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离当归内生真菌并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以当归及其根际土壤为材料,选用6种培养基采用组织匀浆法分离内生菌,采用96孔板法测定次级代谢物的抑菌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4种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当归的根、茎、叶及土壤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53株真菌,对腺苷脱氨酶、β-内酰胺酶、黄嘌呤氧化酶和酪氨酸酶有一定抑制活性样品分别为45.83%、52.78%、51.39%、55.56%;对4种指示菌有广谱抑制作用样品为1.39%,菌株6B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ATCC35218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2.5、7.81μg/mL。结论 当归内生真菌资源丰富,是活性化合物发现的良好来源,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离和鉴定无花果Ficus carica植物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菜黑斑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草莓枯萎病菌、青霉菌为测试菌对分离得到的植物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实验。结果:从健康的无花果植物的根、茎、叶中分离共获得61株内生真菌。属于5纲,7目,12科,20属。抗菌活性试验表明有40株内生真菌具有抗菌活性,占总内生真菌的65.57%。结论:无花果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应用已经成为热点,尤其在医药行业显示出独特优势。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生物类群中,就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研究做一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三尖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离和鉴定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以期获得活性较好的菌株,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方法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三尖杉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以6种细菌为测试菌,选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研究。 结果 从三尖杉的茎、叶、种皮中共分离出6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鉴定,其中产孢的52株初步鉴定属于3目,5科,9属。抗菌实验表明,有5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81.97%。40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至少一种测试菌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5.57%。 结论 三尖杉内生真菌丰富多样,其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蛇足石杉中分离鉴定出27株内生真菌,其中茎和叶中分布较多,根中分布较少;用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其中1株属于担子菌门,其余26株菌分属于子囊菌门3纲5目6科9属26种,其中优势菌株为子囊菌门子囊菌纲小丛壳目小丛壳科刺盘孢属,占总菌株的48. 15%;分别采用Ellman's法和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抗炎活性进行筛选发现,4株内生真菌粗提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2. 5~62. 4 mg·L~(-1);部分内生真菌粗提物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 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2. 2~51. 3 mg·L~(-1),显示其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进一步通过LCMS-IT-TOF分析对其中一株内生真菌HS2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17个单体化合物,包括6个聚酮类、4个二苯醚类、7个杂萜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广西产濒危药用植物青钱柳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较强的内生真菌菌株。方法:以课题组前期已分离培养的131株青钱柳内生真菌的发酵粗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发酵产物的DPPH·、·OH~-、 O_2~-·、 NO_2~-能力和Fe~(2+)螯合能力进行检测。结果:结果表明,青钱柳内生真菌表现出具有一定清除DPPH·、·OH~-、 O_2~-·、 NO_2~-能力和Fe~(2+)螯合能力,对DPPH·、·OH~-、 O2~-·、 NO_2~-最大清除率和对Fe~(2+)最大螯合率分别为81.32%、 87.83%、 49.7%、 43.5%、 82.24%;菌株824F、 894F、 907F、 885F、 890F、 876F、 912F清除·OH~-自由基能力较强,清除率均大于阳性对照V_C。结论:结果表明青钱柳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寻找新型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4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用组织块法分离4种植物中的内生真茵;对分离出的纯内生真菌用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并用乙醇对茵丝体进行回流提取,得到各组分提取物;用酶标法测定提取物的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出36株内生真菌,其中有16种内生真菌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其中GT-7茵液萃取物抑酶活性最强。2种内生真菌提取物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药用植物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可作为筛选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穿龙薯蓣根茎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筛选能产生皂苷类成分的功能菌株。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穿龙薯蓣根茎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共分离纯化内生真菌50株,HPLC检测发现内生真菌C12能产生与薯蓣皂苷元具有相同紫外吸收的结构相近化合物,经HPLCMS分析鉴定该成分为△3,5-去氧替告皂苷元。结论:穿龙薯蓣内生真菌资源丰富,其中内生真菌C12具有产生皂苷类成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20,(10)
目的:研究巴戟天内生真菌Diaporthe lithocarpus A740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凝胶柱和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菌株A740的固体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菌株A740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苯乙酸乙酯(1)、4-(2-羟乙基)苯甲酸(2)、4-羟基苯乙酸乙酯(3)、4-甲基-5,6-二氢吡啶-2-酮(4)、(3R,4R)-cis-4-hydroxy-5-methylmellein(5)、viridianol 1 (6)、5-羟基-7-甲氧基-4,6-二甲基-1-(3H)异苯并呋喃酮(7)、phomopene(8)、diaporisoindole B(9)、diaporisoindole A(10)、p-苯三醇(11)、异戊二烯基异苯并呋喃A(12)、lithocarin A(13)。结论: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Diaporthe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和13对神经癌细胞(SF-268)、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HepG_2)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四株肿瘤细胞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0对这四种肿瘤细胞株的IC_(50)为23.96~35.19μmo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尖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噻唑蓝比色法对三尖杉内生真菌CEP1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利用GC-MS分析活性成分。结果:三尖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组分Fr2活性最强,主要成分为乳酸丁酯(2.96%),2-氯杀鼠灵酮(8.65%),(Z)-11-二十烯酰胺(13.90%),1-甲基芘(3.51%)及丁二酸二甲酯(6.34%)、对羟基苯乙酸(8.27%)、反油酸甲酯(10.07%)、亚油酸(5.60%)、棕榈酸(7.54%)。结论:对羟基苯乙酸在三尖杉属植物的相关研究中属首次报道,为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三尖杉的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4种植物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用组织块法分离4种植物中的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纯内生菌用液体培养基发酵培养,用等体积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发酵液并用乙醇对菌丝体进行索氏提取,得到各组分提取物;用改良的Ellman法测定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共分离出53株内生真菌,其中有7种内生真菌萃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其中以XX-10的正丁醇组份的抑酶活性最强。结论:药用植物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可作为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3.
