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PIC-812异构脱蜡催化剂对中间基减四线馏分油进行加氢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氢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异构脱蜡段氢分压15.1MPa、反应温度330℃、体积空速1.4h-1、氢油体积比500∶1的条件下,经过加氢精制-异构脱蜡-补充精制评价后获得HVIH 6基础油的倾点-15℃、黏度指数101、收率52.58%,验证了采用中间基原料生产高档润滑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异构脱蜡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生产高档润滑油,大庆炼化公司引进了美国雪佛龙(Chevron)公司的异构脱蜡技术,应用结果表明,以650SN和150BS糠醛精制油,150SN和350SN酮苯脱蜡油及酮苯蜡下渍为原料,通过加氢预精制,异构脱蜡和加氢补充精制及分馏可以得到低倾点,高粘度指数,氧化安定性好的润滑油基础油,选择不同的原料,调整异构脱蜡操作的苛刻度,经调合可生产变压器油,白油和铝箔轧制油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加氢预精制-异构化/非对称裂化-补充精制技术(IAC技术)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装置进行工业应用的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缓和的操作条件下,加工石蜡基200SN浅度脱蜡油、650SN糠醛精制油和蜡下油三种原料油,可生产Ⅱ、Ⅲ类的轻质、中质和重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运动粘度为6 mm2/sⅡ类中质基础油和运动粘度为10 mm2/sⅢ类重质基础油收率分别比传统的异构脱蜡技术高9和20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2015,44(11):1336
以石蜡基减二线酮苯脱蜡油和减四线糠醛精制油为原料,考察加氢预精制温度对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结构、性质及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和NMR等方法对产品的族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氢预精制后,链烷烃含量小幅提高,环烷烃含量增加,芳烃含量大幅降低,说明除少量增加的链烷烃外,加氢预精制过程中发生芳烃饱和及选择性开环(SOR)反应所获得的带支链的环烷烃是贡献黏度指数的主要组分;随反应温度的提高,加氢预精制催化剂的SOR功能提高,但选择性降低。NMR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加氢预精制油的异构脱蜡产品,平均链长变短1~3个碳数,支化度降低,结构的改变使重质基础油产品的黏度指数提高4~6个单位,倾点降低3~6℃。  相似文献   

5.
以AEL分子筛为载体,制备出一种贵金属异构脱蜡催化剂;以n-C12为模型物,以大庆炼化加氢预精制后的650SN糠醛精制油为实际原料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异构脱蜡催化剂对n-C12以及650SN糠醛精制油均具有良好的异构化活性和选择性,其性能优于国外同类参比剂,加工650SN糠醛精制油时,可高收率地生产出优质API 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目标产品倾点为-21 ℃,比采用参比剂时低6 ℃,重质基础油收率为62.79%,比采用参比剂时高5.55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烷烃临氢异构反应和润滑油异构脱蜡反应机理的认识,考察了分子筛性质对异构脱蜡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合成了加氢异构活性和选择性较好的分子筛ZIP,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新型润滑油异构脱蜡催化剂RIW-2。评价结果表明:RIW-2具有较高的降凝活性和异构选择性,在产品达到相同倾点时,润滑油基础油收率与第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RIW-1相比明显提高;新型异构脱蜡催化剂RIW-2适用于各种含蜡原料的降凝过程,可以生产API Ⅲ+类高黏度指数基础油。  相似文献   

