用进展,为耳鼻喉科医师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由于结构功能重要,肿瘤治疗后的组织修复成为头颈外科的重要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虚拟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在皮瓣修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嗓音医学》一书由韩德民教授及Sataloff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邀请了当今国内、外嗓音医学研究领域有一定代表性专家学者数人,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奥地利等国家的著名学者,集共同的临床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正常嗓音、艺术嗓音、各类发音障碍、吞咽障碍及无喉言语康复等许多领域,并与听力学、语言学、声学、神经病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及音乐艺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发音器官解剖、生理功能研究、嗓音功能评估、嗓音疾病诊断、嗓音外科技术、吞咽障碍诊断治疗及言语病理康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卡尔·蔡司(Carl Zeiss)公司是光学、精密工程及电子观测等领域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领头人。我们不断建立尖端技术领域的最新标准来识别、检验、测量、分析、设计及加工一系列产品。通过运用专门的光学设备,我们不仅仅在研究、医学、工业等方面实现了大多数客户的愿望,并且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日常休闲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在医学领域,医疗数据电子化、信息互联性增强、生理信号采集终端设备普及为医疗人工智能(AI)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医学AI应用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领域主要前景包括:(1)数字化影像和生理数据的识别与分析;(2)基于大样本患者组群,智能选择治疗护理方案;(3)AI疾病识别和验证模型;(4)医疗信息的智能无障碍链接等。可以期待,AI技术将在本领域推动高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大规模延伸医疗健康服务供给,颠覆性地促进诞生新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猪作为继小鼠之后的又一类模式动物,正受到包括比较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畜牧学等在内的多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特有的荣昌猪品系中的一个变异群体-"荣昌猪遗传性听力缺陷家系",其突变位点,病理表现和发病规律与人类Waardenburg综合征2A型极为相似。此家系在听觉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研究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干细胞移植,早期基因干预治疗、听觉植入等创造了条件。为听觉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大型哺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虽然在鼻-颅底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鲜有报道,但凭借其快速成型、立体化三维实物重现等优势,在鼻-颅底外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临床应用主要涉及鼻-颅底缺损修复、术前规划及术前手术模拟、解剖教学及培训、患者教育等方面。本文围绕3D打印技术在鼻-颅底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作一概述,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激光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几年来飞速发展,各种新型激光器的问世,显示出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强大生命力,其应用于耳科学研究至今也有近四十年的历史,本对激光在中耳手术中应用及其热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 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医疗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尤其在疾病的筛查及诊治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持续的发展趋势。医学图像提供了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详细可视化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能高效地对这些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还推动了众多重大的医学研究和创新。本文回顾了近5年AI在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鼻腔鼻窦肿瘤领域的最新应用, 旨在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过敏原检测、疾病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并探讨其在鼻科学图像应用中的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物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上主要用于组织器官损伤的修复、替代。随着工程技术以及生物研究的发展进步以及整合医学的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前景越来越好。本文拟就生物工程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综述。  相似文献   

14.
内镜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微创外科的不断发展,内镜具有良好的照明和图像放大作用,使得内镜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在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领域硬性内镜鼻窦手术由于创伤小而被重视和广泛应用,随着内镜应用解剖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影像学、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以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鼻窦内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延伸。本文就内镜在颅底外科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喉部是人体发声、通气的重要器官,提高喉癌的诊疗水平可显著改善喉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在喉癌各诊疗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辅助图像识别、病理成像诊断、机器人辅助手术、多因素预后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就人工智能技术在喉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喉癌诊疗中的应用局限与不足,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自1960年7月美国人梅曼研制出了世界上第1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之后,各种不同材质,不同波段的激光器也随之面世,并逐渐应用于临床。1982年激光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成熟,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激光医学。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手术工具,耳鼻咽喉科是率先应用激光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激光系统应用于医学中.在耳科学领域,激光手术巳在外耳、中耳及内耳中应用.本文就此相关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近红外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种可靠的无创神经功能成像技术。因对环境要求低,被试限制小,对运动不敏感性、便携性、无声,以及对人体无损害等特点使其在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fNIRS应用迅速增加,特别是神经科学领域。本文从fNIRS机制、设备分类、数据分析及优劣势方面对功能性近红外成像技术进行简介,重点讨论其在听力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HRCT)容积重建(VR)对正常内耳形态的观察,探讨其对先天性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20耳)无耳部疾患者(对照组)和7例(11耳)先天性内耳畸形患者(病变组)行HRCT扫描,利用容积漫游技术对内耳骨迷路重建。对照组观察内耳骨迷路的正常结构,病变组观察内耳畸形情况。结果:正常耳VR图像不但显示了内耳骨迷路的细微结构,而且还反映了各结构之间的关系;病变耳立体显示了畸形部位及程度。11耳患耳中Mondini型7耳次;前庭及半规管畸形3耳次;前庭导水管扩大7耳次,其中6耳次伴随其他畸形;内耳道畸形2耳次且均伴随其他畸形。11耳畸形中9耳HRCT横断面图像和平面重建(MPR)冠状位图像、VR图像均可以清晰地显示畸形的部位和程度,其中VR图像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畸形的空间形态结构;2耳水平半规管短小畸形患者VR图像较断面图像更好地显示了畸形的部位和程度。结论:VR三维重建可以立体显示正常内耳骨迷路的形态,直观显示内耳畸形的程度及病变位置,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20.
第52届国际嗓音协会年会致力于通过多学科交流、合作科研及教育来促进嗓音医学的基础知识及医疗的发展。会议内容可总结为嗓音言语病理学研究进展和技能演示、嗓音外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艺术嗓音的教育及研究进展、大会颁奖四大部分。会议采用大会发言、圆桌讨论、壁报交流、嗓音训练现场演示及艺术嗓音大师班等多种形式。此次会议的亮点在于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然而, 单纯的技术和应用仍不能满足嗓音医学的发展, 嗓音相关领域多学科的深度合作是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