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感觉神经性耳聋(SNH L)的患者进行研究。随访至少3年,其中1例患者死亡,在7例生存者中,3例患者的听力改善,2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患者病情进展。预测因素包括视力障碍、M RI脑膜增强和CSF隐球菌抗原滴度>1∶1024。本研究中30.8%(8/26)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发生了SNH L。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听力损伤的预后@周永  相似文献   

2.
李爱新  王莉琳  姜太一  张彤  汪雯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0):97-100, 130
目的 探讨影响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近期预后的风险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收治的95例AIDS合并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模型,并对所得模型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男性8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7.9±10.8岁。存活组70例,死亡组25例。死亡组出现颈抵抗、意识障碍以及脑脊液(CSF)压力、中性粒细胞(N)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L)、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是AIDS合并C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808,P=0.035),而ALB和CHE则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04,P=0.004和OR=0.072,P=0.030)。预后模型logit(Y)=2.866+2.760×意识障碍-5.417×ALB-2.632×CHE。所得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74(95%CI:0.919~0.996,P=0.000),敏感度88.0%,特异性97.1%。预后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各单独影响因素(P<0.05)。结论意识障碍、ALB、CHE是预测AIDS合并CM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近期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免疫缺陷分为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ICH-CM组)和非免疫缺陷宿主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组(NON-ICH-CM组),主要观察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为首发的艾滋病(AIDS)进行临床分析,有助于引起公众对艾滋病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关系的重视,以利于及时发现、确诊艾滋病.方法:对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住院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8例,其中13例被确诊为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T细胞亚群检测13例,CD4<100/mm3 11例,CD4 101~200/mm3 2例,CD4<100/mm3占84.6%,平均CD4 36.8/mm3,13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好转2例,恶化6例,因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死亡5例,死亡率38.4%.结论:艾滋病患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免疫力低下是引发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因素,脑脊液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主要依据,诊断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病人应常行HIV检查.  相似文献   

5.
赵川  许利军  唐坤伦  李毅  周红 《西部医学》2012,24(10):1955-1957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16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均有明显的免疫缺陷,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0.033×109/L。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中枢感染症状及体征,尤其颅内高压症状突出。脑脊液中均查见新型隐球菌,而脑脊液炎性反应相对较轻。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一种或多种机会性感染,主要有细菌性肺炎,霉菌性口腔炎、败血症(其中1例为新型隐球菌性败血症)。抗真菌治疗有效,但病死率仍高。结论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病情复杂且较危重,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抗真菌治疗,以及适时开展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改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确认的48例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护理经验。其主要表现为头痛伴恶心、呕吐、不规则发热、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口腔黏膜白斑,抗真菌、抗病毒、降颅内压、对症和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临床症状观察及护理。结果隐球菌脑膜炎症状好转,颅内压降低,血CD4淋巴细胞上升,41例病情好转出院,4例AIDS因后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并非临床少见,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有效治疗及护理,可改变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种慢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临床特点、脑脊液、影像学及预后。结果结核性脑膜炎并发的脑梗死多急性起病,多有抽搐、肢体瘫痪及意识障碍,病理征阳性,伴有颅外的表现,影像学伴有脑膜强化、结核瘤和脑积水,腺苷脱氢酶增高明显(P<0.05)。而隐球菌性脑膜炎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以逐渐加重的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意识障碍多为阵发性,很少有颅外表现,视乳头水肿明显,脑脊液压力高且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可伴有脑积水,预后极差。结论两种脑膜炎一旦合并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率高;影像学和脑脊液的检查为二者的鉴别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艾滋病(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与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多重感染患者的临床与MRI影像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5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9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与结核性脑膜炎(AIDS/CM/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其与61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AIDS/CM)患者和4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AIDS/TB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头颅MRI影像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IDS/CM/TBM组患者头痛的发生率高于AIDS/TBM组,抽搐、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高于AIDS/CM组和AIDS/TB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82.0%)AIDS/CM/TBM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AIDS/CM/TBM组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水平均高于AIDS/CM组,脑脊液糖水平低于AIDS/CM组;脑脊液压力和脑脊液氯化物水平高于AIDS/TB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87.2%)AIDS/CM/TBM患者头颅MRI检查存在病灶,多发为主,呈脑膜炎和脑膜脑炎表现,脑叶病灶发生率高于AIDS/CM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或胶样假囊的出现率低于AIDS/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脊液糖≤1.85 mmol/L与AIDS/CM/TBM多重感染相关(P=0.009,0.005,0.002)。结论 AIDS/CM/TBM临床表现更重,实验室检查变化更显著,头颅MRI表现以脑膜炎和脑膜脑炎为主;头痛、意识障碍及脑脊液糖≤1.85 mmol/L对其诊断具有提示意义,有助于临床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9.