7.
以SAPO-11和SAPO-31分子筛为载体,负载Pt金属,制备出Pt/SAPO-11和Pt/SAPO-31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以正十二烷(n-C12)作为模型化合物,以预精制后的200SN酮苯脱蜡油为实际原料,考察了2种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性能。结果表明,以n-C12为原料,在达到最高异构体收率时,Pt/SAPO-31催化剂的反应温度较Pt/SAPO-11催化剂低30℃,异构体收率较Pt/SAPO-11催化剂高19.7%;以预精制200SN酮苯脱蜡油为原料时,在反应条件相同和产品性质相当的情况下,Pt/SAPO-31+工业催化剂组合催化剂获得的中质基础油收率为82.03%,比Pt/SAPO-11+工业催化剂组合催化剂高2.4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以中海油特有的秦皇岛32-6减压渣油为原料,通过丙烷脱沥青—加氢—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丙烷脱沥青萃取温度为60/68/77℃,加氢反应温度为(基准+30)℃,异构脱蜡反应温度为(基准+5)℃,补充精制反应温度为(基准+30)℃的适宜条件下,可制得氧化安定性时长为264 min,运动黏度(100℃)为29.01 mm2/s,黏度指数为87,倾点为-12℃的150 BS基础油。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8年6月10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重大工业试验项目——异构脱蜡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催化剂研究项目已生产合格催化剂。该催化剂将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0.2Mt/a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装置实现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富含长链正构烷烃的石蜡基减四线VGO是生产重质高品质API III 类润滑油基础油的优质原料。然而过高的蜡含量在提高基础油黏度指数的同时,也造成了基础油产品浊点的升高。针对这一技术问题,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从分子筛形貌控制、催化剂制备技术入手,开发出了新一代低浊点润滑油加氢异构催化剂PHI-01,解决了重质基础油因黏度指数升高而带来的浊点与收率的平衡问题。该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200 kt/a 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加工大庆减四线加氢精制油时,液体收率为96%,10 cSt基础油产品收率为68.1%,其浊点为-7 ℃,达到低于-5 ℃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Ni/Ca/ZSM-5临氢降凝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中Ni、Ca改性对润滑油基础油凝点、收率和黏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Ni、Ca改性后,催化剂的裂化活性降低,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和黏度指数升高。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对Ni-Ca/ZSM-5催化剂进行加氢工艺考察,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10 ℃、体积空速3.0 h-1、反应压力15 MPa、氢油体积比500,在此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凝点为-17 ℃,黏度指数为93,收率为72%。  相似文献   

12.
润滑油加氢异构脱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加氢裂化尾油、溶剂精制 加氢处理的减压瓦斯油为原料 ,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和异构脱蜡催化剂FIDW 1制备VHVI、HVI润滑油基础油的试验结果 ,并通过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技术的对比 ,说明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收率高、粘度指数高和倾点低的特点。同时 ,还介绍了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 ,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食品级白油的试验结果以及异构脱蜡催化剂FIDW 1运转 2 0 0 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PAO)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润滑油之一。以三氟甲磺酸(CF3SO3H)为催化剂, 1-己烯、1-癸烯、1-十二碳烯为原料进行齐聚反应合成低黏度PAO,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烯烃原料对PAO收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 ℃、反应时间为3 h、催化剂与原料摩尔比为0.36的条件下,合成PAO的100 ℃运动黏度为4.83 mm2/s、凝点为-30 ℃、黏度指数为140,PAO收率在70 %以上,其性能能够满足高质量的PAO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AlCl3/TiCl4催化癸烯聚合制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lCl3/TiCl4为催化剂对癸烯聚合制润滑油基础油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Al与Ti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合成油性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催化剂、不同烯烃原料对聚α-烯烃(PAO)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癸烯聚合制备PAO,AlCl3/TiCl4是较适宜的催化剂。PAO收率随着AlCl3/TiCl4催化剂用量的增大、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但随着Al与Ti摩尔比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粘度指数在所考察的条件范围内均较高;100 ℃下的运动粘度随着Al与Ti摩尔比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因此可以根据需求,通过调节Al与Ti摩尔比,可制备各种粘度等级的PAO产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其配套的加氢组合工艺生产高黏度就及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复配工艺及加氢组合工艺成功生产出了合格的高黏度(100 ℃运动黏度在8 mm2/s以上)及高黏度指数(大于110)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6.
通过蒸汽裂解煤蜡制取α-烯烃,以此为原料在AlCl3/TiCl4复合催化体系下合成聚α-烯烃(PAO)基础油,并通过调和PAO以升级石油型基础油的黏度指数等级。结果表明,在裂解温度为670℃,停留时问为2.5s,水蜡质量比为0.16的条件下,裂解α-烯烃单程收率为28.4%;在催化剂用量(占原料的质量分数)为3%,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3h的条件下,合成PAO的收率为73.27%,其在40,100℃的运动黏度分别为54.75,8.77mm2/s,黏度指数为138.0,凝点为-48℃,主要性质接近FOX公司的PA0—8产品指标;当合成PAO的调和比(占基础油的质量分数)为30%时,石油型基础油的黏度指数由60.7增大至96.0。  相似文献   

17.
以1-癸烯为原料、AlCl3-环己酮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1-癸烯齐聚反应,考察三氯化铝络合催化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环己酮与AlCl3的摩尔比对聚α-烯烃合成油(PAO)收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AlCl3摩尔分数为5%、环己酮与A1C13摩尔比为0.5、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25 ℃的条件下,PAO收率达到92%,100 ℃时的运动黏度为8.08 mm2/s,黏度指数达到174,是一种低黏度、高黏度指数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PAO产品中三聚体和四聚体所占比例最大,润滑油的理想组分含量大于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