人参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人参中分离获得人参内生真菌,并初步探讨其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研究利用筛选培养基从6年生人参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利用小琼脂块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获得的人参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利用MTT法检测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人参中共计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8株,其中2株活性较好。结论:从药用植物人参中分离得到的人参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快速筛选金钱松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佳  陈钧  赵启美  祁红兵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1):1759-1763
目的:筛选金钱松内生真菌抗病源真菌的活性菌株。方法:首次对金钱松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以稻瘟霉PyricuLaria oryza P-2b为筛选模型,采用微量稀释法筛选金钱松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研究其抗病源真菌的能力。结果:金钱松内存在着大量且具有抗稻瘟霉P-2b活性的内生真菌,占内生真菌总数的44.8%。其中JJ314,JJ323可诱导稻瘟霉P-2b菌丝念珠状、膨大变形,JJ324可抑制孢子萌发,它们对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病源真菌都具有强烈的活性。结论:金钱松内生真菌是潜在的抗真菌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菌种鉴定及其代谢产物粗提物的体外抗真菌、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银杏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提供依据。方法:首次对天目山地区野生银杏植株树皮、枝条、树叶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采用微量稀释法测试银杏内生真菌粗提物抗病原真菌活性。采用DPPH法测试银杏内生真菌粗提物抗氧化活性。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活性内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研究发现,共计9株(16.1%)内生真菌粗提物的抗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薰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活性较好。其中以天目山野生银杏树皮中分离得到的青霉属T-1-2-1菌株粗提物抗真菌活性最佳,对4种供试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抗红色毛癣菌的MIC80为4 mg.L-1,与阳性对照氟康唑的抗菌活性相当;共计5株(8.9%)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较好,其中,以毛壳属T-3-2-2、炭角菌属T-6-5-7菌株抗氧化活性最好。结论:银杏内生真菌是一个潜在的、丰富的抗菌、抗氧化新药资源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药用植物山腊梅内生菌资源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山腊梅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山腊梅植物中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13株菌株对指示菌具有抑菌活性,占总菌株数的30.95%,2株菌株对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山腊梅植物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GPY培养基对格木内生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发酵产物经冻融处理后分离得到菌液与菌丝体.菌丝体经乙醇提取后,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根据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选择菌体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运用硅胶色谱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采用波谱学方法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二酮哌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cyclo-(R-Pro-R-Phe)(1),cyclo-( trans-4-OH-D-Pro-D-Phe)(2),cyclo-(R-Tyr-S-Ile)(3),cyclo- (R-Phe-S-Ile)(4),cyclo-(R-Val-S-Tyr) (5).  相似文献   

18.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法、凝胶色谱分离法、正反向硅胶柱色谱分离法以及制备薄层层析色谱分离法对罗汉松果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再应用NMR和MS等现代波谱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从中首次分离鉴定出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4-甲基四氢-2H-吡喃-2-酮、7-羟基-5-甲氧基-4,6-二甲基-7-O-a-L-鼠李糖苯酞、4-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乙酸以及4-羟基苯乙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的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1,4-二羟基-7-甲基-9,10-蒽醌(1),大黄素甲醚(2),大黄素-1,6-二甲醚(3),Chrysophanol (4),1,4,6-trihydroxy-2-methoxy-7-methylanthracene-9,10-dione(5),大黄素(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5.5和10.2 μmol.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裙带菜内生真菌Guignardia sp.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寻找具有新和,或强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ODS反相柱层析等色谱方法进行成份的分离纯化,并利用波谱学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纸片法和MTT法分别评价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发酵液中分离获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过氧麦角甾醇(1)、麦角甾醇(2)、环-(酪氨酸-亮氨酸)(3)、环-(苯丙氨酸一苯丙氨酸)(4)、环-(缬氨酸-亮氨酸)(5)、环-(苯丙氨酸-脯氨酸)(6)、环-(亮氨酸-异亮氨酸)(7)。其中化合物1,2,3和6能抑制犬小孢子生长,其MIC分别为10.0,20.0,50.0和5.0μg·mL-1;化合物1,2和6对红发毛癣菌有抑制活性,其MIC分别为15.0,20.0和10.0μg·mL-1并且1和6有抑制絮状表皮癣菌的活性,其MIC分别为20.0和50.0μg·mL-1。另外,化合物1,3和6对人鼻咽癌KB细胞有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20.0,10.0和10.0μg·mL-1。结论:化合物1—7均首次从裙带内生菌Guignardia sp.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和6显示出较好的细胞毒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