隐球菌脑膜炎常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疗问题。颅内压增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作为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何监测、治疗此类疾病是临床关注的焦点。由于隐球菌脑膜炎病理生理机制的特点,药物等内科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通常需要有创操作的干预。本文总结了隐球菌脑膜炎并发颅内压增高的相关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2018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95.24%)、头痛(78.57%)、恶心呕吐(54.76%);临床体征常见为脑膜刺激症(71.43%)、意识障碍(61.90%)、外周神经功能障碍(54.76%)。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蛋白、糖、氯化物含量异常者分别占100%、95.24%、78.57%、90.48%。39例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常见表现为脑膜炎改变(46.15%),急性期脑梗塞(10.26%),颅内出血(7.69%)。42例中预后不良13例(30.95%)。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神经功能障碍、颅神经麻痹、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多样,部分患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影响因素复杂,在临床诊疗中应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CM)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AIDS合并CM患者的诊断、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并将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7例AIDS合并CM患者均在脑脊液中检出隐球菌。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CM患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40.2/mm3。27例AIDS合并CM患者均合并其他部位感染。6例死亡。在治疗初始时颅内压测定预后良好组(194.74±100.97)mmH2O与预后不良组(358.75±129.44)m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两种敏感药物抗隐球菌与单用一种敏感药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内压测定可作为判断AIDS合并CM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时予HAART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婴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90例0~1岁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所有患儿随访1~4年,根据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儿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预后良好组68例,预后不良组22例,预后不良组肌张力改变发生率、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发生率、脑脊液培养阳性发生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 500×106/L发生率、脑脊液蛋白浓度>2 000 mg/L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脑脊液糖浓度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脑脊液LDH、降钙素原、CRP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蛋白浓度>2 000 mg/L、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 500×106/L、抽搐、意识减弱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脑脊液蛋白浓度>2 000 mg/L、脑脊液白细胞计数>1 500×106/L、抽搐、意识减弱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8例明确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在其1岁时进行随访,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差异,分析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惊厥、休克、肌张力异常、贫血发生率、外周血白细胞数<5×109/L或>20×109/L、脑脊液有核细胞数>500×106/L和蛋白含量、糖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脊液糖浓度降低和白细胞数<5×109/L或>20×109/L均为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脑脊液糖浓度降低和外周血白细胞异常均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率、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HIV/AIDS伴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 620例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者60例(9.7%)。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46例(76.7%)、发热43例(71.7%)、呕吐28例(46.7%)、肢体活动障碍23例(38.3%)、脑膜刺激征20例(33.3%)、意识障碍18例(30.0%)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5例(8.3%),多发性神经根炎5例(8.3%),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11.7%);AIDS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40例,主要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16例(26.7%),弓形体脑病10例(16.7%),结核性脑膜炎5例(8.3%)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病死率为0.0%,40例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为10.0%(4/40),8例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占位的患者的病死率为50.0%(4/8)。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多见,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等。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中,以隐球菌性脑膜炎和弓形体脑病的发病率最高;早期诊断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相关资料,比较不同病原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等指标及预后情况,并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组脑脊液浑浊及脓性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66.67%vs.20.83%、16.39%,26.67%vs.4.17%、4.92%;大肠埃希菌组白细胞计数、发热持续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大于,脑脊液糖水平显著低于及预后不良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组、病原菌不明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白细胞计数>500×106/L.结论: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脑脊液以浑浊、脓性为主,白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高,预后差;脑脊液糖浓度低、白细胞计数高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曹蕴  李伟  刘传苗 《当代医学》2021,27(13):82-84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墨汁染色联合隐球菌抗原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40例。其中1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采用墨汁染色法和墨汁染色联合隐球菌抗原检测(联合检测)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结果及敏感度。结果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发热、视力下降、盗汗、听力下降及意识水平下降等临床症状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00%,高于墨汁染色的50.00%(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0.00%,高于墨汁染色的50.00%(P<0.05),两种检测方法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墨汁染色联合隐球菌抗原检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阳性率及敏感度高,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HIV阳性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 CM)患者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的HIV阳性CM患者40例,其中20例腰椎持续引流为观察组,20例定期腰椎穿刺引流为对照组,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CD4计数、脑脊液检查及隐球菌墨汁染色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8.70±12.04)×106/L]、蛋白含量[(477.25±198.61) mg/L]比治疗前[(68.80±34.71)×106/L、(712.15±427.89) mg/L]明显下降(P<0.001),对照组中也有相似的结果(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脊液的CD4计数[观察组(31.30±22.00)cells/µL、对照组(27.70±20.18)cells/µL]、糖含量[观察组(3.41±0.62)mmol/L、对照组(2.80±0.77) mmol/L]、氯化物[观察组(127.78±9.47)mmol/L、对照组(125.25±8.03) mmol/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CD4/CD8、白细胞计数、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恶心/呕吐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最终,腰椎持续引流方式治疗有效15例,无效5例;定期腰椎穿刺引流治疗7例有效。结论 腰椎持续引流方式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能较快缓解临床症状,加快脑脊液的更新,缩短病原菌清除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