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反应的临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中并发低血压反应的临床防治经验。方法:收集1989-2002年12 285次血液透析中2165次低血压反应的临床资料,比较醋酸盐透析与碳酸氢盐透析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低温高钠透析与输注高渗葡萄糖治疗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反应的临床防治效果。结果:醋酸盐透析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碳酸氢盐透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低温高钠透析与输注高渗葡萄糖比较,前者更能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反应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碳酸氢盐透析、低温高钠透析能有效防治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2.
1054次血液透析并发104次低血压临床分析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434100)彭家清低血压反应是血液透析的内科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0%~20%〔1〕。我院人工肾室为8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进行1054次血液透析,曾出现104次低血压。并全...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84例次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84例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反应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并分析了产生低血压及防治措施。认为产生低血压反应的最主要原因是透析中超滤量过多,过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15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组各透析298例次,观察2组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常规透析首次出现低血压反应后改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观察疗效。结果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组低血压发生10例次(3.36%),常规透析组50例次(16.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透析首次发生低血压反应50例次后改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治疗有效43例次(86%)。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以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1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组各透析319例次,观察两组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常规透析首次出现低血压反应后改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观察疗效。结果: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组低血压发生12例次(3.76%),常规透析组54例次(16.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透析首次发生低血压反应54例次后改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治疗有效48例次(88.89%)。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以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来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84例次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反应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并分析了产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认为产生低血压反应的最主要原因是透析中超滤量过多、过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使用两种不同的透析法对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例有低血压倾向采用血液透析治疗200例次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次。A组为常规透析组,B组为低温可调钠组。观察两组低血压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低血压反应50例次,B组发生低血压反应5例次。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以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反应较常见,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常使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生存率, 并增加护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老年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护理对策的探讨,明确血液透析的护理的操作规程的同时,加强对老年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监测,并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减少发生.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占20%-30%,即平均动脉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低血压来势快,反应明显,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的充分性,甚至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即可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透析治疗,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减少病死率,是目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我院近10年间(1983~1993)共作血液透析2671例次。出现低血压反应386例次。本文就血液透析低血压反应的常见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临床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于文艺 《中原医刊》2007,34(9):75-75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血液透析亦有较大的风险,并发症较多,低血压即是最常见的、危害很大的一种并发症。对其防治与透析效果及进一步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1mmHg=0.133kPa)以上,或收缩压降到90mmHg以下。我院近两年来22例病人透析3518例次,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522例次,其发生率为14.8%,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及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反应的有效处理及护理途径。方法:分析1382台次血液透析患者,在易发生低血压反应的患者中行低温、高钠透析及序贯超滤的应用并给予相关综合处理及护理.和以往文献报道比较,观察低血压反应的发生及病情转归。结果:总计1382台次中发生低血压患者只有73台次.远小于文献报道的20%~30%,且发生者症状均较轻,及时处理后恢复快。结论:低温、高钠透析及序贯超滤的应用.结合相关综合护理及处理,能有效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低血压的发生,时发生者易于有效的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3.
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针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我院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方法 对1996-2001年28例血透患者共1896次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血容量减少,使用醋酸盐透析液,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用常温透析液,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心血管反映低下等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结论 血液透析中发生的低血压是可以通过一定措施预防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经我护理2008年10月-2009年1月血液透析发生低血压反应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215例,共行血透2448例次,436例次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经治疗处理后421例次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透析,15例低血压持续,需结束透析. 结论 低血压是影响透析顺利进行的常见因素,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保证透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发作性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对两组患者透析中发作性低血压发生率进行比较;老年组针对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5.4%,老年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36.3%vs 12.7%)(P〈0.01);老年组中低血压相关分析显示,血液透析中发作性低血压与透析龄、每公斤体质量平均超滤量(UFV/W)、C反应蛋白成正相关,与血钠、白蛋白成负相关。结论血液透析中发作性低血压由多种因素造成,老年人更易发生,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采取多种积极措施,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病人症状性低血压的处理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张利国关键词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最高达50%[1]。我院人工肾室自1985年10月~1991年12月行血液透析856例次,作好...  相似文献   

18.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0-25%,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的症状。因此,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有效预防低血压,使透析顺利进行。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5年8月,共进行血液透析7090例次,透析中并发低血压726例次,发生率从22%降低至7.5%,现将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一般发生率为25%-50%,可分为透析中低血压和慢性持续忭低血压两种。查阅有关文献,结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低血压的45例病人,就其发生机制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占所有并发症发病率的20%~30%。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极为复杂。在血液透析中反复发作的低血压不仅会使患者有残余的肾功能遭受破坏,并可导致患者各器官的缺血性损害。因此积极预防和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低血压对维持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